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京城後家事已經理順,該拜訪的人也拜訪完畢,再不去翰林院報到就說不過去了。
劉致遠和林錦一同約定好了,明天一起去翰林院點卯,而後正式開始上班。
一大早,劉致遠吃了周越特意為他準備的早飯後就出發了,在大門口與林錦相遇,結伴而行。
翰林院與皇城挨得很近,位於內城東區,與其他六部是鄰居。
此地離劉致遠的家不是很遠,騎馬差不多兩刻鍾的時間就到了。
劉致遠如今隻是翰林院的編修,正七品官,是沒有資格上朝聽政的,所以不用起大早,隻需在應卯前到達翰林院即可。
而翰林院應卯是在辰時之前,意思就是說劉致遠隻需要在辰時之前到達翰林院就不算遲到。
今天是他和林錦第一次上班,要先銷假才能正式開始上班。
劉致遠暗暗慶幸,當初買下了現在住的這處院子,相對祥文他們,他和林錦上班的距離要短好多,每天都可以多睡一會兒。
哦,忘了說,祥文等七八位好友都參加了朝考,前兩天剛發布了榜單,幾人無一例外都考上了,被選入翰林院做庶吉士,不過還要幾天才上班。
庶吉士並沒有品級,要在翰林院學習三年,再次經過考試才能成為翰林官。
選擇做庶吉士有利有弊,端看個人的選擇。
前往翰林院上班的路上,劉致遠看見了很多同路的官員。
年老體弱的官員一般都是坐轎子或者馬車,騎馬的都是年輕力壯的。
劉致遠暗暗觀察了一下,從官服的顏色和樣式就能看出來,坐馬車和轎子的基本上都是文官。而武官,基本上都是騎馬的,哪怕是上了年紀的,也是騎馬的,隻有那種老的騎不動馬的,才是坐轎子的。
像他和林錦這樣穿著文官的衣服還騎馬的,在人群中不是那麽多,稍稍吸引了點其他人的注意力。
被人行了注目禮後,劉致遠和林錦依舊麵不改色,反正也沒有律法規定文官必須要怎麽上班,現在天還不冷,騎馬上班比坐轎子方便得多,等天冷了之後,坐轎子坐馬車都行,反正他是要根據情況選擇最合適的上班方式。
劉致遠還發現,文官都比較瘦弱,很像他身子骨弱的時候,好像來一陣風就要被吹倒似的。這樣一想,文官喜歡坐轎子坐馬車上班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身子骨不行啊!
劉致遠初入官場,屬於初來乍到的,對京城一些家族標記就不是那麽的熟悉,林錦就熟悉一些,邊走邊和劉致遠講解。
很快,翰林院就到了。
劉致遠和林錦算是迴鄉探親進士中迴來得比較早的,大多都還在路上。
銷完假後,劉致遠和林錦便在一同僚的帶領下進入翰林院。
翰林院和劉致遠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樣,並沒有那麽高大恢弘,房屋的格局就是最常見的四四方方,裏麵除了辦公用的桌子外,其餘全是擺放書籍的架子,一排一排的,每排都近三米高,一眼望去全是密密麻麻的書。
劉致遠和林錦在同僚的帶領下走進書架旁的側間,那裏有個山羊須,約莫四十歲的中年漢子,他一見劉致遠和林錦,連忙站起來行禮,“下官孫合益,見過林大人,劉大人。”
劉致遠和林錦都沒有想到對方居然認識自己,臉上微微露出一些吃驚的神色,他們倆可是完全不認識這個人啊!
幫劉致遠和林錦引路的人並不為兩人解答疑惑,站在一旁看戲。
劉致遠和林錦對望一眼,沒想到上班還有考驗?
