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胡八榮將住所從家中轉到了港口的貨倉,他已有許多天沒有好生睡覺了,眼圈周圍的黑色濃了不少。
當日第二船出海的棉貨剛繞過南沙(注:後世崇明島東南部)出了江口,就在蘇州洋外被劫了。
原本準備跟著放洋的第三艘船也不得不暫停了裝貨停在了港中,萬通行中一時愁雲慘淡,這幾日連外出收絨的人都沒有出去。
今日胡府後院的安全房中,胡八榮與胡海、胡峰‘主仆’三人都在。
“站長,首長那邊有消息了麽?”徹底沒有外人在旁,這兩位也收起了平日的偽裝。
“先尋人暗中查訪,這次貨船被劫多半便是布行所為,但究竟是何人下的手還得打探清楚。”
胡海、胡峰聞言一喜,“怎麽?首長打算有所行動了?”
別人不知,這兩位可是在南洋見過元老院的雷霆手段,自然便多出一絲期待,自打貨船被劫,他們這些日子可一直都不痛快。
胡八榮卻搖了搖頭,“昨日收到消息,伏波軍如今剛剛攻下了琉球,還有許多首尾需要料理,平首長與顧首長都說此時要低調一些,也隻是讓我們探查清楚,這幾日電報中都說是堅定穩住,便有辦法。”
“什麽?伏波軍攻占了琉球?”胡峰一陣激動。
“不錯,不過如今海上的消息尚在封鎖,暫時傳不到大明,你們平日也莫說漏了嘴。”
“省得。”
胡海又道:“那我們就這麽無所動作?如今外院那些人可不大穩便啊。”
胡八榮提醒著他,“不動自是不能,海哥兒,你先搜羅一下,將櫃上如今有的銀子都集中一處。”
“站長你不是有賬目麽,怎麽問我?”
“我說的是現銀。”
胡海這才一拍腦袋,了然道,“雖然尚未清理,不過應該兩萬兩還能湊得出來,這些現銀如今都是胡峰的人與總號的鏢師守著,定是安全的。”
“安全我自然相信,不過眼下得把銀子花出去,你還得安排些經濟將消息撒出去,收棉的銀子每擔提到二兩……不,二兩二。”
“這……”
“不用擔心,我這就是將萬通行放到明處,別的地方不敢說,這上海縣一時還算安全,隻要能夠支撐到年底,想必總有辦法。”
“年底……”胡海喃喃念道,他想以首長的手段,到了年底琉球那邊總能騰出手來了,如何在大洋上保障貨船安全自不是他能夠想出辦法,上海站隻管辦貨,運輸的事情還是交給首長去做穩妥。
“對,不過在那之前,峰哥,還得將你手中的得用之人好好團住,尤其是總行派來的鏢師,說不得過些時日就能用得上。”
兄弟倆告聲喏各自去做事了,就隻留下胡八榮一人獨坐房中,隔了許久他才迴過神來,繼續發起電報。
又是數日過後,提價收棉的效果似乎有所顯現,鬆江府中幾家中小布商甚至偷偷放出了部分手中的存棉,而與此同時,市麵上也忽然多了不少生麵孔的經濟,這些人共同的特點便是全係外路,而且其中還夾雜著外縣的棉農棉商。
又過了兩三日,本地的棉農前往萬通行賣棉的也多了起來。
原來一開始,萬通行高價收棉之後的確吸引了一些外縣與本縣大戶放出手中的存棉,其中也包含了鬆江和蘇州兩府布行的成員,他本以為這是那些布行想要借機套利,畢竟萬通行給出的價錢比以往行情高了不少。
但很快事情便開始起了變化,等幾筆大宗交易完成後,市中便從最初以布商棉行放棉為主,到了最近這數日換成了許多原本給這些布行供貨的棉農還有外地來的小販。他們手中的棉貨不多,但人數卻眾,供應的棉貨不見少,交易卻日見龐雜,但萬通行的銀子卻眼見得有些不支了。胡八榮驚覺之後本想往各家告貸一些,但此時卻連顧家老爺都突然‘生病’不能視事,似乎是察覺到了風聲不對有意疏遠。
