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百姓的錢還給百姓
抄家流放咱不慌,先搬空個侯府 作者:無鹽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林清殊倒是接上了弟弟的話:
“咦,別說,哥,我倒是覺得小弟說的是對的。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現在家裏父母都安康,你還沒成親。說實話,考科舉對你來說也不難,你差的,還真的就是實實的出去走走。走吧,我和阿元給你做保鏢,我們一起去,爹娘也就更放心啊。”
許氏可不願意啊,都走了,她有什麽好玩的?
“流放一路走了那麽久,你們還沒走夠啊?”
許氏都覺得,流放那一路,讓自己這身子骨都得到了鍛煉了。自己現在走路都能健步如飛一樣的行走了。
“流放那不一樣,這種遊學走可不一樣。”
倒是林承文說道:
“倒是真的可以。你妹妹和阿元的武功都不錯,有他們在,我們也放心,隻他們出去,我們也不放心,不如你們一起。”
林弘博也在考慮這一點,流放的路上,他們更多的是沉重的負擔和心理上體力上的壓力,誰還能顧及到看各處的風土人情?了解當地的一些事情?
所以,如果真的能出去走走,還真的不錯。
林弘博也就點頭道:
“那,那我明年春闈前迴來。”
“爹,娘,我也要去!你們可不能偏心,哥哥一點兒武功都沒有能去,我最少還能自保一會兒。我也要去。”
“我們都走了誰陪爹娘啊?”
林清殊故意說著。
林弘遠急了:
“娘有爹陪著,我們都不在家,娘正好再給我們生一個妹妹呀,你們都有我這個弟弟可以欺負,我也要寵一個妹妹。爹,娘,你們就再生一個妹妹吧。”
許氏臉一紅,兒子都那麽大了,未來的女婿還在這裏呢,這傻小子說啥呢。
倒是林清殊哈哈大笑道:
“行,就衝你這一句,我同意,帶著你。哈哈哈,接下來就看爹的了。”
突然被兒女們調笑的老倆口都紅了臉。
晚上,自然就水到渠成的想要努力完成任務啊。
說了要出行,那自然要做一些準備,不過有林清殊在,東西都不怕多帶,林清殊放出豪言,他們想帶多少就給帶走多少。
這話一出,小弘遠連自己的風箏都帶上了。
許氏倒是經過了這次流放,知道了女兒的能耐,有她在,三個孩子的安全都是放心的,何況還有一個賀元恕,據說比女兒還厲害呢。
再加上見識了一下女兒能帶東西的能力,嚇得許氏差點兒不能說話,那床,一下子就不見了。女兒說她學的法術,可以直接帶走那些東西。真的就全不見了。
然後想要什麽都能拿出來什麽,馬上就有。
林承文瞪了女兒一眼,不該這麽張揚,就怕小弘遠人小嘴不緊,說出去了怎麽辦?
林清殊說那是因為自己被太子的人打死在井裏,閻王說她還不該死,就送她迴來,再給了她這個法術的。
這樣的說法,很是荒唐,但卻得到了他們的認可。
所以,這件事,小弘遠都發了誓,不會提。
晚上,林承文又單獨找了女兒聊,直接問她,那些人家家裏的東西和庫房裏的書房裏的,都是她收了的?
林清殊直接承認了。不隻是她收了,她還和賀元恕拿著那些銀錠子在北城發了一夜的錢,每條街,挨家挨戶的都丟了一個銀錠到人家家裏去。第二天讓小乞丐們散播謠言,說是誰要是拿到了這個錢說出去的,誰的錢就會被老天收走。
於是,就沒有一戶人家會往外說,倒是救了很多家人的急。
林清殊把自己撒錢的事說給父親聽了。做為端方君子的父親自然批評女兒這種行為不該。
林清殊表示,正經人家正當來路的錢,自己也沒有亂用,現在隻是還欠著當初收了沈家的錢莊的錢的事。
“爹,要不你們戶部把這個事認下來,我出錢,你們派人核對那些帳,拿得出來存條的人,就兌給人家,我當時也是恨那沈家和太子,才把那錢莊給打劫了。我可不是想貪用百姓的錢。”
林承文看女兒拿出來錢莊的賬本,無比的頭痛:
“我拿什麽理由跟皇上說?”
