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頁
大老爺的網紅之路[紅樓] 作者:一世執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難道……這也是個有仙緣的?
王氏死賈珠被帶走的那次可是嚇壞了她,直到現在她有的時候還會在夢中驚醒,要是看不到賈珠,這一宿就別想安然入夢。
她存了這麽一個心思也不好明白地跟邢氏說出來,畢竟邢氏和大老爺府裏是個人都知道是怎麽迴事兒。不過老爺雖然不親近這位大太太,可給她威嚴啊,給她仗腰杆子啊,這邢氏的日子過的沒一天不順心的,在崔氏看來倒也是值得的。
她便委婉勸道:「我聽夫君說起璉兒的時候那語氣好生羨慕,定然是這遊學對學問上還是有進益的。而且自新皇登基以來,每次的主考官都是張大人,估計大老爺這樣也是為了避嫌吧。」
避嫌?有個什麽好避嫌的,他們賈璉可是張子野的學生,這學生還考不中一個進士,這才是笑掉世人大牙吧?邢氏心忖。
可崔氏畢竟是書香門第,這種事她懂的多,隻道:「且不說這個了,他也就罷了,男兒何患無妻,是這句吧?可迎春卻耽誤不得啊,她都是大姑娘了,可老爺這左推右擋,都讓我給迴絕了去,那北靜王世子水溶個頂個的好,我覺得再沒有比他更合心的了,而且說起來也算不上咱們家高攀,是門當戶對的人家,咱迎春將來嫁過去肯定不會受苦,你說說,這又有什麽不好的?可水溶隻比璉兒小了個兩歲,再耽誤下去,怕是就等不了迎春了!」
邢氏說到這裏心中那是一個鬱悶,要不是真的有點怕賈赦,她早跟他掰扯去了!
錯過了這樣的女婿,你拿什麽還我!
崔氏聽了她這話,倒是對邢氏更多了兩分敬重。
這幾年北靜王府自從交了兵權之後就一味地低調,四王八公之首的風采也隨之黯然,以至於他們榮國府才像是執牛耳者。
這邢氏看中水溶肯定不隻是因為水溶的世襲王爵,而是看中了水溶這個人,以及北靜王府從開國以來就不納妾的家風,就跟她爹娘當初給她找了賈珠這樣一個夫君也是苦思良久才做下的決定一樣。
當初她未掀開蓋頭見到賈珠之前尚且不解,隻是為了爹娘而嫁,待見了賈珠哪裏還不知父母的苦心?
這迎春雖是個庶出,可她那個堂伯父對這個閨女可捨得了!沒數兒的好東西往她屋子裏送,還沒嫁人就有了自己的庫房,每年都要清點核對,這什麽做派!
真真是羨煞人也。
她是個不缺錢的,也是爹娘放在手心裏寵的,可麵對迎春的時候也是好生羨慕。
這大老爺不但隻疼愛女兒,還素愛外甥女兒!
那在揚州的表姑娘,每一年都要收到兩三次東西,哪次不是一馬車?
世人隻倒是大老爺仁愛妹妹,可也沒見養在自家的小外甥被這樣縱著啊。
對,林如海和賈敏終於生了一個兒子,隻是這孩子也不知怎麽迴事兒,總是多病多災,以至於那姑奶奶來信哭訴了幾次之後,大老爺竟親去了江南,將那表少爺抱了過來。
待養在這邊之後,那小哥兒居然是肉眼可見的一日胖過一天,如今像個金童子。
邢氏又道:「那北靜王太妃也找老太太說了幾次了,隻老太太每次都應的好好的,迴頭隻讓我跟老爺說。我要是能跟老爺說的明白,還用跟她老人家道苦?」
說到這裏她甚至是拿了帕子擦了擦淚珠,道:「你說我這要怎麽辦!不知道的還以為我這個填房是黑了心的,看不得孩子好呢。」
她說著就嗚咽地哭著,像是委屈極了。
其實她也隻能找崔氏倒倒苦水,那隔壁的徐氏整天顧著兒子孫子,雖是妯娌,但和她年齡畢竟差了幾歲,而且出身上也不同。雖也是個好脾氣的,可也不太交心。
這崔氏就不同了,雖是二房的,但她也看出來了,這崔氏不在乎二房這點家業,而她家大老爺也不在乎二房分多少家財!
