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皇後人呢?太子人呢!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顯德七年,正月十五,寅時將至。
黎明之前卻是最黑暗的時候……
韓通與王彥升在宣德門前一場火拚,明顯是河洛兵吃了大虧,一是因為韓通提前布局,在燒毀的房屋之中隱藏弓箭手,以暗對名、以逸待勞,殺了王彥升一個措手不及。二是韓通這邊是三千禁軍精銳,對方河洛軍的素養本就差一大截,還提前分出去一千交給趙匡義指揮,王彥升人手方麵也吃了虧。
先弓箭互射,後長槍互戳,最後短兵相接!
如果汴梁禦街上的石頭有感覺,估計這會兒也麻木了。單單五代十國時期,自朱溫建立後梁至今,它的身上已經不知道被多少鮮血澆灌過了。
斷手、砍腳、梟首,腸穿肚爛、削耳戳眼、剜心去膽,戰爭語境下最公平的一條原則就是,命,所有人都隻有一條。
怕嗎?不怕嗎?不應該怕嗎?!
可是,都殺到這份上了,誰也不肯退!誰也不敢退!
韓通退了,就隻能向宣德門靠攏,城樓上的符令通會認為,他和王彥升是串通好了的,共同演上一出“苦肉計”,騙自己把皇宮城門打開。所以,韓通真敢退到城門口,符令通會毫不猶豫的下令,讓士兵往下砸磚頭。
王彥升退了,韓通肯定會撲上來!軍團級別的戰鬥最怕什麽?就是轉身,一轉身大軍後背讓給了別人,你怎麽跑都跑不贏對方(除非是高麗棒子特能跑),因為雙方心氣兒不一樣,逃跑的是為了活命,追人的想要噶了你,“獵物和獵人”誰的心氣高?不言自喻。
“韓通!”
“王彥升!”
兩個統帥早已經抽出了兵器,親自下場砍人,一個是“愛吃生耳”的殺神,一個是“身被六創”仍舊兇猛的狠人,兩人都覺得與對方有血海深仇!
雙方陷入膠著,可韓通、王彥升隻顧眼前,幾乎同時忽略了一件事情——這汴梁城,手中有兵的不止他倆——整個汴梁城及周邊戍衛軍隊,加起來可是五萬有餘!
這五萬多人,簡單地,分成兩派:趙匡胤的人,不是趙匡胤的人,沒錯,有一部分人選擇了觀望——誰贏,他們幫誰。
整體上,“混戰”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東南西北、四麵開花,停不下來了!
“義社十兄弟”當中,最先沉不住氣的是王審琦,原因很簡單,他擔任著汴梁外城前軍部署的職務,本職工作就是負責城內巡檢,原計劃趙匡胤起兵之後,他第一時間控製住城中官員。誰知,自己還沒動手,就被蔡振、肖正、趙匡義等人搶先了,尤其聽說韓通調動了新曹門的禁軍,那可是韓通的直屬隊伍!再不行動,自己這邊很快暴露!於是,王審琦號令手下軍士,以城防部署司“保護官員名義”,實則要控製官員,尤其是範質、王溥、魏仁浦等重臣。可惜的是,這些官員已經被驚擾一次,又來一次,你鬧呢?直接選擇武力抵抗,尤其張永德、李筠、曹彬等人,本來就是武將,會受一個小小的王審琦要挾?
王審琦一動,韓重贇也不得不跟著動,因為他駐守的地方是峻義街,本來距離宣德門就很近,其手下禁軍控鶴部早就聽到了動靜,隨著李筠、張永德手下親軍與禁軍衝上大街,控鶴軍不明緣由,害怕自己被包了餃子,也紛紛整裝待發,結果,一出門就遇到了李崇矩率領的龍捷軍一部,雙方先互相友好問候,然後問候對方父母祖宗,再然後甩開膀子互掄。
至於王政忠,手頭兵力較少,他選擇了繼續蟄伏,其餘潘美、李繼隆、劉詞、鄭子明等人,紛紛率領手下奔赴皇宮。
誰說武將沒腦子的?都知道“功高莫過救駕”,這個關鍵時候,自己的腦袋都可以掉,隻要保護好了皇室,封妻蔭子就穩了。
更何況,張永德、李筠等人,都是忠於郭榮的。
汴梁城中,唯一平靜的是北城。
雷德驤自然也聽到了汴梁城中的騷亂,可他為人謹慎、駐地偏僻,尚未受到波及。
很快,一身是血的斥候帶迴來一個讓他無比震驚的消息:趙匡胤謀反!
