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5000字大章節,感謝書友長期的支持,也給這一章畫個句號,另外求票,年終事情多,更新慢請諒解】
本來國子監入學考試禮部尚書也該親臨,但這迴是例外,加之大行皇帝新喪,許多事情都離不開禮部的官人們,故而吳宗達這個即將上任的國子監祭酒便承擔了這監考之任。
秋高氣爽,隻是上午天涼稍顯難受。從文廟過來,一幹監生等了大約兩刻時,才見幾名監中的差人護送著各位國子監官員姍姍而來。因為是臨時增設的考試,場地並沒有放到貢院那等正式場合,而是就在國子監內的一處正堂當中進行。
吳宗達坐了主席,整頓了一番衣冠,將堂中學子都掃了一遍,才正色道:“今日是入學試,隻要製藝、書法不至太差便不會黜落爾等。若是製藝佳者也有機會入崇誌與正義兩堂受教,不然就還是隻能從廣業堂開始坐監。”
果然,光看考場布置這考試便比想象中簡單得多。但王星平轉念一想,還有許多納監生是不用考試的,恐怕這也是監中為了平息正經入監學子的怨氣。
考場上並無隔間,更遑論落閘閉鎖,隻是象征性地分席而坐,感覺與殿試的形式都差不多,更沒有進行搜身,光這兩樣便讓人覺得輕鬆。過了一片時,考官發下題目,王星平一看,寫的是‘率性之謂’,這是《中庸》開篇的一句,都不是截搭題。原文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國子監中最高等的率性堂便得名於此,看來吳老爺也對此次考試並不重視,是以這題目出得忒隨意了些。
對於這樣的題目王星平自問已經是手到擒來,當即提筆寫了起來,不知不覺便已經到了中午,交卷行禮後他便出了國子監,自顧自去忙個人的事情去了。
…………
五日之後,王星平如願拿到了他的檔案文簿,果然是毫無意外地通過了。
粗略看了一眼,上麵寫的都是監生簡單的情況說明,隻有樣貌算是比較詳細的描述,但比起相片的直觀還是差了太多,然而在此時來看卻已經算得是細致入微了,看來任何時代的人們在當時技術局限之下也會竭力將各種事情做到極致。
就見簿冊上寫著:
‘王星平,年十六歲,係貴陽府新貴縣人,由援例習春秋,廣業堂甲班,身高五尺七寸,麵白無須。’
‘曾祖王敬,嘉靖三十二年舉人,知雲陽縣。祖王元佐,隆慶五年舉人,不仕,父王來廷,萬曆三十一年舉人,不仕。母蕭氏……’
‘入監在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
‘係實曆。’
今年尚沒有過完,按照慣例還是用的萬曆年號,否則便是對先帝大不敬。
看著手中的文簿,少年心中感歎,總算有個正式的在京身份了。
他自然知道這本通知簿在監中和禮部還有留檔,且比他手中的內容更全,上麵不僅有以後曆年的罰曠記錄和坐班月日,就連每月領取的膳銀和撰肉、椒油數量都有記載,也是此時他才明白原來這齋舍中的監生多都要自己做飯,當然那也隻是表麵,畢竟此時不似國朝初年,許多規矩也是可以權變的。
錢鈔和夥食對於王星平並不重要,他最看重的還是這簿冊後麵‘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九日撥在管練兵事衙門天津鹹水沽新軍營曆事。’這幾個大字,吳宗達果然沒有食言,在官麵上給自己的行為背了書,他以後也就更為自由了。
隻要將兵練好,他的考績便不會差,那要得個參考鄉試的資格自然就沒有了阻礙,可謂一舉兩得。
收好了這份文簿,他便先在引路吏員的帶領下去了齋舍,與幾位同在一班的學長寒暄了片刻,再見過了堂中博士、助教打過招唿後,又去監丞處留了個好印象,這才算完。
