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帶兩小隻出來打獵時周越就發現荒山上有很多的栗子樹,秋天正好是栗子成熟的季節,周越就打算找人去山上收集栗子,順便把灌木和沒什麽價值的樹木全部砍了當柴燒。
幹活自然是要算工錢的,周越想著便宜外人不如便宜莊子上的佃戶,就讓管事的去統計了,想來的就來,他來者不拒。
管事很快就把名單統計好了交到周越的手中,周越拿過來看了下,最後的那個名字讓他有些好奇,“這個人是誰?”居然叫賈大娘!他記得小棗莊上並沒有哪一戶人家姓賈?
“哦!她不是莊子上的人。”管事笑著有些尷尬道:“她是前幾天暈倒在小棗莊旁的,被莊子上的人撿迴來的乞丐。她的容貌都毀了,也不太會說話,腦子還受了傷,隻記得自己姓賈,其他什麽都想不起來的。我看她可憐,就把她留在莊子上做些雜活,她聽說在去荒山上收拾有工錢,非要我把她的名字加上。”說完,管事小心翼翼的打量著周越的表情,他怕周越責怪他自作主張。
“她願意做就來吧!不過不能偷奸耍滑。”周越毫不在意道,不過是多增加一個人而已,雖然這人的來曆讓他有些懷疑,但隻是收拾一下荒山,應該沒什麽大問題。
“哎!小的這就去吩咐。”管事趕緊應了一聲,走了。
人多力量大。
山上的栗子樹再多,也禁不住幾十號人一起打,還有二十多個半大的孩子在樹下撿。
隻不過他們做得非常快樂,周越倒是有些笑不出來了。
他預估錯了板栗的數量。
看著一籮筐一籮筐從山上抬下來的板栗,且還有許多沒有運送下來的板栗,周越的表情逐漸嚴肅。
堆得跟座小山似的板栗,他該怎麽消耗呢?
百味軒好像還沒出過與板栗有關的菜吧?
要不他弄個板栗宴出來,什麽板栗燒雞、板栗燒排骨、板栗紅燒肉、板栗燜冬菇,板栗...他記得的食譜不多,但一桌菜是怎麽也夠的。
還有明真大師那,要不他也送去一些,再附送幾個用板栗做點心的方子。
剩下的,就隻能去找安哥兒了。
京城的慈幼院他不怎麽熟悉,且這種有利於名聲的事還是讓別人來做比較好,他更喜歡悶聲發大財,一點也不喜歡被別人惦記。
打定了主意,周越就先給百味軒送了一些過去,隨後又給明真大師送了些過去,當然,這兩個地方都沒忘了把方子帶上。
至於慈幼院那邊,還得等安哥兒來了之後再說。
栗子打完了,周越讓人砍了一些長得不怎麽好看的栗子樹,留下的都是樹形比較好看的那些,而那些差強人意的,也被周越指揮著修建成了好看的樣子。
栗子打完了,接下來就是清理灌木叢和雜樹了,周越要給接下來種的果樹騰地方。
荒山山腳剛收拾出來時,安哥兒來小棗莊找周越玩了。感覺安哥兒的情緒不怎麽高,恰好周越也覺得有些手癢,就帶著安哥兒去山上找了蘑菇摘了木耳,還打了野雞做叫花雞,吃飽了之後兩人坐在山腳下歇息,周越才開始說正事,“安哥兒,我有件事想麻煩你幫我做。”
“什麽?”安哥兒吃飽喝足,正是最好說話的時候。
“山上不是打了很多栗子嗎?一時半會也吃不完,我想著把他們全部做成糖炒栗子去賣,所得的銀錢就全部捐給慈幼堂。不過我要忙著改造荒山,沒時間去做,隻好麻煩你了。”周越把這事交給安哥兒去做有兩個原因,一是他不想引人注目,安哥兒用太子妃的身份去做比他合適。二是給安哥兒找點事情做,免得安哥兒一天到晚的擔心蕭瑾。
“這...”安哥兒不是什麽都不懂的人,他知道這事做了會給他帶來什麽樣的好處,且他沒做過買賣,所以非常的猶豫,“越哥兒,我...”
“怎麽?害怕做不好?”
“有一部分這個原因。”安哥兒和璟哥兒的情況差不多,都是會管家理事但不會經商的那種人,畢竟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他們都是世族之子,怎麽都不可能和商業有什麽關係。
“這事實際上非常的簡單!”周越道:“你可以在慈幼堂去找一些十歲左右的孩子,讓他們到街口、茶樓等地方去叫賣,所得銀錢七成上交給慈幼堂,三成算他們的工資。這樣一來,你需要做的隻是找人把栗子做成糖炒栗子,然後記錄每天分發下去的數量,然後統計賬目,最後把孩子們保護好就行了。”
“若你實在是覺得自己保護不了慈幼院的孩子們,就進宮和皇後說一下這件事,讓皇後給你保駕護航。”
被周越這樣一說,安哥兒也心動了,“我能行嗎?”
