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少白聽得道宗師父的意思,於是拉著李青暄去找封德榜。奈何此時的封德榜,對於追殺緝拿吳少欽之事,根本沒有放在心上。畢竟上次自己僥幸逃脫,不然可能命喪黃泉。


    可是礙於道宗的麵子,封德榜還是當著吳少白與李青暄的麵,吩咐下去了。


    那李青暄此時已然打定了主意,自己一定要親自去往北海雪原,找吳少欽報仇雪恨。


    話說二人迴到了京城九衛府衙門,吳少白就被道宗緊急召見,商議要事去了。李青暄見狀,趁機收拾一些細軟,離開了京師。


    她一路往北,過了大唐地界,進入了北海雪原。此時的北海雪原,人煙稀少,滿天白雪。李青暄隻是知道吳少欽在此,可是到底在何處,卻是不得而知。


    她本想一路打聽,奈何問了很多人根本不認識吳少欽,更不會給予她任何幫助。無奈,李青暄隻好自己親自去找。畢竟是殺父大仇,李青暄不敢有任何怠慢。此時她的內心,恨意衝昏了頭腦。


    但說這一日,遇一人騎馬而來。他看到李青暄如此國色天香,下馬拜道:“在下杜淳風,敢問姑娘如何稱唿?”


    李青暄謹慎的問道:“我與您不認識,幹嘛告訴你我的名字?”


    但見此人,不過而立之年。雖然留有胡須,但是英氣逼人。中等身材,雖然不是什麽美男子,卻是人中上人。


    杜淳風看到李青暄有點謹慎懷疑,立即解釋道:“姑娘誤會了,我並無惡意。我隻是看姑娘眉宇之間,很像一人。”


    “誰?”李青暄立即問道。


    “逍遙山莊莊主李逍遙。”杜淳風立即說道。


    不想這句話,一下子讓李青暄內心酸楚起來。那兩行熱淚,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緊接著,杜淳風繼續說道。


    “當年我曾經借宿逍遙山莊,與李逍遙前輩切磋過逍遙劍法。聽聞他被吳少欽所殺,此人江湖上也沒有什麽名氣。”


    聽到這話,李青暄再也忍不住了,哭訴道:“我是李青暄,李逍遙是我父親。”


    “什麽,故人之後?”杜淳風立即驚訝道。然後,他立即上前仔細端詳,說道:“果然有逍遙先生的英姿,唉,您怎麽會來到北海雪原,如此荒涼之地?”


    李青暄毫無隱瞞,說道:“我聽聞吳少欽在此,所以前來找他尋仇?”


    杜淳風聽罷,立即問道:“難道此人要拜師劍聖蕭罡?看來,江湖傳聞是真的了。也罷,我也好見識一下此人。青暄姑娘,隨我去往劍聖所在的雪山。”


    李青暄聽罷,欣然前往。奈何等到二人到了雪山,此時吳少欽早已經離開了雪山。他已然跟隨雙股劍曹陽平,來到了大唐界。


    兩人在雪山待了幾日,最後還是失望而歸。雪山腳下,杜淳風建議李青暄跟隨他迴京,再做打算。這李青暄因為見到了所謂的父親的故人,也就答應跟隨他迴去京師。


    然而此時的京師中,吳少白已經找李青暄找瘋了。雖然他猜測李青暄前往了北海雪原,奈何自己師命難違,不能擅自離開京城。最後,他隻能請求封德榜相助。


    那封德榜確實很想戲耍一下吳少白,於是故意編造各種消息忽悠吳少白。同時,封德榜也是知道了吳少白對於李青暄特殊的感情。善於抓住人弱點的封德榜,此時總算是知道了吳少白最大的弱點。


    就在這個時候,李青暄跟隨杜淳風已然迴到了京城。


    京城城門外,杜淳風問道:“李姑娘,你是在何處安身?”


    李青暄迴答道:“杜先生,我是在大唐九衛之一的京衛衙門安身。我父親與那京衛掌衛道宗關係很好,也就他肯收留我。”


    杜淳風聽罷,歎息道:“唉,想不到李逍遙莊主的後人居然是寄人籬下,可憐啊可憐。在下有一建議,還是想辦法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地方為好。”


    聽到這話,李青暄隨口問道:“杜先生來此京城,去往哪裏?”


    杜淳風捋了捋自己的胡子說道:“我家世代深受當朝漢王的生母家族的恩典,我自然是去做漢王的幕僚。”


    李青暄聽到這,立即追問道:“漢王生母,那可是漢郡劉氏。聽聞漢郡的商人富可敵國,是大唐九大商號之一,號稱漢商?”