等收拾完出來已是中午,在監外尋了個食店簡單吃了午飯便匆匆往西南而去,他還有事情要去一趟祁承爜的京中別業。
王忠德的事情還要打點,正經考試武科他倒不覺得這位四哥會有問題,明年貴州的武科試以王忠德在如今黔省武將中的威望當不會落選。不過所有事情總是預則立不預則廢,多幾條門路還是好的,畢竟他的鎮西衛指揮使之職是容不得外人沾染的。好在如今武科隻有會試而無殿試,隻要提前打點好了,相信以王忠德以往的戰功和武勇應該能有一席之地才對。
而兵部的祁承爜早前便已經答應過照拂此事,他這次拜訪自然是要順便給對方提個醒,打的是祁彪佳的旗號。
…………
“知道世伯是愛書之人,這迴小侄特意托人從南方又尋來了幾套澳洲人的說部,不知合不合伯父的心意。”方一落座,王星平便將禮物擺在了桌上,要讓祁彪佳的這個老子為自己辦事,都不用銀子,有書就行了,但這書的價值可並不便宜。
祁承爜見了果然大感興趣,當即放下茶水拿起一本《天龍八部》津津有味地翻了起來。
“說來這個叫金庸的倒的確是個妙人,先前看過一部此人的《笑傲江湖》,當真寫得極有意思,不過我隱隱覺得其中故事似有所指。”
“說部不就是如此真真假假麽。”王星平笑道,能看出書中別有深意他也是對這位祁伯父高看一眼,但關於金庸和他筆下對紅色政權的各種暗示,恐怕就算說透了祁承爜也不會明白。
祁承爜談興正濃,沒有理會王星平麵上的一絲詫異,道:“我先前看的那部好似福建書坊所出,倒是不如天成這幾部裝幀精巧,看上麵這句讀莫不又是那澳洲書坊所出吧?”
“伯父果然慧眼獨具,這兩部書的確都出自南洋的澳洲人之手,小侄也是頗費了些周章才搞到手的。”
他嘴上如此說,但心中卻想福建人居然都把盜版做到澳洲貨上了,迴頭倒是要提醒一下傅小飛,應該敲打敲打才是。不過轉念一想,盜版做得比正版還貴倒也是天下奇聞,終究是大明的印刷和造紙水平不行,不然也不會正版隻用一冊,盜版就要五六本了,也難怪價錢降不下來,畢竟金庸老先生的書可不用再給稿費的。
祁承爜道:“前不久聽說那些澳洲人驅逐西夷占據了呂宋,自是南方的澳洲貨又多了不少,不過這書的確是印得極好。”他又隨手拿起一部《射雕英雄傳》邊翻邊說。
“澳洲人占了呂宋?伯父是從何處聽來的?”
王星平暗暗納罕,看來京中的消息並沒有閉塞的樣子,至少大明的兵部已經有人對元老院的行動了解不少。不過這也難免,畢竟那已經是快一年之前的事情了,往來海上的商民多多少少都會帶迴些關於‘澳洲人’的消息,就不知祁承爜所說是他私下的了解還是兵部的官方渠道。
“多是我那未來親家在信中所言,而且兵部也收到了福建的消息,澳洲人的海船已經到過澎湖巡檢司管域,最近福建偷渡出海的奸民有不少便是去了海對岸。”
王星平這才恍然,看來消息來源是祁彪佳做福建巡撫的那位未來嶽父,他之前關於閩省出海船隻夾帶人口的奏疏王星平還有印象,既然元老院已占據了台南的嘉南平原,伏波軍的巡船出現在澎湖附近也就不足為奇了,隻是沒想到大明的官員比預想還要敏感不少,消息已經傳遞到了這個層麵,就不知明廷會作何處置了。
王星平想了想,決定帶一波節奏,“想那呂宋自世廟以來便為西夷所踞,恐怕不是那麽容易驅逐的,澳洲人不過是些巧於工商之輩,我倒是聽說他們自稱宋室末裔,卻不知道還會打仗的,曆來閩粵海上多奸猾之徒好出大言以博實利,恐怕此番也是這等人在於中胡亂傳說吧?”
祁承爜聽了當即放下書冊擺了擺手,“先時我也不大相信,不過天成不妨看看此物。”
說著他從身側的邊幾上取出一物,乃是一疊略微泛黃的挺括紙頁,看得出來上麵的內容祁老爺這些日子看得頻繁,是以將之放在了身邊順手處。
他將紙頁輕輕展開,當看到頁麵上抬頭的四個蒼勁飄逸的行書大字時,王星平不禁心頭一跳——《新華日報》!
