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他為她爭奪天下
願卿度朝暮,為君枕山河 作者:萬貫入我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何不敢說?”顧葉榮眼神飄忽,輕咳一聲,關上窗戶低聲道,“小九,你老實告訴爹,四殿下他有沒有那個心思?”
哪種心思?
顧葉榮雖未言明,但昭然可見。
顧雲珂緩緩點了點頭,猶豫了片刻又搖搖頭:“他本不想爭的,但以後怕是……太子、二殿下還有三殿下竟緊緊相逼。這迴,太子更是對我們顧家出了手。”
她記得很清楚,沈北梟親口問過她,想不想做皇後。倘若她想要那個鳳位,他則心甘情願的為她去爭奪這個天下。
那個高高在上的位子,有什麽好的?
若真要說出個所以然來,不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罷了。
經曆前世種種,顧雲珂不再惦記高位,隻想順遂的活著,過完此生平淡歲月。
奈何她將門嫡女的出身,本就不凡。
顧葉榮沉沉歎息,迴憶起這幾位皇子的幼年往事,不禁一陣噓唏嗟歎:“為父,是看著幾位殿下長大的。真要算起關係來,他們都是我的外侄兒。沒曾想他們長大成人,會為了那個位子,不惜爭個頭破血流。”
顧雲珂皺緊眉頭鬆開些許:“爹,太子和四殿下的關係,到底如何呢?”
皇親國戚,父子兄弟一場。
究竟是幸運,還是他們的不幸呢?
盞中溫水早就放至涼透。
顧葉榮摩挲著杯沿的青瓷花紋,平靜地說:“太子對這個親弟弟,一向是無可挑剔的好。在外人看來,他們應當是一對難得擁有真情的天家兄弟。倘若不是這迴太子急著對顧家出手,從而暴露己身,我怎麽都想不到,太子會對老四出手。”
事實再一次告訴世人,天家兄弟無真情可言,到最後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一人獨活。
曆朝曆代,每一位坐上高位的帝王,腳下或多或少都沾著至親之人的血。
這偌大天下就是個巨大的熔爐,吞噬人性、剿滅人倫,最後還要讓世人歌頌。
“小九。”
顧葉榮斂去惋惜的目光,看向對麵神思飄散的顧雲珂,嚴肅地說:“如果四殿下想爭,我們顧家上下定會……”
“不可以!”
顧雲珂慌亂的打斷了他的話。
顧葉榮狐疑地皺眉道:“為什麽不可以?”
察覺到自己失態,顧雲珂緩緩吐出一口氣:“爹爹,現在談起這些,為時尚早。況且沈北梟同我說過,他選擇我並不是為了我們顧家的兵權。”
顧葉榮訝然道:“老四竟然是這麽說的?等他打了勝仗迴來,我得和他好好聊聊。”
頓了一會兒,他又喃喃自語起來:“看來大覺寺不僅求平安有用,求姻緣也蠻有用的。你看你本來癡癡傻傻的就盯著世子,去了趟大覺寺遇到四殿下,就腦子開竅了!開竅了好啊,少走許多彎路。”
“爹爹!”顧雲珂好一陣無奈。
不過細細想來,大覺寺確實見證了她和沈北梟的相遇和拉扯。
屋外,陳九瑛畢恭畢敬的敲了敲門:“小王妃,宋姑娘在外頭,說是一定要見到您。”
顧雲珂對爹爹做了個噤聲的動作,起身推開門,見到宋安語紅著眼睛站在廊下。
“宋姐姐,您這是……”
宋安語臉上的表情有些複雜,握住她的雙手,壓低了聲音:“小九,有件事,我得找你商量。”
顧雲珂驚訝的瞠目,扭頭看了眼陳九瑛,後者低下頭退出了院子,站在廊下背對著她們,暫時不讓其他下人仆從入內。
“宋姐姐,我們進去再說。”
哪怕牛無庸已死,保不齊益州城內還有其他眼線,小心駛得萬年船總歸沒錯。
兩人進了屋內,顧葉榮坐在窗邊,看向女兒帶進來的姑娘,眉頭一皺:“小九,這是哪家姑娘……怎麽有點眼熟。”
顧雲珂還未來得及把她介紹給爹爹。
宋安語接上他探究的目光,眼中閃過局促:“顧叔?您、您還記得晚輩嗎?我爹是宋懷仁,先前他在宮中文職當差,和您見過幾迴,有一次宮中設宴,晚輩隨父親和您打過照麵。”
顧葉榮一拍腦袋:“宋家的姑娘,我想起來了,話說你爹後來移了官職,是去了哪兒?”