“行!怎麽不行!”周越給予強烈的肯定。安哥兒詩書皆通,又會管家理事,人又細心有耐性,這事又不是多難,他相信安哥兒一定會做好的!“若是能讓皇後下一道懿旨或者有個口諭就好了,許多事你做起來會方便很多。”
秋天正是出栗子的時候,能想到用糖炒栗子賺些小錢的肯定不止周越一人,周越讓慈幼堂的孩子們自給自足是好事,但無商不奸,若是遇到心性歹毒之人就不好說了,安哥兒沒做過買賣,肯定沒有經驗,若是被人陷害,那好好的一件事就會變成一件壞事,還會連累皇室的名聲。
周越覺得還是先要個保證,讓京城的百姓都知道慈幼堂的孩子是有人護著的比較好。
安哥兒一點就通,很快就領會了周越的意思。
“我聽他說你最會弄吃的了,要不你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給個好方子讓糖炒栗子的味道更好,這樣也方便慈幼堂的孩子們賣出去。”京城在北方,秋收後會迅速進入冬季,寒冷的天氣裏有一袋熱乎乎的糖炒栗子是很安逸的事。不過糖炒栗子都一個味,吃多了會膩的。
這個他是誰不言而喻。
糖炒栗子的方子?周越摸著下巴想了下,好像有又好像沒有,“你等我迴去好好想想!”最近也不知道怎麽迴事,他的記憶裏退步了很多,好多事猛地一下怎麽都想不起來,要事後慢慢迴憶才能想起來。
“好!”安哥兒一口答應下來。
隔天,安哥兒就安排人把剩下的栗子全部拉走了。
又過了好幾天,周越才迴憶起一個糖炒栗子的方子,還自己親自動手實驗過,確實比外麵賣的好吃一些,然後才寫下來交給了安哥兒。
安哥兒有了事情做,就不常來找周越了,讓張氏想要拉近關係的打算再次落了空。
張氏對周越的做法頗有微詞,可周越毫不在意,若實在是被張氏念叨得煩了,周越就把劉致遠推出去,自己則專注的改造小棗莊。
不過最近這段時間周越煩躁的次數比往常多,張氏十次來找他,周越就有八次是把劉致遠直接推出去,見都不想見張氏那張臉。
把不重要的東西都清理掉之後,荒山上留下的東西還有不少。
周越打算在山腳種些低矮的果樹,半山腰上種些高大的果樹,再在其中間種一些爬藤類的果樹,而之前那個被拿來豢養私兵的地方,周越打算建一座別院,以後果樹開花和成熟時就帶著家人來這裏住幾天,就當度假了。
計劃好了,周越就把種果樹的計劃暫時擱置了,因為京城的冬天太冷,果樹移栽存活率極低,還是春天移植稍微好一些。
種植果樹的計劃擱置了,但改造還沒有結束。
周越讓那些在荒山幫忙的人又去荒山腳下開荒去了,這一大塊地方可是能開出一百多畝地呢!
一場大雨過後,天氣突然冷了下來,唿嘯的寒風強勢的向眾人宣告,冬天就要來了。
----
二皇子假扮士兵混入軍中的事在京城掀起了軒然大波,皇帝以及眾大臣都覺得二皇子就是個沒長腦子的傻子,還是二得不行那種!
現在是個什麽情況?皇帝的子嗣本就不多,太子已經出征了,他還跟著去湊什麽熱鬧!
不過聲討二皇子的時間不多,皇帝和眾大臣就被匈奴那邊的消息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匈奴竟主動遞交了和談書,想要與大慶化幹戈為玉帛,隻不過匈奴的要求有些離譜。
他們竟要求大慶退讓邊境十座城給匈奴,還要白送給他們一百萬擔糧食,且撤銷韓思恆的通緝令,因為韓思恆現在是他們的異姓王。
和談書是越過蕭瑾直接送到京城的,所以蕭瑾還不知道有這麽一迴事。
不過皇帝和眾大臣也不是傻的,匈奴現在才多少人?有多少糧食?哪裏來的底氣說這樣的話!
皇帝直接撕了和談書,霸氣的宣布,隻有一種可能他會給匈奴糧食,那就是匈奴納入大慶的版圖。
在朝廷上皇帝很是霸氣側漏,但下了朝,皇帝就將自己的暗衛叫了過來,分成兩隊,一隊去匈奴調查為什麽匈奴在明知道兵力不對等、糧草不足的情況下還能提出這樣離譜的要求,另一隊則加速趕去大軍中,保護太子和二皇子。
他隻有這兩個皇子了啊!
