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以身犯險,是無奈的選擇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月,江南鶯飛草長,處處生機勃勃。
承恩於盛唐之繁華,雖曆經五代之亂世,洪州已然人口稠密、樓閣林立,舟車輻輳、商業繁榮,甚至在李璟遷都之後,呈現出了嚴重的“城市臃腫病”。
一大早——
茶樓營業,茶客歡聲笑語、高聲談古論今。
酒肆開放,真正酒香撲麵、新釀應時出爐。
商販來往,吆喝此起彼伏、人們討價還價。
遊人如織,既有陽春白雪、也有下裏巴人。
在很多人看來,這都是洪州城極為平凡的一天。
但對少數人說,這卻是關係到南唐命運的一天!
辰時二刻,禮部進奏院突然收到消息,說是太子奉命入都朝覲,值班的官員嚇了一跳,他們從未接到通知。
幾乎同時,兵部也收到消息,洪州城外、青雲浦(州郡)都出現了軍隊駐紮,說是征討嶺南的大軍,奉命護送太子入都朝覲!
接下來,禦史台、洪州衙署、秘書省、太常寺及禦林軍內衙等部門,都憑空接到了消息。
由於國主李璟疾病纏身,朝廷已經很久都“不開張”了,六部的官員,也有多日不曾會麵,卻因為這一則消息,洪州方麵各部的“一把手”迅速集結到了集賢殿,包括吏部尚書殷崇義、禮部尚書王崇質、兵部尚書盧儔、戶部尚書馮延魯、工部尚書陶敬宣及刑部尚書嚴紹改。
他們的身份,不僅僅是六部一把手,也是朝中炙手可熱的人,如殷崇義,除了是吏部尚書之外,還是左仆射、平章事,馮延魯除了統領戶部之外,還是南都尚書令、同平章事。
這些人聚集在一起,完全達到了“左右朝政”的級別。
然而,眼前發生的事情,多數人都覺得被蒙在鼓裏。
一見麵,殷崇義就劈頭蓋臉地問:“太子入都,進奏院為何遲遲不通知!”
矛頭指向了禮部尚書王崇質,作為“六部之尾”,王崇質也很鬱悶,辯駁道:“太子入都之事,根本就沒有經過進奏院批複!世美(盧儔的字),兵部可從簽發調令?”
盧儔更是一頭霧水,說道:“兵部也從未接到通知,這真是見了鬼了!”
一夜之間,數千軍隊就開拔到了洪州城下,這要是敵軍進犯,豈不是要亡國?
嚴紹改、陶敬宣更是一臉懵逼,他們雖然都是位極人臣,但職務本身,與“朝覲之事”幾乎沒有關聯。
能夠成為“一人之下”的人物,在座眾人都不簡單,一對賬,眾人都將目光投向了馮延魯。
尚書令統管六部!
見狀,馮延魯隻是悠悠地說道:“諸位,你們似乎忘了,朝覲之人是太子,可不是外省官員。”
言下之意,太子就算私自來到陪都,在座的誰能阻攔?
殷崇義一皺眉,問道:“叔文(馮延魯的字),就算是太子朝覲,至少也要通知太常寺準備吧!最不濟,衛尉寺、鴻臚寺也要安排保護與司儀之事,滿朝公卿都不知道,難道不奇怪?”
馮延魯依舊平靜,說道:“諸位,稍安勿躁,此事我早些時候聽聞,應該是紀國公一手安排的。”
其他人聞聽此言,瞬間釋然,可盧儔眉頭一皺,馮延魯,你他媽糊弄誰呢?
紀國公李從善與太子殿下之間的矛盾,滿朝文武皆知,再說,李從善協管樞密院,他哪兒來的資格安排朝覲的事,這是僭越之舉!
隱約之中,盧儔感覺到一絲不安,他起身說道:“諸位,我要去一趟國公府,請便!”
殷崇義也覺得不對勁,起身道:“叔文,勞煩你在查一下,我進宮稟報此事。”
“有勞了。”
殷崇義使了一個眼神,禮部尚書王崇質、刑部尚書嚴紹改,也一同跟了出去。
集賢殿中,就剩下馮延魯、陶敬宣,兩人的狀態明顯不同,馮延魯氣定神閑,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狠厲,相比之下,陶敬宣見人散去,就像虛脫了一樣,開始渾身冒汗。
“馮尚書,此事,妥當否?”
馮延魯乜了一眼,緩緩說道:“你不過是簽發了修路敕令,是分內之事,怕什麽。”
“是,是,隻是,不知道太子會不會同意……走順化門。”
“那就是國公爺要考慮的問題了。”
一切都是紀國公的吩咐,跟我馮延魯無關,跟“馮黨”也無關。
陶敬宣仍舊篩糠,問道:“殷尚書進宮了,萬一國主……國後追查起來,怕是難辦。”
馮延魯突然冷笑一聲,說道:“國主?他應該顧不得這些了,至於國後,她更沒功夫。”
事實上,在前來集賢殿之前,馮延魯已經密令魏國忠,銷毀一切關於“太子朝覲”的證據。
凡事小心,總歸不會錯的,而且太子的可怕,已經超出了自己的預料。
李煜能夠來到洪州,說明一件事,那就是撫州的安排徹底落空!李建勳、魏文虎、範識宇、徐艦沒能成功!