他畢竟是武將,這些文官的差事轉移,了解的不甚清楚。並不知道宋安語的父親早不在人世,此時當著人家姑娘的麵提起來,豈不是叫人徒增傷悲?
顧雲珂生怕宋安語難過,清了清嗓子替她做了解釋:“爹,宋姐姐的爹……移職後來了益州,本是益州城主知州,後來遭人陷害亡故,才換上了牛無庸這個貪慕虛榮的爛人。”
顧葉榮神情恍惚了片刻。
曾經同朝為官,雖文武不同道,但上朝時抬頭不見低頭見。再者宋懷仁為人老實本分,不像其他文官,仗著自己滿肚子墨水,就在背後嚼人舌根。
幾年前宋懷仁接旨離開景都,朝堂上少了一個不起眼的官員,大多人發現了也不會過問。那段時間顧葉榮沒看到宋懷仁,打聽後知道他舉家搬遷去了其他城池述職,覺得對宋懷仁也是件能夠在外建功立業的好事。
“宋家娃娃,你莫要傷心,你父親遭人嫌害,他的死……”
顧葉榮剛好勸勸宋安語。
她打斷了長輩的話:“顧叔,小九!我父親他沒死,就在知州府邸的暗室地牢內。”
顧雲珂一愣,這個反轉倒讓她腦子轉不過彎兒來了,和爹爹相視一眼,重新把重點落在宋安語的話上,追問道:“宋姐姐,你說清楚,你父親他沒死,是什麽意思?”
人的情緒太過激動時,容易說不出話。
顧雲珂見宋安語肩膀顫抖了起來,趕緊扶著她在椅子上坐下,倒了杯水遞過去:“你別急,慢慢說,有什麽我能幫你的?如果你爹沒死,那有些事情,以後就能更容易的解決了。”
太子和李丞相私底下到底在盤算什麽?意外被宋懷任發現,意圖殺人滅口,可人為何被關押在地牢,遲遲沒有被殺害?
這些謎題,全都聚集在宋懷仁的身上,如果他沒死,這些事都應該能得到答案了。
哪種心思?
顧葉榮雖未言明,但昭然可見。
顧雲珂緩緩點了點頭,猶豫了片刻又搖搖頭:“他本不想爭的,但以後怕是……太子、二殿下還有三殿下竟緊緊相逼。這迴,太子更是對我們顧家出了手。”
她記得很清楚,沈北梟親口問過她,想不想做皇後。倘若她想要那個鳳位,他則心甘情願的為她去爭奪這個天下。
那個高高在上的位子,有什麽好的?
若真要說出個所以然來,不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罷了。
經曆前世種種,顧雲珂不再惦記高位,隻想順遂的活著,過完此生平淡歲月。
奈何她將門嫡女的出身,本就不凡。
顧葉榮沉沉歎息,迴憶起這幾位皇子的幼年往事,不禁一陣噓唏嗟歎:“為父,是看著幾位殿下長大的。真要算起關係來,他們都是我的外侄兒。沒曾想他們長大成人,會為了那個位子,不惜爭個頭破血流。”
顧雲珂皺緊眉頭鬆開些許:“爹,太子和四殿下的關係,到底如何呢?”
皇親國戚,父子兄弟一場。
究竟是幸運,還是他們的不幸呢?
盞中溫水早就放至涼透。
顧葉榮摩挲著杯沿的青瓷花紋,平靜地說:“太子對這個親弟弟,一向是無可挑剔的好。在外人看來,他們應當是一對難得擁有真情的天家兄弟。倘若不是這迴太子急著對顧家出手,從而暴露己身,我怎麽都想不到,太子會對老四出手。”
事實再一次告訴世人,天家兄弟無真情可言,到最後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一人獨活。
曆朝曆代,每一位坐上高位的帝王,腳下或多或少都沾著至親之人的血。
這偌大天下就是個巨大的熔爐,吞噬人性、剿滅人倫,最後還要讓世人歌頌。
“小九。”
顧葉榮斂去惋惜的目光,看向對麵神思飄散的顧雲珂,嚴肅地說:“如果四殿下想爭,我們顧家上下定會……”
“不可以!”