每一個都容不得有一丁點的閃失。
幹活自然是要算工錢的,周越想著便宜外人不如便宜莊子上的佃戶,就讓管事的去統計了,想來的就來,他來者不拒。
管事很快就把名單統計好了交到周越的手中,周越拿過來看了下,最後的那個名字讓他有些好奇,“這個人是誰?”居然叫賈大娘!他記得小棗莊上並沒有哪一戶人家姓賈?
“哦!她不是莊子上的人。”管事笑著有些尷尬道:“她是前幾天暈倒在小棗莊旁的,被莊子上的人撿迴來的乞丐。她的容貌都毀了,也不太會說話,腦子還受了傷,隻記得自己姓賈,其他什麽都想不起來的。我看她可憐,就把她留在莊子上做些雜活,她聽說在去荒山上收拾有工錢,非要我把她的名字加上。”說完,管事小心翼翼的打量著周越的表情,他怕周越責怪他自作主張。
“她願意做就來吧!不過不能偷奸耍滑。”周越毫不在意道,不過是多增加一個人而已,雖然這人的來曆讓他有些懷疑,但隻是收拾一下荒山,應該沒什麽大問題。
“哎!小的這就去吩咐。”管事趕緊應了一聲,走了。
人多力量大。
山上的栗子樹再多,也禁不住幾十號人一起打,還有二十多個半大的孩子在樹下撿。
隻不過他們做得非常快樂,周越倒是有些笑不出來了。
他預估錯了板栗的數量。
看著一籮筐一籮筐從山上抬下來的板栗,且還有許多沒有運送下來的板栗,周越的表情逐漸嚴肅。
堆得跟座小山似的板栗,他該怎麽消耗呢?
百味軒好像還沒出過與板栗有關的菜吧?
要不他弄個板栗宴出來,什麽板栗燒雞、板栗燒排骨、板栗紅燒肉、板栗燜冬菇,板栗...他記得的食譜不多,但一桌菜是怎麽也夠的。
還有明真大師那,要不他也送去一些,再附送幾個用板栗做點心的方子。
剩下的,就隻能去找安哥兒了。
京城的慈幼院他不怎麽熟悉,且這種有利於名聲的事還是讓別人來做比較好,他更喜歡悶聲發大財,一點也不喜歡被別人惦記。
打定了主意,周越就先給百味軒送了一些過去,隨後又給明真大師送了些過去,當然,這兩個地方都沒忘了把方子帶上。
至於慈幼院那邊,還得等安哥兒來了之後再說。
栗子打完了,周越讓人砍了一些長得不怎麽好看的栗子樹,留下的都是樹形比較好看的那些,而那些差強人意的,也被周越指揮著修建成了好看的樣子。
栗子打完了,接下來就是清理灌木叢和雜樹了,周越要給接下來種的果樹騰地方。
荒山山腳剛收拾出來時,安哥兒來小棗莊找周越玩了。感覺安哥兒的情緒不怎麽高,恰好周越也覺得有些手癢,就帶著安哥兒去山上找了蘑菇摘了木耳,還打了野雞做叫花雞,吃飽了之後兩人坐在山腳下歇息,周越才開始說正事,“安哥兒,我有件事想麻煩你幫我做。”
“什麽?”安哥兒吃飽喝足,正是最好說話的時候。
“山上不是打了很多栗子嗎?一時半會也吃不完,我想著把他們全部做成糖炒栗子去賣,所得的銀錢就全部捐給慈幼堂。不過我要忙著改造荒山,沒時間去做,隻好麻煩你了。”周越把這事交給安哥兒去做有兩個原因,一是他不想引人注目,安哥兒用太子妃的身份去做比他合適。二是給安哥兒找點事情做,免得安哥兒一天到晚的擔心蕭瑾。
“這...”安哥兒不是什麽都不懂的人,他知道這事做了會給他帶來什麽樣的好處,且他沒做過買賣,所以非常的猶豫,“越哥兒,我...”
“怎麽?害怕做不好?”
“有一部分這個原因。”安哥兒和璟哥兒的情況差不多,都是會管家理事但不會經商的那種人,畢竟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他們都是世族之子,怎麽都不可能和商業有什麽關係。
“這事實際上非常的簡單!”周越道:“你可以在慈幼堂去找一些十歲左右的孩子,讓他們到街口、茶樓等地方去叫賣,所得銀錢七成上交給慈幼堂,三成算他們的工資。這樣一來,你需要做的隻是找人把栗子做成糖炒栗子,然後記錄每天分發下去的數量,然後統計賬目,最後把孩子們保護好就行了。”
“若你實在是覺得自己保護不了慈幼院的孩子們,就進宮和皇後說一下這件事,讓皇後給你保駕護航。”
被周越這樣一說,安哥兒也心動了,“我能行嗎?”
