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國朝之有南北兩京國子監,凡功臣之後及成績優異的諸生皆可入監讀書,又國子監生隻要受業完畢或是有成績優異者得學官破格推薦也有資格參加應天、順天兩府的鄉試,算起來這也是國朝的一項德政。


    科舉仕途清貴,故而客籍參考一直都有著許多忌諱,遠的不說,袁崇煥當年應考就因為是客籍的緣故被人攻訐,費了許多周章才在藤縣報上名的。但如今商貿繁盛,商人子弟客居異地想要參考的又多,故而在臨清這等通衢之所也就專門給了取士的名額。但這樣的好事畢竟不是處處都有,而國子監卻又是例外。


    國初太祖設南京國子監,永樂中又設京師國子監,隻這兩監的監生卻是可以名正言順地參與所在直隸州府鄉試,而要進入國子監則至少需要一個秀才功名以及在歲考中名列前茅而得到朝官的舉薦。


    舉薦倒是不難,楊文驄大婚,楊師孔專門從任上告假歸鄉參加了兒子婚禮,現下也還沒有離開貴陽。楊老爺的上一任官職便是國子監學正,再上一任是在昌平州任學正,一直都算是順天府的學官,在國子監和順天府中都廣有人脈。別的事情楊師孔恐怕會因為持正不便答應,但他見過王星平後便對其人品學識讚賞有加,再有楊文驄在旁幫腔,一封薦書自然容易得到。


    張汝霖作為本省提學又是王星平的恩師自也會幫忙,還有馬文卿也會對他這個學生有所照弗,加上徐光啟還是以北壅(注:北京國子監別稱)參考順天府鄉試而一舉得中解元,也早已答應會給監中推薦。


    剩下的自然就是要在接下來的院試中得個好名次了。


    嚴格說來,單靠舉薦一途就能進國子監也不全然符合當今朝廷體例,就拿如今與王星平打得火熱的那位甕安知縣賴道行來說,他便是一個歲貢生,直白說來乃是或一年或兩三年從各府、州、縣學中選送的資深廩生中升為國子監肆業的監生,且都是論資排輩的挨次升貢,故這歲貢又有‘挨貢’的說法。若是賴知縣知道王星平早早便有朝中官人幫忙舉薦,恐怕心中也會多些不甘,然而誰叫王星平如此得眷顧呢。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之間院試便如期而至了,這一迴有了經驗與準備,王星平倒是顯得不慌不忙。說起來院試不過是科舉四級中的第一道門檻,但饒是如此,對於那些皓首窮經的老儒而言也是一道開啟新世界的大門了。也許王星平不會在乎成為生員後的那些特權,但對於家中隻有數畝薄田的窮酸說來,一個秀才功名便是二三十畝的田賦減免以及戚裏寄付的添頭,更別說可以見官不跪的那份得意。


    院試的難度其實未必就強過前兩場去,畢竟這出題還有運氣的成份,但搜檢卻要嚴格許多,衣服必得拆縫,鞋襪俱要單層,皮衣不可有麵,氈毯必要無裏。此外像是木櫃木盒、雙層板凳、裝棉被褥都不能帶進考場,就連筆管都要鏤空,燭台也得通底。好在如今天氣已經暖和起來,即便是夜中皮衣氈毯也用不上,其他準備倒也簡單,隻有蘭娘做得的幾樣餑餑糕點早早便被切開以供考場查驗。


    院試不像府試半夜就要入場,但也不是縣試那般晚,總在五更天時考棚那邊已經熱鬧起來,好在王家本在城中近便,等王星平頂著淅淅瀝瀝的細雨與小六和衛芄蘭打著燈籠趕到龍門外與幾個新進學的童生取齊。


    院試這天的早上城門自然大開,考場周圍摸黑早擺出了不少飲食攤子,外路州縣前來趕考的童生與送考的家人影影綽綽,略略看去考場外已站了數百人,此時雨也停了,眾人便在夜色中就著星空胡亂吃些早飯填補肚皮。


    三聲炮響,龍門大開,隨著寫有考生姓名的紙牌燈籠被人高高挑起,王星平也終於隨著人流跟在一麵有自己名字的牌子後麵繞進了龍門。


    王星平提著考籃與眾人也一路跟進,等司儀官拖長了嗓音將提調官等請進北廳後,張汝霖終於開始慢悠悠拿起簿冊點名,隻輪到王星平時他笑著點了點頭,多有欣慰之色。此時廩保上前畫押驗明交上王星平的院試結票,這一套事體才總算完結。


    也不知是察覺到了大宗師的神色還是別的什麽緣故,那負責搜檢的幾名監吏見是王星平前來,也都沒有為難,虛應了一番故事便給放進了考場,因而惹得後麵學子議論不已。


    不等考官彈壓,便早有幾個認得王家少爺的在後麵半嘲半弄道:“那是今年縣試、府試的連捷案首,還用得著搜檢?”


    ‘就是那個王小千戶?’


    ‘原來是他?難怪!’