顧雲珂慌亂的打斷了他的話。
顧葉榮狐疑地皺眉道:“為什麽不可以?”
察覺到自己失態,顧雲珂緩緩吐出一口氣:“爹爹,現在談起這些,為時尚早。況且沈北梟同我說過,他選擇我並不是為了我們顧家的兵權。”
顧葉榮訝然道:“老四竟然是這麽說的?等他打了勝仗迴來,我得和他好好聊聊。”
頓了一會兒,他又喃喃自語起來:“看來大覺寺不僅求平安有用,求姻緣也蠻有用的。你看你本來癡癡傻傻的就盯著世子,去了趟大覺寺遇到四殿下,就腦子開竅了!開竅了好啊,少走許多彎路。”
“爹爹!”顧雲珂好一陣無奈。
不過細細想來,大覺寺確實見證了她和沈北梟的相遇和拉扯。
屋外,陳九瑛畢恭畢敬的敲了敲門:“小王妃,宋姑娘在外頭,說是一定要見到您。”
顧雲珂對爹爹做了個噤聲的動作,起身推開門,見到宋安語紅著眼睛站在廊下。
“宋姐姐,您這是……”
宋安語臉上的表情有些複雜,握住她的雙手,壓低了聲音:“小九,有件事,我得找你商量。”
顧雲珂驚訝的瞠目,扭頭看了眼陳九瑛,後者低下頭退出了院子,站在廊下背對著她們,暫時不讓其他下人仆從入內。
“宋姐姐,我們進去再說。”
哪怕牛無庸已死,保不齊益州城內還有其他眼線,小心駛得萬年船總歸沒錯。
兩人進了屋內,顧葉榮坐在窗邊,看向女兒帶進來的姑娘,眉頭一皺:“小九,這是哪家姑娘……怎麽有點眼熟。”
顧雲珂還未來得及把她介紹給爹爹。
宋安語接上他探究的目光,眼中閃過局促:“顧叔?您、您還記得晚輩嗎?我爹是宋懷仁,先前他在宮中文職當差,和您見過幾迴,有一次宮中設宴,晚輩隨父親和您打過照麵。”
顧葉榮一拍腦袋:“宋家的姑娘,我想起來了,話說你爹後來移了官職,是去了哪兒?”
他畢竟是武將,這些文官的差事轉移,了解的不甚清楚。並不知道宋安語的父親早不在人世,此時當著人家姑娘的麵提起來,豈不是叫人徒增傷悲?
顧雲珂生怕宋安語難過,清了清嗓子替她做了解釋:“爹,宋姐姐的爹……移職後來了益州,本是益州城主知州,後來遭人陷害亡故,才換上了牛無庸這個貪慕虛榮的爛人。”
顧葉榮神情恍惚了片刻。
曾經同朝為官,雖文武不同道,但上朝時抬頭不見低頭見。再者宋懷仁為人老實本分,不像其他文官,仗著自己滿肚子墨水,就在背後嚼人舌根。
幾年前宋懷仁接旨離開景都,朝堂上少了一個不起眼的官員,大多人發現了也不會過問。那段時間顧葉榮沒看到宋懷仁,打聽後知道他舉家搬遷去了其他城池述職,覺得對宋懷仁也是件能夠在外建功立業的好事。
“宋家娃娃,你莫要傷心,你父親遭人嫌害,他的死……”
顧葉榮剛好勸勸宋安語。
她打斷了長輩的話:“顧叔,小九!我父親他沒死,就在知州府邸的暗室地牢內。”
顧雲珂一愣,這個反轉倒讓她腦子轉不過彎兒來了,和爹爹相視一眼,重新把重點落在宋安語的話上,追問道:“宋姐姐,你說清楚,你父親他沒死,是什麽意思?”
人的情緒太過激動時,容易說不出話。
顧雲珂見宋安語肩膀顫抖了起來,趕緊扶著她在椅子上坐下,倒了杯水遞過去:“你別急,慢慢說,有什麽我能幫你的?如果你爹沒死,那有些事情,以後就能更容易的解決了。”
太子和李丞相私底下到底在盤算什麽?意外被宋懷任發現,意圖殺人滅口,可人為何被關押在地牢,遲遲沒有被殺害?
這些謎題,全都聚集在宋懷仁的身上,如果他沒死,這些事都應該能得到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