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試探與驗證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謂開心,是自己被稱之為“天降之人”,所謂失望,還以為陳摶是穿越過來的同伴呢!
李煜啞然一笑,自己這是想啥呢?要相信科學。
靈魂就是一種能量,根據熱力學第一定理,任何能量都不會憑空產生,或憑空消失,它隻能從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於是,李煜的軀體中擁有了李玉的靈魂。
都信了吧,就是這樣。
“陛下何故發笑?”
“這天下之事可笑,這天下之人可笑,你我,自然也很可笑。”
“貧道可笑在何處?”
“你明明知道,渡江南來,根本就不可能說服朕,偏偏杜撰出來這麽大一堆道理。朕明明知道,夤夜相會,根本就無異於天下一統,偏偏還是因為白雲先生的名聲來了。”
陳摶歎口氣,表情卻變得輕鬆許多,流露出一絲修行之人的灑脫。
“陛下,貧道金陵一行,確實有幾分冒昧,也未曾想到,真能夠與真龍相會,但有一點,貧道確實想為天下蒼生求一次,僅此而已。”
李煜認真地問:“白雲先生,殘唐以來,中原政權已曆經五代亂世,若是求一求當權者,就能天下太平,未免也太天真了。”
“陛下所言極是,朱溫、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以及周主郭榮,貧道都曾經求過。陛下言之‘人定勝天’,貧道看來,人未必能勝人。”
“這人,本就比天更難以捉摸,不過,正如剛剛所說,朕相信白雲先生。”
陳摶聽了,不知道李煜是諷刺自己,還是真心實意,遂問道:“信貧道什麽?”
“這天下,本該是趙匡胤的。”
陳摶突然起身,一躬到地,幸虧他動作幅度不大,還主動撤了一步,否則,清風就不僅僅是從三步之外竄過來,還會一劍穿心!
李煜擺擺手,讓清風退下,正襟危坐問道:“白雲先生,何故如此?”
“陛下,今夜貧道所有試探、驗證,已經完畢,若要治貧道之罪,絕無怨言。”
試探?驗證?
李煜示意陳摶坐下,問道:“白雲先生,朕有什麽可值得你親自試探或驗證的?”
“陛下相信命運天定嗎?”
“與其說相信天命,朕更相信道法。”
“老子論道,強調貴柔,即弱者道之用,又曰,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原本,貧道推算天下應歸大周,攸然之間、一分為三,陛下坐收漁翁之利。旋即,趙宋立國,較之周而愈強,陛下又能縱橫捭闔、進退自如,以懷柔之策拒趙匡胤於江北。以弱勝強,豈非頓悟天機?”
李煜莞爾:“白雲先生,是想試探一下,朕是否修仙弄術了?”
“非也,貧道更願意相信,是天意逆轉,是大勢曲折。”
“更願意相信?這話說得,有點言不由衷。”
陳摶停頓了一下,貌似下了很大決心,才說道:“幼主郭宗訓及符太後能夠平安到達揚州,應該就是陛下所為吧?”
李煜總算聽出來了,你這不是算出來的吧,你這是看出來了!
我去,有這腦子,你沒去做大周國師,真是郭榮的一大損失。
陳摶繼續說:“若貧道推測不錯,陛下想要先統一江南,再謀定江北,終一統天下。”
麵的聰明人,李煜不想賣弄小聰明,他說道:“不錯,朕下一步要平定吳越,至於劉鋹的偽漢,可以先讓他存續下去。”
“哦,貧道能問為何如此嗎?”
李煜說道:“白雲先生想要驗證的,應該就是朕是否是個暴君?哼,戰爭隻是手段,絕非目的,若有能招降之策,朕絕對不動兵戈,這天下子民,都是朕的子民!吳越不仁不義,偏偏有慕強為害,朕是留不得的,而偽漢,發動戰爭,反而會讓劉鋹占便宜。。”
沒錯,對於南唐來說,吳越是跟紮在脖子上的釘子,不拔掉,早晚把自己紮死,就算是不死,也得天天窒息。
至於劉鋹統治的南漢,就是腳底下的一坨屎,踩上去,髒了自己,就讓他自己慢慢幹涸、分化,成為粉末狀,再清理掉,更省事兒。
李煜的意思就是,我打吳越,是為了保護更多的南唐百姓,我先留著南漢,是為了減少百姓的傷亡。
這麽做,我還是暴君?我他奶奶滴是大好人!
陳摶無言以對了,他喃喃地說:“為何這樣?我明明推算出,趙宋統治下對老百姓更好……唉,失算!”
