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悟覺的苦惱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濟安寺住持悟覺很苦惱,或者說,他很害怕。
天還不亮,山門之外一片吵吵嚷嚷,喊叫著讓開門,小沙彌動作慢了一點,山門就被人踹開了。
接著,湧進來一群穿著僧衣、剃著光頭的人,他們雖然口念“阿彌陀佛”,可看行動做派,怎麽都不像是和尚。
“你們都規矩點,這特娘的可是佛門淨地!”
一聲暴喝,覺悟覺得自己耳朵裏產生了迴音,他快步迎上前去,雙手合十,對那個身材魁梧的“和尚”頭目行禮。
“這位僧友,敢問來自何所寶刹?來小僧寺中,意欲何為?”
“阿佛……什麽佛的,大師,我們是來化緣的。”
化緣?覺悟蒙了,還沒聽說有人向和尚化緣的!
對方也覺察出不對,改口道:“錯了,錯了,我們是來……住宿的?修行的?聽你念經的?不對……吃掛麵的?”
覺悟苦笑,打圓場道:“僧友是否是想說,來此掛單?”
“對對,就是幹這勾當的!”
覺悟汗顏,心想,這莫非是一群強盜吧!於是,他趕緊推辭道:“諸位師傅,小寺房屋少、香火稀,恐不能招待各位,金陵佛門眾多,不妨另尋他處。”
話沒說完,身後就想起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蔡振,不要戲耍佛陀,你不怕折壽?”
身材魁梧的“和尚”頭目正是金陵防衛營都虞侯蔡振,聽到有人嗬斥,趕緊退了下去,覺悟轉頭一看,隻見山門外走進一個放蕩不羈的身形。
“你是,劉,劉翰林?”
來人正是劉政諮,金陵城頭號街溜子。
世人皆知,南唐風流,諸如韓熙載、馮延巳、江巧郎、歐陽廣等朝野之臣,也時常流連於煙花巷陌,動輒就在家中歌舞升平,可比起劉政諮的放蕩不羈,他們都差得遠。
劉翰林是名副其實的“三教九流、無所不入”,入得天子殿,下的按摩院,如果說,別人都是在金陵廣布耳目,他則不同,他自己就是耳目。這一點,與喜歡搞情報工作的孫晟有點相似,但孫晟搞情報的對象很集中,主要是家國大事相關的內容。
至於劉政諮,他什麽消息都喜歡收集,足跡幾乎遍布金陵每個角落,覺悟自然認得他。
“拿著,別嫌少。”
劉政諮走到近前,將一個包裹交到覺悟手中,沉甸甸的,不用打開,但憑感覺就知道是銀條子。
“劉翰林,這是何意?”
“我要借你的寺院一用,可有異議?”
有個屁!你說用我敢說不借!覺悟垂頭喪氣,手卻不由自主地把銀子包收了起來。
見覺悟默許,劉政諮又說道:“還有一件事,煩請幫忙!”他指了指身後的一眾“和尚”,說道:“教教他們,怎麽像個和尚,若是有不聽話的,隻管來告訴我。”
覺悟歎了口氣,轉身走了,心中隻念罪過、罪過。
從上次太子殿下在寺中囚禁、審問犯人,他就整日忐忑不安,這下好了,自己的濟安寺,殺戒已破,估計未來,酒戒、葷戒也得破!
日間無話,新來的“和尚”隻是騰出來房間住下,至於劉政諮帶領蔡振在後院忙活什麽,誰也不知道。
直至入夜,萬籟寂靜,一行人才匆匆趕到濟安寺,密語幾句之後,三口大箱子分別被抬進來。
後廂等待的劉政諮,早已經不耐煩了。
今日淩晨時分,東宮內侍首領清風秘密押解城防司一等校尉扈大軍進入太常寺,稍加詢問之後,他便知道了事態嚴重。
既然太子殿下準許自己行使便宜之權,也就不再客氣,立即派遣手下改裝為和尚的軍士,入駐到了濟安寺,中午時分,李煜又傳來密令,此次截殺任務中還保留了幾個活口,統一都說有重要情報。
看來,事態比預計的還要兇險!太子殿下計劃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必須速戰速決,不能節外生枝。
三口箱子,裝著三個人,三個比較重要的人。
金陵城防司一等校尉,扈大軍。
江寧團練營步軍隊正,耿輝。
宣州府都監,劉彥青。
這是審問楊凱、荊斌所獲名單中,唯一剩下的三個活口。
事實上,看完整個名單之後,劉政諮已經做到了心裏有數,也感到了對手布局之精妙。
對待叛國之人,啥也別說了,用刑吧!