沒想到這東西也流傳到了大明,不過轉念一想,隻要交流與貿易存在,此事便免不了,元老院似乎也沒有打算刻意隱瞞。且要是從登陸文萊算起如今的時間已有三年多了,此事也就是早晚而已。
接下來的時間他便不再試圖為元老院遮掩,而是一門心思套起了祁承爜的話來,從祁老爺口中不僅知道了這大半年來許多關於澳宋的消息都傳到了大明高層,居然連一些番邦刻意上達的情報也都知道了,大概在祁承爜看來澳洲人並不是什麽大患,王星平也不是外人,這才沒有隱瞞多少。
誠如祁承爜所言,通過周邊小國的朝貢使節和商人,乃至澳門和福建的半官方情報,雖然有些地方矛盾頗多,但還是大致將一個關於澳宋勢力的輪廓描繪了出來。
兵部和內閣已經知道,澳洲人如今已占了南洋的許多地方,也樹立了不少敵人。這些敵人雖然實力無法與澳洲人抗衡,但卻不妨礙他們將主意打在看似強大的大明這個靠山上去。
最近各方勢力關於澳洲人的情報明廷都有零星收到,但都沒有見諸邸報,也不知是朝廷太過重視還是太不重視,王星平以為恐怕還是後者。而大明民間也不乏危言聳聽的投機之輩要借澳宋的事情給自己撈些好處,這樣的人從來就沒有少過,有些人是想靠著搜集情報之功而得朝廷看重有個出身或是入了某位封疆大吏的幕府,而更多的則是想要借機獲得經濟上的利益。
當然,其中也隱隱還有一股更大的勢力在推波助瀾,那就是江南士林。
最近一段時間,澳洲貨返銷大明的不少,別的奢侈之物還好,但如布匹之類卻是大大損害了江南世家的利益,商家與祁家也是江南大族,這中間的事情多少知道,便都簡單與王星平說了一些。
江南的布商和布商背後的大族有意要打擊澳洲布匹,但因為元老院提前以皇店布局,在大明國內恐怕有些困難。但這不妨礙他們準備製造輿論鼓噪,最不濟以朝廷名義給周邊的藩國有個表態還是能夠做到,正好讓他們好生給元老院添添堵。
關於這一天的來臨,王星平、傅小飛和整個元老院都有心理準備,但從兵部的堂上官口中確定這消息還是頭一遭,元老院在京中的眼線似乎對此並無察覺的。
王星平自然覺得應該提醒一下南麵,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正好也可從這個渠道了解一下究竟是哪些勢力在暗中蠢蠢欲動,那些幕後之輩恐怕絕想不到,在大明京師,元老院還有這樣的後手。
是以他一邊聽著祁承爜說話一邊心有所思,間或還要尋些言語轉移話題,這一說就到了入夜,被留了飯後才迴到府中。
第二日一早,他在家中見到了張炳芳。
“我這些日子沒怎麽外出,三叔跟我說說最近京中都有些什麽大事。”
“數得上的大事自然是遼東軍情,其次便是陛下的病情還有大行皇帝的身後事,另外自然還有後年的外察了,雖然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但遠一些的父母官過了年恐怕就要上京了,他們在京的一些關係如今也都在到處觀風色,公子可是有什麽想頭?”
王星平邊聽邊點頭,此人的確善於情報之道,而且能夠抓住重點,至少不會拿京城市民的秋節吃食來敷衍自己。連後一年的事情都開始打聽了,但他想聽的卻不是這些。
“我聽說江南的布商最近都在串聯想要對澳洲布不利?”
張炳芳先是微微一愣,隨即省悟,眼前的這位公子似乎與澳洲海商有些關係的樣子。
“的確是聽說了些,不過也主要都是些布商,我與他們沒多少交集,倒是不大清楚的。”
“我怎麽記得三叔家便是江南有數的棉商?”
