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泉州降唐,閩南初定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落日暉下千艘船,漲海聲中萬國商。
柳永詞道“錢塘自古繁華”,五代時期,泉州也不差,後世更不差。
橫向比較,此時的嶺南及閩南地區,有點類似於90年代的“縮小版中國”,越往北經濟就落後,財富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區。
泉州城中的富貴,留從效心知肚明,陳洪進一清二楚,至於李煜,自然是勢在必得。
唯一的問題,泉州城太堅固了,人員充沛、物資豐富、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又具備一個“準軍事城防體係”。具體一點說,可以匹配東羅馬帝國時期的君士坦丁堡。
隻不過,對於擁有“上帝視角”的李煜來說,攻克閩南這最後一座堡壘,也不算太難的事兒。
因為,越是堅固的堡壘,越容易從內部攻破。
陳洪進,該你登場了!
徐鉉寫的“第二封信”秘密送到泉州,陳洪進接到信封、尚未看內容,就已經猜個八九不離十。
信中,李煜就表明了一個觀點“留氏悖信,卿可代之,歸順太子,仍為節度。”
意思是,留從效及留氏一族的勢力,已經得不到南唐朝廷的信任了,你陳洪進身為大將,可以取代他們,前提要歸順本太子,我仍然支持你做清源軍節度使。
就用這麽拙劣的借口,就能策反陳洪進嗎?能。
精確地說,不是“策反”,是李煜給了陳洪進一個台階下、一個好借口。
陳洪進早就想要取代留從效了。
留從效,諸位清源軍兄弟們,看好了,不是我陳洪進要造反,實在是大唐太子的旨意,老子是棄暗投明!
《南唐書》記載“泉州副使陳洪進廢張漢思,自稱權知軍府來告,國主即以洪進為節度使。”
南唐政權之下,清源軍節度使的位置更替,按照先後順序,留從效之後,應該是張漢思,張漢思之後,才是陳洪進。
曆史上,陳洪進設下“鴻門宴”,將張漢思軟禁起來,自己對南唐朝廷上書,謀取了清源軍節度使、泉南觀察使等職務。
李煜穿越之後,發動了“嶺南戰役”,攪動了閩南,曆史發展軌跡自然也發生了變化。
唯一不變的,就是人心!
陳洪進毫不猶豫,表示臣服,不僅如此,還下令將泉州城中的留氏一族全部拘禁!所有對留從效忠誠的官員,全部下獄!
這是投名狀,一旦這麽做了,就表示“再無後路”。
此時,留從效殘兵一眾,被擠壓在泉州城下,上麵是刀槍箭矢,下麵是天策鐵騎,士兵們攥刀槍的手微微地發顫。
如若不降,他們麵臨的命運就是被誅殺殆盡,然後被扣上禍國殃民的帽子,在史書上留下恥辱的一筆。
李煜縱馬來到前排,擦了擦臉上的汗泥,他沒有下令衝鋒,希望留從效識時務,也能看出來,留從效心中意難平。
出生於亂世之中,寄身於貧苦之家!
攻汀州先登之功,滅朱賊權謀一等!
少有壯誌,恭順孝悌聞名鄉裏之間!
喜讀兵法,微末之師盤桓列強夾縫!
主政二州,知曉民間疾苦而輕徭薄賦!
大興文教,開發閩南招徠海內外商賈!
他不是梟雄,也稱得上英雄人物了。
隻是,曆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所謂“華夏”,不僅有禮儀之大、服章之美,更有“大一統”的血脈基因!
藩鎮割據,必須被消滅掉。
大唐天下,必須完全統一!
城樓之上,陳洪進勸誡:“留節度,識時務者為俊傑,你不惜命,難道非要數千軍卒一起陪葬!”
義子留邵鎡破口大罵:“陳洪進,無恥小人,有何臉麵在此狂吠!”
陳洪進不氣不惱,說道:“留節度,縱使我念舊日之情,太子殿下那裏,可容不下叛亂之輩。”
李煜用冰冷地眼神,盯著城樓上的陳洪進,表演實在精彩,能夠同時將“勢利小人”與“忠君之臣”的氣質糅合在一起,不容易;他話裏話外,要麽挑撥仇恨,要麽推卸責任,要麽邀功自耀。
這種行為,後世公司領導經常幹,簡稱pua。
李煜不會上當的。
在眾人疑惑的眼神中,李煜下馬,整理了一下衣服,又將腰間寶劍摘下,交給清風,隻身向前走去。
上一次這種冒險的行為,還是穿越第一夜的時候,在伏龍橋。
李元清等人,自然不會讓李煜隻身犯險,天策軍的幾千張弓箭,早已經對準了清源軍、尤其留從效的腦袋。
“李從嘉,你,你要幹什麽?”
李煜兩手一攤,說道:“留節度,我兩手空空,你還怕不成?”
廢話!你是兩手空空,你背後那幾千頭老虎呢?!
李煜每近一步,留從效就緊張一分,清源軍士卒的心就猛跳一下!