劉政諮一直給人的表現都是玩世不恭,喜歡逞口舌之快,經常揶揄的人翻白眼,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很有做一名酷吏的資質。
二話不說,先抽一頓鞭子,讓三人清醒一下,官職最高的是劉彥青,此人倒有點硬骨頭,隨便怎麽打愣是一言不發。
一炷香之後,“和尚”們打累了,需要歇口氣,劉政諮的茶水也喝得差不多了,慢悠悠地走到眾人跟前。
“說吧!”
扈大軍一把鼻涕一把淚,一邊咬牙一邊哀求:“你們倒是問啊!”
劉政諮裝糊塗地問行刑的士兵:“你沒問嗎?”
“沒有啊,我哪兒會問供。”
“好吧,我問!”劉政諮歎口氣,很不好意思地走到扈大軍麵前,“扈校尉,你把情報說一下。”
扈大軍心中罵娘,老子在太常寺就已經主動交代好幾遍了!
“劉翰林,他們計劃攻打蕪湖,屆時朝中有人策應,顛覆大唐政權!”
“笑話,攻打蕪湖,勢必引起上遊池州、銅陵軍隊發覺,周朝這是要自取滅亡?”
郭榮三次南下,打算吞並江南,都未能如償所願,連過江都做不到,何況蕪湖深入江南腹地,你糊弄鬼呢?
“在下不敢說謊啊,因為,周朝在巢湖水道暗中囤積水師艦隊,屆時就能繞過上遊駐防,加上……內奸策應,勢必對大唐造成威脅。”
還要往下說,劉彥青嘶吼一聲:“扈大軍,你閉嘴!”
劉彥青是四人中官階最高的,宣州府都監主要負責的是軍隊訓練、兵器管理等職責。
劉政諮乜了一眼劉彥青,沒有搭理他,繼續問道:“何人策應?如何策應?”
這也是早就問過的,扈大軍一臉便秘的表情,苦苦哀求說道:“在下實在不知道啊,我不過是一名校尉,也是聽令行事。”
“來人,找個清淨的地方,幫他恢複一下記憶。”
正好,眾人也休息夠了,蔡振獰笑地走過來,親自押著扈大軍前往地牢。
“兩位,誰先說?”
劉政諮雖是詢問,目光卻落在了耿輝身上。
耿輝,字蒹仁,江寧團練營步軍隊正,寧國節度掌書記耿鬆中之子,耿鬆中於保大年間舉孝廉入仕,保大二年閩國內亂,進一步挑起閩唐戰爭,彼時耿鬆中在查文輝手下聽用,西延莊一戰,死於亂軍之中,中主李璟憫其子嗣,提拔耿輝進入軍營任用。
“蒹仁,我與你父親有過一麵之緣,他人為國盡忠,朝廷對你不薄,你為何叛國投敵?”
耿輝皮色黝黑,臉型有點像後世的朱元璋,但更為扁平、肥碩,尤其眼睛特殊,是四角形的,上眼皮與下眼皮誰也礙不著誰,閉上眼都能看到大片眼白。
“對我不薄?哈哈,芝麻大點恩惠,就換了我父親一條命,果然不薄。”
“如此說來,周朝許給你不少好處吧。”
“良禽擇木而棲。”
“說的不錯,還有一句話,小人因利而聚,你不過就是個叛國賊,給自己臉上貼什麽金?我勸你好好交代,少受皮肉之苦。”
耿輝輕蔑地說道:“有手段盡管使出來。”
劉政諮表情從似笑非笑,變得越發狠厲起來,他擺了擺手,說道:“把人帶上來吧!”