無奈之下,胡八榮不得不放緩了收棉,但因著萬通行外早已排起了長龍,也不敢驟然停下,隻將先前派往各縣的經濟又攏了迴來,並且不斷向元老院發報催促銀子和派人前來接貨,隻是要搬到貨倉來住倒是早就定下的,怕的是有人對貨物不利,畢竟都是些易燃之物,有了劫船的殷鑒在前難免不讓他多些擔心。
如今外縣的布商不知是否有人組織,全都選著日子停了收棉,又不知是誰在暗中嗦擺,許多外省的棉商來到鬆江之後都將自家的棉運到了上海的萬通行來。也是胡八榮之前過分樂觀,敞開收購,若是因為銀子斷了不能繼續收買,後續的棉戶與商販一來便有成為眾矢之的的風險。
而他對胡海、胡峰以外的夥計,隻還是一直對他們說‘堅定穩住,就有辦法’,整個商行中除了從南方總行來的那些護院鏢師外,本地夥計都顯出明顯的不穩。
今日難得天氣尚好,胡八榮早早還是出來走了一圈,昨日往顧家與潘家等上海縣中的大族又投了拜帖,但依然是如石沉大海一般。他也明白,雖然看在徐光啟的麵子上上海經營棉花的大戶不會與自己為難,但如今快要激起民變,也顧不得臉麵全都做起明哲保身之狀,畢竟這幾家中顧家自己沒做什麽布行生意了,潘家雖然在做卻明裏暗裏都開始跟郭增福那邊投以聲氣,眼見得也是靠不住的。
胡八榮見天色尚早,索性叫起胡海和兩名廣東鏢師,讓他們跟著往府城去一趟。
江南地方的道路修得好,車馬也便利,緊趕慢趕,到了午後好歹趕到了府城,他是想見郭增福。
其實這幾日他心中早已明鏡一般,各方匯來的消息都將背後的謀主指向了郭行首,若不是他那個陰狠沉穩的性子私下裏許願結連,四下唆擺,那些眼孔小的誰能放著自家的織廠不管,還倒將原棉拿出來?
都是做老了這行的,麵對澳洲布的實際威脅,萬通行那區區的一點提價又如何能讓他們看上,這多半就是郭增福於中運籌的釜底抽薪之計。而這其中有個關節,便是他知道萬通行的船出不了港了,隻有知道這一條,才敢於冒激起民變的風險來謀劃此事,不然棉都運出去了,就算真惹出亂子將萬通行徹底擊垮,那今年鬆江的織機也不要想開足數了。每每思及於此,胡八榮的心中便是一寒,劫奪貨船的海匪身份已經唿之欲出。
而郭增福這幾日都沒有出門,他在等著看萬通行的笑話,攛掇著各家將庫中的棉放出來,還讓棉農也參與其中,的確是狠毒,那些棉農都是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人,往年裏種棉靠的是各家包買,實則便是要先從棉商布行那裏告貸下種,如今雖然收棉已完,但來年還得指著這些布行的老爺,人家叫你去萬通行門前湊數你如何敢不去?說不得這每日的吃食還得自己準備。
胡八榮今日來,其實自己也說不清原因,可能隻是想要示弱拖延一番,或者首長說的就有辦法便真有了辦法。他可不指望大宋的艦隊能夠直接攻打上海,元老院那些首長向來不是衝動之輩,在南洋便是如此,即便麵對蠻夷的襲擊,最後還是采取了懷柔的手段,就連胡八榮看來都覺得有些多餘。
他其實知道元老中也非鐵板一塊,還有不少首長對這樣的政策頗有微詞,甚至想法有些激進,隻是以他的身份自然不好在此事上置喙。
但終歸這次會麵未能實現,剛剛走到府城披雲門外,一個聲音便喚了起來。
“胡兄,不意竟在此撞見你。”
“莫賢弟?”