張炳芳也不尷尬,笑道:“我家從來隻做棉花,織布的事鬆江那邊自有其他大家主持,倒是插不上手的。”
他不明白王星平想問什麽,不好多說,而且事實也的確如此,去年六七月間有不少外路商人在江浙一帶收棉,比鬆江布商出的價錢高出了半成到一成,他雖沒有管理家中產業,但多少聽說了些,似乎自家的棉花也賣了不少給那些商家。後來知道主持收購的應該是鬆江府的一位胡姓商人,其商號則是一家廣裏商號設在上海縣的外櫃,隱約間似乎與澳洲海商有些關係的,因為據說後來那些收購來的棉花全都裝上了海船,並未織成成布,而不久之後大明北方便多了不少來曆可疑的澳洲棉布。
王星平見張炳芳反應,笑道:“三叔不必多心,你也知道我家也是行商的出身,若是因為布商之間的爭鬥平白受了損失可不合算,是以這裏邊的利害還要三叔幫我多多打聽。”
“原來是這,其實也不是大事,前次在同鄉酒席上曾聽人說,最近江南的布商有意串聯想要對澳洲貨發難。”他想了想又輕笑了起來,“不過在京師恐怕沒戲,你也知道如今做著澳洲布生意的是寶和店,那幫閹人哪裏會管布商死活,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在鬆江,那些幫澳洲布商收棉的人恐怕會有些麻煩。”他第一個當然想到的是那位胡姓商人,浙江當地的商人最是抱團。
但王星平隻是哦了一聲,卻又岔開話題問了一些其他消息。
結果最後張炳芳卻神秘兮兮地說到了一個剛從大內傳出的秘聞。
“昨日李可灼向萬歲爺獻了一枚藍色藥丸,號稱是得自域外仙方,結果你猜如何?”
王星平聞言詭秘一笑,問道:“如何?”
“據說陛下服藥後精神大好,李客卿如今又成了忠臣。”
“哦?這是好事啊。”王星平笑道,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但聽張炳芳這樣說,相比朱常洛的病已經無礙,看來一時間這命是保住了。
張炳芳卻有些狐疑,他隱約覺得這獻藥的事情似乎和王星平有些關係,卻又說不上來,但還是搖了搖頭不再去想了。
送走了張芳後,王星平獨自迴到書房。
從現在開始到明年鄉試之前,還有將近一年的時間,除了在天津練兵之外,尚有許多事情需要籌劃,但無論時間空間,他都已算是非常自由了。
如此一來,除了先去天津給傅小飛報告剛剛聽到的消息之外,他甚至還想到了要去一趟登州。
方才聽張炳芳說,朝廷已有意設登萊巡撫一職,將登州的海運軍務等事權從山東單獨劃出,統歸一處節製。而新任登萊巡撫的人選據張芳的消息透露,內閣最為屬意的乃是如今見任的山東按察副使陶朗先。
此人是嘉興府秀水縣人,萬曆三十五(西元1607年)年進士,從四十一年就任登州府知府以來一直在山東任官。其先前請開海禁運糧接濟遼東,鎮壓白蓮教胡從魁之亂,後又在登州修建書院,開墾島田,很得民心。乙末年(萬曆四十七年)外察是山東考績第一,自建奴起兵以來,兩年間更組織登州海運輸遼軍糧一百八十萬石,是一位組織實幹之才。
但聽張炳芳說了許多關於這位浙江同鄉之事,他最感興趣的還是白蓮教與登州的海運。
若說山東有什麽東西最為吸引王星平的關注,無疑還是人口,尤其是魯西山區,因為經濟凋敝信教者眾,但在王星平看來這些人力都是資源,事實上陶朗先也是如此做的,平定白蓮教之亂後那些亂民被他招攬了不少送到登州外海附近的島嶼屯田,數年之功,已經開出島田七千餘畝,積穀三十餘萬石。
陶朗先能做的事王星平自問也不是做不到,也許還能更好。
‘登州’。
他心頭不禁又默默念了一遍,似有幾許期待之意。
【參考文獻】
1、《大明會典》
2、《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3、《晚明史》樊樹誌
4、《萬曆野獲編》沈德符
5、《明史?列傳第八》
6、《明史?列傳第八十一》
7、《明宮史》
