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繼續厚著臉皮求紅票】


    “學生拜見肅之先生。”


    既然王命得都要稱唿對方一聲前輩,喊一句先生絕對是沒錯。


    “果然是人才一表。”


    見王星平麵若冠玉,身量不高,卻身姿挺拔,走路間透著讀書人的雍容氣度,眉眼卻又不失鋒銳,當下客人便讚了一句。


    那老者看上去五十朝上,生得慈眉善目,眉眼之中卻透著一股威嚴。王星平隻瞥見一眼,便將目光移了下來,麵對有身份的士人自當要有所注意,不能乖張過剩。


    藍綢的大帶,本色的腰裙,頭戴著一頂半舊的東坡巾,雖然穿著隻算尋常,但配上這氣度,客人的身份當是不一般。


    王星平表情自如,微笑著答道:“不敢當先生謬讚,不過是汗不敢出而已。”


    《世說新語?言語》中的這一段典故,說的是魏國的鍾毓、鍾會兄弟的故事。


    因為在國中名聲大,十三歲時,兩兄弟隨其父鍾繇一起被魏文帝曹丕召見。見了皇帝,鍾毓便不停的流汗,曹丕問:“卿麵何以汗?”鍾毓迴答說:“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又問鍾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栗栗,汗不敢出。”


    本是個急中生智的故事,用以說明鍾會的少年老成,也是印證他日後的作為。


    明代士人少有不讀史的,《世說新語》這樣的雖是閑書,卻是正經收入了宋太宗命人編纂的《太平廣記》,其中多有典故,更是不會不看。


    況且隨著話本和說書的流行,這些段子早就跟三國一起在市井中給說了多少迴。王星平用這一句來迴,卻是極妙,既沒有自貶身份,又把對方給抬了起來,潛移默化之間便把臉麵做足,彼此距離也被拉近,連王命德也不得不在心中暗讚了一聲。


    那老者果然入巷,轉過臉對著王命德哈哈大笑起來。


    “我可不敢當魏文帝,不過我看你這侄子多半能比鍾士季強。”


    邊說那老者便又走出來將王星平扶住,道:“先前還聽你族叔說你整日在家讀書,卻不想也是個善謔的,甚好,甚好。”


    這時再看這位肅之老爺便覺多了幾分親切,全不見傳統士人那種板起的麵孔。


    王命德又在一旁道:“肅之前輩是萬曆二十三年進士,比起你伯父高中時還要早上三科。”


    老者卻謙遜道:“科場無先後,我與存思乃是平輩論交,純是意氣相投。”言辭中並無得色。


    聽這老者語氣似乎與王尊德關係非同一般,又是進士,多半同為朝中官員,想必這位的品級也是低不了,聽他說的雖是官話,卻還是帶著江浙一帶口音。


    想想也不奇怪,以前梅凱西曾經做過統計,結果他也看過。有明一代,兩浙福建的進士加起來占了將近全國一半,等閑遇見一個進士老爺說話口帶吳音實在是尋常,若是操著本地土語反倒不對。


    一旁的王命德便問起,“賢侄今日卻是有空。”


    王星平說得坦然,“想著明日便是叔叔生日,侄兒如今守製家中,不便前來道賀,故而先準備了些禮儀送來,略表心意,阿母也有一份賀儀。”


    進門時王星平已經吩咐王小六與王家下人交割,不過都是些尋常布匹器皿,王家仆人等客人走後自會將禮單呈上。


    王命德對這侄兒頗為看中,並不在乎禮物,迴道。:“嫂嫂卻是有心了,迴去代我謝過你母親。”


    被讓進廳中,相互謙讓一番,三人又分了賓主而坐,王星平自己找了下首,等兩位長輩落了座方才坐下。


    “聽說王家賢侄這些日子都在家中讀書?都讀些什麽?”


    長輩詢問晚輩,又是讀書人,多半都要問這麽一句,單獨來見王命德時,這位族叔尋常也是如此來問,今天這位客人還是如此開場。


    “迴先生的話,四書都已通讀了,閑來無事也看些閑書。”


    “閑書?說來聽聽。”看得出來,聽見王星平在讀閑書,老者頗為欣喜。


    四書五經是自宋以來科舉的根本,四書是《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五經則是《詩經》、《書經》、《禮記》、《易經》、《春秋》。


    大抵在明代科考中,四書題是必考,雖然《大學》因為字少很難得出到題目,但也不是說就一定不會考,是以需要通讀。


    但五經卻是選修,所謂專治一經。


    讀閑書的人不少,要麽就是科舉無望的,要麽就是才學過人的,但都還得是讀書人。像王星平這樣年紀輕輕又是書香門第的少年,尚未考取功名便將時間耗在閑書上,至少是對自己的才學有著充分自信。


    而在王星平看來,明代士人的科舉受限於八股文,形式過於死板,隻要熟悉各經內容,又能通達運用,剩下的就要看眼界了,而在眼界這一點上,他自問比這些明代士大夫要高上許多,故而對於有著幾年準備的科舉還是很有信心,至少考個舉人當是不難。


