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皇帝挖坑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下,韓熙載春風得意,六十二歲的老頭子了,在“皇恩沐浴”之下年輕不少,接到召見之後,一路小跑趕往宮中。
然而,有一句詩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韓熙載走進禦書房的時候,發現已經有人捷足先登了,正是陳喬。
“叔言,先坐。”
書房之內,李煜不太講究君臣之禮,這讓韓熙載更加受寵若驚,與陳喬打了招唿,坐下靜靜聽著。
陳喬主動求見,為的是匯報覺悟的情況。
“這麽說,吳越那邊,果真派人渡江打探消息了?”
“陛下,千真萬確,沈承禮親自安排的。”
“沈承禮安排的話……吳越威武軍的人?”
陳喬搖搖頭:“這一點,倒是蹊蹺,派遣的並非軍士,如果覺悟探聽的沒錯,應該是吳越西府的人,其中一名是畿道主簿。”
“一個主簿,親下淮南……有點意思。”
畿道主簿的官位不大,可好歹是官,關鍵是,它屬於文官係統的職務,看來,覬覦淮南軍功的人,不止一個沈承禮。
“籌糧賑災的情況,具體說說。”
陳喬拿出賬冊,掃了一眼說道:“覺悟在開元寺開設佛會三天,所獲錢財約三十萬緡,全部買成糧食、布匹,至於去向,目前所知的有濠州、泗州、滁州、壽州,以及和州。”
“這麽說,賑災隊伍根本就沒有過淮河?”
“絕對沒有,因為距離最遠的濠州一路,早已經返迴了蘇州。”
李煜微微一笑,說道:“這個結果,想必沈承禮會很滿意的。”
按照預定計劃,吳越佛界所籌措的物資,應該運往中原地區,這也給沈承禮一個了解中原戰局的機會,一旦發現中原政權衰落,他才會蠢蠢欲動。
可如今,賑災隊伍連淮河都沒過去,間接說明江北局勢的危機,遠超過他的預料,已經不是蠢蠢欲動了,而是能跑了、能大跳了、能搶答了。
“陳卿,賑災之物,真的能夠到災民手中嗎?”
陳喬無奈一笑,說道:“難呐,雖說賑災所到之處,有佛寺、地方富戶的幫襯,可山東的上百萬流民湧入兩淮,不少都是為匪為盜,以及趙匡胤大舉增兵,這糧食哪兒輪得到災民吃。”
說到這裏,韓熙載突然插話,說道:“陛下,左廂指揮使黃可匯報軍情中提到,和州監獄中關押了大批僧人,就是吳越來的。”
李煜、陳喬一起轉身,驚問:“真的?”
“絕對沒錯,辰時傳來的消息。”
李煜問道:“確定是賑災的和尚?”
韓熙載迴答:“確定,隻不過,幾千石糧食都被趙讚扣留,充當軍糧了。”
李煜擺擺手,問道:“我說的是和尚,黃可如何處理的?”
“放了。”
聞聽此言,李煜鬆了一口氣,放了就好,這些人絕對不能殺,還要留著他們迴去傳話。
“叔言,找你來就是為了和州之事。如今,林仁肇已經前往太湖,你身為淮南行軍副都督,真想聽聽你的建議。”
聽話聽音,韓熙載在官場混了那麽久,還能不明白?
“陛下,和州之戰,勝利在望,但安撫百姓、加固城池,一眾事務繁多,臣曾任和州司馬,對一應事務還算熟悉,願毛遂自薦。”
李煜聽了,很欣慰,鎮守和州的責任,非韓熙載莫屬。
“如此甚好,你身為戶部尚書,向和州調配資源也方便些,還有件事,兩位參謀一下——”李煜轉身,走到地圖跟前,指著一處所在說道:“雞籠山隘口,到底要不要駐軍?”
陳、韓湊上前去,看了好一會兒,都沒說話。
兩人都知道,在和州戰役通氣會議上,已經做出了決策,就是占領和州之後,讓趙讚的舊部換防到雞籠山,目的就是防禦滁州方向的攻擊。
已經製定好的作戰計劃,陛下又問,到底什麽意思?
見兩人不言語,李煜會心一笑,說道:“二卿,不必顧慮,如實說來就行。”
作戰會議上,全都是軍事將領,他們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主要是“戰爭勝負”,但從戰爭局勢上看,駐守雞籠山完全合理,但是從政治意義上說,反而存在一定風險。
防備滁州,就是防備李重進,揚州政權不會高興的,李煜下一步計劃,還是需要李重進配合。
既然如此,直接否決不就好了?不行,李煜就算是皇帝,也要承受“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風險,直接否決,無異於打臉外麵拚命的武將,難免心生罅隙。
韓熙載隱約覺得,皇帝召見自己,絕不是為了讓他主持和州防務這麽簡單,也許,皇帝挖了一個大坑……等著自己跳下去。
硬著頭皮,韓熙載說:“臣肺腑之言,雞籠山不應駐軍。”
“叔言,繼續說。”
看著李煜急不可待的樣子,韓熙載已經篤定,皇帝就是在坑自己!
