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孫晟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再次接到林仁肇的奏報,李煜忐忑的心徹底穩定下來,隨即一種盡在掌握的痛快之感油然而生。
這次風波平息,最大的收獲,不是確保契丹使節平安離去,也不是雙方鞏固同盟關係,而是穩定了一員大將,林仁肇。
事實上,護送契丹使節的任務,最佳人選應該是西都節度使李從信,一來西都本就是皇室直接控製的藩鎮,軍士即為“親兵”,絕大多數都是跟隨烈宗李弁出身,可謂三代元老,二來西都節度使李從信是中主李璟的第十子,李煜的十弟,此人雖然談不上多大才能,但肯定更為忠誠。
但是,李煜偏偏選擇了林仁肇,因為他知道,這員老將不但忠心耿耿,並且才識過人、勇武過人,要想結束這個亂世、一統華夏,就必須重用!
還有一個原因,李煜想彌補曆史上的缺憾。
《十國春秋·林仁肇傳》記載,林仁肇人為人耿直,一向強調對北宋強硬,“唯兵戈見也”,他與皇甫繼勳、朱令贇等人不和,因此遭到構陷,趙匡胤命人繪製林仁肇畫像,暗示當時被扣押在汴梁的李從善(李煜七弟),說林仁肇已經準備投降,汴梁城中也為他準備好了府邸。李從善不辨真偽,寫密信告知原主,致使林仁肇下獄,經曆折磨,最後被毒酒毒死。
林仁肇一死,剩下碌碌之輩,很快被趙匡胤逐一擊破,最可恥的就是皇甫繼勳,不僅堵塞言路、謊報軍情,還處處散播南唐將亡國的論調,導致軍心不穩,金陵保衛戰時更是玩忽職守,帶著金銀細算打算先逃命,結果被抓到,亂刀砍死。
可是,誅殺一個奸臣庸將又如何?南唐氣數已盡!
“賞,必須重重地賞!”
李煜看著奏報,長長地出了一口氣,一口惡氣。
但很快,他就意識到,自己根本就沒辦法賞賜給林仁肇什麽,畢竟還是太子。
那就寫首詞吧!
“清風,研墨!”
《漁父詞》
縱橫長江千裏血,
金戈鐵馬百戰魂,
一壺酒,聊慰身,
若論忠勇卿一人!
這首詞,明顯是言過其實了,但是給人戴高帽,自然是越高越好,關鍵是能夠展示自己的態度。
“清風,我記得府中還有窖藏十年以上的五花釀?”
江南名酒五花釀,取金桂、菊花、玉蘭、牡丹、桔梗在果酒中泡製,一直是南唐向後周進貢的酒。
“迴殿下,五花釀倒是不少,可十年以上的,隻有一壇。”
李煜把詞疊好,裝入信封,落下款記,說道:“連同這封信,一同送到潤州。”
清風有些遲疑,說道:“殿下,那可是太子妃親自釀製的。”
說到“太子妃”三個字,語音明顯加重了一些。
李煜淡然一笑:“無妨,去吧。”
清風應聲而去,白蓮居中又剩下李煜一人,當興奮的勁頭過去,他又陷入了深思。
朝廷之中,他可以信任的人並不多,有能力執行自己計劃的人更少,說起來也都是原主的鍋,瑪德,就知道花前月下,不知道培養點自己的勢力?
