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避開了這邊又遇到那邊
抄家流放咱不慌,先搬空個侯府 作者:無鹽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不知道林大人是誰,這些人可知道林大人是誰。
一路上擔心的事兒終於發生了嗎?
那麽是誰給那些難民透露林大人會被流放到這裏,要經過這條路。而這些人就攔路在這裏?
林清殊和許景天聽到這個消息,臉色都有些不太對。
對他們來說如果來的是殺手,他們可以毫不客氣的上前把人殺了就行,但這些都是老百姓。
他們並不知道真相,和他們解釋,你也無法解釋的通。
更何況這次的災難確實讓很多百姓死於非命,他們擺著自己親人的屍體在那裏攔路,你怎麽說?
同樣聽到這個消息的林承文,臉色先是發白,然後又漲得通紅。
要說不怕他肯定還是怕的,但是卻又很生氣。
這明顯就是有人在前麵設下的局。
宋押差就更是擔心了。
一路都護送到這裏來了,要是過不了這一關,他們的這趟任務也算失敗。
其實鬧這樣的事兒,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所有的百姓如果借這個機會進攻領帶人的話,對他們押差來說,老百姓是在劫囚。
不管他們抓到林大人是要殺了林大人還是要怎麽辦,隻是對宋押差他們來說都是劫囚,而現在明明知道前麵有人要劫囚,他們如果還押著人往前去,那他們就是自不量力了。
雖然他們是官差,他們好拳難敵四手。
再說那些人中會不會有殺手?
宋押差第一時間就轉頭看向了許景天,希望他拿個決定。無形中他就已經把許景天當做他們此行的領頭人了。
許景天卻和林承文對看了一眼又看看林承文後說道:
“我們還是避其鋒芒吧,和老百姓正麵剛上,這樣也不太好。這旁邊有小路嗎?如果有小路,我們從小路穿過去,多走一截路都沒關係。”
小路是肯定有的,鄉下的路四通八達。隻是有些小路必須要有地頭蛇,他們才熟悉。
又過了一會兒,牛勝也迴來了,其他的幾個去探聽消息的小夥子也悄悄的跑了迴來。
牛勝的臉色也很難看,他小聲的對許景天說道:
“少主,前麵明顯是有人組織著他們在那裏攔路的,路上擺了將近五丈遠的全是死人,有的死人身上還有泥土,一看就是從地裏挖出來擺在那裏的,都有臭味了!兵器倒是沒有,都哭哭哀哀的站在那裏等著。”
這種情況下他們更不能過去硬剛,他們練武的能衝過去,許氏他們是肯定過不去的。
林清殊讓顧山青問了一下,那些小孩子中有沒有人對附近的山路比較熟悉,從這裏可不可以拐個過去。
不想還真有。
有個小孩怯生生的說道:
“青公子我知道,但是我們得往後退一裏路左右。”
然後他指著身後遠處有一棵比較高的樹說道:
“就在那棵樹那邊那裏有一個分岔道,過去之後要過一條小河,過了小河溝,翻過這一座山,就插到了小鎮的另一邊,我就是這附近的人,我爹在的時候跟我爹一起去收過山貨,所以我知道這條路。”
真正收山貨的人一般都是走鄉串戶,而且他們都要走那些窮山僻壤的山林裏,在那些地方他們才可能遇到絕好的山貨。
林清殊點點頭說道:
“好,你帶路,我們馬上往迴走。”
然後又跟表哥許景天說:
“最好留一個人迴頭去跟外祖父他們說一聲,不然的話這邊的人沒有撤去,外祖父他們過來就正好撞上了。”
許景天又輕輕皺起眉頭,這派誰去?