“劉溫叟!”
雷德驤震驚之餘,立即大喊一個人的名字。
劉溫叟,字永齡,洛陽人,時任汴梁四門軍政參議,後周時期著名的“廉吏”。
“雷將軍!”
“你在這裏主持大局,我要入內城!”
“幹什麽去!”
“接應王府尹!”
雷德驤放心不下的就是王樸,他剛剛離開不久,這會兒功夫,如果已經進入內城,很可能會遭遇不測。
“雷將軍,你忘了王府尹的話嗎?你是主帥,不能擅自離開!”
“這……我自然知道,隻是……”
“還是我去吧!”
雷德驤一皺眉,說道:“劉參議,你一介文官……我更放心不下!”
“事急從權,莫要爭執了!”
士為知己者死,劉溫叟對雷德驤,恰如雷德驤對王樸。
雷德驤狠跺了一下腳,說道:“我派五百精兵給你,抄小路前往開封府,萬事小心!”
劉溫叟走後,雷德驤立即下令,讓四門指揮使到自己的中軍大帳。
“衛州門指揮使,楊山海!”
“通天門指揮使,餘海濤!”
“景陽門指揮使,石一磊!”
“永泰門指揮使,李喜平!”
雷德驤指著城北地圖說道:“你們四人,從各自駐軍當中分出一千,從城牆向前推進,在廣濟河南岸築起防線!”
“遵命!”
廣濟河南岸也屬於自己防區,不算違悖王樸的囑咐。
這是,永泰門指揮使李喜平說道:“雷將軍,永泰門偏居東北一隅,外麵都是水窪沼澤,且整個東北方無路可走,不如末將多派出一些兵力,去支援其他三門。”
雷德驤又仔細端詳了一下地圖,點頭應允:“李指揮,分兵之後,你重點防守封丘門,此處距離禦街、馬道街最近,若是城內叛軍前來襲擾,這裏最為薄弱。”
【小知識:開封城“四門不照”,即東南西北城門並不在同一條線上對稱,傳說是為了應對黃河泛濫,故封丘門距離內城最近。】
能做的就隻有這些了……王府尹,你在何處?
王樸在皇宮裏。
蔡振、肖正等人“大鬧東京”的開始之時,王樸剛剛迴到家,隨即就卷入了騷亂當中。
王樸家中護衛、親兵、家丁及族人的戰鬥力很不錯,在韓通派人收拾之前,就已經幹掉了不少人,然後緊閉大門。
但是,王樸又跑了出來,帶著一眾手下,來到了皇宮東城牆的一處隱秘所在。
別忘了,他是當多年的開封府尹,城牆都是他負責修的!
拿出粗大的鑰匙,打開一扇小門,不過方寸、勉強鑽入,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了皇宮。
這個地方,如今還在,位置是現實中“大宋武俠城”東南城牆,前麵還有一個漢白玉水榭。
已經火燒眉毛了,王樸就沒那麽多顧忌,老頭子拚命跑到延福宮,要求見皇後及梁王郭宗訓。
守在門口的太監犯難,皇後娘娘吩咐過,未經召見,不得擅入!
“公公,你沒聽到外麵什麽動靜嗎?趙匡胤造反了!我不信娘娘還睡得著!”
“王府尹,莫急莫急,咱家這就去稟報!”
值守太監匆匆跑到寢宮,裏麵仍舊燈火通明,透過簾幕,見“小符皇後”斜躺在美人榻上,“梁王”則蓋著被子,隻露出個腦袋。
“皇後娘娘,王樸大人求見!”
“皇後娘娘,事態緊急,王樸大人求見!”
“皇後娘娘,趙匡胤造反啦!”
“皇後娘娘……”
值守太監一連喊了十幾聲,裏麵的“小符皇後”與“梁王”毫無動靜!
再也忍耐不住的王樸,直接闖了進來,這可是冒著死罪了……他跪在寢宮之前,大聲奏報:“皇後娘娘,城中賊兵作亂,臣王樸祈令下旨討賊!”
還是沒動靜!
最後,值守太監、王樸壯著膽子走到了寢宮之中,慢慢靠近沉睡的兩人。
片刻之後,王樸歇斯底裏地抓住值守太監的衣領,怒吼責問道:“皇後人呢?太子人呢!”
美人榻上,是戴著人皮麵具的宮女蘭芳!
棉被之中,是被精心化妝的“傀儡娃娃”!
王樸僅有的一絲理智,驅使他趕緊跑出去,通知皇宮禦林軍統領符令通,要立即封禁宮闈!
