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南漢往事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煜一聽,搖了搖頭。
劉政諮見狀,不明所以,問道:“太子殿下,可否是嫌情報係統恢複太慢?”
“非也,非也!”李煜收起笑容,反問道:“劉卿,你可知道,今年新稻幾月成熟?”
“六、七月份。”
“這就是了。趙匡胤雖挾兵自重,但軍糧方麵隻能自己想辦法,淮河以南的稻米,淮河以北的麥子,幾乎都要在六月才能收割,在此之前,他是不敢有大動作的。”
中原地區,曆來都是產糧大區,趙匡胤肯定會把戰略重心放在這裏。
目前,張永德臨時主持的“汴梁政權”,還控製著河南較大的範圍,如洛陽、淮州、孟州等,尤其黃河兩岸是重要的小麥種植區,最重要的是,“汴梁政權”的家底厚啊,光是汴梁城中及周邊的糧庫,就夠養兵了。
劉政諮試探地問:“太子殿下是說,趙匡胤短時間內不會南下?”
“至少要到六月份吧,不過,以趙匡胤的謀略,他可能會選擇蟄伏更長一段時間。還是那句話,欲取天下,必奪汴梁。”
徐鉉一聽,更不理解了,問道:“殿下,既然如此,為何不趁著趙匡胤實力不足時,揮師北上,奪迴失地!”
淮南十四州,每一個南唐忠臣心中的痛。
李煜怎能不想呢?他安撫一下徐鉉,解釋道:“即使能夠奪下淮南之地,也怕無法守住,蛇打七寸,一擊不死,反遭其害。”
南唐反攻的時機還不成熟,包括“國民動員”“物資補給”“後備兵員”諸多問題,最大的阻礙,則源自朝廷內部的,也就是洪州方麵。
中主李璟的“戰鬥意誌”有多薄弱,李煜是心知肚明的,自己這個生物老爹在“慫”這一方麵,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劉政諮似乎是安慰徐鉉,說道:“如今,張永德、李重進、趙匡胤三個後周大將,割據一方,各有優勢,他們之間相互提防,也恰恰為太子殿下爭取了時間。”
李煜暗中讚許,沒錯,他要趁著這一段時間,做好萬全的準備。
第一個需要準備的,就是拔掉“腳上的釘子”。
“徐卿,你今日來,可是信寫好了?”
一經提醒,徐鉉這才想起來,今日到太子殿中的正事兒,趕緊從身上拿出一封信。
日前,李煜召見徐鉉、李平等人,吩咐下寫一封“招降信”,現場寫出來,李煜怎麽看都不滿意,讓徐鉉迴去好好潤色,一定要把“拱火”“挑撥離間”的意思寫清楚,最好能夠讓人一讀,就能火冒三丈,但同時,又不能禍及自身。
招降對象,就是南漢劉鋹。
南漢是相對於北漢而言的,皇帝都姓劉,很顯然是想攀附漢高祖劉邦的血脈關係。
隻不過,這個南漢政權,在曆史上的名聲實在不怎麽……正常。
南漢國祚不短,實際掌權皇帝五任,疆域與南楚、南唐、吳越接壤,主要是兩廣及海南地區。
南漢政權創建者是劉隱,建國之後,完全照搬了盛唐的模式,如三省六部製度,劉隱其人軍旅出身,殘暴果斷,《資治通鑒》上記載“士民百餘人謀亂,隱一夕盡誅之”。
不算上南漢追封皇帝,劉隱雖然殘暴,但好歹也算是正常人,接下來,他的後繼者全都是妥妥的變態。
劉隱死後,其弟劉?繼位,這個人的變態之處,就是喜歡無緣無故殺人,具體細節不做描述,總之,他身邊每天都在實踐“滿清十大酷刑”這部電影的升級版。當然,曆史上的殘暴君主多了去了,劉?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是因為他把殘殺當成純粹的日常樂趣,據說看到別人痛苦時,他就流口水。正因為如此,劉?有了一個外號——“蛟蜃”。
劉?死後,其子劉玢繼位,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劉玢更是放蕩不羈愛自由,老爹屍骨未寒,他就墳頭蹦迪,日後更是不理朝政,最喜歡的就是“海天盛筵”開年會的場景。相對而言,劉玢的變態占了一個“淫”字,具體也不描述了,相信史官記錄的時候,一定會痛苦而興奮地喊:“my eyes!my eyes!”
劉玢死後,其弟劉晟繼位,這位變態也是不把人命當人命的主兒,他切瓜的時候,會讓人用脖子當案板,一刀下去,西瓜開了、腦瓢也開了,自己還洋洋得意。劉晟弑殺的登峰造極之作,就是刀子向內,他一共有十八個兄弟,讓他殺了十五個。不是因為另外三個兄弟,他心慈手軟,放過去了,而是這三個人命好,提前病死或戰死了。
接下來登場的,就是李煜借著郭宗訓的名義,要招降的對象,南漢末代皇帝劉鋹!
劉鋹是劉晟的長子,也是五代十國的“三無皇帝”,無廟號、無諡號、無節操,他統治之下的南漢朝廷,不僅集合了前幾代皇帝所有的變態嗜好,還成功地創造了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太監王朝”。
滿朝文武坤皆斷,絕無一人是男兒!