既如此,她還在乎個什麽勁兒?有她琮兒,有她迎春的不就夠了?
因而反能交心。
這邢氏一哭,崔氏忙上前勸導:「我的好太太,您跟我哭又有個什麽用?您隻管將這些話去跟大老爺說,順便問問他到底是個什麽成算。就算是不想讓迎春早早嫁人,提前相看倒也少不了啊,畢竟早晚都有這天的。若是那水家覺得迎春好,自然會等。要是不等隻當兩人沒緣分,您說是不是?就咱迎春這樣的,雖說不是您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可誰不知道您和大老爺多寶貝她?就算是等到二十也不愁嫁!」
這也是崔氏的真心話。
這二十歲又怎麽了?堂堂榮國公之女還找不到婆家了?
她繼而低聲道:「大老爺畢竟是國師,您看鈺哥兒不就知道了?這璉兒拖到了這個歲數,也不許迎春早早嫁人,指不定是因為命數呢。」
她這麽一說倒是讓邢氏愣住了,淚珠子也不落了,愣愣道:「命數?我怎麽會忘了這個……」
崔氏見她明白過來就直接給她轉了轉話題,說到了賈璉的歸期來。
「這璉兒在外麵遊學三年,雖然每年過年都會迴來,可今年似乎格外的晚,按說這官道上好走啊。」
聽的這裏那邢氏忙道:「那小子倒是有心,早半個月前就送了信來,隻說要和你姑奶奶還有姑父一起返京述職,也不知道怎麽就跑揚州去了!」
說到這裏邢氏還皺了皺眉,悄聲地對崔氏道:「你也不是旁人,且給我琢磨琢磨,這璉兒可不是……」
王氏死賈珠被帶走的那次可是嚇壞了她,直到現在她有的時候還會在夢中驚醒,要是看不到賈珠,這一宿就別想安然入夢。
她存了這麽一個心思也不好明白地跟邢氏說出來,畢竟邢氏和大老爺府裏是個人都知道是怎麽迴事兒。不過老爺雖然不親近這位大太太,可給她威嚴啊,給她仗腰杆子啊,這邢氏的日子過的沒一天不順心的,在崔氏看來倒也是值得的。
她便委婉勸道:「我聽夫君說起璉兒的時候那語氣好生羨慕,定然是這遊學對學問上還是有進益的。而且自新皇登基以來,每次的主考官都是張大人,估計大老爺這樣也是為了避嫌吧。」
避嫌?有個什麽好避嫌的,他們賈璉可是張子野的學生,這學生還考不中一個進士,這才是笑掉世人大牙吧?邢氏心忖。
可崔氏畢竟是書香門第,這種事她懂的多,隻道:「且不說這個了,他也就罷了,男兒何患無妻,是這句吧?可迎春卻耽誤不得啊,她都是大姑娘了,可老爺這左推右擋,都讓我給迴絕了去,那北靜王世子水溶個頂個的好,我覺得再沒有比他更合心的了,而且說起來也算不上咱們家高攀,是門當戶對的人家,咱迎春將來嫁過去肯定不會受苦,你說說,這又有什麽不好的?可水溶隻比璉兒小了個兩歲,再耽誤下去,怕是就等不了迎春了!」
邢氏說到這裏心中那是一個鬱悶,要不是真的有點怕賈赦,她早跟他掰扯去了!
錯過了這樣的女婿,你拿什麽還我!
