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帶點土特產迴去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龍幼安一臉興奮,李煜心中暗自發苦,唉,究竟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自己開始提防手下人的?如今,竟然也要用“一石二鳥”的計策,對付曾經的手下。
“一石二鳥”的計策,實施起來並不複雜——
第一,劉承勳擔任江陵鎮撫使,聽名字就知道,這個官職,一方麵要鎮壓,另一方麵要招撫,而對付割據一方的柴永清,“鎮撫”這兩個字都適用,滅了他可以,收了他也可以,全都是劉承勳的分內之事。
第二,下一道命令,讓在湖南打遊擊的王崇文迴到武昌,立即整頓武昌軍,即刻準備攻打漢陽軍,陳洪進在王崇文的手下,必然也要應召參與戰鬥。
第三,就是李煜的操作,以樞密院的名義,下令劉承勳前去招降,這一過程中,李煜會假借李重進的名義,給劉承勳減少阻力。而不管柴永清同不同意,對揚州政權都聲明“漢陽軍已歸降”。因為之前,李重進已經免費得到了蘄州、黃州,小小一個漢陽軍(地盤就是“漢陽區”)他不會太在意。退一萬步,就算李重進在乎也沒用,黃州他都鞭長莫及,更何況漢陽軍?
第四,在聲明“漢陽軍已歸降”的同時,命令王崇文前去攻打漢陽軍,陳洪進自然是作為先鋒,打下來最好,打不下來沒關係,主要目的就是離間劉承勳、陳洪進——劉承勳可以殺,但陳洪進必須留著,作為“招降幌子”——兩人離心之後,再治罪劉承勳,降職陳洪進。
最終,殺掉劉承勳的罪名,應該是破壞“李李合作”,也就是南唐與揚州政權的聯盟關係。
簡單介紹之後,李煜不由得歎口氣,他很清楚,如果這個計劃執行,就沒有退路可選,劉成旭必死無疑。
當然,劉承勳還有一條活路,那就是在計劃開始之前,他自己就主動交代問題、交出兵權,迴到金陵甘願受罰!
這是一條活路,也是一條苦路,劉承勳會選嗎?
“保大後,承勳貢奉事興,倉猝取辯,愈得以為奸利,畜妓樂數十百人。每置一妓,價數十萬,教以藝,又費數十萬。而服飾珠犀金翠稱之,又厚以寶貨賂權要,故終無發其罪者!”
劉承勳,你貪得無厭,這輩子,恐怕依然是要“裸袒乞食,不勝凍餒而死”的下場!
禦書房中,片刻安靜,李煜陷入短暫的沉思,可周圍的氣場在悄然發生變化。
龍幼安感覺渾身發涼,不是因為“一石二鳥”的計策有多狠,也不是因為一個曾經的朝廷功臣,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而在於李煜的態度——
在敘說計劃的過程中,李煜始終很平靜,好像在談論一件無關痛癢的小事。
曾經,皇帝有多麽倚重劉承勳,身為監軍的龍幼安是深有體會的,可謂無比信任!凡事,劉承勳自己拿主意,想怎麽幹就怎麽幹!
是不是,任何一個人坐上了皇位,都會變得冷酷無情?
現在,龍幼安找不到答案,但是,幾百年之後的大明朝,朱祁鎮與朱祁鈺兩兄弟用血淋淋的事實,迴答了這一問題。
是的!
“去病,劉、陳二人的事情,你到時候將計就計,其餘的朕來安排,明白嗎?”
“遵旨!”
“好,前往荊南的船,幾時出發?”
“迴稟陛下,酉時出發。”
李煜囑咐道:“有些事情,朕不方便明示,或者說,朕也不知道該怎麽說,總之在做之前,你要多想。”
“……臣,一定多想。”
“很好。另外,朕已經命人給你準備了火器,也讓李延鄒選拔火器營的軍士,隨你同行。”
“臣,謝陛下!”
在瀚舟山見識了“突火槍”“震天雷”“神機箭”的威力之後,龍幼安就念念不忘,結果,自己還沒提,皇帝就已經想到了。
瀚舟山的庫存充足,考慮到荊南的複雜局勢,李煜讓徐遊準備了三萬顆震天雷,五百神機箭(箱),突火槍調配一千把。
這算是土特產,南唐官方認證。
“迴到荊州之後,在原來的江寧大營中,挑選軍士一千名,組建神機營,你兼任神機營指揮使。日後,等新型火繩槍造好之後,朕許你擴軍五千,建立左右廂神機營。”
龍幼安感激之心、感恩之情、感謝之意,已經無法言表了!
他還很年輕,不僅成為了封疆大吏,而且還得到了南唐最先進的武器,允許建立軍隊!
如果不是天大的信任,皇帝絕對不會放手!
龍幼安鄭重地跪下謝恩:“吾皇萬歲!大唐萬歲!”
