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繼續求票】
位於京城東北東直門內北居賢坊的五嶽觀不比同一坊中的柏林寺享著皇家供奉,平日多靠信眾的香火銀子和上京旅人的宿值。
比之內城的大小正店,此地除了吃得素了些外倒也清淨舒適,今科上京的舉子便有不少住在此間。
甘吉陰是陪同兩個外甥一同來京會試的,說是外甥其實也比自己小不上幾歲,他四十上下麵容透著些許風霜,眼下除了專心專心於自己在京中的生意就是順帶照顧兩個外甥的生活。說來這兩個外甥並非他妹妹甘氏親生,如今也都已是二次上京,一副躊躇滿誌的樣子,年紀小的一個更是交遊廣闊。
今日這文會他便有些插不上嘴,除了在一旁聽著便隻有時不時於內外往迴,叮囑兩個家人小廝和那觀中的道官做些齋果素茶好款待幾位同考的舉子和他們的前輩。
一群人在促狹的禪房中就著炭火與清茶談天說地,倒也沒有掃了興致。
鄉試三十取一,而會試則大致是十中取一,看起來是容易了許多,而且新近又有上諭今年的會試員額增加到了三百五十人,比起往屆多出了五十個名額,讓本次上京的舉子們又覺輕鬆不少。
“可惜今日之會老師無法前來,著實遺憾得很。”禪房中一個三十上下的白淨書生正邊喝著茶邊歎道,正是甘吉陰年紀小的那個外甥。
“長庚不必歎氣,舅舅他也是為了避嫌。”旁邊一個略長些的年輕人寬慰那白淨書生道。
書生苦笑,“這個自然知道,隻是原本今年老師六十大壽便錯過了,如今都在京師還是不能齊聚。”
書生口中的老師姓鄧諱良知,是萬曆四十一年進士,原選在南直隸寧國府任宣城縣令,年輕時曾是他的塾師。是今年才調任的禮部儀製清吏司員外郎,如今正在忙於編製來年會試的《科場條約》,故而無法與前來參考的後學晚輩們聚會一堂。那年紀略長的書生姓帥名眾,是鄧良知的外甥,也是白淨書生的同門,隻比他舅舅晚了三年登科,也算得是這一輩裏的青年才俊了,他也是年末才堪堪從金華縣令任上迴京,旋被升了浙江道監察禦史,尚未派下具體的巡視差遣,故而眼下略得清閑。
鄧良知無法前來的消息讓原本聞訊而來的幾位江西同鄉也頗感遺憾,座中一個瘦長臉,兩頰微須的叫薑曰廣,另一個麵貌清秀的叫塗紹煃,兩人都是南昌府新建縣人,與出身同府奉新縣的此間主人都是熟識好友,又是白鹿洞書院的同門,更都是萬曆四十三年的同榜舉人,這次本也是結伴上京參考的。
除了此兩人,還有一位滿麵紅光的漢子,年紀也在四十上下,名叫劉鐸,是吉安府人士,也是帥眾的同年,如今在刑部做著主事。
劉鐸正覺得沒能見到鄧良知有些掃興,便道:“不該選在這勞什子五嶽觀的,連杯熱酒也喝不上。”
帥眾聞言笑道,“我以,喝酒誤事,以後這杯中物還是少碰為妙。”
這位劉鐸劉我以平日行事頗為肅直,隻在一個酒字上讓人為難,當初殿試時就因為酗酒過量書寫策論越了幅才跌落到了三甲,還好殿試不黜落考生,不然就要悔恨終生了。
劉鐸卻道:“說到這酒,最近我倒是得到兩瓶逸品。”
“哦?是山東的秋露白還是括蒼的金盤露啊?”帥眾打趣道。
“都不是,說來你也許不信,這酒卻是曾隆吉托人送來的,名叫國士無雙。”
“曾棟不是在廣東任官麽?那裏能有什麽好酒?”帥眾聞言後也是一愣,他有此疑問倒並不奇怪,如今天下所謂七大名酒就沒聽說一個出自廣東的。曾棟與劉鐸相善,不過自選了香山縣令便音信稀少,卻不想還能給劉鐸送來什麽酒中逸品。
劉鐸道:“的確是在廣東,說來此酒大有來頭,聽說是什麽前宋遺民所製,販自海外,其酒色純淨毫無雜質,入口甘冽芳香滿口鼻,我隻喝了一迴便舍不得珍藏了起來。而且這酒竟是用的玻璃瓶子乘裝,光是這瓶子把玩起來都讓人愛不釋手。”
他說的這酒其實是三亞酒廠新近投放到廣東的產品,原本開發高度烈酒隻是為了醫療使用順便分化當地的奉教迴迴,沒想到這酒出來之後大受當地人歡迎,不僅迴迴、商人趨之若鶩,就連黎明和奉教的切支丹都成了消費群體。傅小飛細思之下覺得又是一條生財之道,於是幹脆給取了個國士無雙的雅號包裝一番拿到廣東試水,算來此事也是王星平他們剛從廣東出發時候的事情。至於另外一種加了大黃的版本——大唐公主則是送到澳門專司外銷,據說賣得也很是不錯的樣子。
正說著閑話,帥正忽然想起什麽,道:“對了,今日還有一位同年要來。”
“是哪一位?”