沒辦法,還是隻有把醫仙穀的另一個人一派去了,但是他們如果走小路的話,馬車就沒辦法駛過去。
這時袁崇聖站出來說道:
“青公子如果你信得過我,就把馬車交給我,我弟弟給你們走,隻是要留一個趕車的大叔跟我一起。”
這袁家兄弟倆很受顧山青的看重,是因為顧山青莫名的對讀書人有一種崇敬之心。
但因為收留這些孩子,也就才這幾天的時間,林清殊根本沒有過多的時間來和他們有更深的交流。
能知道這兄弟倆的名字都好在顧山青,總是把他倆帶到林清殊的麵前。
人與人的交往,有的時候有一種莫名的信任,林清殊就覺得這袁家兄弟很合自己的眼緣。
所以平時顧山青總把他倆帶在身邊,林清也從來沒有說過什麽。但是在他們練體的時候,特意讓顧山青給他們倆的標準定的低一點,畢竟他們一直沒有吃過這種苦。
現在袁崇聖站出來說這話。林清殊想也沒想,就點頭答應,並讓牛勝留下趕馬車。
然後讓顧山青去招唿那些小子,讓他們都把自己褲腿裏的石頭丟出來,大家輕裝上路,一路開小跑,倒迴去從那條岔道走。
叫一個小孩跑步,他可能跑不到幾步就會覺得累,但是有一群小孩這樣跑起來,他們互相之間就有一種攀比心理。
唿拉拉的一群小孩在顧山青的帶領下,跟著那個跑過山貨的小孩走。
林清殊從摸了一些碎銀子給到袁崇聖。讓他和牛勝見機行事,如果能夠過了這個鎮就往前走,一路上留下記號就是。
牛勝自然是知道他們醫仙穀的聯係的暗號的。
為了方便行事。在許景天的眼神壓力之下,宋押差沒有辦法,隻能打開了林承文他們的木枷和所有的鐵鏈。
宋押差隻覺得自己這一趟差押送的非常的憋屈。
可是他又沒辦法,這一路上要不是有許景天幫助他們,吃也吃不了那麽好,也可能在第一批殺手來的時候,他這趟差事就結束了。
但那樣的結束可能是連他的生命也跟著結束。
所以現在的情況下,他隻能聽許景天的。
所有人掉頭從那個分叉道往前走,果然是要經過一條小河,小河上麵有一個小石橋。
彎彎曲曲的田間小路更難走,好在過了橋不遠,就是一片小樹林。
隻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避開了那邊的鬧事的老百姓,卻沒想到在這樹林裏又遇到了另一群人。
一路上擔心的事兒終於發生了嗎?
那麽是誰給那些難民透露林大人會被流放到這裏,要經過這條路。而這些人就攔路在這裏?
林清殊和許景天聽到這個消息,臉色都有些不太對。
對他們來說如果來的是殺手,他們可以毫不客氣的上前把人殺了就行,但這些都是老百姓。
他們並不知道真相,和他們解釋,你也無法解釋的通。
更何況這次的災難確實讓很多百姓死於非命,他們擺著自己親人的屍體在那裏攔路,你怎麽說?
同樣聽到這個消息的林承文,臉色先是發白,然後又漲得通紅。
要說不怕他肯定還是怕的,但是卻又很生氣。
這明顯就是有人在前麵設下的局。
宋押差就更是擔心了。
一路都護送到這裏來了,要是過不了這一關,他們的這趟任務也算失敗。
其實鬧這樣的事兒,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所有的百姓如果借這個機會進攻領帶人的話,對他們押差來說,老百姓是在劫囚。
不管他們抓到林大人是要殺了林大人還是要怎麽辦,隻是對宋押差他們來說都是劫囚,而現在明明知道前麵有人要劫囚,他們如果還押著人往前去,那他們就是自不量力了。
雖然他們是官差,他們好拳難敵四手。
再說那些人中會不會有殺手?