劉鋹的邏輯是這樣的——官員們手中有權力,自己又有家室,一定會用手中的權力為子孫謀福利,這樣的人,肯定不會一心為國家(自己)效力——因此,“至其群臣有欲用者,皆閹而後用”。
想當官?先自宮!
除了官員變太監之外,劉鋹還大量任用女官,當然不能指望這些女官去管理朝政,她們的職能就是取悅劉鋹而已,宮中還有波斯女子封為“蕭閑大夫”。此外,劉鋹還喜歡人與野獸搏鬥,領先朱厚照好幾百年。
按照天理人倫來說,劉鋹這樣的混蛋玩意兒,國破家亡之後應該不得好死吧。
錯了,曆史上,劉鋹被俘之後,送到了汴梁,趙匡胤不僅免除了他的罪過,還冊封為右千牛衛大將軍、恩赦侯,相比李煜(原主)的“違命侯”要好得多,即便是死了之後,還被北宋追封為南越王。
娘的,哪兒說理去!
借郭宗訓“大周皇帝”的名義,要招降劉鋹,也是李煜深思熟慮的結果。
曆史上,李後主確實給劉鋹寫過一封信,隻不過,這封信不是郭宗訓讓他寫的,而是趙匡胤。
內容是一樣的,都是讓劉鋹投降,劉鋹自然不會同意,這就給了趙匡胤發兵滅掉南漢的借口。
如今,李煜要重演這一曆史事件,自然不是因為好玩兒,而且,他對南漢暫時也沒興趣,真正的目的,隱藏在“招降”的背後……
一想起“招降”,李煜又想起韓熙載了,他問徐鉉、劉政諮:“二位,我欲派人前往荊南,協助鄧王招撫眾將領,你們覺得韓侍郎如何?”
劉政諮略一思索,說道:“再合適不過了。韓侍郎名聲遠揚,江南故交不少,一介文臣,至少不會惹出麻煩來。”
徐鉉點頭稱是。
李煜歎口氣,說道:“隻是,招撫荊南事關重大,金陵這邊又隻能以協助鄧王的名義,不知韓熙載願不願意去。”
“太子殿下,若有顧慮,臣安排人先去打探一下如何?”
“哦,如何打探?”
徐鉉說道:“今夜韓尚書府上舉行夜宴,遣人送來請帖,臣本已推辭。如今,可派人送去一些禮物,順便打探消息。”
“可有合適的人選?”
徐鉉想了想,說道:“顧閎中。”
劉政諮見狀,不明所以,問道:“太子殿下,可否是嫌情報係統恢複太慢?”
“非也,非也!”李煜收起笑容,反問道:“劉卿,你可知道,今年新稻幾月成熟?”
“六、七月份。”
“這就是了。趙匡胤雖挾兵自重,但軍糧方麵隻能自己想辦法,淮河以南的稻米,淮河以北的麥子,幾乎都要在六月才能收割,在此之前,他是不敢有大動作的。”
中原地區,曆來都是產糧大區,趙匡胤肯定會把戰略重心放在這裏。
目前,張永德臨時主持的“汴梁政權”,還控製著河南較大的範圍,如洛陽、淮州、孟州等,尤其黃河兩岸是重要的小麥種植區,最重要的是,“汴梁政權”的家底厚啊,光是汴梁城中及周邊的糧庫,就夠養兵了。
劉政諮試探地問:“太子殿下是說,趙匡胤短時間內不會南下?”
“至少要到六月份吧,不過,以趙匡胤的謀略,他可能會選擇蟄伏更長一段時間。還是那句話,欲取天下,必奪汴梁。”
徐鉉一聽,更不理解了,問道:“殿下,既然如此,為何不趁著趙匡胤實力不足時,揮師北上,奪迴失地!”
淮南十四州,每一個南唐忠臣心中的痛。
李煜怎能不想呢?他安撫一下徐鉉,解釋道:“即使能夠奪下淮南之地,也怕無法守住,蛇打七寸,一擊不死,反遭其害。”
南唐反攻的時機還不成熟,包括“國民動員”“物資補給”“後備兵員”諸多問題,最大的阻礙,則源自朝廷內部的,也就是洪州方麵。
中主李璟的“戰鬥意誌”有多薄弱,李煜是心知肚明的,自己這個生物老爹在“慫”這一方麵,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劉政諮似乎是安慰徐鉉,說道:“如今,張永德、李重進、趙匡胤三個後周大將,割據一方,各有優勢,他們之間相互提防,也恰恰為太子殿下爭取了時間。”
李煜暗中讚許,沒錯,他要趁著這一段時間,做好萬全的準備。
第一個需要準備的,就是拔掉“腳上的釘子”。
“徐卿,你今日來,可是信寫好了?”