“駐軍雞籠山,所防禦的重點就是滁州,而滁州軍力,已經大量向東南運動,支援泗州李重進,對和州威脅不大,這是其一,其二——”
韓熙載看了一眼李煜的臉色,十分肯定,這才繼續說道:“其二,臣以為還要支援滁州,讓李重進認為後方無虞,這樣才能大量吸引趙匡胤的軍力。”
陳喬補充道:“陛下,隻要滁州、和州相互配合,也能將廬陽周軍堵在滁河以北、岱山以西,如此一來,趙匡胤要想進犯長江,就隻剩下一條巢湖水道。”
換句話說,隻要和州在南唐手中掌握著,巢湖水道就是一潭死水。
這,才是李煜想要的完美答案。
接下來,“坑”已經挖好了,就等韓熙載自己“跳”。
李煜故作為難,說道:“隻是,戰前已經作出決議,此時改動,恐怕會引發將士不滿。”
李煜心聲:老韓啊,這個壞人我不能當!
韓熙載心裏難受,倒黴的怎麽老是我?其實,新提拔的將領,如黃可、李冠、譚紫霄等人,絕對不敢不滿,真正要安撫的人,是林仁肇(這主意就是林仁肇出的)。
為了全局計劃,李煜做了很多事,可這不意味著林仁肇、朱令贇、盧絳、李景達等“老資曆”滿意,作為昔日的主戰派,他們檢驗朝廷行事標準隻有一個,就是能不能收複淮南故地。
“陛下,趙讚、李恕乃新降之將,手下軍眾兩萬多人,消耗巨大,戶部……戶部拿不出來那麽多錢糧!”
韓熙載說這話的時候,憋紅了臉。
李煜點點頭,是個好理由,可還不夠,幫助韓熙載找了兩個借口。
一是,江右商幫的事情,剛剛平息,為了穩定商人集團,下令未來一年之內,商稅免除。
二是,潤州大營(林仁肇、盧絳的大本營)需要新造戰船、兵器、鎧甲,且新增兵源也多在潤州大營之中,因此,戶部當年軍費多調撥三十萬緡。
韓熙載臉色終於好看一點了,雖然還是要自己去得罪人,但理由充分很多。
商稅免除,意味著朝廷收入減少,又多給潤州大營一些軍費,明擺著告訴林仁肇,皇帝家沒有餘糧啦,就這也不虧待你,和州那邊,能省就省吧!
如此一來,雞籠山駐軍的計劃,就順理成章地放棄了。
然而,有一句詩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韓熙載走進禦書房的時候,發現已經有人捷足先登了,正是陳喬。
“叔言,先坐。”
書房之內,李煜不太講究君臣之禮,這讓韓熙載更加受寵若驚,與陳喬打了招唿,坐下靜靜聽著。
陳喬主動求見,為的是匯報覺悟的情況。
“這麽說,吳越那邊,果真派人渡江打探消息了?”
“陛下,千真萬確,沈承禮親自安排的。”
“沈承禮安排的話……吳越威武軍的人?”
陳喬搖搖頭:“這一點,倒是蹊蹺,派遣的並非軍士,如果覺悟探聽的沒錯,應該是吳越西府的人,其中一名是畿道主簿。”
“一個主簿,親下淮南……有點意思。”
畿道主簿的官位不大,可好歹是官,關鍵是,它屬於文官係統的職務,看來,覬覦淮南軍功的人,不止一個沈承禮。
“籌糧賑災的情況,具體說說。”
陳喬拿出賬冊,掃了一眼說道:“覺悟在開元寺開設佛會三天,所獲錢財約三十萬緡,全部買成糧食、布匹,至於去向,目前所知的有濠州、泗州、滁州、壽州,以及和州。”
“這麽說,賑災隊伍根本就沒有過淮河?”
“絕對沒有,因為距離最遠的濠州一路,早已經返迴了蘇州。”
李煜微微一笑,說道:“這個結果,想必沈承禮會很滿意的。”
按照預定計劃,吳越佛界所籌措的物資,應該運往中原地區,這也給沈承禮一個了解中原戰局的機會,一旦發現中原政權衰落,他才會蠢蠢欲動。
可如今,賑災隊伍連淮河都沒過去,間接說明江北局勢的危機,遠超過他的預料,已經不是蠢蠢欲動了,而是能跑了、能大跳了、能搶答了。
“陳卿,賑災之物,真的能夠到災民手中嗎?”
陳喬無奈一笑,說道:“難呐,雖說賑災所到之處,有佛寺、地方富戶的幫襯,可山東的上百萬流民湧入兩淮,不少都是為匪為盜,以及趙匡胤大舉增兵,這糧食哪兒輪得到災民吃。”
說到這裏,韓熙載突然插話,說道:“陛下,左廂指揮使黃可匯報軍情中提到,和州監獄中關押了大批僧人,就是吳越來的。”
李煜、陳喬一起轉身,驚問:“真的?”