胡八榮狐疑了片刻,認出來人,此人名叫莫後光,原是個私塾先生,現在華亭縣中說書為生,他剛來鬆江時曾按元老院指示四下查訪民情,多便是通過各地的說書人,那時與莫後光算是有了些交情,隻是一晃之間已是快一年前的事情了。
莫後光笑道:“聽說你家萬通行最近生意好得很,胡兄怎麽倒在華亭躲清閑?”
胡八榮無奈搖頭,“愚兄那點小生意也傳到賢弟耳朵裏了?”
“怎麽?是生意上遇到了難處?”莫後光看著胡八榮,目光閃爍,關於萬通行的事情坊間傳了不少,更兼這裏還是府城的東門外,正是織戶眾多的地方,這麽大的事情他自然聽說了,看來這位胡東主的確是遇到了麻煩,不然不至跑到華亭。
胡八榮擺了擺手,“不提也罷,怎麽?賢弟這是要進城說書麽。”
“今日是這位柳賢弟請我去旁聽一二,如何,胡兄也與我一道去捧個場?正好排解排解。”
莫後光讓出身側一位滿臉麻子的青年,看樣子約莫三十來歲,倒是文質彬彬。
胡八榮忽然想到,眼前這位莫後光雖無功名,卻是個心思通透之人,市井中的事情往往說得頭頭是道,消息也多,且與布行更無瓜葛,何不先向此人打聽一番再做區處?索性也不再去動見郭增福的念頭,便跟著他一道去了說書的茶肆。
今日那柳姓書生說的是《水滸傳》中‘武鬆打虎景陽岡’一段,講得頗為精彩,直說到日將西沉,觀眾才意猶未盡地散去。
散場之後,胡八榮在城外尋一處僻靜的酒樓雅間。
等進得房中布下酒菜,胡八榮便屏退了小二,兩位鏢師把住門口,屋中就隻剩下四人,此時互相紹介,才知道麵前的年輕人名喚柳逢春,是專門來鬆江向莫後光討教書道的。
一番添酒布菜,胡八榮才道:“今日也是湊巧,既遇見了賢弟,想必也是緣分。”
“胡兄就不必繞彎子了,有什麽想要在下效勞的,隻要不是傷天害理之事但說無妨。”
“實不相瞞,愚兄的確是遇到些棘手事,正想在賢弟這裏打聽一些消息……”說罷便將最近收棉一事與先前布行諸位東主會麵的不愉快說了一通。
莫後光聽完胡八榮粗粗道來,半晌無語,道:“胡兄不妨直言相告,坊間傳言貴號收棉是要運去給澳洲人織布,不知可是真的?”
胡八榮知道莫後光為人敦厚,想了想便點頭承認,又將他在南洋為首長們所救之事掐頭去尾與莫後光說了一番。
“以胡兄所言,這澳洲人倒是重情義之輩,你為他們做事我看並無不妥,且高價收棉於棉農本也是有好處的,隻是這其中還有些根由不是你這個外來戶須臾間能夠動搖。”
“看來賢弟必有見解,還望賜教。”
“不敢當,其實這在我大明也是尋常,胡兄想必知道,萬曆十五年之前的蘇、鬆兩府,官田冠於天下,但自那以後,江南的官田多都被各地大戶尋著法子侵奪了去。如今所謂棉農辛苦,說的都是那些佃戶,自下種時便要被大戶們盤剝,其中許多便是本地有數的布商,是以他們才被抓得牢牢地,都不用煽動,各家發一句話,誰敢不去找你萬通行的晦氣,都是被布行控住了人心。”
“這道理胡某自然省得,但總是不想將生意橫生出事端。”
“既是收買人心,布行買得,胡東主難道也買不得?”此時一直在旁邊聽著兩人說話的柳逢春忽然插言道。
“敬亭(柳逢春號)……”莫後光覺得柳逢春有些唐突。
胡八榮卻不以為意,“無妨,柳賢弟可是有什麽見解?”