“上迴沒有參加殿試的那位。”
“沒有參加殿試?”劉鐸用奇怪的眼神看著帥眾,思緒中像在搜索著什麽,忽然他像想了起來道:“是貴州的那個馬什麽英?”
“馬士英。”帥眾道。
“對,就是這個名字,怎麽他也要來參加此會?”不過馬上他又恍然,“他倒是不用參加會試的,難怪如此悠閑。”
“其實也不是衝著這文會而來,是他一個師弟想要拜會三郎。”帥眾說著朝旁邊那白淨書生看去。
“拜會三郎?弟弟你什麽時候這麽有名了?”白淨書生的大哥在旁搭腔,若在江西說起奉新二宋或許士林中有些名聲,但這是京師,對方又是遠在貴州的士子,怎麽看都搭不上界的。
那白淨書生聞言也是一臉茫然,“真是說來拜會我?”
他這話剛才問出,外麵已經聽到一人大聲道:“帥年兄,我來遲了。”
話音落處,一個衣著灑脫的青年帶著三兩從人便進了後院直奔禪房而來,旁邊還跟著引路的甘吉英和一位道官。
馬士英進門之後先打了個拱,“見過幾位學兄,小子馬士英有禮了。”
他說完之後讓出身後一名少年,正是王星平。
王星平也學著他一拱手,“見過各位前輩,不知哪位是宋長庚先生?”
白淨書生聞言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拱手笑道:“在下便是宋應星。”
“原來閣下便是宋先生,小子貴陽王星平有禮了。”說完王星平又是一躬身。
兩方一番寒暄又紛紛落座,這邊宋應星的哥哥宋應升及帥眾也都為馬士英等一一紹介,王星平自然也不會放著近乎不套,他對著宋應星剛剛引介過的一位白胖中年深施了一禮,“原來寨雲先生竟是文貞公(注:楊士奇)的後人,真是幸會。”
被稱作寨雲先生的楊嘉祚也趕緊迴禮。
王星平又道:“先生既是泰和人,不知可見過青螺先生(注:郭子章)否?郭公撫黔十載,於我鄉梓多有恩德的。”
楊嘉祚聞言略感神傷,“如何沒有見過,郭相公是萬曆三十七年致仕歸鄉的,我未中進士前在家鄉多蒙他教導,隻可惜前些日子收到家中消息,郭公已然仙逝了。”
“怎麽就故去了?我還想迴鄉時順道去拜問一番的,實在是可惜。”王星平故作神傷的搖了搖頭,反正拉關係的目的已經達到,別人死與不死也就與他無關了。
帥眾也道:“今日正好我以兄也在,衝然拜托的那事便要著落在他身上。”
那劉鐸聞言嗔怪起來,“你先前可沒跟我說過,到底是何事?”
馬士英道:“其實是幫我這師弟所求,他現下在貴陽衛軍中,幫著撫軍張相公屯田練兵,這迴便是想要從刑部要些判了流刑的工匠過去幫著打造軍器。”
王星平一聽這位劉老爺就是刑部的主事,正好便把自己的要求又說了一遍,還不忘加以補充,“我伯父和左讚善徐公都答應為此事上書了。”
“未請教令伯父是哪一位?”劉鐸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王星平道:“太仆寺王少卿。”
“原來是王前輩。”
王星平接著又加以補充,“過兩日我還要拜會貴部祁郎中,也要言及此事,朝中諸公若是都肯相幫,此事便成了大半,日後貴州改土歸流,各位都是大明的功臣。”
此時宋應星插進話來,“王賢弟找宋某不會也是為了此事吧?我雖沒有官身,但若是真如你所言,我和大兄倒也是可以上書言事的。”
王星平嗬嗬笑道:“倒非此事,我打問得先生精於格物之道,尤喜農工之學,如今張撫軍委我屯田練兵多涉其中,不知先生有沒有興趣隨我到貴陽襄助一二?”