    想要適應時代,就要尋求最便捷的途徑來提升自己,通過科舉功名便是一條捷徑,認準了這條路,便要堅持走下去,而其他的愛好,不過是他增長見聞,了解明代社會的需求使然罷了。


    既然不犯什麽忌諱,也就無可不言。


    王星平迴道:“這幾日看的是戚少保的《紀效新書》。”


    戚少保即是戚繼光,嘉靖年間的名將,以抗倭而聞世,其所著《紀效新書》便是他在東南沿海平滅倭寇時練兵和治軍經驗的總結。


    其因功得授特進光祿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故而如今世稱戚少保的都是說戚繼光。


    此書不類如今世上流行的《孫子》、《吳子》,隻講大略,而是從細節出發,將治軍從選兵、器械、號令、行營等方麵詳加分說,甚至還專門有下炊灶說一節來說明後勤保障的重要,嘉靖以後,各地軍將多效法之。對於了解明代軍隊的情況,極有幫助。


    因為經常需要出門行商,王父覺得這書中關於刀槍等器械的訓練分條逐目,頗為詳盡,於是也收藏了一本,平日裏用以讓三櫃左孳麟領著教習眾夥計。


    “兵書……可是因為令尊的事。”


    那老者聽了便問,王星平為報父仇,連同息烽所的守軍滅了一股紅苗並破了一個本地勾連賊人的硐子的事情,他也是聽說了的。


    明末士大夫喜言兵事,這是當下的一股風氣,《紀效新書》畢竟不同於尋常兵書的空洞。


    少年人讀兵書的從來不少,自己老家山陰縣那等文風薈萃之地,都是一樣,何況這貴州。


    “有些因由,但也不全是。”王星平的迴答卻看不出情緒。


    老者便不再問王星平,似在迴憶的說起:“記得戚少保著此書時是嘉靖三十九年,老夫是嘉靖四十年生人,這書倒是比老夫還要長上一歲。”


    “先生博聞。”


    王星平心想著這位多半是兩浙人士,對戚繼光的逸聞軼事應該自小就耳融目染,決不可能全然不知,這一句博聞,畢竟客套。


    卻聽王命德在旁問老者道:“說起來戚少保與令尊翁陽和先生似也頗有淵源。”


    就聽老者說話略有戚色,“先父在時曾薦了徐文長入胡襄懋幕中,戚少保抗倭時也多有讚劃,不過也是嘉靖三十六年時的事情,那時我尚未出生。”


    徐文長即是紹興名士徐渭,與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的解縉和大學士李東陽的小友門生楊慎並稱為“當世三大才子”,即便王星平在上一世也是知其名的。


    其人一生放浪不羈,屢試未中,最後跟隨胡宗憲入幕,多為俞大猷和戚繼光參讚軍務,方才老者口中的胡襄懋多半就是說的胡宗憲。


    “說起來徐文長當年誤殺發妻,還是先父和諸狀元為他多方奔走才能免罪。”


    王命德便在旁讚道:“兩位狀元為其說項,這也是天大的臉麵了。”


    徐渭是大名士,徐渭殺妻一節也作為名人軼事在大明廣為傳播,即便是王星平這一世的少年記憶中都有些點滴。


    先不論殺妻事由的對錯,單就兩位狀元好友全力營救,的確可以說是天大的臉麵,尋常人等能有一個身為進士的摯友便是一份榮耀了,何況狀元,還是兩個。


    那諸狀元諸大綬是嘉靖三十五年殿試狀元,與徐渭是紹興同鄉,也是好友,當然這些王星平並不知曉。


    隻是聽了方才王命德的恭維,知道了這位老者的父親也是一位狀元,老者本人又是進士,那如此門第,不說貴州,即便是江南,也是了不得的,也就難怪王命德如此恭敬。


    那老者卻將話題兜了迴來,感興趣的問起王星平,“賢侄既然在讀戚少保的書,可有些心得?”


    這就是老者要考王星平了,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多了,老者就是浙江人,又與戚家有這樣的淵源,說得岔了,可是要鬧笑話的。


    不過王星平從來自信,隻將心中真實想法說來,想來不會有錯,多年的經曆告訴他越是有真才實學之人,越是好交流,反倒是平素的愚夫愚婦,市井潑皮頗賴應付,便恭謹的娓娓道來。


    “不敢說心得,戚少保賴以平定東南的治軍之法盡在此書,可謂是備極周詳了,隻是看過之後不免感歎。”


    欲揚先抑的手段是吸引聽眾的基本,但在老者聽來卻是新鮮,果然就有了興趣。


    “賢侄卻是為何而歎?”


    “隻歎世人多愚,以為讀了幾本兵書,便事事皆可依循,卻不知一時之法當一時之用,絕沒有什麽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


    王命德早就對這族侄的見識折服,倒是那老者,初聞王星平這話,頓覺有趣,聽得越發用心起來。


    【注:胡宗憲的諡號襄懋是隆慶六年追贈,故而此時可用,而這位老者的父親的諡號文恭卻是在天啟後才追贈,故而此節中稱唿隻以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標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老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老爺並收藏標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