定安元年,十月廿七。


    熱氣騰騰的豆花攤位前麵,坐著兩個人,一個身材高大、上了年紀,一個年輕英武,眉宇之間隱動著一股銳氣,兩人各要了一碗豆花,心不在焉地把弄著調羹,似乎就是為了消磨時間。


    也是,天還沒亮呢!


    百無聊賴,年輕人問了一句:“店家,你這是沒關門,還是早起了?”


    豆花攤兒老板一笑:“沒睡呢。”


    “嗬,掙錢不要命啊。”


    “客人說笑了,我這是小本經營。歸根結底,要感謝咱們皇帝,自從沒了宵禁,賺的是多了點。”


    年輕人想了想,從懷中掏出一張票子,說道:“店家,先給你錢。”


    “哎呦,客人真是……吃完再給吧!”


    話是這麽說,喜笑顏開地接過來,看了一眼,趕緊吩咐夥計找錢。


    年輕人一擺手:“不必了,二十文的寶鈔,都給你了。不過,店家,這錢在金陵……通用嗎?”


    “嘿,客人,這叫什麽話?這可是咱大唐寶鈔,別說金陵了,大唐國誰敢不認!皇帝老爺砍了他的腦袋!”


    “哦……店家,你是喜歡用銅錢碎銀子,還是用這紙鈔?”


    店家一愣,覺察出這年輕人,話裏有話,警覺地問道:“兩位,不是大唐的人?”


    年輕人被問愣了,還沒說話,旁邊年長之人哈哈一笑:“店家,我倆盛世大唐人,死是大唐鬼!隻不過,剛從遠道而來,所居之地,寶鈔用的還不多。”


    “原來如此。”


    豆花攤老板是個喜歡說話的,湊近了說道:“這寶鈔,用著是方便,可要說不擔心,那也是假的,小店定期也會去兌換銅錢,不過——。”


    “不過什麽?”


    “不過,最後還得換成寶鈔,唉,你就說這豆子吧,去糧行買多了,人家不要銅錢,必須先去兌換成寶鈔,才能買!反複折騰。”


    年輕人與年長人對視一眼,搖頭笑了笑,示意豆花攤老板去忙。


    誰知,那店家剛走,又折返迴來了,神秘地問道:“兩位,既然不要找錢,就加點石蜜?滋味更好。”


    原本,豆花攤老板隻是為了留下“迴頭客”,可兩人一聽到“石蜜”二字,表情變得很嚴肅。


    “老板,你這裏有石蜜?”


    “唉,不多,這東西金貴,我這攤兒上,也經常伺候通宵飲酒的富貴客人,他們喜歡這一口。”


    年輕人想了想,說道:“不必了,給店家省點。”


    “那就多謝客人了。”


    看時辰差不多了,兩人匆匆吃了幾口,起身向禦街走去。


    來到拴馬的地方,年輕人猶豫一下,問道:“林將軍,石蜜一事,是否要向陛下報告?”


    年長之人,正是淮南行軍大都督林仁肇!


    而年輕人,則是工部侍郎潘辰。


    “這……看情況吧,先進宮去。”


    林仁肇心中暗想,韓熙載,你最好及時出現,要不然,肯定得背鍋!


    潘辰見狀,也不再說什麽,今天皇帝召見,是為了一件大事。


    ……


    李煜起來很早,照例,先到大周後、小周後、藥娘的寢宮轉一圈,然後才去皇太後鍾氏的宮殿請安,這種事情,鍾太後也知道,戲謔地罵他“娶了媳婦忘了娘。”


    普通的天倫之樂,卻讓李煜倍感溫暖,尤其是見到鍾太後,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一個慈祥的老太太,在曆史上,生命已經戛然而止了。


    用完早膳,李煜又迅速調整好了心態,詢問清風——


    “澄心堂準備好了?”


    “一應床鋪、飲食皆已備好。”


    “走吧!”


    去幹大事!


    此刻,澄心堂外,聚集了前所未有的陣容,李景達、劉政諮、林仁肇、盧絳、鄭彥華、喬虛年、陳冠侯、潘辰等人,見麵之後,不由得唏噓。


    這些人,官位有高有低,職能各不相同,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偉大的目標聚集在一起了。


    那就是,幹吳越!


    若是能夠將朱令贇、李元清、李延鄒、譚紫霄、諸葛蘭……這些人也湊齊,誰還敢說,南唐無人可用!


    李煜縱馬趕到澄心堂外,一眾人剛要下跪請安,就被製止了。


    “無需繁文縟節,眾卿,進去吧!”


    清風上前引路,君臣眾人進入澄心堂巨大的院落,走入了最裏麵的一間宮殿,一進去,所有人都震驚了!


    牆壁、桌案之上,鋪著巨大的地圖,湊近一看,皆是吳越,有的是山川地理,有的是城鎮村落,有的是軍事隘口,有的是糧草分布……區分的極為細致。


    饒是林仁肇、鄭彥華這樣的老將,也從未見過如此精細的地圖!


    這還不算什麽,最讓人震驚的,就是殿中間一個巨大的沙盤!


    沙盤這種東西,在軍事應用中的出現,最早是東漢,據說發明人是伏波將軍馬援。


    雖然不是新鮮玩意兒,但眼前的沙盤,做得實在是太精細了。


    林仁肇湊近之後,一眼就找出了荊溪河口的位置,嘖嘖稱歎!


    “淩波軍三百多艘戰船,就駐紮在此處,哦,這裏確實有一條支流……沒錯,對岸是吳越水師,戰船隻有一百多艘。”


    見林仁肇如數家珍,以及眾人不可思議的表情,李煜隻是一笑,在正中間位置坐下了。


    這個沙盤,他可是花了大力氣的,雖然對眾人來說,不可思議,可李煜心裏明白,根本就不完善,隻包括了湖州、蘇州、秀州等地,大概範圍就是錢塘江以北、太湖以東、長江以南的區域。


    這就夠用了。


    “眾卿,先坐吧,不急於一時。”


    “謝陛下賜座!”


    李煜的潛台詞是,這次不敲定攻打吳越的計劃,誰都別想走。


    朕給你們準備床鋪,準備好吃的。


    眾人落座之後,李煜先提了一個問題:“雄州的情況如何?”


    這句話,明顯是問劉政諮的,淮南戰事,一直都是他在負責監控。


    “陛下,韓通已經堅守快一個月,再無支援的話,恐怕,無力支撐下去了。”


    “劉卿,說具體點。”


    “石守信、高懷德兵合一處,雄州兵力更加捉襟見肘,白重讚、符昭壽、劉守忠等人雖然脫離了銅城糾纏,卻被拒在白塔河以北,無法對韓通形成有力支援。”


    李煜想了一下,說道:“這麽說,要讓雄州繼續打下去,就必須從南邊(揚州方向)增援了。”


    “不錯,周國各處兵力,各司其職,除非……範質、張永德下令,從亳州、徐州等地調兵南下。”


    李煜搖搖頭,不可能,且不說趙匡胤分出十萬之眾守淮,甚至深入黃淮腹地劫掠人口、財產,就是河北一帶的羈絆,“汴梁政權”此時也不會南下了。


    因為,每到入冬前夕,契丹人就會按照“傳統習俗”南下搶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窗外淩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窗外淩霄並收藏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