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原本應該準備過大年的京城被都察院突然的一封奏折打破了平靜。
都察院左都禦史上奏,言江南府都察使齊齊上書,江南府鹽政混亂腐朽,鹽商巨賈遍地皆是,私鹽泛濫成災,朝廷官鹽被擠壓得無處容身,每每朝廷頒發禁止私鹽售賣的明令過後兩三日又故態複萌,長此以往,大慶鹽政將名存實亡!
這封奏折上達天聽之後百官的態度都非常的警惕。
不敢輕易在朝堂上多說一句話。
皇帝坐在龍椅上,倒是難得見到朝堂有這樣安靜的時候,眼神一厲,狀似輕飄飄的問,“諸位愛卿有什麽看法?”周越之前給了蕭瑾好幾個產鹽的好主意,去年一年,皇帝和蕭瑾因鹽賺了不少,現在卻有人告訴他,去年賺的錢還隻是一個零頭,大部分都被私鹽背後的既得利者拿走了,這讓皇帝怎麽能不生氣?
早知道鹽政腐敗,以為有了低成本的鹽會把私鹽打擊得沒有地方生存,哪知私鹽卻越來越猖獗了,皇帝陛下很不開心,必須要百官給他一個說法!
百官都齊刷刷的低著頭,私鹽事關重大,且皇帝還正在氣頭上,誰敢當這個出頭鳥?
三皇子小心的瞟了太子一眼,見他還什麽都沒有想到,勾唇一笑,自信的站了出去:“兒臣以為,私鹽一事與朝廷稅收息息相關,理應徹查!”
太子出列道:“古人雲‘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私鹽泛濫,江南府大大小小的官員都難逃其責,鹽政事關重大,還是應盡早肅清。”
太子和三皇子的意思都一樣,朝廷不能縱容私鹽!可偏偏太子還說江南府的官員有罪,這就有些難辦了。
位列在這朝堂之上的,就有好些出自江南的世族,要說他們沒有摻和私鹽一事,這話誰信?
韓係一派的官員也有些想不明白,這私鹽是他們私底下收‘孝敬’最多的線路,三皇子怎麽會第一個站出來要求稽查私鹽呢?
還給太子遞了個台階,把江南府的官員也拖下了水,若是皇帝真的下令嚴查江南府的官員,那他們也脫不了幹係。
三皇子今天當真是帶了腦子出門的嗎?
無數道視線射向文官排頭的那個身影上,他們都在殷切的等著韓源興站出來力挽狂瀾,稽查私鹽不要緊,反正以前也不是沒有過,隻要他們把消息遞出去,江南府那邊的人自然知道該怎麽做。可這官員是萬萬不能查的,一查必定出問題!
在萬眾矚目之下,韓源興終於站了出來,他緩緩道:“皇上,如今私鹽猖獗,臣以為,調查私鹽來源何處?怎麽把私鹽禁了才是眼下最要緊的事,至於江南府的官員,應給他們一個機會戴罪立功。”
“臣等附議!”
韓丞相這話說得妙啊!
查私鹽來源何處?用什麽辦法把私鹽禁了?
這可不是現目前最要緊的事情嗎?
可話是這樣說,事情卻不好辦啊!
要不私鹽還能如此猖獗!
看著朝堂上跪了一半的人,皇帝的眸色更深了些,想了想道:“既如此,那就讓太子去查吧!都察院派人協助。”
“兒臣遵命。”
“臣遵命。”
太子和左都禦史站出來謝恩,三皇子和韓源興緩緩退了迴去。
見狀,皇帝心中產生了些許疑問。
這私鹽可是韓源興手裏來錢的重要渠道,而今韓源興怎麽會同意他派人去調查?而且他點名讓太子去,三皇子也沒有搶奪這差事,明明三皇子去江南府查私鹽一事更便於韓源興隱藏私鹽,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呢?
可還沒等皇帝想明白,就又有人站出來說其他事情了,雖然不是什麽重要的事,但特別的雜亂,下朝後皇帝的腦袋還有些迷糊,重新洗漱換衣後才清醒了些許。
“來人,把太子找過來。”腦子清醒後,皇帝越發覺得今天上朝時韓源興的態度怪異,立即叫了蕭瑾過來商議。
皇帝不是不知道外麵有很多人希望自己與太子之間產生嫌隙,可皇帝自己心裏清楚,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之前的蕭瑾也不是,可改變之後的蕭瑾不一樣,皇帝能安心的把重擔卸下來交給他,隻不過大患還沒有除掉,這重擔他還得先挑著。
若不是因為這樣,皇帝早就撂挑子不幹和皇後去行宮過逍遙日子去了!
蕭瑾很快就來了,因為他心裏也有些不安。
見禮過後,皇帝開門見山的問道:“今天這事你有沒有覺得韓源興的態度有些怪異?”