    杜淳風點了點頭,說道:“想不到李姑娘對於這些還知道甚多,不錯,我們家祖上就是劉氏的護衛。所以說,我們世代深受劉氏恩典。所以,我才願意前來京城做那漢王的幕僚。”


    李青暄繼續說道:“我聽聞那漢王年幼,那劉妃已然去世多年。這個小漢王此時比較依附於太子殿下,他的漢王的爵位也是太子殿下幫他爭取到的。”


    “不錯,劉妃去世多年,獨留漢王宮中受苦。所以,我特意前來幫助漢王。至於太子的恩典,如果可以我杜淳風願意報答。”


    李青暄看到杜淳風如此認真的說道,立即解釋道:“我也是聽聞,我此時隻是關心父親的血海深仇。”


    杜淳風立即說道:“李姑娘莫要思想壓力大,逍遙莊主的仇我也會幫助你報的。如果將來有需要我杜淳風的,請到漢王府找我。”


    說完,兩人分道揚鑣。李青暄自去大唐九衛衙門,而那杜淳風,徑直前往漢王府衙。


    到了漢王府衙,杜淳風看著氣派的漢王府,不禁感慨道:“好氣派的漢王府,這裏也是我杜淳風謀略天下的起點之處。”


    此時,有府上家丁上前拜道:“閣下是誰,為何來此?”


    杜淳風立即拿出拜帖,說道:“漢郡杜淳風,請求拜見漢王殿下。”


    家丁一聽是漢郡來人,不敢怠慢,立即迴去稟告。不一會,一個管家模樣的人跑了出來,拜道:“在下漢王府官家劉福,拜見杜先生。早就聽聞劉太爺捎信前來,杜先生要來京城輔導漢王殿下。我這邊等了很久,今日終於等到了。來,請進。”


    杜淳風滿意的點了點頭,跟著管家劉福走了進去。到了漢王府,劉福將杜淳風安排在上等客房,然後小聲說道:“漢王頑皮,現在肯定在太子府上玩耍。要不,我這就去請漢王迴來?”


    “不必了,我在漢王的書房等他吧。”


    杜淳風說罷,立即吩咐管家帶他去往漢王的書房。到了書房,杜淳風環顧四周,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漢王果然天資聰慧,都是按照我的書信吩咐布置的。好,很好。”


    不一會,一個十歲左右的少年跑了過來。但見他身著漢王服飾,雖然年少,但是英氣逼人。看似像一個紈絝子弟,卻是眉宇間透露著自信。


    隻見他快步奔入書房,吩咐所有人退下。待到周圍無人,那少年立即跪下說道:“學生拜見老師。”


    杜淳風見狀,立即上前扶起來說道:“漢王殿下,莫要如此行大禮。山野草民,可是承受不起。”


    說著,扶起來漢王。那漢王看到杜淳風如此模樣,立即說道:“早先聽聞舅舅和外公提及您,說您可是漢郡第一人才。今讓得以見到真人,果然人中豪傑。先生能夠幫我,真可謂上天降福。是母後在天顯靈,保佑了我。”


    此話說的,讓杜淳風不禁感慨萬千。這時,他略微沉思道:“漢王殿下,在下一定竭盡所能幫助您。”


    漢王點了點頭,然後繼續說道:“適才我從太子府上歸來,無意間聽聞太子屬下太尉郭勃要對付楚王,看來他們二人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了。”


    “哈哈,漢王殿下。此時對於他們來說,可謂是你死我活。陛下如今的身體如何,我們誰也不知道。可是太子與楚王的爭鬥,由來已久。漢王殿下,我們既然選擇了站在太子一旁,就要竭力幫助太子。”


    漢王點了點頭,說道:“以後,凡事有賴先生。”


    其實就在漢王離開太子府之時,太尉郭勃看到了離開的漢王,對太子說道:“太子殿下,漢王對你可謂是相當依賴啊。”


    太子聽罷,吃了一口葡萄說道:“漢王年齡太小,小時候都是我照顧他。當然,他對我依賴很強。太尉,這件事人盡皆知。現在,本太子最為擔憂的是楚王。”


    太尉郭勃聽罷,立即上前,說道:“太子殿下,不必擔憂。我已然命令國師李元第,盡快想辦法。如今朝廷百官在丞相汪值的影響下,比較傾向於楚王。朝廷我們似乎沒有任何辦法,但是大唐十三道的廣闊天地,還是大有可為的。”


    “這樣說,太尉大人有了好辦法?”太子問道。


    太尉郭勃陰險的笑道:“太子爺,我已然吩咐下去了。下一步的目標就是兩個人,長陵王李子詢,江南郡王李子錄。”


    “什麽,他們二人?”太子疑惑道。


    “是啊,太子殿下別忘了。大唐的財富聚集在天下九大商號裏麵,其中這個海商商號,可是在長陵王李子詢的手上。另外的一個水商商號,被江南郡王李子錄把持。他們二人,可都是楚王的左膀右臂。太子殿下,我們如果搞定了他們二人,掌握他們二人背後的商號。那麽我們,何懼楚王?”


    太子一聽,立即拍手稱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懸棺寶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地瓜田李家三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地瓜田李家三叔並收藏懸棺寶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