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故人歸來(一)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另一個角度看,李煜也把責任推得一幹二淨。
為什麽一定要洪州派出援軍?防備的就是自己的生物老爹李璟猜忌,也規避掉“馮黨”給自己扣帽子的理由,真要細究起來,攻破武陵城、活捉周保權的可是鄭彥華,是洪州派的人。
而劉承勳,自始至終都隻是在洞庭湖活動,連沅江、湘江都沒有深入,仍然在“長江沿線”的範圍之內。
換句話說,“太子監國”並沒有越界。
實際上,南唐的兩個都城,金陵、洪州之間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對稱,在洪州方麵看來,討伐武平的原因是“幹涉內政”,也就是武平派出軍隊策應後周、截殺契丹使節,而在金陵布局的李煜知道,這隻是一個借口,包括讓馬光讚寫信一事,也是瞞著中主李璟進行的——反正都是要“教訓一下”,李煜借機實現自己的戰略規劃——隻要結果對南唐有利,洪州方麵不會反應太過於劇烈,至少表麵上如此。
劉政諮心有不甘,說道:“明明是太子打了勝仗,這下,要便宜鄧王了。”
李煜一笑,說道:“無所謂,何必在乎這些虛名,撈些實惠才是重要的。”
什麽是實惠的?當然是權力。
然而,真正的權力,從來不是別人賜予的!
如果趙匡胤僅僅是被冊封為“殿前都點檢”,你覺得他還有能力“黃袍加身”嗎?!別做夢了。
李煜麵對的情況也一樣,給你監國的權力,意味著隨時可能被收迴,隻有自己爭取到足夠的權力,別人才會忌憚,才會主動賦予你更大的權力!
“太子殿下,下一步怎麽辦?”
李煜沒有直接迴答,反問:“江北的情況如何?”
“趙匡胤盤踞許州,基本完成了對淮北勢力的拉攏整合,至於下一步動作,還有待探聽。”
“大體上判斷,短期之內趙匡胤應該處於觀望狀態,一是他覬覦汴梁已久,不會輕易放棄,而契丹、劉漢那邊動作頻頻,他的勢力會死盯北境,伺機攻取。二是淮南這邊,李重進與趙匡胤水火不容,他也不敢輕舉妄動。”
“前些日子,泰州、黃州、蘄州三地周軍集結,此時已經全部匯集到了隨州一帶。”
李煜走到地圖前,沉思許久,緩緩開口:“漢陽軍,柴永清,趙匡胤會退到隨州,防備的就是他。”
柴永清,字竺慶,顯德四年(公元958年)後周設置漢陽軍,一直擔任節度使,他與郭榮、李筠、張永德、李重進、韓通等人一樣,都是後周開國之主郭威的忠實擁躉。
“太子殿下,趙匡胤勢力一部分撤出淮南,自然對我大唐有利。”
“話雖如此,可你看隨州、襄州兩地的距離。”
也就是隨州到襄樊的距離,一百多公裏,水陸都可以行軍。
李煜說道:“趙匡胤用兵如神,不要小覷,他始終盯著江陵府,對荊南念念不忘。”
“太子殿下作何打算?”
李煜轉身:“八百裏加急,告訴劉政諮,要盡快拿下南平,最好是趁著洪州方麵沒有反應之前!”
“那麽,鄭彥華那裏……”
“讓盧郢帶兵一萬協助,其餘不必管它!”
“遵命!”
劉政諮走後,李煜又將目光轉向了清風。
“侯家的商船準備的如何了。”
“按照太子吩咐,已經準備了五十艘大型船隻。”
“有多大?”
“這……運糧船,一艘船能運四千到五千石。”
南唐一石糧食大概是六十公斤,算下來,大點的最多能運三百噸。
“通知侯家,可以出發了。”
清風疑惑:“太子殿下,用私船,究竟要運什麽?”
李煜說了兩個字:“錢糧”。
這是李煜攻占荊南地區的另一個重要目的,僅次於焚燒後周戰船、堵死趙匡胤南下出口。
南平政權,曆史上也被稱之為“北楚”“高楚”,它的創立者是高季興。
高季興原是後梁將領,被冊封為荊南節度使,後唐取代後梁之後,原本荊南地區十州之地,就剩下了江陵(荊州),以及附近的歸州、峽州兩個小地方,高季興也不嫌棄,圈地自萌、猥瑣發育,這個政權竟然也存在了四十年。
南平高氏奉行事大主義,自己從來沒有稱帝,但日子過得比皇帝要舒服的多。
原因在於,南平雖然地域狹窄、民少兵弱,卻占據非常優越的地理條件,南方十國(南唐、武平、南漢、閩國等)向北方通商,或者向中原政權進貢,都繞不開高氏的地盤。
高氏一族見誰都恭恭敬敬,但是,“薅羊毛”是必要的,隻要是過路的,要麽明著索要好處,要麽暗中搶劫,“錢”與“糧”這兩大類財富,在南平宮殿當中堆積如山。
要是南北政權追責,他就立馬認慫,表示一切都是誤會啊,別生氣、還給你,然後呢,該怎麽幹還怎麽幹。
因此,南平高氏在五代十國時期有一個響亮的外號,“高賴子”。
如今,南平之主是高保勖(xu),他完美地表現出一個敗家子的風範,放縱荒淫、招妓入府、大興土木、排擠賢臣,南平百姓稱之為“萬事休郎君”。
李煜沒興趣管高保勖的愛好,他心疼那些錢,那些糧!