“好像他非常希望有人去江南府查私鹽的樣子。”蕭瑾不知道自己的感覺怎麽來的,但這種感覺特別的強烈。
皇帝也有同感,“可為什麽韓源興會這樣做的?”
“要麽韓源興在江南府設了鴻門宴想請君入甕,要麽他有把握江南府的私鹽什麽都調查不出來。”除此之外,蕭瑾想不到其他的假設了。
皇帝欣慰的看了蕭瑾一眼,他也是這般揣測的,“那你還要去?”不管是哪個猜測,對蕭瑾來說都沒有什麽好的結果,且已經年底了要查私鹽就需要馬上出發,想要留在京中過年是不可能了。
要知道這私鹽都是在初春朝廷的官鹽出來前走私的,年前和年後是最好找線索的時候。
“去!”蕭瑾說的斬釘截鐵。他和皇帝的想法一樣,若私鹽被抑製住了,依靠周越給的法子,他們一年該賺多少銀子?眼瞧著匈奴又蠢蠢欲動起來,得做好相應的準備才是。“且若真是的韓源興設計想引人彀中,想逃那也是逃不了的,不若坦然麵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好!”皇帝高興的拍了拍蕭瑾的肩膀,身為大慶下一任繼任者,就該有這樣的心態。“不過你還是要多注意安全,事出反常必有妖,韓源興不會設計一個簡單的問題等你去解決,還是用私鹽這麽大一塊誘餌。”
“兒臣知道,請父皇放心。”
私鹽一事早晚都是要肅清的,現在官鹽的生產成本已經降低了一半,隻有把私鹽真正遏製住了,官鹽才能順利發行。
他們徐徐圖之了兩年,也是時候好好大幹一場了。
最後,皇帝下旨,著太子與右都禦史前往江南府調查私鹽一事,即日啟程。
----
林錦和孔璟是十一月初到的幹渠,可給劉致遠的調令上卻寫著年後就要到吏部去報到,所以劉致遠和周越與林錦他們短暫相聚後,就開始收拾東西準備迴京了。
和之前大包小包來幹渠時不一樣,周越這次打算輕裝簡行,隻帶必要的東西就好,然後在迴京的途中轉道迴周家村一趟,在周家村過完年再往京城趕。
之前籌糧時周青、周容以及周家村的百姓都給了他們很多幫助,周越想親自迴去感謝一下他們。且兩小隻和雙全都這麽大了,也是時候迴去見一見長輩們,認認人了。
據石頭說,陸謙每次來信一大半的篇幅都是問雙全怎麽樣,剩下的都是讓他照顧好玲瓏,他這個正兒八經的兒子在陸謙的眼前已經毫無地位和存在感了。
周越的想法得到了劉致遠的讚同,他也很想念家裏人了。
可周越想得好,計劃得也好,行李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就是忘了還有幹渠的百姓。
他們聽說劉致遠要調迴京城了,個個都舍不得劉致遠走,可他們又不能攔著,因為這對劉致遠來說不公平!
於是乎,他們就送東西表示自己對劉致遠和周越的感謝。
這家一包自家地裏種的土豆,那家一包自家地裏種的小麥,還有自家曬的菜幹,做的鹹肉等等,更有甚者直接送野物的,把縣衙的門口堆得滿滿當當的,據說當天開門時差點把門房壓到東西底下去。
周越看著眼前這堆得跟小山似的東西,又是感動又是無奈,這麽多,他怎麽帶得走啊!
一些該帶的格外占地方都被周越收到空間裏去了,就是為了輕裝簡行,可現在,怎麽想和輕裝簡行這四個字都挨不上邊!
劉致遠忍住嘴邊的笑意,對周越說:“要不我們把這東西給百姓們送迴去?”
“怎麽送?”周越白了劉致遠一眼,這哪樣是那個村民送過來的他們都不知道,難不成拎著什麽就是什麽了嗎?
百姓很明顯就是害怕他們不收,所以才偷偷放在縣衙門口,還不留姓名的。
劉致遠掩飾性的摸了摸鼻子,微頓了一下,道:“那要不我們把這些東西全部收下來,明天辦一場流水席,把所有百姓都請過來怎麽樣?”
雖然周越把一些東西都放空間裏去了,但很多東西還是不能放,要不引起別人注意就不好了,而他們一行近三十個人,再是輕裝簡行,這東西也少不到哪裏去,更別說還有給周家村的長輩、朋友帶的禮物,光是那些,就足足裝了兩輛馬車。
“這個主意不錯哎!”周越想了想,覺得這或許是眼下最兩全的辦法了,立即去找孔璟商議了。
現在孔璟才是幹渠縣的縣令夫人,很多事還得讓他來做!
這也是周越為了讓孔璟更快熟悉幹渠一切的方式,絕對不是為了自己偷懶!