他問話問得直接,宋應星也不是敷衍之輩,便著實與王星平探討起來,其間還指出陽明心學所謂格物的謬誤之處,他向來主張的是宋儒張載的關學,更是提出了一個讓王星平耳目一新的名詞——開物。宋應星結合自己在民間觀察的認知,認為一切事物皆有其理,了解世間至理的過程叫做開物顯然更為合適,幾句話一出,在場眾人也都深服其論,同時也讓王星平心中大覺來得值了。
最後這‘文會’便開得有些不倫不類,沒做出些像樣的文章,但說到宋應星最為得意的民生之術還是談了兩三個時辰,從江南的絲織業如何用早雄蠶配晚雌蠶來配出更加優質的絲蠶品種,到江西的農民如何以人畜穢遺並油枯肥田還兼論了田之背陰向陽與骨石灰的使用,再到西南的水稻種植如何保障水、苗比例,甚至連計劃生育的話題都有所涉及。這些讓旁人隻是覺得宋生博學的話題在王星平聽來卻都是經世致用的手段,更是堅定了他要延請宋應星入黔的心思。
而宋應星對於王星平往往能夠接上自己思路,且對各種民生之學都能說得頭頭是道,也對這少年大感欽佩。
這樣直到日落時分,兩人都還意猶未盡的樣子,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臨走之時,宋應星單獨將王星平一行送到了五嶽觀門口,王星平也終於聽到了宋應星說出了期待已久的一句。
“若是今科又不能中,我倒是願意隨你去貴州經曆一番的。”
【參考文獻】
1、《大明會典》
2、《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3、《天工開物》宋應星
4、《光緒江西通誌》
5、《萬曆順天府誌》
6、《萬曆野獲編》沈德符
7、《明代北直隸地區的農業經濟》張崗
8、《明代華南農業的自然條件》王雙懷
9、《萬曆順天府城複原圖》
10、《明代絲織業中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原因淺探》任克
11、《明代江西鄉試、會試榜輯錄》郭海波
12、《明史?薑曰廣傳》
13、《明季南略》張崟
14、《餘幹之學諸儒與白鹿洞書院發展述略》張勁鬆
【繼續求票】
位於京城東北東直門內北居賢坊的五嶽觀不比同一坊中的柏林寺享著皇家供奉,平日多靠信眾的香火銀子和上京旅人的宿值。
比之內城的大小正店,此地除了吃得素了些外倒也清淨舒適,今科上京的舉子便有不少住在此間。
甘吉陰是陪同兩個外甥一同來京會試的,說是外甥其實也比自己小不上幾歲,他四十上下麵容透著些許風霜,眼下除了專心專心於自己在京中的生意就是順帶照顧兩個外甥的生活。說來這兩個外甥並非他妹妹甘氏親生,如今也都已是二次上京,一副躊躇滿誌的樣子,年紀小的一個更是交遊廣闊。
今日這文會他便有些插不上嘴,除了在一旁聽著便隻有時不時於內外往迴,叮囑兩個家人小廝和那觀中的道官做些齋果素茶好款待幾位同考的舉子和他們的前輩。
一群人在促狹的禪房中就著炭火與清茶談天說地,倒也沒有掃了興致。
鄉試三十取一,而會試則大致是十中取一,看起來是容易了許多,而且新近又有上諭今年的會試員額增加到了三百五十人,比起往屆多出了五十個名額,讓本次上京的舉子們又覺輕鬆不少。
“可惜今日之會老師無法前來,著實遺憾得很。”禪房中一個三十上下的白淨書生正邊喝著茶邊歎道,正是甘吉陰年紀小的那個外甥。
“長庚不必歎氣,舅舅他也是為了避嫌。”旁邊一個略長些的年輕人寬慰那白淨書生道。
書生苦笑,“這個自然知道,隻是原本今年老師六十大壽便錯過了,如今都在京師還是不能齊聚。”