林清殊想了一下說道:
“那我就把賬本和錢放在一個地方,給你一封信,你拿著去找皇帝,然後再帶來去找出來?就說是搜城搜到的。”
這種理由好假,但也還過得去。
於是,那天晚上,林清殊去了圈後,確定把東西都放到城北的那個城隍廟裏。
因為他們發現那個城隍廟裏的城隍老爺的腹中是空的,林清殊試了一下,倒把所有的銀子都給放下了。而賬本就放到了供桌下就可以了。
這裏很久沒有人來了。
迴到家裏來,林清殊直接用自己空間裏前世帶來的筆寫了一封簡單的信。說是委托戶部主理,把這些錢兌換給百姓。剩下的,就入戶部國庫。
第二天,林承文拿著信就進了宮,說是今天早上醒來就在自己的床頭,嚇了自己一跳,所以,一大早都顧不得早朝要在那邊等的了,先來迴了皇帝。
皇帝還在吃早膳,聞言接過信看了一下,驚得坐起。然後就推遲了早朝,親自帶著人馬,叫上了幾位重臣,一起去了城北的城隍廟。
當從那城隍爺的肚子裏搬出大量的金銀出來,所有的人都驚呆了。
特別是一些叫化子們,沒想這個乞丐窩是最有錢的地方。
而百姓一傳十十傳百。北城的城隍廟就成了香火最盛的地方了。
當然,第二天,朝廷貼出了告示,說是當初沈家的那個錢莊裏存了錢的人,拿著存條,可以到戶部來對賬後對應著領迴自己的錢。也可以存在戶部。因為戶部成立了一個大興銀行。
大興銀莊直接由朝廷經管,這樣的話,就不存在商家跑路了。
於是,來兌錢的人,一下子就議論開了,這上麵開出來的利錢還多一點點,而且是由戶部接管,這樣就有底了,第一天,並沒有多少人兌了銀子出去,大家都去商量了。
而過了幾天,整個大興銀行就立在了大理寺的對麵,兌換銀子的,和新存銀子的,都可以到這裏來辦理。如果家裏有急事要用銀子的,也可以憑房契地契這些來這裏抵押著辦理貸了款迴去用了再來還,隻是貸款的利錢更多,大家得算好了再下手。
一時間,這裏就排起了長隊,而這個銀行,接著就會在各州府開設點。
當然,這主意是林清殊講給林承文聽,父女倆研究了兩個晚上。
“咦,別說,哥,我倒是覺得小弟說的是對的。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現在家裏父母都安康,你還沒成親。說實話,考科舉對你來說也不難,你差的,還真的就是實實的出去走走。走吧,我和阿元給你做保鏢,我們一起去,爹娘也就更放心啊。”
許氏可不願意啊,都走了,她有什麽好玩的?
“流放一路走了那麽久,你們還沒走夠啊?”
許氏都覺得,流放那一路,讓自己這身子骨都得到了鍛煉了。自己現在走路都能健步如飛一樣的行走了。
“流放那不一樣,這種遊學走可不一樣。”
倒是林承文說道:
“倒是真的可以。你妹妹和阿元的武功都不錯,有他們在,我們也放心,隻他們出去,我們也不放心,不如你們一起。”
林弘博也在考慮這一點,流放的路上,他們更多的是沉重的負擔和心理上體力上的壓力,誰還能顧及到看各處的風土人情?了解當地的一些事情?
所以,如果真的能出去走走,還真的不錯。
林弘博也就點頭道:
“那,那我明年春闈前迴來。”
“爹,娘,我也要去!你們可不能偏心,哥哥一點兒武功都沒有能去,我最少還能自保一會兒。我也要去。”
“我們都走了誰陪爹娘啊?”
林清殊故意說著。
林弘遠急了:
“娘有爹陪著,我們都不在家,娘正好再給我們生一個妹妹呀,你們都有我這個弟弟可以欺負,我也要寵一個妹妹。爹,娘,你們就再生一個妹妹吧。”
許氏臉一紅,兒子都那麽大了,未來的女婿還在這裏呢,這傻小子說啥呢。
倒是林清殊哈哈大笑道:
“行,就衝你這一句,我同意,帶著你。哈哈哈,接下來就看爹的了。”
突然被兒女們調笑的老倆口都紅了臉。
晚上,自然就水到渠成的想要努力完成任務啊。
說了要出行,那自然要做一些準備,不過有林清殊在,東西都不怕多帶,林清殊放出豪言,他們想帶多少就給帶走多少。
這話一出,小弘遠連自己的風箏都帶上了。
許氏倒是經過了這次流放,知道了女兒的能耐,有她在,三個孩子的安全都是放心的,何況還有一個賀元恕,據說比女兒還厲害呢。
再加上見識了一下女兒能帶東西的能力,嚇得許氏差點兒不能說話,那床,一下子就不見了。女兒說她學的法術,可以直接帶走那些東西。真的就全不見了。
然後想要什麽都能拿出來什麽,馬上就有。
林承文瞪了女兒一眼,不該這麽張揚,就怕小弘遠人小嘴不緊,說出去了怎麽辦?
