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喪事vs喜事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李煜的安排,李元清是有些腹誹的,後周皇帝近在咫尺,李重進向南唐求援、請求渡江攻打泰州,多好的機會!何不派出大軍,直接奪迴揚州、泰州、泰興、如皋等比較近的失地?這種機會,恐怕再也不會有了!
然而,太子殿下僅僅讓他捉一個荊罕儒,甚至,連泰州城的邊上都不準靠近。
腹誹歸腹誹,命令還是一絲不苟的執行下來,隻是,李元清不願深入參與後周內亂,他覺察到身後翟守珣的軍隊趕上來,就將道路讓開,要打,你們自己打,老子不奉陪。
翟守珣判斷出對方是南唐軍隊,但無暇多問,因為楊信就在跟前。
“叛臣賊子,還不下馬受縛!”
楊信絕望地看了一眼四周,渡口近在眼前,更近的則是翟守珣的刀劍。
完了!
“翟將軍,你我也曾並肩作戰,希望不要為難這些軍卒。”
“是生是死,全憑聖上發落,輪不到你說話,下馬受縛!”
楊信麵如死灰,哆嗦著,佩劍扔在地上,自己搖晃著下馬來。
“綁!”
“餘者,放下武器,跟隨本將迴城!”
主帥都被俘虜了,手下人自然不願意送死,紛紛投降。
見局勢已經得到控製,翟守珣才調轉馬頭,麵向李元清。
“敢問,閣下是唐國將領李元清?”
“正是大唐李元清!”
“敢問,閣下是周朝將領翟守珣?”
“正是大周翟守珣!”
唐國、周朝,大唐、大周,兩個武將,鬥嘴方麵誰也不想吃虧。
對視良久,翟守珣微微一笑,問道:“李將軍,泰州城中已經安定,是否一同前去?”
李元清毫不示弱,說道:“遲早要去,就不勞煩翟將軍了。”
“我隨時恭候。”
“我一定赴約。”
兩人麵上客氣,心中卻發冷,沒錯,咱們早晚要見麵,比較大的幾率是在戰場上!
李元清未敢停留,畢竟泰州已經成了李重進的地盤,連夜帶著荊罕儒返迴南唐。
翟守珣迴到揚州城,才發現荊罕儒不在了,這才想起來詢問楊信,得知被李元清擄走,不解其意,將此事告知李重進。
李重進思索一番,說道:“大概李煜下令,也是為了給李璟一個交代。既然如此,將胡大體交給沈承禮,讓他帶迴吳越發落,李璟的麵子給了,錢俶的麵子也不能落下。”
李重進思慮比較周全,畢竟南唐、吳越都出兵了,帶走兩個俘虜,又不是重要的人,沒什麽關係。
隻要楊信在自己手裏就行了。
很快,李重進也撤迴揚州,留下翟守珣、王全斌,兩人分別封為泰州節度使及泰興防衛使。
李重進必須要拿下楊信,因為他是趙匡胤的死黨,在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上,有很大用處。
因為此前,郭榮龍馭賓天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揚州。
韓通受王樸委托,曆盡千辛萬苦,秘密從沂州繞行海州,沒辦法,靠近汴梁的水路、陸路都被趙匡胤盯得死死的。
終於見到了郭宗訓與小符皇後,將哀耗告知。
小符皇後聞聽消息,直接就暈過去了,醒過來嚎啕大哭。
郭宗訓也是哭,雖然一個七歲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哭的是什麽。
“韓將軍,聖上……安葬了嗎?”
“迴稟娘娘,已然下葬於軒轅丘。”
【軒轅丘,新鄭地區,慶陵】
“規製如何?”
“雖趙匡胤叛亂,汴梁被毀,但國喪規製絲毫不敢怠慢,娘娘請放心。”
“趙匡胤!賊子!”
小符皇後咬牙切齒,心中對趙匡胤的恨意如滔滔江水,這也虧了藥娘在南來一路上的引導(洗腦?)。
然後,小符皇後提出一個要求,必須在揚州舉行國喪儀式。
這個要求不算過分,現在,人不能親自到陵前祭拜,怎麽著,也得對著靈位祭拜吧!
李重進答應了,正好,也要著手攻打泰州,當即決定,將楊信抓來,在祭拜郭榮的儀式上血祭!
韓通此行帶的人不多,沒有參與作戰,但承擔起了揚州的戍守任務。
否則,李重進也不會那麽放心,親自征討。
揚州這邊辦喪事,南唐那邊也在辦喪事,隻不過,李煜不覺得傷心,反而覺得老天沒長眼。
李天富、朱登朝、馬奎三人死在了洞庭湖的戰鬥中,朱登朝、馬奎兩個人,死了就死了吧,貳臣賊子。
可是,李天富算起來,還是南唐皇親,還有他的“老相好”劉彥青,則是宣州劉氏、豪門大族的人。
照例,金陵這邊是要出一份喪詔的,追封爵位、表揚功績。
寫喪詔的事兒,自然是交給徐鉉,隻不過,李煜看了之後,又在上麵加了一些東西,好好“誇”一下李天富。
比如,“碧蓮步搖”“泥垢碧池”之類的,徐鉉看了之後,表示不懂。
李煜解釋道:“此乃梵文,讚頌他二人的功績。”
徐鉉深信不疑,因為李煜精通佛法!