李煜很想告訴他,你沒有失算,有宋一代,確實是富甲全球,宋代的經濟、文化、藝術之繁榮,舉世無雙,老百姓的物質方麵確實好了。
相對應的,宋代“重文輕武”的政策,也埋下了國運衰退的必然伏筆,老百姓都變成了羊,軍隊則變成了狗,再也沒有盛唐時期的英雄主義浪漫氣質。
什麽西域,什麽漠北,什麽南洋,什麽萬國來朝,(宋)主不在乎了!
陳摶正色,說道:“陛下,貧道還有最後有一個問題,希望能夠解惑。”
“白雲先生不必客氣。”
“陛下一統江南之後,可曾想過,此後戰局就會演變成南北之戰?這種情景,較之十國割據,豈非更加慘烈。”
“白雲先生多慮了,南方北方,都是朕的國土,而且,朕也不會給任何人造成南北割裂的情況。”
“怎講?”
“朕可是一直派人,死死盯著揚州呢!”
陳摶終於釋然了,說道:“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看來,陛下是要為周主郭宗訓挑選一名陳慶之了。”
白袍將軍陳慶之,南梁名將,以七千人對抗三十萬大軍,將北魏北海王元顥送迴洛陽,登基稱帝,年號孝基。
陳慶之撤走,三個月之後,元顥兵敗被殺。
為郭宗訓挑選一名陳慶之,也許吧……
陳摶再度起身、再度恭拜:“大唐皇帝陛下,貧道言盡於此,是時候告辭了。”
“白雲先生要去哪裏?”
“這次,真的要雲遊四方,陛下,日後必然要與趙匡胤鏖戰,輸贏勝負,貧道無法推測了,為感謝陛下今日屈尊來訪,貧道留下一人,日後定有大用。”
“哦,何人?”
陳摶笑而不語,指了指烹茶的姑娘。
隨即,隻讓清風靠邊,自己登岸迴拜——
“陛下珍重!”
身形退去,慢慢地隱沒在金陵的夜色當中,李煜四下打量,船已經快到燕雀湖了。
留下個烹茶姑娘,陳摶什麽意思?
李煜招唿一聲,那姑娘款步上前,恭敬地跪在地上。
“皇帝陛下萬歲!”
“抬起頭來。”
二八年華,不施粉黛,五官清秀,小家碧玉。
怎麽看,都是一個普通女子。
“你叫什麽名字?”
女子叩首,仰起頭輕啟朱唇:“迴稟陛下,奴家,趙京娘。”
李煜啞然一笑,自己這是想啥呢?要相信科學。
靈魂就是一種能量,根據熱力學第一定理,任何能量都不會憑空產生,或憑空消失,它隻能從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於是,李煜的軀體中擁有了李玉的靈魂。
都信了吧,就是這樣。
“陛下何故發笑?”
“這天下之事可笑,這天下之人可笑,你我,自然也很可笑。”
“貧道可笑在何處?”
“你明明知道,渡江南來,根本就不可能說服朕,偏偏杜撰出來這麽大一堆道理。朕明明知道,夤夜相會,根本就無異於天下一統,偏偏還是因為白雲先生的名聲來了。”
陳摶歎口氣,表情卻變得輕鬆許多,流露出一絲修行之人的灑脫。
“陛下,貧道金陵一行,確實有幾分冒昧,也未曾想到,真能夠與真龍相會,但有一點,貧道確實想為天下蒼生求一次,僅此而已。”
李煜認真地問:“白雲先生,殘唐以來,中原政權已曆經五代亂世,若是求一求當權者,就能天下太平,未免也太天真了。”
“陛下所言極是,朱溫、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以及周主郭榮,貧道都曾經求過。陛下言之‘人定勝天’,貧道看來,人未必能勝人。”
“這人,本就比天更難以捉摸,不過,正如剛剛所說,朕相信白雲先生。”
陳摶聽了,不知道李煜是諷刺自己,還是真心實意,遂問道:“信貧道什麽?”
“這天下,本該是趙匡胤的。”
陳摶突然起身,一躬到地,幸虧他動作幅度不大,還主動撤了一步,否則,清風就不僅僅是從三步之外竄過來,還會一劍穿心!
李煜擺擺手,讓清風退下,正襟危坐問道:“白雲先生,何故如此?”
“陛下,今夜貧道所有試探、驗證,已經完畢,若要治貧道之罪,絕無怨言。”
試探?驗證?
李煜示意陳摶坐下,問道:“白雲先生,朕有什麽可值得你親自試探或驗證的?”
“陛下相信命運天定嗎?”