天還不亮,山門之外一片吵吵嚷嚷,喊叫著讓開門,小沙彌動作慢了一點,山門就被人踹開了。
接著,湧進來一群穿著僧衣、剃著光頭的人,他們雖然口念“阿彌陀佛”,可看行動做派,怎麽都不像是和尚。
“你們都規矩點,這特娘的可是佛門淨地!”
一聲暴喝,覺悟覺得自己耳朵裏產生了迴音,他快步迎上前去,雙手合十,對那個身材魁梧的“和尚”頭目行禮。
“這位僧友,敢問來自何所寶刹?來小僧寺中,意欲何為?”
“阿佛……什麽佛的,大師,我們是來化緣的。”
化緣?覺悟蒙了,還沒聽說有人向和尚化緣的!
對方也覺察出不對,改口道:“錯了,錯了,我們是來……住宿的?修行的?聽你念經的?不對……吃掛麵的?”
覺悟苦笑,打圓場道:“僧友是否是想說,來此掛單?”
“對對,就是幹這勾當的!”
覺悟汗顏,心想,這莫非是一群強盜吧!於是,他趕緊推辭道:“諸位師傅,小寺房屋少、香火稀,恐不能招待各位,金陵佛門眾多,不妨另尋他處。”
話沒說完,身後就想起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蔡振,不要戲耍佛陀,你不怕折壽?”
身材魁梧的“和尚”頭目正是金陵防衛營都虞侯蔡振,聽到有人嗬斥,趕緊退了下去,覺悟轉頭一看,隻見山門外走進一個放蕩不羈的身形。
“你是,劉,劉翰林?”
來人正是劉政諮,金陵城頭號街溜子。
世人皆知,南唐風流,諸如韓熙載、馮延巳、江巧郎、歐陽廣等朝野之臣,也時常流連於煙花巷陌,動輒就在家中歌舞升平,可比起劉政諮的放蕩不羈,他們都差得遠。
劉翰林是名副其實的“三教九流、無所不入”,入得天子殿,下的按摩院,如果說,別人都是在金陵廣布耳目,他則不同,他自己就是耳目。這一點,與喜歡搞情報工作的孫晟有點相似,但孫晟搞情報的對象很集中,主要是家國大事相關的內容。
至於劉政諮,他什麽消息都喜歡收集,足跡幾乎遍布金陵每個角落,覺悟自然認得他。
“拿著,別嫌少。”
劉政諮走到近前,將一個包裹交到覺悟手中,沉甸甸的,不用打開,但憑感覺就知道是銀條子。
“劉翰林,這是何意?”
“我要借你的寺院一用,可有異議?”
有個屁!你說用我敢說不借!覺悟垂頭喪氣,手卻不由自主地把銀子包收了起來。
見覺悟默許,劉政諮又說道:“還有一件事,煩請幫忙!”他指了指身後的一眾“和尚”,說道:“教教他們,怎麽像個和尚,若是有不聽話的,隻管來告訴我。”
覺悟歎了口氣,轉身走了,心中隻念罪過、罪過。
從上次太子殿下在寺中囚禁、審問犯人,他就整日忐忑不安,這下好了,自己的濟安寺,殺戒已破,估計未來,酒戒、葷戒也得破!
日間無話,新來的“和尚”隻是騰出來房間住下,至於劉政諮帶領蔡振在後院忙活什麽,誰也不知道。
直至入夜,萬籟寂靜,一行人才匆匆趕到濟安寺,密語幾句之後,三口大箱子分別被抬進來。
後廂等待的劉政諮,早已經不耐煩了。
今日淩晨時分,東宮內侍首領清風秘密押解城防司一等校尉扈大軍進入太常寺,稍加詢問之後,他便知道了事態嚴重。
既然太子殿下準許自己行使便宜之權,也就不再客氣,立即派遣手下改裝為和尚的軍士,入駐到了濟安寺,中午時分,李煜又傳來密令,此次截殺任務中還保留了幾個活口,統一都說有重要情報。
看來,事態比預計的還要兇險!太子殿下計劃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必須速戰速決,不能節外生枝。
三口箱子,裝著三個人,三個比較重要的人。
金陵城防司一等校尉,扈大軍。
江寧團練營步軍隊正,耿輝。
宣州府都監,劉彥青。
這是審問楊凱、荊斌所獲名單中,唯一剩下的三個活口。
事實上,看完整個名單之後,劉政諮已經做到了心裏有數,也感到了對手布局之精妙。
對待叛國之人,啥也別說了,用刑吧!