都察院左都禦史上奏,言江南府都察使齊齊上書,江南府鹽政混亂腐朽,鹽商巨賈遍地皆是,私鹽泛濫成災,朝廷官鹽被擠壓得無處容身,每每朝廷頒發禁止私鹽售賣的明令過後兩三日又故態複萌,長此以往,大慶鹽政將名存實亡!
這封奏折上達天聽之後百官的態度都非常的警惕。
不敢輕易在朝堂上多說一句話。
皇帝坐在龍椅上,倒是難得見到朝堂有這樣安靜的時候,眼神一厲,狀似輕飄飄的問,“諸位愛卿有什麽看法?”周越之前給了蕭瑾好幾個產鹽的好主意,去年一年,皇帝和蕭瑾因鹽賺了不少,現在卻有人告訴他,去年賺的錢還隻是一個零頭,大部分都被私鹽背後的既得利者拿走了,這讓皇帝怎麽能不生氣?
早知道鹽政腐敗,以為有了低成本的鹽會把私鹽打擊得沒有地方生存,哪知私鹽卻越來越猖獗了,皇帝陛下很不開心,必須要百官給他一個說法!
百官都齊刷刷的低著頭,私鹽事關重大,且皇帝還正在氣頭上,誰敢當這個出頭鳥?
三皇子小心的瞟了太子一眼,見他還什麽都沒有想到,勾唇一笑,自信的站了出去:“兒臣以為,私鹽一事與朝廷稅收息息相關,理應徹查!”
太子出列道:“古人雲‘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私鹽泛濫,江南府大大小小的官員都難逃其責,鹽政事關重大,還是應盡早肅清。”
太子和三皇子的意思都一樣,朝廷不能縱容私鹽!可偏偏太子還說江南府的官員有罪,這就有些難辦了。
位列在這朝堂之上的,就有好些出自江南的世族,要說他們沒有摻和私鹽一事,這話誰信?
韓係一派的官員也有些想不明白,這私鹽是他們私底下收‘孝敬’最多的線路,三皇子怎麽會第一個站出來要求稽查私鹽呢?
還給太子遞了個台階,把江南府的官員也拖下了水,若是皇帝真的下令嚴查江南府的官員,那他們也脫不了幹係。
三皇子今天當真是帶了腦子出門的嗎?
無數道視線射向文官排頭的那個身影上,他們都在殷切的等著韓源興站出來力挽狂瀾,稽查私鹽不要緊,反正以前也不是沒有過,隻要他們把消息遞出去,江南府那邊的人自然知道該怎麽做。可這官員是萬萬不能查的,一查必定出問題!
在萬眾矚目之下,韓源興終於站了出來,他緩緩道:“皇上,如今私鹽猖獗,臣以為,調查私鹽來源何處?怎麽把私鹽禁了才是眼下最要緊的事,至於江南府的官員,應給他們一個機會戴罪立功。”
“臣等附議!”
韓丞相這話說得妙啊!
查私鹽來源何處?用什麽辦法把私鹽禁了?
這可不是現目前最要緊的事情嗎?
可話是這樣說,事情卻不好辦啊!
要不私鹽還能如此猖獗!
看著朝堂上跪了一半的人,皇帝的眸色更深了些,想了想道:“既如此,那就讓太子去查吧!都察院派人協助。”
“兒臣遵命。”
“臣遵命。”
太子和左都禦史站出來謝恩,三皇子和韓源興緩緩退了迴去。
見狀,皇帝心中產生了些許疑問。
這私鹽可是韓源興手裏來錢的重要渠道,而今韓源興怎麽會同意他派人去調查?而且他點名讓太子去,三皇子也沒有搶奪這差事,明明三皇子去江南府查私鹽一事更便於韓源興隱藏私鹽,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呢?
可還沒等皇帝想明白,就又有人站出來說其他事情了,雖然不是什麽重要的事,但特別的雜亂,下朝後皇帝的腦袋還有些迷糊,重新洗漱換衣後才清醒了些許。
“來人,把太子找過來。”腦子清醒後,皇帝越發覺得今天上朝時韓源興的態度怪異,立即叫了蕭瑾過來商議。
皇帝不是不知道外麵有很多人希望自己與太子之間產生嫌隙,可皇帝自己心裏清楚,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之前的蕭瑾也不是,可改變之後的蕭瑾不一樣,皇帝能安心的把重擔卸下來交給他,隻不過大患還沒有除掉,這重擔他還得先挑著。
若不是因為這樣,皇帝早就撂挑子不幹和皇後去行宮過逍遙日子去了!
蕭瑾很快就來了,因為他心裏也有些不安。
見禮過後,皇帝開門見山的問道:“今天這事你有沒有覺得韓源興的態度有些怪異?”