“絕對沒錯,辰時傳來的消息。”
李煜問道:“確定是賑災的和尚?”
韓熙載迴答:“確定,隻不過,幾千石糧食都被趙讚扣留,充當軍糧了。”
李煜擺擺手,問道:“我說的是和尚,黃可如何處理的?”
“放了。”
聞聽此言,李煜鬆了一口氣,放了就好,這些人絕對不能殺,還要留著他們迴去傳話。
“叔言,找你來就是為了和州之事。如今,林仁肇已經前往太湖,你身為淮南行軍副都督,真想聽聽你的建議。”
聽話聽音,韓熙載在官場混了那麽久,還能不明白?
“陛下,和州之戰,勝利在望,但安撫百姓、加固城池,一眾事務繁多,臣曾任和州司馬,對一應事務還算熟悉,願毛遂自薦。”
李煜聽了,很欣慰,鎮守和州的責任,非韓熙載莫屬。
“如此甚好,你身為戶部尚書,向和州調配資源也方便些,還有件事,兩位參謀一下——”李煜轉身,走到地圖跟前,指著一處所在說道:“雞籠山隘口,到底要不要駐軍?”
陳、韓湊上前去,看了好一會兒,都沒說話。
兩人都知道,在和州戰役通氣會議上,已經做出了決策,就是占領和州之後,讓趙讚的舊部換防到雞籠山,目的就是防禦滁州方向的攻擊。
已經製定好的作戰計劃,陛下又問,到底什麽意思?
見兩人不言語,李煜會心一笑,說道:“二卿,不必顧慮,如實說來就行。”
作戰會議上,全都是軍事將領,他們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主要是“戰爭勝負”,但從戰爭局勢上看,駐守雞籠山完全合理,但是從政治意義上說,反而存在一定風險。
防備滁州,就是防備李重進,揚州政權不會高興的,李煜下一步計劃,還是需要李重進配合。
既然如此,直接否決不就好了?不行,李煜就算是皇帝,也要承受“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風險,直接否決,無異於打臉外麵拚命的武將,難免心生罅隙。
韓熙載隱約覺得,皇帝召見自己,絕不是為了讓他主持和州防務這麽簡單,也許,皇帝挖了一個大坑……等著自己跳下去。
硬著頭皮,韓熙載說:“臣肺腑之言,雞籠山不應駐軍。”
“叔言,繼續說。”
看著李煜急不可待的樣子,韓熙載已經篤定,皇帝就是在坑自己!
“駐軍雞籠山,所防禦的重點就是滁州,而滁州軍力,已經大量向東南運動,支援泗州李重進,對和州威脅不大,這是其一,其二——”
韓熙載看了一眼李煜的臉色,十分肯定,這才繼續說道:“其二,臣以為還要支援滁州,讓李重進認為後方無虞,這樣才能大量吸引趙匡胤的軍力。”
陳喬補充道:“陛下,隻要滁州、和州相互配合,也能將廬陽周軍堵在滁河以北、岱山以西,如此一來,趙匡胤要想進犯長江,就隻剩下一條巢湖水道。”
換句話說,隻要和州在南唐手中掌握著,巢湖水道就是一潭死水。
這,才是李煜想要的完美答案。
接下來,“坑”已經挖好了,就等韓熙載自己“跳”。
李煜故作為難,說道:“隻是,戰前已經作出決議,此時改動,恐怕會引發將士不滿。”
李煜心聲:老韓啊,這個壞人我不能當!
韓熙載心裏難受,倒黴的怎麽老是我?其實,新提拔的將領,如黃可、李冠、譚紫霄等人,絕對不敢不滿,真正要安撫的人,是林仁肇(這主意就是林仁肇出的)。
為了全局計劃,李煜做了很多事,可這不意味著林仁肇、朱令贇、盧絳、李景達等“老資曆”滿意,作為昔日的主戰派,他們檢驗朝廷行事標準隻有一個,就是能不能收複淮南故地。
“陛下,趙讚、李恕乃新降之將,手下軍眾兩萬多人,消耗巨大,戶部……戶部拿不出來那麽多錢糧!”
韓熙載說這話的時候,憋紅了臉。
李煜點點頭,是個好理由,可還不夠,幫助韓熙載找了兩個借口。
一是,江右商幫的事情,剛剛平息,為了穩定商人集團,下令未來一年之內,商稅免除。
二是,潤州大營(林仁肇、盧絳的大本營)需要新造戰船、兵器、鎧甲,且新增兵源也多在潤州大營之中,因此,戶部當年軍費多調撥三十萬緡。
韓熙載臉色終於好看一點了,雖然還是要自己去得罪人,但理由充分很多。
商稅免除,意味著朝廷收入減少,又多給潤州大營一些軍費,明擺著告訴林仁肇,皇帝家沒有餘糧啦,就這也不虧待你,和州那邊,能省就省吧!
如此一來,雞籠山駐軍的計劃,就順理成章地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