他們若是死了,事情倒還簡單了,若是被太子活捉,洪州“馮黨”哪怕留下一絲參與謀殺的證據,就會引起傾巢覆滅!
應該說,馮延魯的判斷是很正確的,殷崇義進宮也好,盧儔去紀國公府也好,不管查出來什麽,都來不及了。
這會兒功夫,李煜應該已經被帶到了順化門。
……
半個時辰前,青雲浦駐地。
廖居素的情報很及時,卻也很模糊。
李煜能夠想到的是,順化門一定有埋伏,然而,具體有多少人、如何計劃、戰鬥力如何等信息,一概不知。
最穩妥的方式,就是拖延,先派人進入宮中,通知國主李璟及國後鍾氏,然後再去朝覲,這樣滿朝文武也都知道太子來到洪州的事情,任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拖延就需要時間,對現在的李煜來說,他最缺的也是時間。
因為,這次李璟舊疾複發,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
曆史上,李璟病逝於公元961年6月28日,按照當前時間算,還剩下不到半個月。
所以,即便沒有“矯詔朝覲”這件事,李煜也一定會來洪州,否則,“馮黨”究竟會作出什麽幺蛾子,根本不敢想。
曆史上,原主之所以能夠順利繼位,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很好被控製。
穿越後,李煜繼承之路之所以難走,原因顯而易見,就是他表現的太強勢。
萬一,李璟去世之前,自己未能在跟前,“馮黨”極可能與李從善聯手,對天下宣布,國主駕崩之前改了遺詔,冊立李從善為新君。
到時候,自己聽還是不聽呢?聽了,提前去喝“牽機藥”,不聽,南北兩地、兄弟之間,就要兵戎相見!
在這種情況下,就隻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以身犯險,是無奈的選擇。
臨行前,李元清又匯報了一個消息,糧廩司員外郎李覯將會在城中接應。
“李覯?他一個員外郎,手中無兵無將,又能如何接應?”
“屬下不知,隻希望,不要鬧出太大動靜。”
玩命這種事兒,天策軍沒有一個怕的,李元清擔心的隻是,萬一動靜鬧大了,被有心之人誣陷成“太子兵變”。
“不管怎麽說,也是一個有心人。”
李煜躍上戰馬,轉頭看了看身後眾人,大聲下令:“入城!”
【預告:下一章,順化門之變】
承恩於盛唐之繁華,雖曆經五代之亂世,洪州已然人口稠密、樓閣林立,舟車輻輳、商業繁榮,甚至在李璟遷都之後,呈現出了嚴重的“城市臃腫病”。
一大早——
茶樓營業,茶客歡聲笑語、高聲談古論今。
酒肆開放,真正酒香撲麵、新釀應時出爐。
商販來往,吆喝此起彼伏、人們討價還價。
遊人如織,既有陽春白雪、也有下裏巴人。
在很多人看來,這都是洪州城極為平凡的一天。
但對少數人說,這卻是關係到南唐命運的一天!
辰時二刻,禮部進奏院突然收到消息,說是太子奉命入都朝覲,值班的官員嚇了一跳,他們從未接到通知。
幾乎同時,兵部也收到消息,洪州城外、青雲浦(州郡)都出現了軍隊駐紮,說是征討嶺南的大軍,奉命護送太子入都朝覲!
接下來,禦史台、洪州衙署、秘書省、太常寺及禦林軍內衙等部門,都憑空接到了消息。
由於國主李璟疾病纏身,朝廷已經很久都“不開張”了,六部的官員,也有多日不曾會麵,卻因為這一則消息,洪州方麵各部的“一把手”迅速集結到了集賢殿,包括吏部尚書殷崇義、禮部尚書王崇質、兵部尚書盧儔、戶部尚書馮延魯、工部尚書陶敬宣及刑部尚書嚴紹改。
他們的身份,不僅僅是六部一把手,也是朝中炙手可熱的人,如殷崇義,除了是吏部尚書之外,還是左仆射、平章事,馮延魯除了統領戶部之外,還是南都尚書令、同平章事。
這些人聚集在一起,完全達到了“左右朝政”的級別。
然而,眼前發生的事情,多數人都覺得被蒙在鼓裏。
一見麵,殷崇義就劈頭蓋臉地問:“太子入都,進奏院為何遲遲不通知!”
矛頭指向了禮部尚書王崇質,作為“六部之尾”,王崇質也很鬱悶,辯駁道:“太子入都之事,根本就沒有經過進奏院批複!世美(盧儔的字),兵部可從簽發調令?”
盧儔更是一頭霧水,說道:“兵部也從未接到通知,這真是見了鬼了!”
一夜之間,數千軍隊就開拔到了洪州城下,這要是敵軍進犯,豈不是要亡國?