書生口中的老師姓鄧諱良知,是萬曆四十一年進士,原選在南直隸寧國府任宣城縣令,年輕時曾是他的塾師。是今年才調任的禮部儀製清吏司員外郎,如今正在忙於編製來年會試的《科場條約》,故而無法與前來參考的後學晚輩們聚會一堂。那年紀略長的書生姓帥名眾,是鄧良知的外甥,也是白淨書生的同門,隻比他舅舅晚了三年登科,也算得是這一輩裏的青年才俊了,他也是年末才堪堪從金華縣令任上迴京,旋被升了浙江道監察禦史,尚未派下具體的巡視差遣,故而眼下略得清閑。
鄧良知無法前來的消息讓原本聞訊而來的幾位江西同鄉也頗感遺憾,座中一個瘦長臉,兩頰微須的叫薑曰廣,另一個麵貌清秀的叫塗紹煃,兩人都是南昌府新建縣人,與出身同府奉新縣的此間主人都是熟識好友,又是白鹿洞書院的同門,更都是萬曆四十三年的同榜舉人,這次本也是結伴上京參考的。
除了此兩人,還有一位滿麵紅光的漢子,年紀也在四十上下,名叫劉鐸,是吉安府人士,也是帥眾的同年,如今在刑部做著主事。
劉鐸正覺得沒能見到鄧良知有些掃興,便道:“不該選在這勞什子五嶽觀的,連杯熱酒也喝不上。”
帥眾聞言笑道,“我以,喝酒誤事,以後這杯中物還是少碰為妙。”
這位劉鐸劉我以平日行事頗為肅直,隻在一個酒字上讓人為難,當初殿試時就因為酗酒過量書寫策論越了幅才跌落到了三甲,還好殿試不黜落考生,不然就要悔恨終生了。
劉鐸卻道:“說到這酒,最近我倒是得到兩瓶逸品。”
“哦?是山東的秋露白還是括蒼的金盤露啊?”帥眾打趣道。
“都不是,說來你也許不信,這酒卻是曾隆吉托人送來的,名叫國士無雙。”
“曾棟不是在廣東任官麽?那裏能有什麽好酒?”帥眾聞言後也是一愣,他有此疑問倒並不奇怪,如今天下所謂七大名酒就沒聽說一個出自廣東的。曾棟與劉鐸相善,不過自選了香山縣令便音信稀少,卻不想還能給劉鐸送來什麽酒中逸品。
劉鐸道:“的確是在廣東,說來此酒大有來頭,聽說是什麽前宋遺民所製,販自海外,其酒色純淨毫無雜質,入口甘冽芳香滿口鼻,我隻喝了一迴便舍不得珍藏了起來。而且這酒竟是用的玻璃瓶子乘裝,光是這瓶子把玩起來都讓人愛不釋手。”
他說的這酒其實是三亞酒廠新近投放到廣東的產品,原本開發高度烈酒隻是為了醫療使用順便分化當地的奉教迴迴,沒想到這酒出來之後大受當地人歡迎,不僅迴迴、商人趨之若鶩,就連黎明和奉教的切支丹都成了消費群體。傅小飛細思之下覺得又是一條生財之道,於是幹脆給取了個國士無雙的雅號包裝一番拿到廣東試水,算來此事也是王星平他們剛從廣東出發時候的事情。至於另外一種加了大黃的版本——大唐公主則是送到澳門專司外銷,據說賣得也很是不錯的樣子。
正說著閑話,帥正忽然想起什麽,道:“對了,今日還有一位同年要來。”
“是哪一位?”
“上迴沒有參加殿試的那位。”
“沒有參加殿試?”劉鐸用奇怪的眼神看著帥眾,思緒中像在搜索著什麽,忽然他像想了起來道:“是貴州的那個馬什麽英?”
“馬士英。”帥眾道。
“對,就是這個名字,怎麽他也要來參加此會?”不過馬上他又恍然,“他倒是不用參加會試的,難怪如此悠閑。”
“其實也不是衝著這文會而來,是他一個師弟想要拜會三郎。”帥眾說著朝旁邊那白淨書生看去。
“拜會三郎?弟弟你什麽時候這麽有名了?”白淨書生的大哥在旁搭腔,若在江西說起奉新二宋或許士林中有些名聲,但這是京師,對方又是遠在貴州的士子,怎麽看都搭不上界的。
那白淨書生聞言也是一臉茫然,“真是說來拜會我?”
他這話剛才問出,外麵已經聽到一人大聲道:“帥年兄,我來遲了。”
話音落處,一個衣著灑脫的青年帶著三兩從人便進了後院直奔禪房而來,旁邊還跟著引路的甘吉英和一位道官。
馬士英進門之後先打了個拱,“見過幾位學兄,小子馬士英有禮了。”
他說完之後讓出身後一名少年,正是王星平。
王星平也學著他一拱手,“見過各位前輩,不知哪位是宋長庚先生?”