一經提醒,徐鉉這才想起來,今日到太子殿中的正事兒,趕緊從身上拿出一封信。
日前,李煜召見徐鉉、李平等人,吩咐下寫一封“招降信”,現場寫出來,李煜怎麽看都不滿意,讓徐鉉迴去好好潤色,一定要把“拱火”“挑撥離間”的意思寫清楚,最好能夠讓人一讀,就能火冒三丈,但同時,又不能禍及自身。
招降對象,就是南漢劉鋹。
南漢是相對於北漢而言的,皇帝都姓劉,很顯然是想攀附漢高祖劉邦的血脈關係。
隻不過,這個南漢政權,在曆史上的名聲實在不怎麽……正常。
南漢國祚不短,實際掌權皇帝五任,疆域與南楚、南唐、吳越接壤,主要是兩廣及海南地區。
南漢政權創建者是劉隱,建國之後,完全照搬了盛唐的模式,如三省六部製度,劉隱其人軍旅出身,殘暴果斷,《資治通鑒》上記載“士民百餘人謀亂,隱一夕盡誅之”。
不算上南漢追封皇帝,劉隱雖然殘暴,但好歹也算是正常人,接下來,他的後繼者全都是妥妥的變態。
劉隱死後,其弟劉?繼位,這個人的變態之處,就是喜歡無緣無故殺人,具體細節不做描述,總之,他身邊每天都在實踐“滿清十大酷刑”這部電影的升級版。當然,曆史上的殘暴君主多了去了,劉?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是因為他把殘殺當成純粹的日常樂趣,據說看到別人痛苦時,他就流口水。正因為如此,劉?有了一個外號——“蛟蜃”。
劉?死後,其子劉玢繼位,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劉玢更是放蕩不羈愛自由,老爹屍骨未寒,他就墳頭蹦迪,日後更是不理朝政,最喜歡的就是“海天盛筵”開年會的場景。相對而言,劉玢的變態占了一個“淫”字,具體也不描述了,相信史官記錄的時候,一定會痛苦而興奮地喊:“my eyes!my eyes!”
劉玢死後,其弟劉晟繼位,這位變態也是不把人命當人命的主兒,他切瓜的時候,會讓人用脖子當案板,一刀下去,西瓜開了、腦瓢也開了,自己還洋洋得意。劉晟弑殺的登峰造極之作,就是刀子向內,他一共有十八個兄弟,讓他殺了十五個。不是因為另外三個兄弟,他心慈手軟,放過去了,而是這三個人命好,提前病死或戰死了。
接下來登場的,就是李煜借著郭宗訓的名義,要招降的對象,南漢末代皇帝劉鋹!
劉鋹是劉晟的長子,也是五代十國的“三無皇帝”,無廟號、無諡號、無節操,他統治之下的南漢朝廷,不僅集合了前幾代皇帝所有的變態嗜好,還成功地創造了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太監王朝”。
滿朝文武坤皆斷,絕無一人是男兒!
劉鋹的邏輯是這樣的——官員們手中有權力,自己又有家室,一定會用手中的權力為子孫謀福利,這樣的人,肯定不會一心為國家(自己)效力——因此,“至其群臣有欲用者,皆閹而後用”。
想當官?先自宮!
除了官員變太監之外,劉鋹還大量任用女官,當然不能指望這些女官去管理朝政,她們的職能就是取悅劉鋹而已,宮中還有波斯女子封為“蕭閑大夫”。此外,劉鋹還喜歡人與野獸搏鬥,領先朱厚照好幾百年。
按照天理人倫來說,劉鋹這樣的混蛋玩意兒,國破家亡之後應該不得好死吧。
錯了,曆史上,劉鋹被俘之後,送到了汴梁,趙匡胤不僅免除了他的罪過,還冊封為右千牛衛大將軍、恩赦侯,相比李煜(原主)的“違命侯”要好得多,即便是死了之後,還被北宋追封為南越王。
娘的,哪兒說理去!
借郭宗訓“大周皇帝”的名義,要招降劉鋹,也是李煜深思熟慮的結果。
曆史上,李後主確實給劉鋹寫過一封信,隻不過,這封信不是郭宗訓讓他寫的,而是趙匡胤。
內容是一樣的,都是讓劉鋹投降,劉鋹自然不會同意,這就給了趙匡胤發兵滅掉南漢的借口。
如今,李煜要重演這一曆史事件,自然不是因為好玩兒,而且,他對南漢暫時也沒興趣,真正的目的,隱藏在“招降”的背後……
一想起“招降”,李煜又想起韓熙載了,他問徐鉉、劉政諮:“二位,我欲派人前往荊南,協助鄧王招撫眾將領,你們覺得韓侍郎如何?”
劉政諮略一思索,說道:“再合適不過了。韓侍郎名聲遠揚,江南故交不少,一介文臣,至少不會惹出麻煩來。”
徐鉉點頭稱是。
李煜歎口氣,說道:“隻是,招撫荊南事關重大,金陵這邊又隻能以協助鄧王的名義,不知韓熙載願不願意去。”
“太子殿下,若有顧慮,臣安排人先去打探一下如何?”
“哦,如何打探?”
徐鉉說道:“今夜韓尚書府上舉行夜宴,遣人送來請帖,臣本已推辭。如今,可派人送去一些禮物,順便打探消息。”
“可有合適的人選?”
徐鉉想了想,說道:“顧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