“在下隻是覺得胡東主將銀子都用來收棉未免落了下乘。”
胡八榮聞言心中一凜,讓柳逢春繼續說下去。
“方才聽胡東主所言,其實如今收的棉差不多也夠了那澳洲人所需多半,接下來為何不先停上一停?”
“暫停收棉?”
“正是,東主不是銀子不足麽,倒不如將收棉的銀子用來救濟棉農與織工,貴號先落個好名聲。”
聽了這話,胡八榮眼中一亮。
“柳賢弟說說當如何做?”
“莫先生方才不是說了,蘇鬆兩府的田地已多是大戶侵奪,但佃農們卻不懼地主,隻怕布行,他們每年所種棉花,下種靠布行告貸,收獲靠布行采買,全家生計皆賴於彼,歸根結底卻無外乎活路二字,胡東主隻在這上麵下功夫,自然能夠化解。”柳逢春一邊用指節輕敲桌邊一邊侃侃而談,“眼下秋收剛過不久,正是好糧價,要收攏人心,正好有個現成的招數,叫做——聲東擊西。”
【參考文獻】
1、《大明會典》
2、《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3、《晚明史》樊樹誌
4、《萬曆野獲編》沈德符
5、《罪惟錄?經濟諸臣列傳》
6、《明史?徐光啟傳》
7、《貳臣傳》
8、《本草綱目》李時珍
9、《渭崖文集》霍韜
10、《宛署雜記》沈榜
11、《工部廠庫須知》
12、《萬曆會計錄》王國光、張學顏
13、《京營官軍食糧則例》
14、《中國貨幣史》彭信威
15、《菽園雜記》陸容
16、《見聞雜記》李樂
胡八榮將住所從家中轉到了港口的貨倉,他已有許多天沒有好生睡覺了,眼圈周圍的黑色濃了不少。
當日第二船出海的棉貨剛繞過南沙(注:後世崇明島東南部)出了江口,就在蘇州洋外被劫了。
原本準備跟著放洋的第三艘船也不得不暫停了裝貨停在了港中,萬通行中一時愁雲慘淡,這幾日連外出收絨的人都沒有出去。
今日胡府後院的安全房中,胡八榮與胡海、胡峰‘主仆’三人都在。
“站長,首長那邊有消息了麽?”徹底沒有外人在旁,這兩位也收起了平日的偽裝。
“先尋人暗中查訪,這次貨船被劫多半便是布行所為,但究竟是何人下的手還得打探清楚。”
胡海、胡峰聞言一喜,“怎麽?首長打算有所行動了?”
別人不知,這兩位可是在南洋見過元老院的雷霆手段,自然便多出一絲期待,自打貨船被劫,他們這些日子可一直都不痛快。
胡八榮卻搖了搖頭,“昨日收到消息,伏波軍如今剛剛攻下了琉球,還有許多首尾需要料理,平首長與顧首長都說此時要低調一些,也隻是讓我們探查清楚,這幾日電報中都說是堅定穩住,便有辦法。”
“什麽?伏波軍攻占了琉球?”胡峰一陣激動。
“不錯,不過如今海上的消息尚在封鎖,暫時傳不到大明,你們平日也莫說漏了嘴。”
“省得。”
胡海又道:“那我們就這麽無所動作?如今外院那些人可不大穩便啊。”
胡八榮提醒著他,“不動自是不能,海哥兒,你先搜羅一下,將櫃上如今有的銀子都集中一處。”
“站長你不是有賬目麽,怎麽問我?”