白淨書生聞言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拱手笑道:“在下便是宋應星。”
“原來閣下便是宋先生,小子貴陽王星平有禮了。”說完王星平又是一躬身。
兩方一番寒暄又紛紛落座,這邊宋應星的哥哥宋應升及帥眾也都為馬士英等一一紹介,王星平自然也不會放著近乎不套,他對著宋應星剛剛引介過的一位白胖中年深施了一禮,“原來寨雲先生竟是文貞公(注:楊士奇)的後人,真是幸會。”
被稱作寨雲先生的楊嘉祚也趕緊迴禮。
王星平又道:“先生既是泰和人,不知可見過青螺先生(注:郭子章)否?郭公撫黔十載,於我鄉梓多有恩德的。”
楊嘉祚聞言略感神傷,“如何沒有見過,郭相公是萬曆三十七年致仕歸鄉的,我未中進士前在家鄉多蒙他教導,隻可惜前些日子收到家中消息,郭公已然仙逝了。”
“怎麽就故去了?我還想迴鄉時順道去拜問一番的,實在是可惜。”王星平故作神傷的搖了搖頭,反正拉關係的目的已經達到,別人死與不死也就與他無關了。
帥眾也道:“今日正好我以兄也在,衝然拜托的那事便要著落在他身上。”
那劉鐸聞言嗔怪起來,“你先前可沒跟我說過,到底是何事?”
馬士英道:“其實是幫我這師弟所求,他現下在貴陽衛軍中,幫著撫軍張相公屯田練兵,這迴便是想要從刑部要些判了流刑的工匠過去幫著打造軍器。”
王星平一聽這位劉老爺就是刑部的主事,正好便把自己的要求又說了一遍,還不忘加以補充,“我伯父和左讚善徐公都答應為此事上書了。”
“未請教令伯父是哪一位?”劉鐸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王星平道:“太仆寺王少卿。”
“原來是王前輩。”
王星平接著又加以補充,“過兩日我還要拜會貴部祁郎中,也要言及此事,朝中諸公若是都肯相幫,此事便成了大半,日後貴州改土歸流,各位都是大明的功臣。”
此時宋應星插進話來,“王賢弟找宋某不會也是為了此事吧?我雖沒有官身,但若是真如你所言,我和大兄倒也是可以上書言事的。”
王星平嗬嗬笑道:“倒非此事,我打問得先生精於格物之道,尤喜農工之學,如今張撫軍委我屯田練兵多涉其中,不知先生有沒有興趣隨我到貴陽襄助一二?”
他問話問得直接,宋應星也不是敷衍之輩,便著實與王星平探討起來,其間還指出陽明心學所謂格物的謬誤之處,他向來主張的是宋儒張載的關學,更是提出了一個讓王星平耳目一新的名詞——開物。宋應星結合自己在民間觀察的認知,認為一切事物皆有其理,了解世間至理的過程叫做開物顯然更為合適,幾句話一出,在場眾人也都深服其論,同時也讓王星平心中大覺來得值了。
最後這‘文會’便開得有些不倫不類,沒做出些像樣的文章,但說到宋應星最為得意的民生之術還是談了兩三個時辰,從江南的絲織業如何用早雄蠶配晚雌蠶來配出更加優質的絲蠶品種,到江西的農民如何以人畜穢遺並油枯肥田還兼論了田之背陰向陽與骨石灰的使用,再到西南的水稻種植如何保障水、苗比例,甚至連計劃生育的話題都有所涉及。這些讓旁人隻是覺得宋生博學的話題在王星平聽來卻都是經世致用的手段,更是堅定了他要延請宋應星入黔的心思。
而宋應星對於王星平往往能夠接上自己思路,且對各種民生之學都能說得頭頭是道,也對這少年大感欽佩。
這樣直到日落時分,兩人都還意猶未盡的樣子,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臨走之時,宋應星單獨將王星平一行送到了五嶽觀門口,王星平也終於聽到了宋應星說出了期待已久的一句。
“若是今科又不能中,我倒是願意隨你去貴州經曆一番的。”
【參考文獻】
1、《大明會典》
2、《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3、《天工開物》宋應星
4、《光緒江西通誌》
5、《萬曆順天府誌》
6、《萬曆野獲編》沈德符
7、《明代北直隸地區的農業經濟》張崗
8、《明代華南農業的自然條件》王雙懷
9、《萬曆順天府城複原圖》
10、《明代絲織業中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原因淺探》任克
11、《明代江西鄉試、會試榜輯錄》郭海波
12、《明史?薑曰廣傳》
13、《明季南略》張崟
14、《餘幹之學諸儒與白鹿洞書院發展述略》張勁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