“行!怎麽不行!”周越給予強烈的肯定。安哥兒詩書皆通,又會管家理事,人又細心有耐性,這事又不是多難,他相信安哥兒一定會做好的!“若是能讓皇後下一道懿旨或者有個口諭就好了,許多事你做起來會方便很多。”
秋天正是出栗子的時候,能想到用糖炒栗子賺些小錢的肯定不止周越一人,周越讓慈幼堂的孩子們自給自足是好事,但無商不奸,若是遇到心性歹毒之人就不好說了,安哥兒沒做過買賣,肯定沒有經驗,若是被人陷害,那好好的一件事就會變成一件壞事,還會連累皇室的名聲。
周越覺得還是先要個保證,讓京城的百姓都知道慈幼堂的孩子是有人護著的比較好。
安哥兒一點就通,很快就領會了周越的意思。
“我聽他說你最會弄吃的了,要不你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給個好方子讓糖炒栗子的味道更好,這樣也方便慈幼堂的孩子們賣出去。”京城在北方,秋收後會迅速進入冬季,寒冷的天氣裏有一袋熱乎乎的糖炒栗子是很安逸的事。不過糖炒栗子都一個味,吃多了會膩的。
這個他是誰不言而喻。
糖炒栗子的方子?周越摸著下巴想了下,好像有又好像沒有,“你等我迴去好好想想!”最近也不知道怎麽迴事,他的記憶裏退步了很多,好多事猛地一下怎麽都想不起來,要事後慢慢迴憶才能想起來。
“好!”安哥兒一口答應下來。
隔天,安哥兒就安排人把剩下的栗子全部拉走了。
又過了好幾天,周越才迴憶起一個糖炒栗子的方子,還自己親自動手實驗過,確實比外麵賣的好吃一些,然後才寫下來交給了安哥兒。
安哥兒有了事情做,就不常來找周越了,讓張氏想要拉近關係的打算再次落了空。
張氏對周越的做法頗有微詞,可周越毫不在意,若實在是被張氏念叨得煩了,周越就把劉致遠推出去,自己則專注的改造小棗莊。
不過最近這段時間周越煩躁的次數比往常多,張氏十次來找他,周越就有八次是把劉致遠直接推出去,見都不想見張氏那張臉。
把不重要的東西都清理掉之後,荒山上留下的東西還有不少。
周越打算在山腳種些低矮的果樹,半山腰上種些高大的果樹,再在其中間種一些爬藤類的果樹,而之前那個被拿來豢養私兵的地方,周越打算建一座別院,以後果樹開花和成熟時就帶著家人來這裏住幾天,就當度假了。
計劃好了,周越就把種果樹的計劃暫時擱置了,因為京城的冬天太冷,果樹移栽存活率極低,還是春天移植稍微好一些。
種植果樹的計劃擱置了,但改造還沒有結束。
周越讓那些在荒山幫忙的人又去荒山腳下開荒去了,這一大塊地方可是能開出一百多畝地呢!
一場大雨過後,天氣突然冷了下來,唿嘯的寒風強勢的向眾人宣告,冬天就要來了。
----
二皇子假扮士兵混入軍中的事在京城掀起了軒然大波,皇帝以及眾大臣都覺得二皇子就是個沒長腦子的傻子,還是二得不行那種!
現在是個什麽情況?皇帝的子嗣本就不多,太子已經出征了,他還跟著去湊什麽熱鬧!
不過聲討二皇子的時間不多,皇帝和眾大臣就被匈奴那邊的消息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匈奴竟主動遞交了和談書,想要與大慶化幹戈為玉帛,隻不過匈奴的要求有些離譜。
他們竟要求大慶退讓邊境十座城給匈奴,還要白送給他們一百萬擔糧食,且撤銷韓思恆的通緝令,因為韓思恆現在是他們的異姓王。
和談書是越過蕭瑾直接送到京城的,所以蕭瑾還不知道有這麽一迴事。
不過皇帝和眾大臣也不是傻的,匈奴現在才多少人?有多少糧食?哪裏來的底氣說這樣的話!
皇帝直接撕了和談書,霸氣的宣布,隻有一種可能他會給匈奴糧食,那就是匈奴納入大慶的版圖。
在朝廷上皇帝很是霸氣側漏,但下了朝,皇帝就將自己的暗衛叫了過來,分成兩隊,一隊去匈奴調查為什麽匈奴在明知道兵力不對等、糧草不足的情況下還能提出這樣離譜的要求,另一隊則加速趕去大軍中,保護太子和二皇子。
他隻有這兩個皇子了啊!
每一個都容不得有一丁點的閃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