“李煜!陳喬!藥娘!”
黎明之前卻是最黑暗的時候……
韓通與王彥升在宣德門前一場火拚,明顯是河洛兵吃了大虧,一是因為韓通提前布局,在燒毀的房屋之中隱藏弓箭手,以暗對名、以逸待勞,殺了王彥升一個措手不及。二是韓通這邊是三千禁軍精銳,對方河洛軍的素養本就差一大截,還提前分出去一千交給趙匡義指揮,王彥升人手方麵也吃了虧。
先弓箭互射,後長槍互戳,最後短兵相接!
如果汴梁禦街上的石頭有感覺,估計這會兒也麻木了。單單五代十國時期,自朱溫建立後梁至今,它的身上已經不知道被多少鮮血澆灌過了。
斷手、砍腳、梟首,腸穿肚爛、削耳戳眼、剜心去膽,戰爭語境下最公平的一條原則就是,命,所有人都隻有一條。
怕嗎?不怕嗎?不應該怕嗎?!
可是,都殺到這份上了,誰也不肯退!誰也不敢退!
韓通退了,就隻能向宣德門靠攏,城樓上的符令通會認為,他和王彥升是串通好了的,共同演上一出“苦肉計”,騙自己把皇宮城門打開。所以,韓通真敢退到城門口,符令通會毫不猶豫的下令,讓士兵往下砸磚頭。
王彥升退了,韓通肯定會撲上來!軍團級別的戰鬥最怕什麽?就是轉身,一轉身大軍後背讓給了別人,你怎麽跑都跑不贏對方(除非是高麗棒子特能跑),因為雙方心氣兒不一樣,逃跑的是為了活命,追人的想要噶了你,“獵物和獵人”誰的心氣高?不言自喻。
“韓通!”
“王彥升!”
兩個統帥早已經抽出了兵器,親自下場砍人,一個是“愛吃生耳”的殺神,一個是“身被六創”仍舊兇猛的狠人,兩人都覺得與對方有血海深仇!
雙方陷入膠著,可韓通、王彥升隻顧眼前,幾乎同時忽略了一件事情——這汴梁城,手中有兵的不止他倆——整個汴梁城及周邊戍衛軍隊,加起來可是五萬有餘!
這五萬多人,簡單地,分成兩派:趙匡胤的人,不是趙匡胤的人,沒錯,有一部分人選擇了觀望——誰贏,他們幫誰。
整體上,“混戰”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東南西北、四麵開花,停不下來了!
“義社十兄弟”當中,最先沉不住氣的是王審琦,原因很簡單,他擔任著汴梁外城前軍部署的職務,本職工作就是負責城內巡檢,原計劃趙匡胤起兵之後,他第一時間控製住城中官員。誰知,自己還沒動手,就被蔡振、肖正、趙匡義等人搶先了,尤其聽說韓通調動了新曹門的禁軍,那可是韓通的直屬隊伍!再不行動,自己這邊很快暴露!於是,王審琦號令手下軍士,以城防部署司“保護官員名義”,實則要控製官員,尤其是範質、王溥、魏仁浦等重臣。可惜的是,這些官員已經被驚擾一次,又來一次,你鬧呢?直接選擇武力抵抗,尤其張永德、李筠、曹彬等人,本來就是武將,會受一個小小的王審琦要挾?
王審琦一動,韓重贇也不得不跟著動,因為他駐守的地方是峻義街,本來距離宣德門就很近,其手下禁軍控鶴部早就聽到了動靜,隨著李筠、張永德手下親軍與禁軍衝上大街,控鶴軍不明緣由,害怕自己被包了餃子,也紛紛整裝待發,結果,一出門就遇到了李崇矩率領的龍捷軍一部,雙方先互相友好問候,然後問候對方父母祖宗,再然後甩開膀子互掄。
至於王政忠,手頭兵力較少,他選擇了繼續蟄伏,其餘潘美、李繼隆、劉詞、鄭子明等人,紛紛率領手下奔赴皇宮。
誰說武將沒腦子的?都知道“功高莫過救駕”,這個關鍵時候,自己的腦袋都可以掉,隻要保護好了皇室,封妻蔭子就穩了。
更何況,張永德、李筠等人,都是忠於郭榮的。
汴梁城中,唯一平靜的是北城。
雷德驤自然也聽到了汴梁城中的騷亂,可他為人謹慎、駐地偏僻,尚未受到波及。
很快,一身是血的斥候帶迴來一個讓他無比震驚的消息:趙匡胤謀反!
“劉溫叟!”