“我說的是現銀。”
胡海這才一拍腦袋,了然道,“雖然尚未清理,不過應該兩萬兩還能湊得出來,這些現銀如今都是胡峰的人與總號的鏢師守著,定是安全的。”
“安全我自然相信,不過眼下得把銀子花出去,你還得安排些經濟將消息撒出去,收棉的銀子每擔提到二兩……不,二兩二。”
“這……”
“不用擔心,我這就是將萬通行放到明處,別的地方不敢說,這上海縣一時還算安全,隻要能夠支撐到年底,想必總有辦法。”
“年底……”胡海喃喃念道,他想以首長的手段,到了年底琉球那邊總能騰出手來了,如何在大洋上保障貨船安全自不是他能夠想出辦法,上海站隻管辦貨,運輸的事情還是交給首長去做穩妥。
“對,不過在那之前,峰哥,還得將你手中的得用之人好好團住,尤其是總行派來的鏢師,說不得過些時日就能用得上。”
兄弟倆告聲喏各自去做事了,就隻留下胡八榮一人獨坐房中,隔了許久他才迴過神來,繼續發起電報。
又是數日過後,提價收棉的效果似乎有所顯現,鬆江府中幾家中小布商甚至偷偷放出了部分手中的存棉,而與此同時,市麵上也忽然多了不少生麵孔的經濟,這些人共同的特點便是全係外路,而且其中還夾雜著外縣的棉農棉商。
又過了兩三日,本地的棉農前往萬通行賣棉的也多了起來。
原來一開始,萬通行高價收棉之後的確吸引了一些外縣與本縣大戶放出手中的存棉,其中也包含了鬆江和蘇州兩府布行的成員,他本以為這是那些布行想要借機套利,畢竟萬通行給出的價錢比以往行情高了不少。
但很快事情便開始起了變化,等幾筆大宗交易完成後,市中便從最初以布商棉行放棉為主,到了最近這數日換成了許多原本給這些布行供貨的棉農還有外地來的小販。他們手中的棉貨不多,但人數卻眾,供應的棉貨不見少,交易卻日見龐雜,但萬通行的銀子卻眼見得有些不支了。胡八榮驚覺之後本想往各家告貸一些,但此時卻連顧家老爺都突然‘生病’不能視事,似乎是察覺到了風聲不對有意疏遠。
無奈之下,胡八榮不得不放緩了收棉,但因著萬通行外早已排起了長龍,也不敢驟然停下,隻將先前派往各縣的經濟又攏了迴來,並且不斷向元老院發報催促銀子和派人前來接貨,隻是要搬到貨倉來住倒是早就定下的,怕的是有人對貨物不利,畢竟都是些易燃之物,有了劫船的殷鑒在前難免不讓他多些擔心。
如今外縣的布商不知是否有人組織,全都選著日子停了收棉,又不知是誰在暗中嗦擺,許多外省的棉商來到鬆江之後都將自家的棉運到了上海的萬通行來。也是胡八榮之前過分樂觀,敞開收購,若是因為銀子斷了不能繼續收買,後續的棉戶與商販一來便有成為眾矢之的的風險。
而他對胡海、胡峰以外的夥計,隻還是一直對他們說‘堅定穩住,就有辦法’,整個商行中除了從南方總行來的那些護院鏢師外,本地夥計都顯出明顯的不穩。
今日難得天氣尚好,胡八榮早早還是出來走了一圈,昨日往顧家與潘家等上海縣中的大族又投了拜帖,但依然是如石沉大海一般。他也明白,雖然看在徐光啟的麵子上上海經營棉花的大戶不會與自己為難,但如今快要激起民變,也顧不得臉麵全都做起明哲保身之狀,畢竟這幾家中顧家自己沒做什麽布行生意了,潘家雖然在做卻明裏暗裏都開始跟郭增福那邊投以聲氣,眼見得也是靠不住的。
胡八榮見天色尚早,索性叫起胡海和兩名廣東鏢師,讓他們跟著往府城去一趟。
江南地方的道路修得好,車馬也便利,緊趕慢趕,到了午後好歹趕到了府城,他是想見郭增福。
其實這幾日他心中早已明鏡一般,各方匯來的消息都將背後的謀主指向了郭行首,若不是他那個陰狠沉穩的性子私下裏許願結連,四下唆擺,那些眼孔小的誰能放著自家的織廠不管,還倒將原棉拿出來?