稍微穩定了下心神,觀察了孫合益的官服,劉致遠主動道:“孫侍書早,是要簽到嗎?”孫合益的官服是正九品侍書。
朝廷上下班是要點卯的,也就是所謂的簽到。
為了以防官員遲到早退,就設立了這麽一個職務,因為這點卯和年終考核直接掛鉤,是個說它不重要偏偏又不能忽視的點。
孫合益見劉致遠一語道破了他的職務,連忙把桌麵上的紙和筆遞過去,“是的,兩位大人,在這上麵簽個名即可。”他還以為劉致遠是個鄉下來的野小子,對官場上的門道不熟悉,就想著為難為難他。
殊不知劉致遠早就知道自己在這方麵的不足,先是讓林錦幫自己普及了下,後又在周越的幫助下,從蕭瑾那知道了不少東西,孫合益這點小手段,在劉致遠麵前是完全不夠看的。
簽完到後,帶領的人又帶著兩人去了另一間屋子,這裏就是正房了。
這裏的官員就很多了,劉致遠和林錦就更不敢大意了。
有了剛才那一幕,劉致遠和林錦都知道自己可能並不是那麽受歡迎。
很快,劉致遠和林錦被安排在一南一北兩個不同的空位上,把位置安排好之後,帶領他們的人留下話說會有人給他們安排事情後就走了。劉致遠和林錦應了一聲,行禮道謝,而後走到各自的座位上坐好,桌子上已經擺放了一套新的文房四寶,還有兩三個新本子和一遝宣紙。
劉致遠拿起來欣賞了一下就放下了,現在是上班時間,小差開多了可不好。
坐了好一會兒,劉致遠也沒有得到所謂的人來給他安排事務,環顧四周,他發現每個人都埋頭做著自己的事,根本沒有人理會他,與林錦隔空相望了一眼,都無奈的聳聳肩,而後劉致遠便去書架上隨便找了本書拿在手裏看,林錦也一樣。
劉致遠剛看了沒幾頁,房間裏突然活了一般,定睛一看,原來是韓思恆到了。
韓思恆是這一批新科進士裏第一個到翰林院報到的人,在劉致遠報到之前就已經上了好幾天的班,與翰林院的眾人關係都非常的不錯。
韓思恆先是和眾人一一打過招唿,而後才走到林錦的座位上,和林錦簡單說了幾句後,向劉致遠走來。
“我聽孫大人講才知道,你今天已經來報道了,找了一圈,才知道你在坐在這邊,就過來打個招唿。”
劉致遠站起身,笑道:“不敢不敢,該是下官向大人打招唿才對。”
“我們是同科,就不計較這些虛禮了。”韓思恆表現得特別謙和有禮,一副很好接近的樣子。
劉致遠笑,這話他不知道該怎麽接。韓思恆突然的親近讓他很意外,在沒有明確韓思恆有什麽目的前,劉致遠可不敢隨意動作。
韓思恆像是察覺到了什麽,閑話幾句後就離開了,但隨即就有人過來傳了話,說韓大人做東,請翰林院的諸位大人去香滿樓吃飯。
劉致遠的眉頭微皺,他能不去嗎?
下了班不該迴家陪夫郎孩子嗎?出去吃什麽飯!
林錦和劉致遠的想法差不多,他也不想去。
可他們根本找不到理由拒絕!
韓思恆的到來就是一個小插曲,很快屋子裏又恢複了之前的氛圍,劉致遠和林錦依舊沒人管找不到事情做,就像與這格格不入一般。
劉致遠還嚐試過幾次,無論他是找人問什麽,都沒有人迴答他的問題。林錦的境況與他相比稍微好一點,問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時還有人迴答,但問其他的,特別是他們的工作應該做什麽時,就閉口不談了。
幾次過後,劉致遠和林錦不約而同的想到同一個可能性,那就是:他們被孤立了!
沒有人指點,更沒有人給他們安排工作,劉致遠和林錦無所事事之下隻好開始看書,反正翰林院最不缺少的就是書。
下職後,劉致遠和林錦以為白天所有人都把他們倆當透明人,韓思恆的晚飯邀約就可以不去時,韓思恆主動來了這屋,叫住了劉致遠想要離去的腳步,“林大人,劉大人。”
劉致遠和林錦勉強勾起三分假笑,“原來是韓大人啊,有什麽指教嗎?”
韓思恆當什麽都不知道,直接道:“晚上我做東,一起吃個飯,怎麽說我們也是同榜的進士。”
在許多翰林官齊刷刷的注目禮下,劉致遠和林錦根本說不出拒絕的話,隻能應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翰林院大半的官員一起吃飯,這場麵還是很壯觀的。
吃飯時,劉致遠和林錦都如坐針氈,吃完飯就找借口溜了,誓死也不去下一波了。
走出了一段距離,劉致遠才和林錦說:“我和你惹到誰了?”在翰林院被所有人孤立,說是所有人也不算,因為其中有些老翰林還是向他們倆散發了善意的,隻是在韓思恆特意找了他們倆吃飯後,這善意就消散了。
劉致遠還記得從翰林院出來時,那些老翰林看他的眼神,很有種恨鐵不成鋼的味道。
“還能有誰?”林錦翻了個白眼,“肯定是韓家。”
“韓家?!”劉致遠倒是覺得不太可能,之前蕭瑾和周越說過,韓家的勢力主要在戶部、吏部和工部,翰林院是一個清水衙門,韓家圖謀這裏做什麽?