“去吧。”
……
鄧王李從鎰、湖南節度使龍幼安前往荊南在即,這次述職雖然倉促,卻讓李煜吃了一顆“定心丸”,隻要荊州、江陵、石首、嶽陽、武昌一線穩定,尤其是能夠守住雲夢澤地區,金陵方麵對抗趙匡胤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另外,“連坐製度”也要加強在湖南的實施,以減少人口流動、預防流民暴動,至少三年左右,穩定局勢之後,再逐漸放緩。
最起碼,打下武平、南平之後,李煜自認為治理措施沒有大的瑕疵,他一直在想辦法,迅速恢複社會生產力,對於流寇、山賊之類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唐軍的政策就是“絕不慣著”,應殺盡殺。
相比來說,江北的趙匡胤,采取的策略完全相反,一句話概括,就是“大規模的竭澤而漁”。
東線自不必說,在“陳州-潁州-壽州-泗州-濠州”及“壽州-廬州-和州”範圍之內,趙匡胤發動總兵力二十五萬,其中,光石守信、高懷德領兵支援泗州的,就已經達到了九萬。
中線,以陳州為起點,趙匡胤在“蔡州-光州-舒州-安慶”一線建立數個兵營、糧倉,總兵力二十萬,也是流民軍最多的。為了保障這條“運輸線”,趙匡胤不顧趙普反對,強征數十萬民夫,征集大量牛馬車輛,調配一切可用的鐵、木材等材料,鑄造兵器、製造戰車、戰船及各種戰爭器械。
包括淮南林區,大量森林被砍伐,部分區域已經出現了“無炊具可用”的局麵。
野心越膨脹,人就越瘋狂,人若太瘋狂,必然會滅亡!
原本,趙匡胤最瞧不上的就是中線,因為淮南大部分地區,本就在趙匡胤手下控製著,然而,無心插柳柳成蔭,“傻大黑組”的田重進以廬州為據點,兵進廬陽,一口氣打破廬江、桐城、懷寧、潛山(舒州區域),白甲軍在神衛軍左路指揮使王暉帶領下,死守太湖,原蘄州參軍李平(不是金陵李平)戰死。
田重進來勢洶洶,意圖增兵安慶,情況看起來不妙——
但也僅僅是“看起來”,李煜很清楚,趙匡胤如今孤注一擲,力克揚州,中線兵力隻不過是為了保證後方穩定,真要是南唐也孤注一擲、不服就幹,田重進根本就無從抵擋。
至於西線,目前看來,幾乎沒有成效,趙匡義作為“西線”中的一支隊伍,壓根也沒往西去,帶著張洎、李處耘、李繼隆躲在申州,等待機會。
盲目擴軍、軍備競賽、流民橫行、腹背受敵、將相不和……趙匡胤,你等不到來年新麥收獲了!
入冬之前,打不下揚州,你該怎麽辦?
“一石二鳥”的計策,實施起來並不複雜——
第一,劉承勳擔任江陵鎮撫使,聽名字就知道,這個官職,一方麵要鎮壓,另一方麵要招撫,而對付割據一方的柴永清,“鎮撫”這兩個字都適用,滅了他可以,收了他也可以,全都是劉承勳的分內之事。
第二,下一道命令,讓在湖南打遊擊的王崇文迴到武昌,立即整頓武昌軍,即刻準備攻打漢陽軍,陳洪進在王崇文的手下,必然也要應召參與戰鬥。
第三,就是李煜的操作,以樞密院的名義,下令劉承勳前去招降,這一過程中,李煜會假借李重進的名義,給劉承勳減少阻力。而不管柴永清同不同意,對揚州政權都聲明“漢陽軍已歸降”。因為之前,李重進已經免費得到了蘄州、黃州,小小一個漢陽軍(地盤就是“漢陽區”)他不會太在意。退一萬步,就算李重進在乎也沒用,黃州他都鞭長莫及,更何況漢陽軍?
第四,在聲明“漢陽軍已歸降”的同時,命令王崇文前去攻打漢陽軍,陳洪進自然是作為先鋒,打下來最好,打不下來沒關係,主要目的就是離間劉承勳、陳洪進——劉承勳可以殺,但陳洪進必須留著,作為“招降幌子”——兩人離心之後,再治罪劉承勳,降職陳洪進。
最終,殺掉劉承勳的罪名,應該是破壞“李李合作”,也就是南唐與揚州政權的聯盟關係。
簡單介紹之後,李煜不由得歎口氣,他很清楚,如果這個計劃執行,就沒有退路可選,劉成旭必死無疑。
當然,劉承勳還有一條活路,那就是在計劃開始之前,他自己就主動交代問題、交出兵權,迴到金陵甘願受罰!
這是一條活路,也是一條苦路,劉承勳會選嗎?
“保大後,承勳貢奉事興,倉猝取辯,愈得以為奸利,畜妓樂數十百人。每置一妓,價數十萬,教以藝,又費數十萬。而服飾珠犀金翠稱之,又厚以寶貨賂權要,故終無發其罪者!”
劉承勳,你貪得無厭,這輩子,恐怕依然是要“裸袒乞食,不勝凍餒而死”的下場!