宋押差第一時間就轉頭看向了許景天,希望他拿個決定。無形中他就已經把許景天當做他們此行的領頭人了。
許景天卻和林承文對看了一眼又看看林承文後說道:
“我們還是避其鋒芒吧,和老百姓正麵剛上,這樣也不太好。這旁邊有小路嗎?如果有小路,我們從小路穿過去,多走一截路都沒關係。”
小路是肯定有的,鄉下的路四通八達。隻是有些小路必須要有地頭蛇,他們才熟悉。
又過了一會兒,牛勝也迴來了,其他的幾個去探聽消息的小夥子也悄悄的跑了迴來。
牛勝的臉色也很難看,他小聲的對許景天說道:
“少主,前麵明顯是有人組織著他們在那裏攔路的,路上擺了將近五丈遠的全是死人,有的死人身上還有泥土,一看就是從地裏挖出來擺在那裏的,都有臭味了!兵器倒是沒有,都哭哭哀哀的站在那裏等著。”
這種情況下他們更不能過去硬剛,他們練武的能衝過去,許氏他們是肯定過不去的。
林清殊讓顧山青問了一下,那些小孩子中有沒有人對附近的山路比較熟悉,從這裏可不可以拐個過去。
不想還真有。
有個小孩怯生生的說道:
“青公子我知道,但是我們得往後退一裏路左右。”
然後他指著身後遠處有一棵比較高的樹說道:
“就在那棵樹那邊那裏有一個分岔道,過去之後要過一條小河,過了小河溝,翻過這一座山,就插到了小鎮的另一邊,我就是這附近的人,我爹在的時候跟我爹一起去收過山貨,所以我知道這條路。”
真正收山貨的人一般都是走鄉串戶,而且他們都要走那些窮山僻壤的山林裏,在那些地方他們才可能遇到絕好的山貨。
林清殊點點頭說道:
“好,你帶路,我們馬上往迴走。”
然後又跟表哥許景天說:
“最好留一個人迴頭去跟外祖父他們說一聲,不然的話這邊的人沒有撤去,外祖父他們過來就正好撞上了。”
許景天又輕輕皺起眉頭,這派誰去?
沒辦法,還是隻有把醫仙穀的另一個人一派去了,但是他們如果走小路的話,馬車就沒辦法駛過去。
這時袁崇聖站出來說道:
“青公子如果你信得過我,就把馬車交給我,我弟弟給你們走,隻是要留一個趕車的大叔跟我一起。”
這袁家兄弟倆很受顧山青的看重,是因為顧山青莫名的對讀書人有一種崇敬之心。
但因為收留這些孩子,也就才這幾天的時間,林清殊根本沒有過多的時間來和他們有更深的交流。
能知道這兄弟倆的名字都好在顧山青,總是把他倆帶到林清殊的麵前。
人與人的交往,有的時候有一種莫名的信任,林清殊就覺得這袁家兄弟很合自己的眼緣。
所以平時顧山青總把他倆帶在身邊,林清也從來沒有說過什麽。但是在他們練體的時候,特意讓顧山青給他們倆的標準定的低一點,畢竟他們一直沒有吃過這種苦。
現在袁崇聖站出來說這話。林清殊想也沒想,就點頭答應,並讓牛勝留下趕馬車。
然後讓顧山青去招唿那些小子,讓他們都把自己褲腿裏的石頭丟出來,大家輕裝上路,一路開小跑,倒迴去從那條岔道走。
叫一個小孩跑步,他可能跑不到幾步就會覺得累,但是有一群小孩這樣跑起來,他們互相之間就有一種攀比心理。
唿拉拉的一群小孩在顧山青的帶領下,跟著那個跑過山貨的小孩走。
林清殊從摸了一些碎銀子給到袁崇聖。讓他和牛勝見機行事,如果能夠過了這個鎮就往前走,一路上留下記號就是。
牛勝自然是知道他們醫仙穀的聯係的暗號的。
為了方便行事。在許景天的眼神壓力之下,宋押差沒有辦法,隻能打開了林承文他們的木枷和所有的鐵鏈。
宋押差隻覺得自己這一趟差押送的非常的憋屈。
可是他又沒辦法,這一路上要不是有許景天幫助他們,吃也吃不了那麽好,也可能在第一批殺手來的時候,他這趟差事就結束了。
但那樣的結束可能是連他的生命也跟著結束。
所以現在的情況下,他隻能聽許景天的。
所有人掉頭從那個分叉道往前走,果然是要經過一條小河,小河上麵有一個小石橋。
彎彎曲曲的田間小路更難走,好在過了橋不遠,就是一片小樹林。
隻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避開了那邊的鬧事的老百姓,卻沒想到在這樹林裏又遇到了另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