龍翔軍建立,煉製石油,開發火藥武器,製造鎧甲……這些事情都是李煜私下做的,朝廷不給錢,李煜也不敢要,雖然通過打擊“福州商會”的方法,搞到了一批錢,卻是杯水車薪。
甚至說,太子府的私藏也被他折騰的差不多了。
打下南平,錢糧的問題即可解決,還能進一步擴充自己的實力。
真以為穿越之後,成為太子就能為所欲為,扯淡呢。
對比之下,李煜當前的境況,甚至不如明末崇禎,朱由檢好歹是皇帝!而且,他祖宗開了個好頭,殺貪官!他身處在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框架之下!手裏還有一群太監和錦衣衛幫忙!
李煜所處的五代十國,可沒這麽好的條件。
清風聽命離去,東宮之中,又剩下李煜一個。
“怪不得皇帝都自稱寡人啊。”
吐槽歸吐槽,天也快亮了,李煜趴在桌子上迷迷糊糊的。
不知過了多久,他耳畔聽到了有人唿喚,“太子殿下!”
聲音很熟悉,又很遙遠,“太子殿下!”
這次是一個女人的聲音。
李煜茫然抬起頭,人太困了,身體動作即便看似正常,可腦袋還是混沌的,眼前一片朦朧。
“太子殿下,臣陳喬參見!”
哦,陳喬啊,你迴來了……陳喬!
李煜猛然站起來,用手拚命地揉眼睛,漸漸才看清眼前站著的兩個人:陳喬與藥娘。
不是做夢吧?李煜抽了自己一個耳刮子。
疼,不是夢,他繞到桌前,一把將跪在地上的兩人拉起來。
“你們……何時迴來的?!”
陳喬哽咽,說道:“太子殿下,臣與藥娘姑娘剛迴金陵!盧將軍親自護送,未來得及通報,驚擾太子了。”
“不,沒有,讓我緩緩。”
李煜打量著陳喬,整個人瘦了兩圈,不仔細看真認不出來,再看一眼藥娘,震驚地問道:“藥娘,你的臉怎麽了?!”
為什麽一定要洪州派出援軍?防備的就是自己的生物老爹李璟猜忌,也規避掉“馮黨”給自己扣帽子的理由,真要細究起來,攻破武陵城、活捉周保權的可是鄭彥華,是洪州派的人。
而劉承勳,自始至終都隻是在洞庭湖活動,連沅江、湘江都沒有深入,仍然在“長江沿線”的範圍之內。
換句話說,“太子監國”並沒有越界。
實際上,南唐的兩個都城,金陵、洪州之間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對稱,在洪州方麵看來,討伐武平的原因是“幹涉內政”,也就是武平派出軍隊策應後周、截殺契丹使節,而在金陵布局的李煜知道,這隻是一個借口,包括讓馬光讚寫信一事,也是瞞著中主李璟進行的——反正都是要“教訓一下”,李煜借機實現自己的戰略規劃——隻要結果對南唐有利,洪州方麵不會反應太過於劇烈,至少表麵上如此。
劉政諮心有不甘,說道:“明明是太子打了勝仗,這下,要便宜鄧王了。”
李煜一笑,說道:“無所謂,何必在乎這些虛名,撈些實惠才是重要的。”
什麽是實惠的?當然是權力。
然而,真正的權力,從來不是別人賜予的!
如果趙匡胤僅僅是被冊封為“殿前都點檢”,你覺得他還有能力“黃袍加身”嗎?!別做夢了。
李煜麵對的情況也一樣,給你監國的權力,意味著隨時可能被收迴,隻有自己爭取到足夠的權力,別人才會忌憚,才會主動賦予你更大的權力!
“太子殿下,下一步怎麽辦?”
李煜沒有直接迴答,反問:“江北的情況如何?”
“趙匡胤盤踞許州,基本完成了對淮北勢力的拉攏整合,至於下一步動作,還有待探聽。”
“大體上判斷,短期之內趙匡胤應該處於觀望狀態,一是他覬覦汴梁已久,不會輕易放棄,而契丹、劉漢那邊動作頻頻,他的勢力會死盯北境,伺機攻取。二是淮南這邊,李重進與趙匡胤水火不容,他也不敢輕舉妄動。”
“前些日子,泰州、黃州、蘄州三地周軍集結,此時已經全部匯集到了隨州一帶。”
李煜走到地圖前,沉思許久,緩緩開口:“漢陽軍,柴永清,趙匡胤會退到隨州,防備的就是他。”
柴永清,字竺慶,顯德四年(公元958年)後周設置漢陽軍,一直擔任節度使,他與郭榮、李筠、張永德、李重進、韓通等人一樣,都是後周開國之主郭威的忠實擁躉。
“太子殿下,趙匡胤勢力一部分撤出淮南,自然對我大唐有利。”
“話雖如此,可你看隨州、襄州兩地的距離。”
也就是隨州到襄樊的距離,一百多公裏,水陸都可以行軍。
李煜說道:“趙匡胤用兵如神,不要小覷,他始終盯著江陵府,對荊南念念不忘。”
“太子殿下作何打算?”