挨個把金陵城中的官員篩了一遍,眼下能用的,有符合自己當下要求的,隻有孫晟一人。
孫晟,字鳳忌,原籍山東高密,現任著作佐郎。
著作佐郎這個官職,隸屬秘書省,八品而已,主要負責一些編纂國史的工作,名副其實的閑差。
孫晟擔任這個職位,實在是屈才了,他在後世史書中,被譽為非常出名的諜報專家。
沒錯,這人打仗不行,搞情報卻是一把好手,也正是他建立起了對後周的完整情報係統。
至於為人,曆史上的孫晟曾被趙匡胤扣押,至死不願意透露南唐軍事情報,堅守忠節、慷慨赴死。
人選定了,還有一項重要工作,這倒難不住李煜這個現代人。
他從書架上選了一本書,伏案抄抄畫畫,樂在其中。
臘月二十九,江南水冷,但寒潭清澈、北鳥南歸,也有一番滋味。
午後陽光和煦,微微暖風拂麵,金陵城中,一名白衣公子信步閑遊,偶爾在商販處逗留,顯得從容不迫。
此人正是李煜,他換了一身便服,瞞過所有手下,包括寸步不離的清風,離開太子府,隱入塵世間。
金陵人多眼雜,各路耳目眾多,隻要自己從太子府正門出來,就必然會引起關注,暗中不知有多少人盯著。
看似悠閑,實則機警,李煜邊走邊觀察四周,確定沒有盯梢的人,才加快腳步,轉入文玩街。
他不是要去買文玩,而是文玩街的盡頭就是南唐秘書省衙署所在地,因為監管經籍圖書的編寫工作,自然要用到大量文房器具,久而久之,圍繞著秘書省周圍就形成了文玩街。
時至歲末,元日將至,秘書省內人很少,算起來,恰好到了“十旬休假”的日子了。
走進衙署,迎麵一名灰衫令史走來,手中還捧著一捆熟紙,見李煜在門口徘徊,以為是前來裱畫的。
“公子,有何貴幹?”
李煜一愣,旋即拱手道:“小哥,打聽個人,秘書郎刁衎可在?”
“敢問……”
“故人來訪”
孫晟是著作佐郎,職位很低,屬於下層幹部。秘書郎、校書郎、書令使等一眾官員,都在秘書省辦公,屬於中層幹部,再往上是秘書省少監、少令、大夫等。
如果一上來就問孫晟在不在,怕引人生疑,也擔心來人輕視,不放心上。
“刁官長今日休假,可有其他相熟之人?”
李煜裝作遲疑,說道:“孫晟可在?我與他有一麵之緣。”
對方臉色微變,稍一思索,道:“孫佐郎在蘭台殿,如公子不嫌棄,在下引路。”
“有勞了。”
二人一前一後,繞過衙署院落,兩側數十座房屋中,海量存儲著經史子集、各類書籍。
李煜不禁感歎,中華文明得以薪火相傳,全靠“修史”這樣的好習慣。
直至來到一座偏房,門上無匾,絲毫不像什麽蘭台殿。
將信將疑之間,那人已經推開房門,躬身請李煜進去。
屋內書卷雜亂,架子上擺滿各種紙張,書案上也滿滿當當,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
正環視四周,聽得身後插門栓的聲音,李煜一轉身,那人竟然已經跪倒在地。
“太子殿下恭安!”
“你……!”
“小吏正是孫晟!”
李煜腦袋嗡了一下,這叫什麽?偷雞不成蝕把米?欲蓋彌彰?
“起身講話,你怎麽知道我是太子?”
孫晟起身,仍然恭敬迴話:“正如太子殿下所言,一麵之緣。”
又被將了一軍。
轉念一想,李煜倒是釋然了,不愧是做情報工作的好手,泰山崩於前而不動,看來自己沒找錯人。
“極好,孫卿,可滿意當下的差事?”
“皆是尋常筆墨勞頓,幸不辱使命。”
李煜是探口風,孫晟的迴答更是滴水不漏,意思是這工作給我幹,太輕鬆了,我太想進步了。
“本王有新差事,你可願意接?”
孫晟麵色微動,躬身施禮道:“定當竭盡全力!”
“隻能聽從我一人調遣,明白嗎?”
李煜話中的意思很明確,我給你一部梯子,直達天聽!
“遵命!”孫晟終於表現出激動了,伏身磕頭。
李煜讓他起來,從自己懷中拿出一張紙,上麵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還有一串串奇怪的符號。
孫晟近前端詳一番,心中疑惑,這不是《千字文》嗎?