五丈之外,從容站定。
“留節度,讓你的兵放下武器。”
李煜語氣很平靜,發自真心的,沒有一絲威脅的意思。
“李從嘉,你……”
“你該稱唿我太子殿下!”
留從效一下子語塞了,他盯著李煜的眼睛,內心的恐懼開始不斷放大,對方的氣度、從容、勇氣……與想象中的南唐太子差太多了,他,好像能夠洞悉人心。
“快,稱唿我為太子殿下!”
留從效腦袋“嗡”一下,他瞬間明白,這句話不是侮辱自己,而是在救自己!
看看李煜身後,天策軍如同惡虎看羊一樣的眼神,自己這些人就是軍功、是賞錢!再看頭頂的陳洪進,自己在他眼中,就是攀高的梯子、就是墊腳的石頭。
李煜低聲爆喝:“留從效!”
“當啷——”
寶劍從留從效手中滑落,他踉蹌地走到人前,匍匐跪地:“太子殿下,微臣有罪!”
李煜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他立即擺擺手,天策軍才戀戀不舍地放下弓箭、刀槍。
“清源軍眾將士,放下兵器,本太子保證既往不咎、絕不加罪!”
當啷——當啷——當啷——
主帥都跪地請罪了,當兵的還有啥好猶豫的,就連一直不忿的留邵鎡,也順從地跪下了。
活著,太好了。
李煜深唿吸了好幾次,在李元清的“陪同之下”,走到留從效跟前,沒有扶他,也沒有責罵,隻是輕輕拍了他的肩膀。
“兵不刃血,泉州得以保全,是你的功勞!”
留從效渾身一震。
李煜仰起頭,對著城樓高喊:“開城門!”
厚重的泉州城門緩緩開放,已經卸甲棄刀的士兵,讓開了一條道路,李煜重新上馬,看了一眼留從效。
“留節度,你不打算做點什麽?”
留從效猛然明白,一瞬間,屈辱與憤恨的情緒消散,非常感激地看了一眼李煜。
他伸手接過馬的韁繩, 牽著向城內走去!
這一舉動,城樓上的陳洪進看在眼裏,憤恨不平的情緒油然而生!
留從效為李煜牽馬引路,也就說明李煜將他視為臣子,自己想要加害,就不容易了。
“好個太子殿下,手段不俗!”
泉州,在免動刀搶的情況下,被李煜收入囊中,這意味著閩南的戰鬥基本結束了,“清源軍節度使”的名號去除,也啟動了倒計時!
柳永詞道“錢塘自古繁華”,五代時期,泉州也不差,後世更不差。
橫向比較,此時的嶺南及閩南地區,有點類似於90年代的“縮小版中國”,越往北經濟就落後,財富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區。
泉州城中的富貴,留從效心知肚明,陳洪進一清二楚,至於李煜,自然是勢在必得。
唯一的問題,泉州城太堅固了,人員充沛、物資豐富、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又具備一個“準軍事城防體係”。具體一點說,可以匹配東羅馬帝國時期的君士坦丁堡。
隻不過,對於擁有“上帝視角”的李煜來說,攻克閩南這最後一座堡壘,也不算太難的事兒。
因為,越是堅固的堡壘,越容易從內部攻破。
陳洪進,該你登場了!
徐鉉寫的“第二封信”秘密送到泉州,陳洪進接到信封、尚未看內容,就已經猜個八九不離十。
信中,李煜就表明了一個觀點“留氏悖信,卿可代之,歸順太子,仍為節度。”
意思是,留從效及留氏一族的勢力,已經得不到南唐朝廷的信任了,你陳洪進身為大將,可以取代他們,前提要歸順本太子,我仍然支持你做清源軍節度使。
就用這麽拙劣的借口,就能策反陳洪進嗎?能。
精確地說,不是“策反”,是李煜給了陳洪進一個台階下、一個好借口。
陳洪進早就想要取代留從效了。
留從效,諸位清源軍兄弟們,看好了,不是我陳洪進要造反,實在是大唐太子的旨意,老子是棄暗投明!
《南唐書》記載“泉州副使陳洪進廢張漢思,自稱權知軍府來告,國主即以洪進為節度使。”
南唐政權之下,清源軍節度使的位置更替,按照先後順序,留從效之後,應該是張漢思,張漢思之後,才是陳洪進。
曆史上,陳洪進設下“鴻門宴”,將張漢思軟禁起來,自己對南唐朝廷上書,謀取了清源軍節度使、泉南觀察使等職務。
李煜穿越之後,發動了“嶺南戰役”,攪動了閩南,曆史發展軌跡自然也發生了變化。
唯一不變的,就是人心!
陳洪進毫不猶豫,表示臣服,不僅如此,還下令將泉州城中的留氏一族全部拘禁!所有對留從效忠誠的官員,全部下獄!