嚴紹改、陶敬宣更是一臉懵逼,他們雖然都是位極人臣,但職務本身,與“朝覲之事”幾乎沒有關聯。
能夠成為“一人之下”的人物,在座眾人都不簡單,一對賬,眾人都將目光投向了馮延魯。
尚書令統管六部!
見狀,馮延魯隻是悠悠地說道:“諸位,你們似乎忘了,朝覲之人是太子,可不是外省官員。”
言下之意,太子就算私自來到陪都,在座的誰能阻攔?
殷崇義一皺眉,問道:“叔文(馮延魯的字),就算是太子朝覲,至少也要通知太常寺準備吧!最不濟,衛尉寺、鴻臚寺也要安排保護與司儀之事,滿朝公卿都不知道,難道不奇怪?”
馮延魯依舊平靜,說道:“諸位,稍安勿躁,此事我早些時候聽聞,應該是紀國公一手安排的。”
其他人聞聽此言,瞬間釋然,可盧儔眉頭一皺,馮延魯,你他媽糊弄誰呢?
紀國公李從善與太子殿下之間的矛盾,滿朝文武皆知,再說,李從善協管樞密院,他哪兒來的資格安排朝覲的事,這是僭越之舉!
隱約之中,盧儔感覺到一絲不安,他起身說道:“諸位,我要去一趟國公府,請便!”
殷崇義也覺得不對勁,起身道:“叔文,勞煩你在查一下,我進宮稟報此事。”
“有勞了。”
殷崇義使了一個眼神,禮部尚書王崇質、刑部尚書嚴紹改,也一同跟了出去。
集賢殿中,就剩下馮延魯、陶敬宣,兩人的狀態明顯不同,馮延魯氣定神閑,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狠厲,相比之下,陶敬宣見人散去,就像虛脫了一樣,開始渾身冒汗。
“馮尚書,此事,妥當否?”
馮延魯乜了一眼,緩緩說道:“你不過是簽發了修路敕令,是分內之事,怕什麽。”
“是,是,隻是,不知道太子會不會同意……走順化門。”
“那就是國公爺要考慮的問題了。”
一切都是紀國公的吩咐,跟我馮延魯無關,跟“馮黨”也無關。
陶敬宣仍舊篩糠,問道:“殷尚書進宮了,萬一國主……國後追查起來,怕是難辦。”
馮延魯突然冷笑一聲,說道:“國主?他應該顧不得這些了,至於國後,她更沒功夫。”
事實上,在前來集賢殿之前,馮延魯已經密令魏國忠,銷毀一切關於“太子朝覲”的證據。
凡事小心,總歸不會錯的,而且太子的可怕,已經超出了自己的預料。
李煜能夠來到洪州,說明一件事,那就是撫州的安排徹底落空!李建勳、魏文虎、範識宇、徐艦沒能成功!
他們若是死了,事情倒還簡單了,若是被太子活捉,洪州“馮黨”哪怕留下一絲參與謀殺的證據,就會引起傾巢覆滅!
應該說,馮延魯的判斷是很正確的,殷崇義進宮也好,盧儔去紀國公府也好,不管查出來什麽,都來不及了。
這會兒功夫,李煜應該已經被帶到了順化門。
……
半個時辰前,青雲浦駐地。
廖居素的情報很及時,卻也很模糊。
李煜能夠想到的是,順化門一定有埋伏,然而,具體有多少人、如何計劃、戰鬥力如何等信息,一概不知。
最穩妥的方式,就是拖延,先派人進入宮中,通知國主李璟及國後鍾氏,然後再去朝覲,這樣滿朝文武也都知道太子來到洪州的事情,任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拖延就需要時間,對現在的李煜來說,他最缺的也是時間。
因為,這次李璟舊疾複發,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
曆史上,李璟病逝於公元961年6月28日,按照當前時間算,還剩下不到半個月。
所以,即便沒有“矯詔朝覲”這件事,李煜也一定會來洪州,否則,“馮黨”究竟會作出什麽幺蛾子,根本不敢想。
曆史上,原主之所以能夠順利繼位,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很好被控製。
穿越後,李煜繼承之路之所以難走,原因顯而易見,就是他表現的太強勢。
萬一,李璟去世之前,自己未能在跟前,“馮黨”極可能與李從善聯手,對天下宣布,國主駕崩之前改了遺詔,冊立李從善為新君。
到時候,自己聽還是不聽呢?聽了,提前去喝“牽機藥”,不聽,南北兩地、兄弟之間,就要兵戎相見!
在這種情況下,就隻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以身犯險,是無奈的選擇。
臨行前,李元清又匯報了一個消息,糧廩司員外郎李覯將會在城中接應。
“李覯?他一個員外郎,手中無兵無將,又能如何接應?”
“屬下不知,隻希望,不要鬧出太大動靜。”
玩命這種事兒,天策軍沒有一個怕的,李元清擔心的隻是,萬一動靜鬧大了,被有心之人誣陷成“太子兵變”。
“不管怎麽說,也是一個有心人。”
李煜躍上戰馬,轉頭看了看身後眾人,大聲下令:“入城!”
【預告:下一章,順化門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