這次風波平息,最大的收獲,不是確保契丹使節平安離去,也不是雙方鞏固同盟關係,而是穩定了一員大將,林仁肇。
事實上,護送契丹使節的任務,最佳人選應該是西都節度使李從信,一來西都本就是皇室直接控製的藩鎮,軍士即為“親兵”,絕大多數都是跟隨烈宗李弁出身,可謂三代元老,二來西都節度使李從信是中主李璟的第十子,李煜的十弟,此人雖然談不上多大才能,但肯定更為忠誠。
但是,李煜偏偏選擇了林仁肇,因為他知道,這員老將不但忠心耿耿,並且才識過人、勇武過人,要想結束這個亂世、一統華夏,就必須重用!
還有一個原因,李煜想彌補曆史上的缺憾。
《十國春秋·林仁肇傳》記載,林仁肇人為人耿直,一向強調對北宋強硬,“唯兵戈見也”,他與皇甫繼勳、朱令贇等人不和,因此遭到構陷,趙匡胤命人繪製林仁肇畫像,暗示當時被扣押在汴梁的李從善(李煜七弟),說林仁肇已經準備投降,汴梁城中也為他準備好了府邸。李從善不辨真偽,寫密信告知原主,致使林仁肇下獄,經曆折磨,最後被毒酒毒死。
林仁肇一死,剩下碌碌之輩,很快被趙匡胤逐一擊破,最可恥的就是皇甫繼勳,不僅堵塞言路、謊報軍情,還處處散播南唐將亡國的論調,導致軍心不穩,金陵保衛戰時更是玩忽職守,帶著金銀細算打算先逃命,結果被抓到,亂刀砍死。
可是,誅殺一個奸臣庸將又如何?南唐氣數已盡!
“賞,必須重重地賞!”
李煜看著奏報,長長地出了一口氣,一口惡氣。
但很快,他就意識到,自己根本就沒辦法賞賜給林仁肇什麽,畢竟還是太子。
那就寫首詞吧!
“清風,研墨!”
《漁父詞》
縱橫長江千裏血,
金戈鐵馬百戰魂,
一壺酒,聊慰身,
若論忠勇卿一人!
這首詞,明顯是言過其實了,但是給人戴高帽,自然是越高越好,關鍵是能夠展示自己的態度。
“清風,我記得府中還有窖藏十年以上的五花釀?”
江南名酒五花釀,取金桂、菊花、玉蘭、牡丹、桔梗在果酒中泡製,一直是南唐向後周進貢的酒。
“迴殿下,五花釀倒是不少,可十年以上的,隻有一壇。”
李煜把詞疊好,裝入信封,落下款記,說道:“連同這封信,一同送到潤州。”
清風有些遲疑,說道:“殿下,那可是太子妃親自釀製的。”
說到“太子妃”三個字,語音明顯加重了一些。
李煜淡然一笑:“無妨,去吧。”
清風應聲而去,白蓮居中又剩下李煜一人,當興奮的勁頭過去,他又陷入了深思。
朝廷之中,他可以信任的人並不多,有能力執行自己計劃的人更少,說起來也都是原主的鍋,瑪德,就知道花前月下,不知道培養點自己的勢力?