這是投名狀,一旦這麽做了,就表示“再無後路”。
此時,留從效殘兵一眾,被擠壓在泉州城下,上麵是刀槍箭矢,下麵是天策鐵騎,士兵們攥刀槍的手微微地發顫。
如若不降,他們麵臨的命運就是被誅殺殆盡,然後被扣上禍國殃民的帽子,在史書上留下恥辱的一筆。
李煜縱馬來到前排,擦了擦臉上的汗泥,他沒有下令衝鋒,希望留從效識時務,也能看出來,留從效心中意難平。
出生於亂世之中,寄身於貧苦之家!
攻汀州先登之功,滅朱賊權謀一等!
少有壯誌,恭順孝悌聞名鄉裏之間!
喜讀兵法,微末之師盤桓列強夾縫!
主政二州,知曉民間疾苦而輕徭薄賦!
大興文教,開發閩南招徠海內外商賈!
他不是梟雄,也稱得上英雄人物了。
隻是,曆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所謂“華夏”,不僅有禮儀之大、服章之美,更有“大一統”的血脈基因!
藩鎮割據,必須被消滅掉。
大唐天下,必須完全統一!
城樓之上,陳洪進勸誡:“留節度,識時務者為俊傑,你不惜命,難道非要數千軍卒一起陪葬!”
義子留邵鎡破口大罵:“陳洪進,無恥小人,有何臉麵在此狂吠!”
陳洪進不氣不惱,說道:“留節度,縱使我念舊日之情,太子殿下那裏,可容不下叛亂之輩。”
李煜用冰冷地眼神,盯著城樓上的陳洪進,表演實在精彩,能夠同時將“勢利小人”與“忠君之臣”的氣質糅合在一起,不容易;他話裏話外,要麽挑撥仇恨,要麽推卸責任,要麽邀功自耀。
這種行為,後世公司領導經常幹,簡稱pua。
李煜不會上當的。
在眾人疑惑的眼神中,李煜下馬,整理了一下衣服,又將腰間寶劍摘下,交給清風,隻身向前走去。
上一次這種冒險的行為,還是穿越第一夜的時候,在伏龍橋。
李元清等人,自然不會讓李煜隻身犯險,天策軍的幾千張弓箭,早已經對準了清源軍、尤其留從效的腦袋。
“李從嘉,你,你要幹什麽?”
李煜兩手一攤,說道:“留節度,我兩手空空,你還怕不成?”
廢話!你是兩手空空,你背後那幾千頭老虎呢?!
李煜每近一步,留從效就緊張一分,清源軍士卒的心就猛跳一下!
五丈之外,從容站定。
“留節度,讓你的兵放下武器。”
李煜語氣很平靜,發自真心的,沒有一絲威脅的意思。
“李從嘉,你……”
“你該稱唿我太子殿下!”
留從效一下子語塞了,他盯著李煜的眼睛,內心的恐懼開始不斷放大,對方的氣度、從容、勇氣……與想象中的南唐太子差太多了,他,好像能夠洞悉人心。
“快,稱唿我為太子殿下!”
留從效腦袋“嗡”一下,他瞬間明白,這句話不是侮辱自己,而是在救自己!
看看李煜身後,天策軍如同惡虎看羊一樣的眼神,自己這些人就是軍功、是賞錢!再看頭頂的陳洪進,自己在他眼中,就是攀高的梯子、就是墊腳的石頭。
李煜低聲爆喝:“留從效!”
“當啷——”
寶劍從留從效手中滑落,他踉蹌地走到人前,匍匐跪地:“太子殿下,微臣有罪!”
李煜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他立即擺擺手,天策軍才戀戀不舍地放下弓箭、刀槍。
“清源軍眾將士,放下兵器,本太子保證既往不咎、絕不加罪!”
當啷——當啷——當啷——
主帥都跪地請罪了,當兵的還有啥好猶豫的,就連一直不忿的留邵鎡,也順從地跪下了。
活著,太好了。
李煜深唿吸了好幾次,在李元清的“陪同之下”,走到留從效跟前,沒有扶他,也沒有責罵,隻是輕輕拍了他的肩膀。
“兵不刃血,泉州得以保全,是你的功勞!”
留從效渾身一震。
李煜仰起頭,對著城樓高喊:“開城門!”
厚重的泉州城門緩緩開放,已經卸甲棄刀的士兵,讓開了一條道路,李煜重新上馬,看了一眼留從效。
“留節度,你不打算做點什麽?”
留從效猛然明白,一瞬間,屈辱與憤恨的情緒消散,非常感激地看了一眼李煜。
他伸手接過馬的韁繩, 牽著向城內走去!
這一舉動,城樓上的陳洪進看在眼裏,憤恨不平的情緒油然而生!
留從效為李煜牽馬引路,也就說明李煜將他視為臣子,自己想要加害,就不容易了。
“好個太子殿下,手段不俗!”
泉州,在免動刀搶的情況下,被李煜收入囊中,這意味著閩南的戰鬥基本結束了,“清源軍節度使”的名號去除,也啟動了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