林清殊說那是因為自己被太子的人打死在井裏,閻王說她還不該死,就送她迴來,再給了她這個法術的。
這樣的說法,很是荒唐,但卻得到了他們的認可。
所以,這件事,小弘遠都發了誓,不會提。
晚上,林承文又單獨找了女兒聊,直接問她,那些人家家裏的東西和庫房裏的書房裏的,都是她收了的?
林清殊直接承認了。不隻是她收了,她還和賀元恕拿著那些銀錠子在北城發了一夜的錢,每條街,挨家挨戶的都丟了一個銀錠到人家家裏去。第二天讓小乞丐們散播謠言,說是誰要是拿到了這個錢說出去的,誰的錢就會被老天收走。
於是,就沒有一戶人家會往外說,倒是救了很多家人的急。
林清殊把自己撒錢的事說給父親聽了。做為端方君子的父親自然批評女兒這種行為不該。
林清殊表示,正經人家正當來路的錢,自己也沒有亂用,現在隻是還欠著當初收了沈家的錢莊的錢的事。
“爹,要不你們戶部把這個事認下來,我出錢,你們派人核對那些帳,拿得出來存條的人,就兌給人家,我當時也是恨那沈家和太子,才把那錢莊給打劫了。我可不是想貪用百姓的錢。”
林承文看女兒拿出來錢莊的賬本,無比的頭痛:
“我拿什麽理由跟皇上說?”
林清殊想了一下說道:
“那我就把賬本和錢放在一個地方,給你一封信,你拿著去找皇帝,然後再帶來去找出來?就說是搜城搜到的。”
這種理由好假,但也還過得去。
於是,那天晚上,林清殊去了圈後,確定把東西都放到城北的那個城隍廟裏。
因為他們發現那個城隍廟裏的城隍老爺的腹中是空的,林清殊試了一下,倒把所有的銀子都給放下了。而賬本就放到了供桌下就可以了。
這裏很久沒有人來了。
迴到家裏來,林清殊直接用自己空間裏前世帶來的筆寫了一封簡單的信。說是委托戶部主理,把這些錢兌換給百姓。剩下的,就入戶部國庫。
第二天,林承文拿著信就進了宮,說是今天早上醒來就在自己的床頭,嚇了自己一跳,所以,一大早都顧不得早朝要在那邊等的了,先來迴了皇帝。
皇帝還在吃早膳,聞言接過信看了一下,驚得坐起。然後就推遲了早朝,親自帶著人馬,叫上了幾位重臣,一起去了城北的城隍廟。
當從那城隍爺的肚子裏搬出大量的金銀出來,所有的人都驚呆了。
特別是一些叫化子們,沒想這個乞丐窩是最有錢的地方。
而百姓一傳十十傳百。北城的城隍廟就成了香火最盛的地方了。
當然,第二天,朝廷貼出了告示,說是當初沈家的那個錢莊裏存了錢的人,拿著存條,可以到戶部來對賬後對應著領迴自己的錢。也可以存在戶部。因為戶部成立了一個大興銀行。
大興銀莊直接由朝廷經管,這樣的話,就不存在商家跑路了。
於是,來兌錢的人,一下子就議論開了,這上麵開出來的利錢還多一點點,而且是由戶部接管,這樣就有底了,第一天,並沒有多少人兌了銀子出去,大家都去商量了。
而過了幾天,整個大興銀行就立在了大理寺的對麵,兌換銀子的,和新存銀子的,都可以到這裏來辦理。如果家裏有急事要用銀子的,也可以憑房契地契這些來這裏抵押著辦理貸了款迴去用了再來還,隻是貸款的利錢更多,大家得算好了再下手。
一時間,這裏就排起了長隊,而這個銀行,接著就會在各州府開設點。
當然,這主意是林清殊講給林承文聽,父女倆研究了兩個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