8、《酌中誌》劉若愚
9、《陶庵夢憶》張岱
10、《明代國子監立簿稽查製度探析》楊萬賀
11、《明代國子監初探》閆立軍
12、《明代歲時民俗文獻研究》張勃
13、《明光宗貞皇帝實錄》
14、《明代國子監的坐監積分與實習曆事製度》王淩皓、劉淑蘭
15、《登州府誌》
16、《蘇州府誌》
17、《進士提名錄》
18、《吳江劄記》淩錦良
【5000字大章節,感謝書友長期的支持,也給這一章畫個句號,另外求票,年終事情多,更新慢請諒解】
本來國子監入學考試禮部尚書也該親臨,但這迴是例外,加之大行皇帝新喪,許多事情都離不開禮部的官人們,故而吳宗達這個即將上任的國子監祭酒便承擔了這監考之任。
秋高氣爽,隻是上午天涼稍顯難受。從文廟過來,一幹監生等了大約兩刻時,才見幾名監中的差人護送著各位國子監官員姍姍而來。因為是臨時增設的考試,場地並沒有放到貢院那等正式場合,而是就在國子監內的一處正堂當中進行。
吳宗達坐了主席,整頓了一番衣冠,將堂中學子都掃了一遍,才正色道:“今日是入學試,隻要製藝、書法不至太差便不會黜落爾等。若是製藝佳者也有機會入崇誌與正義兩堂受教,不然就還是隻能從廣業堂開始坐監。”
果然,光看考場布置這考試便比想象中簡單得多。但王星平轉念一想,還有許多納監生是不用考試的,恐怕這也是監中為了平息正經入監學子的怨氣。
考場上並無隔間,更遑論落閘閉鎖,隻是象征性地分席而坐,感覺與殿試的形式都差不多,更沒有進行搜身,光這兩樣便讓人覺得輕鬆。過了一片時,考官發下題目,王星平一看,寫的是‘率性之謂’,這是《中庸》開篇的一句,都不是截搭題。原文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國子監中最高等的率性堂便得名於此,看來吳老爺也對此次考試並不重視,是以這題目出得忒隨意了些。
對於這樣的題目王星平自問已經是手到擒來,當即提筆寫了起來,不知不覺便已經到了中午,交卷行禮後他便出了國子監,自顧自去忙個人的事情去了。
…………
五日之後,王星平如願拿到了他的檔案文簿,果然是毫無意外地通過了。
粗略看了一眼,上麵寫的都是監生簡單的情況說明,隻有樣貌算是比較詳細的描述,但比起相片的直觀還是差了太多,然而在此時來看卻已經算得是細致入微了,看來任何時代的人們在當時技術局限之下也會竭力將各種事情做到極致。
就見簿冊上寫著:
‘王星平,年十六歲,係貴陽府新貴縣人,由援例習春秋,廣業堂甲班,身高五尺七寸,麵白無須。’
‘曾祖王敬,嘉靖三十二年舉人,知雲陽縣。祖王元佐,隆慶五年舉人,不仕,父王來廷,萬曆三十一年舉人,不仕。母蕭氏……’
‘入監在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
‘係實曆。’
今年尚沒有過完,按照慣例還是用的萬曆年號,否則便是對先帝大不敬。
看著手中的文簿,少年心中感歎,總算有個正式的在京身份了。
他自然知道這本通知簿在監中和禮部還有留檔,且比他手中的內容更全,上麵不僅有以後曆年的罰曠記錄和坐班月日,就連每月領取的膳銀和撰肉、椒油數量都有記載,也是此時他才明白原來這齋舍中的監生多都要自己做飯,當然那也隻是表麵,畢竟此時不似國朝初年,許多規矩也是可以權變的。
錢鈔和夥食對於王星平並不重要,他最看重的還是這簿冊後麵‘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九日撥在管練兵事衙門天津鹹水沽新軍營曆事。’這幾個大字,吳宗達果然沒有食言,在官麵上給自己的行為背了書,他以後也就更為自由了。
隻要將兵練好,他的考績便不會差,那要得個參考鄉試的資格自然就沒有了阻礙,可謂一舉兩得。