崔氏聽了她這話,倒是對邢氏更多了兩分敬重。
這幾年北靜王府自從交了兵權之後就一味地低調,四王八公之首的風采也隨之黯然,以至於他們榮國府才像是執牛耳者。
這邢氏看中水溶肯定不隻是因為水溶的世襲王爵,而是看中了水溶這個人,以及北靜王府從開國以來就不納妾的家風,就跟她爹娘當初給她找了賈珠這樣一個夫君也是苦思良久才做下的決定一樣。
當初她未掀開蓋頭見到賈珠之前尚且不解,隻是為了爹娘而嫁,待見了賈珠哪裏還不知父母的苦心?
這迎春雖是個庶出,可她那個堂伯父對這個閨女可捨得了!沒數兒的好東西往她屋子裏送,還沒嫁人就有了自己的庫房,每年都要清點核對,這什麽做派!
真真是羨煞人也。
她是個不缺錢的,也是爹娘放在手心裏寵的,可麵對迎春的時候也是好生羨慕。
這大老爺不但隻疼愛女兒,還素愛外甥女兒!
那在揚州的表姑娘,每一年都要收到兩三次東西,哪次不是一馬車?
世人隻倒是大老爺仁愛妹妹,可也沒見養在自家的小外甥被這樣縱著啊。
對,林如海和賈敏終於生了一個兒子,隻是這孩子也不知怎麽迴事兒,總是多病多災,以至於那姑奶奶來信哭訴了幾次之後,大老爺竟親去了江南,將那表少爺抱了過來。
待養在這邊之後,那小哥兒居然是肉眼可見的一日胖過一天,如今像個金童子。
邢氏又道:「那北靜王太妃也找老太太說了幾次了,隻老太太每次都應的好好的,迴頭隻讓我跟老爺說。我要是能跟老爺說的明白,還用跟她老人家道苦?」
說到這裏她甚至是拿了帕子擦了擦淚珠,道:「你說我這要怎麽辦!不知道的還以為我這個填房是黑了心的,看不得孩子好呢。」
她說著就嗚咽地哭著,像是委屈極了。
其實她也隻能找崔氏倒倒苦水,那隔壁的徐氏整天顧著兒子孫子,雖是妯娌,但和她年齡畢竟差了幾歲,而且出身上也不同。雖也是個好脾氣的,可也不太交心。
這崔氏就不同了,雖是二房的,但她也看出來了,這崔氏不在乎二房這點家業,而她家大老爺也不在乎二房分多少家財!
既如此,她還在乎個什麽勁兒?有她琮兒,有她迎春的不就夠了?
因而反能交心。
這邢氏一哭,崔氏忙上前勸導:「我的好太太,您跟我哭又有個什麽用?您隻管將這些話去跟大老爺說,順便問問他到底是個什麽成算。就算是不想讓迎春早早嫁人,提前相看倒也少不了啊,畢竟早晚都有這天的。若是那水家覺得迎春好,自然會等。要是不等隻當兩人沒緣分,您說是不是?就咱迎春這樣的,雖說不是您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可誰不知道您和大老爺多寶貝她?就算是等到二十也不愁嫁!」
這也是崔氏的真心話。
這二十歲又怎麽了?堂堂榮國公之女還找不到婆家了?
她繼而低聲道:「大老爺畢竟是國師,您看鈺哥兒不就知道了?這璉兒拖到了這個歲數,也不許迎春早早嫁人,指不定是因為命數呢。」
她這麽一說倒是讓邢氏愣住了,淚珠子也不落了,愣愣道:「命數?我怎麽會忘了這個……」
崔氏見她明白過來就直接給她轉了轉話題,說到了賈璉的歸期來。
「這璉兒在外麵遊學三年,雖然每年過年都會迴來,可今年似乎格外的晚,按說這官道上好走啊。」
聽的這裏那邢氏忙道:「那小子倒是有心,早半個月前就送了信來,隻說要和你姑奶奶還有姑父一起返京述職,也不知道怎麽就跑揚州去了!」
說到這裏邢氏還皺了皺眉,悄聲地對崔氏道:「你也不是旁人,且給我琢磨琢磨,這璉兒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