李煜轉身:“八百裏加急,告訴劉政諮,要盡快拿下南平,最好是趁著洪州方麵沒有反應之前!”
“那麽,鄭彥華那裏……”
“讓盧郢帶兵一萬協助,其餘不必管它!”
“遵命!”
劉政諮走後,李煜又將目光轉向了清風。
“侯家的商船準備的如何了。”
“按照太子吩咐,已經準備了五十艘大型船隻。”
“有多大?”
“這……運糧船,一艘船能運四千到五千石。”
南唐一石糧食大概是六十公斤,算下來,大點的最多能運三百噸。
“通知侯家,可以出發了。”
清風疑惑:“太子殿下,用私船,究竟要運什麽?”
李煜說了兩個字:“錢糧”。
這是李煜攻占荊南地區的另一個重要目的,僅次於焚燒後周戰船、堵死趙匡胤南下出口。
南平政權,曆史上也被稱之為“北楚”“高楚”,它的創立者是高季興。
高季興原是後梁將領,被冊封為荊南節度使,後唐取代後梁之後,原本荊南地區十州之地,就剩下了江陵(荊州),以及附近的歸州、峽州兩個小地方,高季興也不嫌棄,圈地自萌、猥瑣發育,這個政權竟然也存在了四十年。
南平高氏奉行事大主義,自己從來沒有稱帝,但日子過得比皇帝要舒服的多。
原因在於,南平雖然地域狹窄、民少兵弱,卻占據非常優越的地理條件,南方十國(南唐、武平、南漢、閩國等)向北方通商,或者向中原政權進貢,都繞不開高氏的地盤。
高氏一族見誰都恭恭敬敬,但是,“薅羊毛”是必要的,隻要是過路的,要麽明著索要好處,要麽暗中搶劫,“錢”與“糧”這兩大類財富,在南平宮殿當中堆積如山。
要是南北政權追責,他就立馬認慫,表示一切都是誤會啊,別生氣、還給你,然後呢,該怎麽幹還怎麽幹。
因此,南平高氏在五代十國時期有一個響亮的外號,“高賴子”。
如今,南平之主是高保勖(xu),他完美地表現出一個敗家子的風範,放縱荒淫、招妓入府、大興土木、排擠賢臣,南平百姓稱之為“萬事休郎君”。
李煜沒興趣管高保勖的愛好,他心疼那些錢,那些糧!
龍翔軍建立,煉製石油,開發火藥武器,製造鎧甲……這些事情都是李煜私下做的,朝廷不給錢,李煜也不敢要,雖然通過打擊“福州商會”的方法,搞到了一批錢,卻是杯水車薪。
甚至說,太子府的私藏也被他折騰的差不多了。
打下南平,錢糧的問題即可解決,還能進一步擴充自己的實力。
真以為穿越之後,成為太子就能為所欲為,扯淡呢。
對比之下,李煜當前的境況,甚至不如明末崇禎,朱由檢好歹是皇帝!而且,他祖宗開了個好頭,殺貪官!他身處在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框架之下!手裏還有一群太監和錦衣衛幫忙!
李煜所處的五代十國,可沒這麽好的條件。
清風聽命離去,東宮之中,又剩下李煜一個。
“怪不得皇帝都自稱寡人啊。”
吐槽歸吐槽,天也快亮了,李煜趴在桌子上迷迷糊糊的。
不知過了多久,他耳畔聽到了有人唿喚,“太子殿下!”
聲音很熟悉,又很遙遠,“太子殿下!”
這次是一個女人的聲音。
李煜茫然抬起頭,人太困了,身體動作即便看似正常,可腦袋還是混沌的,眼前一片朦朧。
“太子殿下,臣陳喬參見!”
哦,陳喬啊,你迴來了……陳喬!
李煜猛然站起來,用手拚命地揉眼睛,漸漸才看清眼前站著的兩個人:陳喬與藥娘。
不是做夢吧?李煜抽了自己一個耳刮子。
疼,不是夢,他繞到桌前,一把將跪在地上的兩人拉起來。
“你們……何時迴來的?!”
陳喬哽咽,說道:“太子殿下,臣與藥娘姑娘剛迴金陵!盧將軍親自護送,未來得及通報,驚擾太子了。”
“不,沒有,讓我緩緩。”
李煜打量著陳喬,整個人瘦了兩圈,不仔細看真認不出來,再看一眼藥娘,震驚地問道:“藥娘,你的臉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