挨個把金陵城中的官員篩了一遍,眼下能用的,有符合自己當下要求的,隻有孫晟一人。
孫晟,字鳳忌,原籍山東高密,現任著作佐郎。
著作佐郎這個官職,隸屬秘書省,八品而已,主要負責一些編纂國史的工作,名副其實的閑差。
孫晟擔任這個職位,實在是屈才了,他在後世史書中,被譽為非常出名的諜報專家。
沒錯,這人打仗不行,搞情報卻是一把好手,也正是他建立起了對後周的完整情報係統。
至於為人,曆史上的孫晟曾被趙匡胤扣押,至死不願意透露南唐軍事情報,堅守忠節、慷慨赴死。
人選定了,還有一項重要工作,這倒難不住李煜這個現代人。
他從書架上選了一本書,伏案抄抄畫畫,樂在其中。
臘月二十九,江南水冷,但寒潭清澈、北鳥南歸,也有一番滋味。
午後陽光和煦,微微暖風拂麵,金陵城中,一名白衣公子信步閑遊,偶爾在商販處逗留,顯得從容不迫。
此人正是李煜,他換了一身便服,瞞過所有手下,包括寸步不離的清風,離開太子府,隱入塵世間。
金陵人多眼雜,各路耳目眾多,隻要自己從太子府正門出來,就必然會引起關注,暗中不知有多少人盯著。
看似悠閑,實則機警,李煜邊走邊觀察四周,確定沒有盯梢的人,才加快腳步,轉入文玩街。
他不是要去買文玩,而是文玩街的盡頭就是南唐秘書省衙署所在地,因為監管經籍圖書的編寫工作,自然要用到大量文房器具,久而久之,圍繞著秘書省周圍就形成了文玩街。
時至歲末,元日將至,秘書省內人很少,算起來,恰好到了“十旬休假”的日子了。
走進衙署,迎麵一名灰衫令史走來,手中還捧著一捆熟紙,見李煜在門口徘徊,以為是前來裱畫的。
“公子,有何貴幹?”
李煜一愣,旋即拱手道:“小哥,打聽個人,秘書郎刁衎可在?”
“敢問……”
“故人來訪”
孫晟是著作佐郎,職位很低,屬於下層幹部。秘書郎、校書郎、書令使等一眾官員,都在秘書省辦公,屬於中層幹部,再往上是秘書省少監、少令、大夫等。
如果一上來就問孫晟在不在,怕引人生疑,也擔心來人輕視,不放心上。
“刁官長今日休假,可有其他相熟之人?”
李煜裝作遲疑,說道:“孫晟可在?我與他有一麵之緣。”
對方臉色微變,稍一思索,道:“孫佐郎在蘭台殿,如公子不嫌棄,在下引路。”
“有勞了。”
二人一前一後,繞過衙署院落,兩側數十座房屋中,海量存儲著經史子集、各類書籍。
李煜不禁感歎,中華文明得以薪火相傳,全靠“修史”這樣的好習慣。
直至來到一座偏房,門上無匾,絲毫不像什麽蘭台殿。
將信將疑之間,那人已經推開房門,躬身請李煜進去。
屋內書卷雜亂,架子上擺滿各種紙張,書案上也滿滿當當,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
正環視四周,聽得身後插門栓的聲音,李煜一轉身,那人竟然已經跪倒在地。
“太子殿下恭安!”
“你……!”
“小吏正是孫晟!”
李煜腦袋嗡了一下,這叫什麽?偷雞不成蝕把米?欲蓋彌彰?
“起身講話,你怎麽知道我是太子?”
孫晟起身,仍然恭敬迴話:“正如太子殿下所言,一麵之緣。”
又被將了一軍。
轉念一想,李煜倒是釋然了,不愧是做情報工作的好手,泰山崩於前而不動,看來自己沒找錯人。
“極好,孫卿,可滿意當下的差事?”
“皆是尋常筆墨勞頓,幸不辱使命。”
李煜是探口風,孫晟的迴答更是滴水不漏,意思是這工作給我幹,太輕鬆了,我太想進步了。
“本王有新差事,你可願意接?”
孫晟麵色微動,躬身施禮道:“定當竭盡全力!”
“隻能聽從我一人調遣,明白嗎?”
李煜話中的意思很明確,我給你一部梯子,直達天聽!
“遵命!”孫晟終於表現出激動了,伏身磕頭。
李煜讓他起來,從自己懷中拿出一張紙,上麵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還有一串串奇怪的符號。
孫晟近前端詳一番,心中疑惑,這不是《千字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