收好了這份文簿,他便先在引路吏員的帶領下去了齋舍,與幾位同在一班的學長寒暄了片刻,再見過了堂中博士、助教打過招唿後,又去監丞處留了個好印象,這才算完。
等收拾完出來已是中午,在監外尋了個食店簡單吃了午飯便匆匆往西南而去,他還有事情要去一趟祁承爜的京中別業。
王忠德的事情還要打點,正經考試武科他倒不覺得這位四哥會有問題,明年貴州的武科試以王忠德在如今黔省武將中的威望當不會落選。不過所有事情總是預則立不預則廢,多幾條門路還是好的,畢竟他的鎮西衛指揮使之職是容不得外人沾染的。好在如今武科隻有會試而無殿試,隻要提前打點好了,相信以王忠德以往的戰功和武勇應該能有一席之地才對。
而兵部的祁承爜早前便已經答應過照拂此事,他這次拜訪自然是要順便給對方提個醒,打的是祁彪佳的旗號。
…………
“知道世伯是愛書之人,這迴小侄特意托人從南方又尋來了幾套澳洲人的說部,不知合不合伯父的心意。”方一落座,王星平便將禮物擺在了桌上,要讓祁彪佳的這個老子為自己辦事,都不用銀子,有書就行了,但這書的價值可並不便宜。
祁承爜見了果然大感興趣,當即放下茶水拿起一本《天龍八部》津津有味地翻了起來。
“說來這個叫金庸的倒的確是個妙人,先前看過一部此人的《笑傲江湖》,當真寫得極有意思,不過我隱隱覺得其中故事似有所指。”
“說部不就是如此真真假假麽。”王星平笑道,能看出書中別有深意他也是對這位祁伯父高看一眼,但關於金庸和他筆下對紅色政權的各種暗示,恐怕就算說透了祁承爜也不會明白。
祁承爜談興正濃,沒有理會王星平麵上的一絲詫異,道:“我先前看的那部好似福建書坊所出,倒是不如天成這幾部裝幀精巧,看上麵這句讀莫不又是那澳洲書坊所出吧?”
“伯父果然慧眼獨具,這兩部書的確都出自南洋的澳洲人之手,小侄也是頗費了些周章才搞到手的。”
他嘴上如此說,但心中卻想福建人居然都把盜版做到澳洲貨上了,迴頭倒是要提醒一下傅小飛,應該敲打敲打才是。不過轉念一想,盜版做得比正版還貴倒也是天下奇聞,終究是大明的印刷和造紙水平不行,不然也不會正版隻用一冊,盜版就要五六本了,也難怪價錢降不下來,畢竟金庸老先生的書可不用再給稿費的。
祁承爜道:“前不久聽說那些澳洲人驅逐西夷占據了呂宋,自是南方的澳洲貨又多了不少,不過這書的確是印得極好。”他又隨手拿起一部《射雕英雄傳》邊翻邊說。
“澳洲人占了呂宋?伯父是從何處聽來的?”
王星平暗暗納罕,看來京中的消息並沒有閉塞的樣子,至少大明的兵部已經有人對元老院的行動了解不少。不過這也難免,畢竟那已經是快一年之前的事情了,往來海上的商民多多少少都會帶迴些關於‘澳洲人’的消息,就不知祁承爜所說是他私下的了解還是兵部的官方渠道。
“多是我那未來親家在信中所言,而且兵部也收到了福建的消息,澳洲人的海船已經到過澎湖巡檢司管域,最近福建偷渡出海的奸民有不少便是去了海對岸。”
王星平這才恍然,看來消息來源是祁彪佳做福建巡撫的那位未來嶽父,他之前關於閩省出海船隻夾帶人口的奏疏王星平還有印象,既然元老院已占據了台南的嘉南平原,伏波軍的巡船出現在澎湖附近也就不足為奇了,隻是沒想到大明的官員比預想還要敏感不少,消息已經傳遞到了這個層麵,就不知明廷會作何處置了。
王星平想了想,決定帶一波節奏,“想那呂宋自世廟以來便為西夷所踞,恐怕不是那麽容易驅逐的,澳洲人不過是些巧於工商之輩,我倒是聽說他們自稱宋室末裔,卻不知道還會打仗的,曆來閩粵海上多奸猾之徒好出大言以博實利,恐怕此番也是這等人在於中胡亂傳說吧?”
祁承爜聽了當即放下書冊擺了擺手,“先時我也不大相信,不過天成不妨看看此物。”
說著他從身側的邊幾上取出一物,乃是一疊略微泛黃的挺括紙頁,看得出來上麵的內容祁老爺這些日子看得頻繁,是以將之放在了身邊順手處。
他將紙頁輕輕展開,當看到頁麵上抬頭的四個蒼勁飄逸的行書大字時,王星平不禁心頭一跳——《新華日報》!