有堵心的,也有開心的,劉承勳的奏表送來了。
南平以平!
南平一共三座城,江陵、峽州、歸州,疆域與新加坡有一拚,毫無戰略縱深可言。
劉承勳率三萬攻打江陵,龍幼安率領兩萬攻打峽州,盧郢率領一萬攻打歸州,另有武昌節度使王崇文在長江上機動。
這陣勢,沒打就能把高保勖嚇暈過去。
彼時,南平還是有幾個硬骨頭的,比如梁延嗣、孫光憲等人,劉承勳舉兵包圍江陵時,他們迅速組織兵力進行反抗。
南平一共有多少人馬呢?軍隊一萬七千人,戰馬不足一千匹。
沒辦法的事兒,要知道,曆史上高保勖“納土歸宋”的時候,北宋官方記載的數據,“荊、歸、峽三州十七縣共計十四萬兩千三百”,按照十抽一的比例,兵源也才一萬四千人。
打起來沒多少懸念,更兼劉承勳帶了秘密武器。
土炸藥包!
也就是臨出發前,李煜說的“火氣很大的東西”。
劉承勳率兵登岸,包圍江陵城之後,沒有采取正常的攻城方式。
他命人在城牆下麵挖洞,然後塞進去土炸藥包,城牆上的南平軍奇怪地看著這一切。
直到點燃導火索,一、二、三……砰!
一硝二磺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
劉承勳表示很滿意,很客氣地讓對南平軍喊話,要不要再來一波?
高保勖立即表示,不來了,大門敞開,您請進吧!
劉承勳幾乎是兵不刃血,拿下南平之後,在龍幼安的督促下,立即封存宮殿、藏庫、糧倉,同時貼出告示,安撫老百姓。
其實,南平的老百姓恨死高保勖了,這小子,十七個縣裏,恐怕村村都有丈母娘。
南唐軍隊秋毫無犯,還賑濟貧苦,自然得到了擁戴。
但對於劉承勳、盧郢兩位主帥而言,拿下南平,自己的任務隻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還在雲夢澤(長湖)。
然而,太子殿下僅僅讓他捉一個荊罕儒,甚至,連泰州城的邊上都不準靠近。
腹誹歸腹誹,命令還是一絲不苟的執行下來,隻是,李元清不願深入參與後周內亂,他覺察到身後翟守珣的軍隊趕上來,就將道路讓開,要打,你們自己打,老子不奉陪。
翟守珣判斷出對方是南唐軍隊,但無暇多問,因為楊信就在跟前。
“叛臣賊子,還不下馬受縛!”
楊信絕望地看了一眼四周,渡口近在眼前,更近的則是翟守珣的刀劍。
完了!
“翟將軍,你我也曾並肩作戰,希望不要為難這些軍卒。”
“是生是死,全憑聖上發落,輪不到你說話,下馬受縛!”
楊信麵如死灰,哆嗦著,佩劍扔在地上,自己搖晃著下馬來。
“綁!”
“餘者,放下武器,跟隨本將迴城!”
主帥都被俘虜了,手下人自然不願意送死,紛紛投降。
見局勢已經得到控製,翟守珣才調轉馬頭,麵向李元清。
“敢問,閣下是唐國將領李元清?”
“正是大唐李元清!”
“敢問,閣下是周朝將領翟守珣?”
“正是大周翟守珣!”
唐國、周朝,大唐、大周,兩個武將,鬥嘴方麵誰也不想吃虧。
對視良久,翟守珣微微一笑,問道:“李將軍,泰州城中已經安定,是否一同前去?”
李元清毫不示弱,說道:“遲早要去,就不勞煩翟將軍了。”
“我隨時恭候。”
“我一定赴約。”
兩人麵上客氣,心中卻發冷,沒錯,咱們早晚要見麵,比較大的幾率是在戰場上!