“好像他非常希望有人去江南府查私鹽的樣子。”蕭瑾不知道自己的感覺怎麽來的,但這種感覺特別的強烈。
皇帝也有同感,“可為什麽韓源興會這樣做的?”
“要麽韓源興在江南府設了鴻門宴想請君入甕,要麽他有把握江南府的私鹽什麽都調查不出來。”除此之外,蕭瑾想不到其他的假設了。
皇帝欣慰的看了蕭瑾一眼,他也是這般揣測的,“那你還要去?”不管是哪個猜測,對蕭瑾來說都沒有什麽好的結果,且已經年底了要查私鹽就需要馬上出發,想要留在京中過年是不可能了。
要知道這私鹽都是在初春朝廷的官鹽出來前走私的,年前和年後是最好找線索的時候。
“去!”蕭瑾說的斬釘截鐵。他和皇帝的想法一樣,若私鹽被抑製住了,依靠周越給的法子,他們一年該賺多少銀子?眼瞧著匈奴又蠢蠢欲動起來,得做好相應的準備才是。“且若真是的韓源興設計想引人彀中,想逃那也是逃不了的,不若坦然麵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好!”皇帝高興的拍了拍蕭瑾的肩膀,身為大慶下一任繼任者,就該有這樣的心態。“不過你還是要多注意安全,事出反常必有妖,韓源興不會設計一個簡單的問題等你去解決,還是用私鹽這麽大一塊誘餌。”
“兒臣知道,請父皇放心。”
私鹽一事早晚都是要肅清的,現在官鹽的生產成本已經降低了一半,隻有把私鹽真正遏製住了,官鹽才能順利發行。
他們徐徐圖之了兩年,也是時候好好大幹一場了。
最後,皇帝下旨,著太子與右都禦史前往江南府調查私鹽一事,即日啟程。
----
林錦和孔璟是十一月初到的幹渠,可給劉致遠的調令上卻寫著年後就要到吏部去報到,所以劉致遠和周越與林錦他們短暫相聚後,就開始收拾東西準備迴京了。
和之前大包小包來幹渠時不一樣,周越這次打算輕裝簡行,隻帶必要的東西就好,然後在迴京的途中轉道迴周家村一趟,在周家村過完年再往京城趕。
之前籌糧時周青、周容以及周家村的百姓都給了他們很多幫助,周越想親自迴去感謝一下他們。且兩小隻和雙全都這麽大了,也是時候迴去見一見長輩們,認認人了。
據石頭說,陸謙每次來信一大半的篇幅都是問雙全怎麽樣,剩下的都是讓他照顧好玲瓏,他這個正兒八經的兒子在陸謙的眼前已經毫無地位和存在感了。
周越的想法得到了劉致遠的讚同,他也很想念家裏人了。
可周越想得好,計劃得也好,行李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就是忘了還有幹渠的百姓。
他們聽說劉致遠要調迴京城了,個個都舍不得劉致遠走,可他們又不能攔著,因為這對劉致遠來說不公平!
於是乎,他們就送東西表示自己對劉致遠和周越的感謝。
這家一包自家地裏種的土豆,那家一包自家地裏種的小麥,還有自家曬的菜幹,做的鹹肉等等,更有甚者直接送野物的,把縣衙的門口堆得滿滿當當的,據說當天開門時差點把門房壓到東西底下去。
周越看著眼前這堆得跟小山似的東西,又是感動又是無奈,這麽多,他怎麽帶得走啊!
一些該帶的格外占地方都被周越收到空間裏去了,就是為了輕裝簡行,可現在,怎麽想和輕裝簡行這四個字都挨不上邊!
劉致遠忍住嘴邊的笑意,對周越說:“要不我們把這東西給百姓們送迴去?”
“怎麽送?”周越白了劉致遠一眼,這哪樣是那個村民送過來的他們都不知道,難不成拎著什麽就是什麽了嗎?
百姓很明顯就是害怕他們不收,所以才偷偷放在縣衙門口,還不留姓名的。
劉致遠掩飾性的摸了摸鼻子,微頓了一下,道:“那要不我們把這些東西全部收下來,明天辦一場流水席,把所有百姓都請過來怎麽樣?”
雖然周越把一些東西都放空間裏去了,但很多東西還是不能放,要不引起別人注意就不好了,而他們一行近三十個人,再是輕裝簡行,這東西也少不到哪裏去,更別說還有給周家村的長輩、朋友帶的禮物,光是那些,就足足裝了兩輛馬車。
“這個主意不錯哎!”周越想了想,覺得這或許是眼下最兩全的辦法了,立即去找孔璟商議了。
現在孔璟才是幹渠縣的縣令夫人,很多事還得讓他來做!
這也是周越為了讓孔璟更快熟悉幹渠一切的方式,絕對不是為了自己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