沒想到這東西也流傳到了大明,不過轉念一想,隻要交流與貿易存在,此事便免不了,元老院似乎也沒有打算刻意隱瞞。且要是從登陸文萊算起如今的時間已有三年多了,此事也就是早晚而已。
接下來的時間他便不再試圖為元老院遮掩,而是一門心思套起了祁承爜的話來,從祁老爺口中不僅知道了這大半年來許多關於澳宋的消息都傳到了大明高層,居然連一些番邦刻意上達的情報也都知道了,大概在祁承爜看來澳洲人並不是什麽大患,王星平也不是外人,這才沒有隱瞞多少。
誠如祁承爜所言,通過周邊小國的朝貢使節和商人,乃至澳門和福建的半官方情報,雖然有些地方矛盾頗多,但還是大致將一個關於澳宋勢力的輪廓描繪了出來。
兵部和內閣已經知道,澳洲人如今已占了南洋的許多地方,也樹立了不少敵人。這些敵人雖然實力無法與澳洲人抗衡,但卻不妨礙他們將主意打在看似強大的大明這個靠山上去。
最近各方勢力關於澳洲人的情報明廷都有零星收到,但都沒有見諸邸報,也不知是朝廷太過重視還是太不重視,王星平以為恐怕還是後者。而大明民間也不乏危言聳聽的投機之輩要借澳宋的事情給自己撈些好處,這樣的人從來就沒有少過,有些人是想靠著搜集情報之功而得朝廷看重有個出身或是入了某位封疆大吏的幕府,而更多的則是想要借機獲得經濟上的利益。
當然,其中也隱隱還有一股更大的勢力在推波助瀾,那就是江南士林。
最近一段時間,澳洲貨返銷大明的不少,別的奢侈之物還好,但如布匹之類卻是大大損害了江南世家的利益,商家與祁家也是江南大族,這中間的事情多少知道,便都簡單與王星平說了一些。
江南的布商和布商背後的大族有意要打擊澳洲布匹,但因為元老院提前以皇店布局,在大明國內恐怕有些困難。但這不妨礙他們準備製造輿論鼓噪,最不濟以朝廷名義給周邊的藩國有個表態還是能夠做到,正好讓他們好生給元老院添添堵。
關於這一天的來臨,王星平、傅小飛和整個元老院都有心理準備,但從兵部的堂上官口中確定這消息還是頭一遭,元老院在京中的眼線似乎對此並無察覺的。
王星平自然覺得應該提醒一下南麵,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正好也可從這個渠道了解一下究竟是哪些勢力在暗中蠢蠢欲動,那些幕後之輩恐怕絕想不到,在大明京師,元老院還有這樣的後手。
是以他一邊聽著祁承爜說話一邊心有所思,間或還要尋些言語轉移話題,這一說就到了入夜,被留了飯後才迴到府中。
第二日一早,他在家中見到了張炳芳。
“我這些日子沒怎麽外出,三叔跟我說說最近京中都有些什麽大事。”
“數得上的大事自然是遼東軍情,其次便是陛下的病情還有大行皇帝的身後事,另外自然還有後年的外察了,雖然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但遠一些的父母官過了年恐怕就要上京了,他們在京的一些關係如今也都在到處觀風色,公子可是有什麽想頭?”
王星平邊聽邊點頭,此人的確善於情報之道,而且能夠抓住重點,至少不會拿京城市民的秋節吃食來敷衍自己。連後一年的事情都開始打聽了,但他想聽的卻不是這些。
“我聽說江南的布商最近都在串聯想要對澳洲布不利?”
張炳芳先是微微一愣,隨即省悟,眼前的這位公子似乎與澳洲海商有些關係的樣子。
“的確是聽說了些,不過也主要都是些布商,我與他們沒多少交集,倒是不大清楚的。”
“我怎麽記得三叔家便是江南有數的棉商?”