禦書房中,片刻安靜,李煜陷入短暫的沉思,可周圍的氣場在悄然發生變化。
龍幼安感覺渾身發涼,不是因為“一石二鳥”的計策有多狠,也不是因為一個曾經的朝廷功臣,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而在於李煜的態度——
在敘說計劃的過程中,李煜始終很平靜,好像在談論一件無關痛癢的小事。
曾經,皇帝有多麽倚重劉承勳,身為監軍的龍幼安是深有體會的,可謂無比信任!凡事,劉承勳自己拿主意,想怎麽幹就怎麽幹!
是不是,任何一個人坐上了皇位,都會變得冷酷無情?
現在,龍幼安找不到答案,但是,幾百年之後的大明朝,朱祁鎮與朱祁鈺兩兄弟用血淋淋的事實,迴答了這一問題。
是的!
“去病,劉、陳二人的事情,你到時候將計就計,其餘的朕來安排,明白嗎?”
“遵旨!”
“好,前往荊南的船,幾時出發?”
“迴稟陛下,酉時出發。”
李煜囑咐道:“有些事情,朕不方便明示,或者說,朕也不知道該怎麽說,總之在做之前,你要多想。”
“……臣,一定多想。”
“很好。另外,朕已經命人給你準備了火器,也讓李延鄒選拔火器營的軍士,隨你同行。”
“臣,謝陛下!”
在瀚舟山見識了“突火槍”“震天雷”“神機箭”的威力之後,龍幼安就念念不忘,結果,自己還沒提,皇帝就已經想到了。
瀚舟山的庫存充足,考慮到荊南的複雜局勢,李煜讓徐遊準備了三萬顆震天雷,五百神機箭(箱),突火槍調配一千把。
這算是土特產,南唐官方認證。
“迴到荊州之後,在原來的江寧大營中,挑選軍士一千名,組建神機營,你兼任神機營指揮使。日後,等新型火繩槍造好之後,朕許你擴軍五千,建立左右廂神機營。”
龍幼安感激之心、感恩之情、感謝之意,已經無法言表了!
他還很年輕,不僅成為了封疆大吏,而且還得到了南唐最先進的武器,允許建立軍隊!
如果不是天大的信任,皇帝絕對不會放手!
龍幼安鄭重地跪下謝恩:“吾皇萬歲!大唐萬歲!”
“去吧。”
……
鄧王李從鎰、湖南節度使龍幼安前往荊南在即,這次述職雖然倉促,卻讓李煜吃了一顆“定心丸”,隻要荊州、江陵、石首、嶽陽、武昌一線穩定,尤其是能夠守住雲夢澤地區,金陵方麵對抗趙匡胤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另外,“連坐製度”也要加強在湖南的實施,以減少人口流動、預防流民暴動,至少三年左右,穩定局勢之後,再逐漸放緩。
最起碼,打下武平、南平之後,李煜自認為治理措施沒有大的瑕疵,他一直在想辦法,迅速恢複社會生產力,對於流寇、山賊之類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唐軍的政策就是“絕不慣著”,應殺盡殺。
相比來說,江北的趙匡胤,采取的策略完全相反,一句話概括,就是“大規模的竭澤而漁”。
東線自不必說,在“陳州-潁州-壽州-泗州-濠州”及“壽州-廬州-和州”範圍之內,趙匡胤發動總兵力二十五萬,其中,光石守信、高懷德領兵支援泗州的,就已經達到了九萬。
中線,以陳州為起點,趙匡胤在“蔡州-光州-舒州-安慶”一線建立數個兵營、糧倉,總兵力二十萬,也是流民軍最多的。為了保障這條“運輸線”,趙匡胤不顧趙普反對,強征數十萬民夫,征集大量牛馬車輛,調配一切可用的鐵、木材等材料,鑄造兵器、製造戰車、戰船及各種戰爭器械。
包括淮南林區,大量森林被砍伐,部分區域已經出現了“無炊具可用”的局麵。
野心越膨脹,人就越瘋狂,人若太瘋狂,必然會滅亡!
原本,趙匡胤最瞧不上的就是中線,因為淮南大部分地區,本就在趙匡胤手下控製著,然而,無心插柳柳成蔭,“傻大黑組”的田重進以廬州為據點,兵進廬陽,一口氣打破廬江、桐城、懷寧、潛山(舒州區域),白甲軍在神衛軍左路指揮使王暉帶領下,死守太湖,原蘄州參軍李平(不是金陵李平)戰死。
田重進來勢洶洶,意圖增兵安慶,情況看起來不妙——
但也僅僅是“看起來”,李煜很清楚,趙匡胤如今孤注一擲,力克揚州,中線兵力隻不過是為了保證後方穩定,真要是南唐也孤注一擲、不服就幹,田重進根本就無從抵擋。
至於西線,目前看來,幾乎沒有成效,趙匡義作為“西線”中的一支隊伍,壓根也沒往西去,帶著張洎、李處耘、李繼隆躲在申州,等待機會。
盲目擴軍、軍備競賽、流民橫行、腹背受敵、將相不和……趙匡胤,你等不到來年新麥收獲了!
入冬之前,打不下揚州,你該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