“與其說相信天命,朕更相信道法。”
“老子論道,強調貴柔,即弱者道之用,又曰,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原本,貧道推算天下應歸大周,攸然之間、一分為三,陛下坐收漁翁之利。旋即,趙宋立國,較之周而愈強,陛下又能縱橫捭闔、進退自如,以懷柔之策拒趙匡胤於江北。以弱勝強,豈非頓悟天機?”
李煜莞爾:“白雲先生,是想試探一下,朕是否修仙弄術了?”
“非也,貧道更願意相信,是天意逆轉,是大勢曲折。”
“更願意相信?這話說得,有點言不由衷。”
陳摶停頓了一下,貌似下了很大決心,才說道:“幼主郭宗訓及符太後能夠平安到達揚州,應該就是陛下所為吧?”
李煜總算聽出來了,你這不是算出來的吧,你這是看出來了!
我去,有這腦子,你沒去做大周國師,真是郭榮的一大損失。
陳摶繼續說:“若貧道推測不錯,陛下想要先統一江南,再謀定江北,終一統天下。”
麵的聰明人,李煜不想賣弄小聰明,他說道:“不錯,朕下一步要平定吳越,至於劉鋹的偽漢,可以先讓他存續下去。”
“哦,貧道能問為何如此嗎?”
李煜說道:“白雲先生想要驗證的,應該就是朕是否是個暴君?哼,戰爭隻是手段,絕非目的,若有能招降之策,朕絕對不動兵戈,這天下子民,都是朕的子民!吳越不仁不義,偏偏有慕強為害,朕是留不得的,而偽漢,發動戰爭,反而會讓劉鋹占便宜。。”
沒錯,對於南唐來說,吳越是跟紮在脖子上的釘子,不拔掉,早晚把自己紮死,就算是不死,也得天天窒息。
至於劉鋹統治的南漢,就是腳底下的一坨屎,踩上去,髒了自己,就讓他自己慢慢幹涸、分化,成為粉末狀,再清理掉,更省事兒。
李煜的意思就是,我打吳越,是為了保護更多的南唐百姓,我先留著南漢,是為了減少百姓的傷亡。
這麽做,我還是暴君?我他奶奶滴是大好人!
陳摶無言以對了,他喃喃地說:“為何這樣?我明明推算出,趙宋統治下對老百姓更好……唉,失算!”
李煜很想告訴他,你沒有失算,有宋一代,確實是富甲全球,宋代的經濟、文化、藝術之繁榮,舉世無雙,老百姓的物質方麵確實好了。
相對應的,宋代“重文輕武”的政策,也埋下了國運衰退的必然伏筆,老百姓都變成了羊,軍隊則變成了狗,再也沒有盛唐時期的英雄主義浪漫氣質。
什麽西域,什麽漠北,什麽南洋,什麽萬國來朝,(宋)主不在乎了!
陳摶正色,說道:“陛下,貧道還有最後有一個問題,希望能夠解惑。”
“白雲先生不必客氣。”
“陛下一統江南之後,可曾想過,此後戰局就會演變成南北之戰?這種情景,較之十國割據,豈非更加慘烈。”
“白雲先生多慮了,南方北方,都是朕的國土,而且,朕也不會給任何人造成南北割裂的情況。”
“怎講?”
“朕可是一直派人,死死盯著揚州呢!”
陳摶終於釋然了,說道:“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看來,陛下是要為周主郭宗訓挑選一名陳慶之了。”
白袍將軍陳慶之,南梁名將,以七千人對抗三十萬大軍,將北魏北海王元顥送迴洛陽,登基稱帝,年號孝基。
陳慶之撤走,三個月之後,元顥兵敗被殺。
為郭宗訓挑選一名陳慶之,也許吧……
陳摶再度起身、再度恭拜:“大唐皇帝陛下,貧道言盡於此,是時候告辭了。”
“白雲先生要去哪裏?”
“這次,真的要雲遊四方,陛下,日後必然要與趙匡胤鏖戰,輸贏勝負,貧道無法推測了,為感謝陛下今日屈尊來訪,貧道留下一人,日後定有大用。”
“哦,何人?”
陳摶笑而不語,指了指烹茶的姑娘。
隨即,隻讓清風靠邊,自己登岸迴拜——
“陛下珍重!”
身形退去,慢慢地隱沒在金陵的夜色當中,李煜四下打量,船已經快到燕雀湖了。
留下個烹茶姑娘,陳摶什麽意思?
李煜招唿一聲,那姑娘款步上前,恭敬地跪在地上。
“皇帝陛下萬歲!”
“抬起頭來。”
二八年華,不施粉黛,五官清秀,小家碧玉。
怎麽看,都是一個普通女子。
“你叫什麽名字?”
女子叩首,仰起頭輕啟朱唇:“迴稟陛下,奴家,趙京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