劉政諮一直給人的表現都是玩世不恭,喜歡逞口舌之快,經常揶揄的人翻白眼,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很有做一名酷吏的資質。
二話不說,先抽一頓鞭子,讓三人清醒一下,官職最高的是劉彥青,此人倒有點硬骨頭,隨便怎麽打愣是一言不發。
一炷香之後,“和尚”們打累了,需要歇口氣,劉政諮的茶水也喝得差不多了,慢悠悠地走到眾人跟前。
“說吧!”
扈大軍一把鼻涕一把淚,一邊咬牙一邊哀求:“你們倒是問啊!”
劉政諮裝糊塗地問行刑的士兵:“你沒問嗎?”
“沒有啊,我哪兒會問供。”
“好吧,我問!”劉政諮歎口氣,很不好意思地走到扈大軍麵前,“扈校尉,你把情報說一下。”
扈大軍心中罵娘,老子在太常寺就已經主動交代好幾遍了!
“劉翰林,他們計劃攻打蕪湖,屆時朝中有人策應,顛覆大唐政權!”
“笑話,攻打蕪湖,勢必引起上遊池州、銅陵軍隊發覺,周朝這是要自取滅亡?”
郭榮三次南下,打算吞並江南,都未能如償所願,連過江都做不到,何況蕪湖深入江南腹地,你糊弄鬼呢?
“在下不敢說謊啊,因為,周朝在巢湖水道暗中囤積水師艦隊,屆時就能繞過上遊駐防,加上……內奸策應,勢必對大唐造成威脅。”
還要往下說,劉彥青嘶吼一聲:“扈大軍,你閉嘴!”
劉彥青是四人中官階最高的,宣州府都監主要負責的是軍隊訓練、兵器管理等職責。
劉政諮乜了一眼劉彥青,沒有搭理他,繼續問道:“何人策應?如何策應?”
這也是早就問過的,扈大軍一臉便秘的表情,苦苦哀求說道:“在下實在不知道啊,我不過是一名校尉,也是聽令行事。”
“來人,找個清淨的地方,幫他恢複一下記憶。”
正好,眾人也休息夠了,蔡振獰笑地走過來,親自押著扈大軍前往地牢。
“兩位,誰先說?”
劉政諮雖是詢問,目光卻落在了耿輝身上。
耿輝,字蒹仁,江寧團練營步軍隊正,寧國節度掌書記耿鬆中之子,耿鬆中於保大年間舉孝廉入仕,保大二年閩國內亂,進一步挑起閩唐戰爭,彼時耿鬆中在查文輝手下聽用,西延莊一戰,死於亂軍之中,中主李璟憫其子嗣,提拔耿輝進入軍營任用。
“蒹仁,我與你父親有過一麵之緣,他人為國盡忠,朝廷對你不薄,你為何叛國投敵?”
耿輝皮色黝黑,臉型有點像後世的朱元璋,但更為扁平、肥碩,尤其眼睛特殊,是四角形的,上眼皮與下眼皮誰也礙不著誰,閉上眼都能看到大片眼白。
“對我不薄?哈哈,芝麻大點恩惠,就換了我父親一條命,果然不薄。”
“如此說來,周朝許給你不少好處吧。”
“良禽擇木而棲。”
“說的不錯,還有一句話,小人因利而聚,你不過就是個叛國賊,給自己臉上貼什麽金?我勸你好好交代,少受皮肉之苦。”
耿輝輕蔑地說道:“有手段盡管使出來。”
劉政諮表情從似笑非笑,變得越發狠厲起來,他擺了擺手,說道:“把人帶上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