李元清未敢停留,畢竟泰州已經成了李重進的地盤,連夜帶著荊罕儒返迴南唐。
翟守珣迴到揚州城,才發現荊罕儒不在了,這才想起來詢問楊信,得知被李元清擄走,不解其意,將此事告知李重進。
李重進思索一番,說道:“大概李煜下令,也是為了給李璟一個交代。既然如此,將胡大體交給沈承禮,讓他帶迴吳越發落,李璟的麵子給了,錢俶的麵子也不能落下。”
李重進思慮比較周全,畢竟南唐、吳越都出兵了,帶走兩個俘虜,又不是重要的人,沒什麽關係。
隻要楊信在自己手裏就行了。
很快,李重進也撤迴揚州,留下翟守珣、王全斌,兩人分別封為泰州節度使及泰興防衛使。
李重進必須要拿下楊信,因為他是趙匡胤的死黨,在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上,有很大用處。
因為此前,郭榮龍馭賓天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揚州。
韓通受王樸委托,曆盡千辛萬苦,秘密從沂州繞行海州,沒辦法,靠近汴梁的水路、陸路都被趙匡胤盯得死死的。
終於見到了郭宗訓與小符皇後,將哀耗告知。
小符皇後聞聽消息,直接就暈過去了,醒過來嚎啕大哭。
郭宗訓也是哭,雖然一個七歲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哭的是什麽。
“韓將軍,聖上……安葬了嗎?”
“迴稟娘娘,已然下葬於軒轅丘。”
【軒轅丘,新鄭地區,慶陵】
“規製如何?”
“雖趙匡胤叛亂,汴梁被毀,但國喪規製絲毫不敢怠慢,娘娘請放心。”
“趙匡胤!賊子!”
小符皇後咬牙切齒,心中對趙匡胤的恨意如滔滔江水,這也虧了藥娘在南來一路上的引導(洗腦?)。
然後,小符皇後提出一個要求,必須在揚州舉行國喪儀式。
這個要求不算過分,現在,人不能親自到陵前祭拜,怎麽著,也得對著靈位祭拜吧!
李重進答應了,正好,也要著手攻打泰州,當即決定,將楊信抓來,在祭拜郭榮的儀式上血祭!
韓通此行帶的人不多,沒有參與作戰,但承擔起了揚州的戍守任務。
否則,李重進也不會那麽放心,親自征討。
揚州這邊辦喪事,南唐那邊也在辦喪事,隻不過,李煜不覺得傷心,反而覺得老天沒長眼。
李天富、朱登朝、馬奎三人死在了洞庭湖的戰鬥中,朱登朝、馬奎兩個人,死了就死了吧,貳臣賊子。
可是,李天富算起來,還是南唐皇親,還有他的“老相好”劉彥青,則是宣州劉氏、豪門大族的人。
照例,金陵這邊是要出一份喪詔的,追封爵位、表揚功績。
寫喪詔的事兒,自然是交給徐鉉,隻不過,李煜看了之後,又在上麵加了一些東西,好好“誇”一下李天富。
比如,“碧蓮步搖”“泥垢碧池”之類的,徐鉉看了之後,表示不懂。
李煜解釋道:“此乃梵文,讚頌他二人的功績。”
徐鉉深信不疑,因為李煜精通佛法!
有堵心的,也有開心的,劉承勳的奏表送來了。
南平以平!
南平一共三座城,江陵、峽州、歸州,疆域與新加坡有一拚,毫無戰略縱深可言。
劉承勳率三萬攻打江陵,龍幼安率領兩萬攻打峽州,盧郢率領一萬攻打歸州,另有武昌節度使王崇文在長江上機動。
這陣勢,沒打就能把高保勖嚇暈過去。
彼時,南平還是有幾個硬骨頭的,比如梁延嗣、孫光憲等人,劉承勳舉兵包圍江陵時,他們迅速組織兵力進行反抗。
南平一共有多少人馬呢?軍隊一萬七千人,戰馬不足一千匹。
沒辦法的事兒,要知道,曆史上高保勖“納土歸宋”的時候,北宋官方記載的數據,“荊、歸、峽三州十七縣共計十四萬兩千三百”,按照十抽一的比例,兵源也才一萬四千人。
打起來沒多少懸念,更兼劉承勳帶了秘密武器。
土炸藥包!
也就是臨出發前,李煜說的“火氣很大的東西”。
劉承勳率兵登岸,包圍江陵城之後,沒有采取正常的攻城方式。
他命人在城牆下麵挖洞,然後塞進去土炸藥包,城牆上的南平軍奇怪地看著這一切。
直到點燃導火索,一、二、三……砰!
一硝二磺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
劉承勳表示很滿意,很客氣地讓對南平軍喊話,要不要再來一波?
高保勖立即表示,不來了,大門敞開,您請進吧!
劉承勳幾乎是兵不刃血,拿下南平之後,在龍幼安的督促下,立即封存宮殿、藏庫、糧倉,同時貼出告示,安撫老百姓。
其實,南平的老百姓恨死高保勖了,這小子,十七個縣裏,恐怕村村都有丈母娘。
南唐軍隊秋毫無犯,還賑濟貧苦,自然得到了擁戴。
但對於劉承勳、盧郢兩位主帥而言,拿下南平,自己的任務隻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還在雲夢澤(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