張炳芳也不尷尬,笑道:“我家從來隻做棉花,織布的事鬆江那邊自有其他大家主持,倒是插不上手的。”
他不明白王星平想問什麽,不好多說,而且事實也的確如此,去年六七月間有不少外路商人在江浙一帶收棉,比鬆江布商出的價錢高出了半成到一成,他雖沒有管理家中產業,但多少聽說了些,似乎自家的棉花也賣了不少給那些商家。後來知道主持收購的應該是鬆江府的一位胡姓商人,其商號則是一家廣裏商號設在上海縣的外櫃,隱約間似乎與澳洲海商有些關係的,因為據說後來那些收購來的棉花全都裝上了海船,並未織成成布,而不久之後大明北方便多了不少來曆可疑的澳洲棉布。
王星平見張炳芳反應,笑道:“三叔不必多心,你也知道我家也是行商的出身,若是因為布商之間的爭鬥平白受了損失可不合算,是以這裏邊的利害還要三叔幫我多多打聽。”
“原來是這,其實也不是大事,前次在同鄉酒席上曾聽人說,最近江南的布商有意串聯想要對澳洲貨發難。”他想了想又輕笑了起來,“不過在京師恐怕沒戲,你也知道如今做著澳洲布生意的是寶和店,那幫閹人哪裏會管布商死活,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在鬆江,那些幫澳洲布商收棉的人恐怕會有些麻煩。”他第一個當然想到的是那位胡姓商人,浙江當地的商人最是抱團。
但王星平隻是哦了一聲,卻又岔開話題問了一些其他消息。
結果最後張炳芳卻神秘兮兮地說到了一個剛從大內傳出的秘聞。
“昨日李可灼向萬歲爺獻了一枚藍色藥丸,號稱是得自域外仙方,結果你猜如何?”
王星平聞言詭秘一笑,問道:“如何?”
“據說陛下服藥後精神大好,李客卿如今又成了忠臣。”
“哦?這是好事啊。”王星平笑道,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但聽張炳芳這樣說,相比朱常洛的病已經無礙,看來一時間這命是保住了。
張炳芳卻有些狐疑,他隱約覺得這獻藥的事情似乎和王星平有些關係,卻又說不上來,但還是搖了搖頭不再去想了。
送走了張芳後,王星平獨自迴到書房。
從現在開始到明年鄉試之前,還有將近一年的時間,除了在天津練兵之外,尚有許多事情需要籌劃,但無論時間空間,他都已算是非常自由了。
如此一來,除了先去天津給傅小飛報告剛剛聽到的消息之外,他甚至還想到了要去一趟登州。
方才聽張炳芳說,朝廷已有意設登萊巡撫一職,將登州的海運軍務等事權從山東單獨劃出,統歸一處節製。而新任登萊巡撫的人選據張芳的消息透露,內閣最為屬意的乃是如今見任的山東按察副使陶朗先。
此人是嘉興府秀水縣人,萬曆三十五(西元1607年)年進士,從四十一年就任登州府知府以來一直在山東任官。其先前請開海禁運糧接濟遼東,鎮壓白蓮教胡從魁之亂,後又在登州修建書院,開墾島田,很得民心。乙末年(萬曆四十七年)外察是山東考績第一,自建奴起兵以來,兩年間更組織登州海運輸遼軍糧一百八十萬石,是一位組織實幹之才。
但聽張炳芳說了許多關於這位浙江同鄉之事,他最感興趣的還是白蓮教與登州的海運。
若說山東有什麽東西最為吸引王星平的關注,無疑還是人口,尤其是魯西山區,因為經濟凋敝信教者眾,但在王星平看來這些人力都是資源,事實上陶朗先也是如此做的,平定白蓮教之亂後那些亂民被他招攬了不少送到登州外海附近的島嶼屯田,數年之功,已經開出島田七千餘畝,積穀三十餘萬石。
陶朗先能做的事王星平自問也不是做不到,也許還能更好。
‘登州’。
他心頭不禁又默默念了一遍,似有幾許期待之意。
【參考文獻】
1、《大明會典》
2、《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3、《晚明史》樊樹誌
4、《萬曆野獲編》沈德符
5、《明史?列傳第八》
6、《明史?列傳第八十一》
7、《明宮史》
8、《酌中誌》劉若愚
9、《陶庵夢憶》張岱
10、《明代國子監立簿稽查製度探析》楊萬賀
11、《明代國子監初探》閆立軍
12、《明代歲時民俗文獻研究》張勃
13、《明光宗貞皇帝實錄》
14、《明代國子監的坐監積分與實習曆事製度》王淩皓、劉淑蘭
15、《登州府誌》
16、《蘇州府誌》
17、《進士提名錄》
18、《吳江劄記》淩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