    其他有些怒意的儒生聞得此言後也都恍然,便不再多話老老實實排隊去了。


    驗了王星平進場最先,早早養足了精神,加之這迴還帶來了及罐子新做得的油雞樅,心頭安生得很。是以他一直閉目養神等到天光大亮,燈籠撤去後總算發下卷來。


    拿到卷子後他粗粗一看,三道考題便已經在腦海中檢索起來,首題是《則敬孝慈》,這是一道《論語》截搭題,‘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季康子問孔子:君王率領人民,如何能使百姓恭敬、盡忠?孔子迴答說:對待百姓必須莊重、守禮,對方自然對你恭敬。真心對待民眾,對百姓仁慈,視之如子,人民就會盡忠,樹立好的典範又去教導不好的人,人民自然相視而勸。


    倒是像極了這一年來他在水外和詰戎所行的事情,大棒在手,便開始對少民也用起了分化懷柔的手段。


    第二題出自《孟子》,題目是《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倒是直接用的原文,這一段即便在後世也頗為有名,王星平自然不會記錯,‘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似乎與前麵一題的意思也大同小異,但這也的確是張汝霖的政見,雖然他也主戰,但於少民上還是覺得可堪教化,此題似乎就是在提點,這也是他對張汝霖了解,不然難免就會想得膚淺了。


    第三題倒是簡單,是詩題,題目是《綠淨春深好染衣》,要求是得春字作五言六韻詩一首,換成後世的說法基本就是一首五言律詩,除了頭兩句句尾押韻,後麵每一個雙數句的尾字也要押韻,加起來就是六韻。


    對於前兩篇文章他已是胸有成竹,如今頑性上來倒是想先試試這詩題,他抿了抿筆尖飽蘸濃墨,落筆寫了起來。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


    七日之後,鴨池河畔,王星平與王忠德並馬而行,廖四等人則遠遠綴在後麵,兩人時不時在馬上發出陣陣爽朗笑聲。


    赫聲堡,名字取自宋陸遊《送襄陽鄭帥唐老》中的‘聲名赫奕勤天子’之句,是張鶴鳴的手筆,雖說等朝廷準了鎮西設衛後這裏便是一處守禦千戶所,但此堡即便在貴州來看都小得可憐。不過卻正因為有了此堡以及駐守在堡中的一個局的詰戎軍,讓原在此地附近張揚的化那部土兵不敢輕舉妄動。


    一局軍卒不過百餘,但這每個堡子卻都是按照王星平交代的新式築城法築成的棱堡,裏麵還都配著一門保利行仿製的佛郎機炮和數門虎蹲炮,以貴州的軍力配置這幾個軍堡可謂奢豪了。


    但隻要轉眼看看軍堡周圍的軍田又會覺得如此投入實在是應該,畢竟此地離著水西也就不過一河之隔,光有田冊可說不上就算控製了,再有那麽多從詰戎所周邊遷移來的屯戶,還有新近頭順過來的土司農奴,怎麽說都應該好生安排的。王星平又想到幾日前院試的題目,現在想來的確是這個道理,那些軍屯中的土民此前也不過是土司家的奴仆,如今要問他們一句定是更願落籍軍屯的,人的神情總做不得假,他想這就是階級使然,也即是張汝霖當日的題中之意。


    “五弟幾時動身上京?”王忠德想起王星平的行程,又關心起來。


    “巡視完這幾處堡子就走,李相公就要到貴陽了,再說我也真想親眼看看那白杆兵的樣子。”


    數月前,兵部左侍郎楊應聘請調湖廣、保靖、酉陽、石砫等處兵馬援遼,加四川副總兵陳策為援遼總兵官統領各軍。而這次北上的隊伍中更是不乏名將身影,遵義參將童仲揆和石砫宣撫司秦良玉的兩個弟弟秦邦屏、秦民屏也都是敢戰的猛將。


    白杆兵是石砫宣撫司私兵,也是西南有數的強軍,更是難得的山地野戰部隊,王星平對其一直頗感興趣。此軍兵士皆是石砫土民,平日都是一同耕作的裏鄰,是以上陣作戰能夠相互扶持。其所持白杆槍都是白蠟木長杆,上配帶刃鐵鉤,下配鐵環如錘,作戰時鐵鉤可砍可拉,鐵環則可錘可擊,結陣之後即便是重裝的騎兵也能一戰。當年秦良玉便是領著白杆軍參與了平播諸役,戰功赫赫。


    王星平聽四川的消息說川軍經過數月整備,已經集結完畢,就在這幾日便會北上,他正有心與其同行一段。


    “看來五弟這院試案首是板上釘釘了,如此為兄明年定上京看你。”王忠德淡淡道,他已經知道王星平屬意他做這鎮西衛指揮,心下歡喜。


    聽出了王忠德話中之意,王星平道:“科考哪有一定,隻是先生們既慨然舉薦我也隻能勉力為之了,倒是武舉的事情四哥其實不必擔心,我此番上京有一樁定是要為你提前將路鋪好,隻是這鎮西衛各堡的守備人選哥哥還要安排妥當,這可是我們日後的本錢。”


    說到最後一句王星平刻意加重了語氣,他的確非常看重手中的這支軍隊以及與軍隊捆綁在一起的這片土地,絕不允許被他人染指。


    巡視完赫聲堡後,還有其餘三處寨堡需要前往,建在龍夜部領內的威武堡,建在阿戈部領內的柔遠堡,還有引葉遮勒部南麵的定南堡。


    一行人馬正要離開此地,就見遠處一騎匆匆而來,王小六人未至聲已聞。


    ‘捷——報——!捷——報——!少爺高中院試案首……’


    【參考文獻】


    1、《大明會典》


    2、《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3、《晚明史》樊樹誌


    4、《土司製與貴州土司》翁家烈


    5、《明代貴州土司製度》吳永章


    6、《大理地區土司製度初探》葉桐


    7、《論貴州土司製度》潘波


    8、《黔記》李宗昉


    9、《明朝入黔鎮守威清衛家族考》


    10、《貴州明代民族區域商業格局研究》趙斌


    11、《明代貴州的商業發展》唐載陽


    12、《黔草》郭子章


    13、《明史?土司傳》


    14、《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標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老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老爺並收藏標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