都是做老了這行的,麵對澳洲布的實際威脅,萬通行那區區的一點提價又如何能讓他們看上,這多半就是郭增福於中運籌的釜底抽薪之計。而這其中有個關節,便是他知道萬通行的船出不了港了,隻有知道這一條,才敢於冒激起民變的風險來謀劃此事,不然棉都運出去了,就算真惹出亂子將萬通行徹底擊垮,那今年鬆江的織機也不要想開足數了。每每思及於此,胡八榮的心中便是一寒,劫奪貨船的海匪身份已經唿之欲出。
而郭增福這幾日都沒有出門,他在等著看萬通行的笑話,攛掇著各家將庫中的棉放出來,還讓棉農也參與其中,的確是狠毒,那些棉農都是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人,往年裏種棉靠的是各家包買,實則便是要先從棉商布行那裏告貸下種,如今雖然收棉已完,但來年還得指著這些布行的老爺,人家叫你去萬通行門前湊數你如何敢不去?說不得這每日的吃食還得自己準備。
胡八榮今日來,其實自己也說不清原因,可能隻是想要示弱拖延一番,或者首長說的就有辦法便真有了辦法。他可不指望大宋的艦隊能夠直接攻打上海,元老院那些首長向來不是衝動之輩,在南洋便是如此,即便麵對蠻夷的襲擊,最後還是采取了懷柔的手段,就連胡八榮看來都覺得有些多餘。
他其實知道元老中也非鐵板一塊,還有不少首長對這樣的政策頗有微詞,甚至想法有些激進,隻是以他的身份自然不好在此事上置喙。
但終歸這次會麵未能實現,剛剛走到府城披雲門外,一個聲音便喚了起來。
“胡兄,不意竟在此撞見你。”
“莫賢弟?”
胡八榮狐疑了片刻,認出來人,此人名叫莫後光,原是個私塾先生,現在華亭縣中說書為生,他剛來鬆江時曾按元老院指示四下查訪民情,多便是通過各地的說書人,那時與莫後光算是有了些交情,隻是一晃之間已是快一年前的事情了。
莫後光笑道:“聽說你家萬通行最近生意好得很,胡兄怎麽倒在華亭躲清閑?”
胡八榮無奈搖頭,“愚兄那點小生意也傳到賢弟耳朵裏了?”
“怎麽?是生意上遇到了難處?”莫後光看著胡八榮,目光閃爍,關於萬通行的事情坊間傳了不少,更兼這裏還是府城的東門外,正是織戶眾多的地方,這麽大的事情他自然聽說了,看來這位胡東主的確是遇到了麻煩,不然不至跑到華亭。
胡八榮擺了擺手,“不提也罷,怎麽?賢弟這是要進城說書麽。”
“今日是這位柳賢弟請我去旁聽一二,如何,胡兄也與我一道去捧個場?正好排解排解。”
莫後光讓出身側一位滿臉麻子的青年,看樣子約莫三十來歲,倒是文質彬彬。
胡八榮忽然想到,眼前這位莫後光雖無功名,卻是個心思通透之人,市井中的事情往往說得頭頭是道,消息也多,且與布行更無瓜葛,何不先向此人打聽一番再做區處?索性也不再去動見郭增福的念頭,便跟著他一道去了說書的茶肆。
今日那柳姓書生說的是《水滸傳》中‘武鬆打虎景陽岡’一段,講得頗為精彩,直說到日將西沉,觀眾才意猶未盡地散去。
散場之後,胡八榮在城外尋一處僻靜的酒樓雅間。
等進得房中布下酒菜,胡八榮便屏退了小二,兩位鏢師把住門口,屋中就隻剩下四人,此時互相紹介,才知道麵前的年輕人名喚柳逢春,是專門來鬆江向莫後光討教書道的。
一番添酒布菜,胡八榮才道:“今日也是湊巧,既遇見了賢弟,想必也是緣分。”
“胡兄就不必繞彎子了,有什麽想要在下效勞的,隻要不是傷天害理之事但說無妨。”
“實不相瞞,愚兄的確是遇到些棘手事,正想在賢弟這裏打聽一些消息……”說罷便將最近收棉一事與先前布行諸位東主會麵的不愉快說了一通。
莫後光聽完胡八榮粗粗道來,半晌無語,道:“胡兄不妨直言相告,坊間傳言貴號收棉是要運去給澳洲人織布,不知可是真的?”