雷德驤震驚之餘,立即大喊一個人的名字。
劉溫叟,字永齡,洛陽人,時任汴梁四門軍政參議,後周時期著名的“廉吏”。
“雷將軍!”
“你在這裏主持大局,我要入內城!”
“幹什麽去!”
“接應王府尹!”
雷德驤放心不下的就是王樸,他剛剛離開不久,這會兒功夫,如果已經進入內城,很可能會遭遇不測。
“雷將軍,你忘了王府尹的話嗎?你是主帥,不能擅自離開!”
“這……我自然知道,隻是……”
“還是我去吧!”
雷德驤一皺眉,說道:“劉參議,你一介文官……我更放心不下!”
“事急從權,莫要爭執了!”
士為知己者死,劉溫叟對雷德驤,恰如雷德驤對王樸。
雷德驤狠跺了一下腳,說道:“我派五百精兵給你,抄小路前往開封府,萬事小心!”
劉溫叟走後,雷德驤立即下令,讓四門指揮使到自己的中軍大帳。
“衛州門指揮使,楊山海!”
“通天門指揮使,餘海濤!”
“景陽門指揮使,石一磊!”
“永泰門指揮使,李喜平!”
雷德驤指著城北地圖說道:“你們四人,從各自駐軍當中分出一千,從城牆向前推進,在廣濟河南岸築起防線!”
“遵命!”
廣濟河南岸也屬於自己防區,不算違悖王樸的囑咐。
這是,永泰門指揮使李喜平說道:“雷將軍,永泰門偏居東北一隅,外麵都是水窪沼澤,且整個東北方無路可走,不如末將多派出一些兵力,去支援其他三門。”
雷德驤又仔細端詳了一下地圖,點頭應允:“李指揮,分兵之後,你重點防守封丘門,此處距離禦街、馬道街最近,若是城內叛軍前來襲擾,這裏最為薄弱。”
【小知識:開封城“四門不照”,即東南西北城門並不在同一條線上對稱,傳說是為了應對黃河泛濫,故封丘門距離內城最近。】
能做的就隻有這些了……王府尹,你在何處?
王樸在皇宮裏。
蔡振、肖正等人“大鬧東京”的開始之時,王樸剛剛迴到家,隨即就卷入了騷亂當中。
王樸家中護衛、親兵、家丁及族人的戰鬥力很不錯,在韓通派人收拾之前,就已經幹掉了不少人,然後緊閉大門。
但是,王樸又跑了出來,帶著一眾手下,來到了皇宮東城牆的一處隱秘所在。
別忘了,他是當多年的開封府尹,城牆都是他負責修的!
拿出粗大的鑰匙,打開一扇小門,不過方寸、勉強鑽入,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了皇宮。
這個地方,如今還在,位置是現實中“大宋武俠城”東南城牆,前麵還有一個漢白玉水榭。
已經火燒眉毛了,王樸就沒那麽多顧忌,老頭子拚命跑到延福宮,要求見皇後及梁王郭宗訓。
守在門口的太監犯難,皇後娘娘吩咐過,未經召見,不得擅入!
“公公,你沒聽到外麵什麽動靜嗎?趙匡胤造反了!我不信娘娘還睡得著!”
“王府尹,莫急莫急,咱家這就去稟報!”
值守太監匆匆跑到寢宮,裏麵仍舊燈火通明,透過簾幕,見“小符皇後”斜躺在美人榻上,“梁王”則蓋著被子,隻露出個腦袋。
“皇後娘娘,王樸大人求見!”
“皇後娘娘,事態緊急,王樸大人求見!”
“皇後娘娘,趙匡胤造反啦!”
“皇後娘娘……”
值守太監一連喊了十幾聲,裏麵的“小符皇後”與“梁王”毫無動靜!
再也忍耐不住的王樸,直接闖了進來,這可是冒著死罪了……他跪在寢宮之前,大聲奏報:“皇後娘娘,城中賊兵作亂,臣王樸祈令下旨討賊!”
還是沒動靜!
最後,值守太監、王樸壯著膽子走到了寢宮之中,慢慢靠近沉睡的兩人。
片刻之後,王樸歇斯底裏地抓住值守太監的衣領,怒吼責問道:“皇後人呢?太子人呢!”
美人榻上,是戴著人皮麵具的宮女蘭芳!
棉被之中,是被精心化妝的“傀儡娃娃”!
王樸僅有的一絲理智,驅使他趕緊跑出去,通知皇宮禦林軍統領符令通,要立即封禁宮闈!
“李煜!陳喬!藥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