胡八榮知道莫後光為人敦厚,想了想便點頭承認,又將他在南洋為首長們所救之事掐頭去尾與莫後光說了一番。
“以胡兄所言,這澳洲人倒是重情義之輩,你為他們做事我看並無不妥,且高價收棉於棉農本也是有好處的,隻是這其中還有些根由不是你這個外來戶須臾間能夠動搖。”
“看來賢弟必有見解,還望賜教。”
“不敢當,其實這在我大明也是尋常,胡兄想必知道,萬曆十五年之前的蘇、鬆兩府,官田冠於天下,但自那以後,江南的官田多都被各地大戶尋著法子侵奪了去。如今所謂棉農辛苦,說的都是那些佃戶,自下種時便要被大戶們盤剝,其中許多便是本地有數的布商,是以他們才被抓得牢牢地,都不用煽動,各家發一句話,誰敢不去找你萬通行的晦氣,都是被布行控住了人心。”
“這道理胡某自然省得,但總是不想將生意橫生出事端。”
“既是收買人心,布行買得,胡東主難道也買不得?”此時一直在旁邊聽著兩人說話的柳逢春忽然插言道。
“敬亭(柳逢春號)……”莫後光覺得柳逢春有些唐突。
胡八榮卻不以為意,“無妨,柳賢弟可是有什麽見解?”
“在下隻是覺得胡東主將銀子都用來收棉未免落了下乘。”
胡八榮聞言心中一凜,讓柳逢春繼續說下去。
“方才聽胡東主所言,其實如今收的棉差不多也夠了那澳洲人所需多半,接下來為何不先停上一停?”
“暫停收棉?”
“正是,東主不是銀子不足麽,倒不如將收棉的銀子用來救濟棉農與織工,貴號先落個好名聲。”
聽了這話,胡八榮眼中一亮。
“柳賢弟說說當如何做?”
“莫先生方才不是說了,蘇鬆兩府的田地已多是大戶侵奪,但佃農們卻不懼地主,隻怕布行,他們每年所種棉花,下種靠布行告貸,收獲靠布行采買,全家生計皆賴於彼,歸根結底卻無外乎活路二字,胡東主隻在這上麵下功夫,自然能夠化解。”柳逢春一邊用指節輕敲桌邊一邊侃侃而談,“眼下秋收剛過不久,正是好糧價,要收攏人心,正好有個現成的招數,叫做——聲東擊西。”
【參考文獻】
1、《大明會典》
2、《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3、《晚明史》樊樹誌
4、《萬曆野獲編》沈德符
5、《罪惟錄?經濟諸臣列傳》
6、《明史?徐光啟傳》
7、《貳臣傳》
8、《本草綱目》李時珍
9、《渭崖文集》霍韜
10、《宛署雜記》沈榜
11、《工部廠庫須知》
12、《萬曆會計錄》王國光、張學顏
13、《京營官軍食糧則例》
14、《中國貨幣史》彭信威
15、《菽園雜記》陸容
16、《見聞雜記》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