若是為了人才,韓家有以讀書人出名的天順府做補充,可不缺翰林院這一塊又老又難啃的骨頭。
“等著看吧!我覺得今天這事可能不是一個偶然。”林錦摸著下巴道,他老爹提前就和他說了,在翰林院的日子可能不會好過,但林錦沒有想到會這樣不好過,完完全全被人忽視了個徹底,就韓思恆一個人看見了他倆。
劉致遠皺眉,第一次切身體會官場的黑暗,他有些適應不過來,“沒事,這不是有你陪著嗎?再說了,翰林院的書挺多的,我還挺喜歡的。”
林錦也是這個意思,“那就靜觀其變吧!”他就不信韓思恆的狐狸尾巴能藏一輩子。
劉致遠和林錦一同約定好了,明天一起去翰林院點卯,而後正式開始上班。
一大早,劉致遠吃了周越特意為他準備的早飯後就出發了,在大門口與林錦相遇,結伴而行。
翰林院與皇城挨得很近,位於內城東區,與其他六部是鄰居。
此地離劉致遠的家不是很遠,騎馬差不多兩刻鍾的時間就到了。
劉致遠如今隻是翰林院的編修,正七品官,是沒有資格上朝聽政的,所以不用起大早,隻需在應卯前到達翰林院即可。
而翰林院應卯是在辰時之前,意思就是說劉致遠隻需要在辰時之前到達翰林院就不算遲到。
今天是他和林錦第一次上班,要先銷假才能正式開始上班。
劉致遠暗暗慶幸,當初買下了現在住的這處院子,相對祥文他們,他和林錦上班的距離要短好多,每天都可以多睡一會兒。
哦,忘了說,祥文等七八位好友都參加了朝考,前兩天剛發布了榜單,幾人無一例外都考上了,被選入翰林院做庶吉士,不過還要幾天才上班。
庶吉士並沒有品級,要在翰林院學習三年,再次經過考試才能成為翰林官。
選擇做庶吉士有利有弊,端看個人的選擇。
前往翰林院上班的路上,劉致遠看見了很多同路的官員。
年老體弱的官員一般都是坐轎子或者馬車,騎馬的都是年輕力壯的。
劉致遠暗暗觀察了一下,從官服的顏色和樣式就能看出來,坐馬車和轎子的基本上都是文官。而武官,基本上都是騎馬的,哪怕是上了年紀的,也是騎馬的,隻有那種老的騎不動馬的,才是坐轎子的。
像他和林錦這樣穿著文官的衣服還騎馬的,在人群中不是那麽多,稍稍吸引了點其他人的注意力。
被人行了注目禮後,劉致遠和林錦依舊麵不改色,反正也沒有律法規定文官必須要怎麽上班,現在天還不冷,騎馬上班比坐轎子方便得多,等天冷了之後,坐轎子坐馬車都行,反正他是要根據情況選擇最合適的上班方式。
劉致遠還發現,文官都比較瘦弱,很像他身子骨弱的時候,好像來一陣風就要被吹倒似的。這樣一想,文官喜歡坐轎子坐馬車上班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身子骨不行啊!
劉致遠初入官場,屬於初來乍到的,對京城一些家族標記就不是那麽的熟悉,林錦就熟悉一些,邊走邊和劉致遠講解。
很快,翰林院就到了。
劉致遠和林錦算是迴鄉探親進士中迴來得比較早的,大多都還在路上。
銷完假後,劉致遠和林錦便在一同僚的帶領下進入翰林院。
翰林院和劉致遠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樣,並沒有那麽高大恢弘,房屋的格局就是最常見的四四方方,裏麵除了辦公用的桌子外,其餘全是擺放書籍的架子,一排一排的,每排都近三米高,一眼望去全是密密麻麻的書。
劉致遠和林錦在同僚的帶領下走進書架旁的側間,那裏有個山羊須,約莫四十歲的中年漢子,他一見劉致遠和林錦,連忙站起來行禮,“下官孫合益,見過林大人,劉大人。”
劉致遠和林錦都沒有想到對方居然認識自己,臉上微微露出一些吃驚的神色,他們倆可是完全不認識這個人啊!
幫劉致遠和林錦引路的人並不為兩人解答疑惑,站在一旁看戲。
劉致遠和林錦對望一眼,沒想到上班還有考驗?
稍微穩定了下心神,觀察了孫合益的官服,劉致遠主動道:“孫侍書早,是要簽到嗎?”孫合益的官服是正九品侍書。
朝廷上下班是要點卯的,也就是所謂的簽到。
為了以防官員遲到早退,就設立了這麽一個職務,因為這點卯和年終考核直接掛鉤,是個說它不重要偏偏又不能忽視的點。
孫合益見劉致遠一語道破了他的職務,連忙把桌麵上的紙和筆遞過去,“是的,兩位大人,在這上麵簽個名即可。”他還以為劉致遠是個鄉下來的野小子,對官場上的門道不熟悉,就想著為難為難他。
殊不知劉致遠早就知道自己在這方麵的不足,先是讓林錦幫自己普及了下,後又在周越的幫助下,從蕭瑾那知道了不少東西,孫合益這點小手段,在劉致遠麵前是完全不夠看的。
簽完到後,帶領的人又帶著兩人去了另一間屋子,這裏就是正房了。
這裏的官員就很多了,劉致遠和林錦就更不敢大意了。
有了剛才那一幕,劉致遠和林錦都知道自己可能並不是那麽受歡迎。
很快,劉致遠和林錦被安排在一南一北兩個不同的空位上,把位置安排好之後,帶領他們的人留下話說會有人給他們安排事情後就走了。劉致遠和林錦應了一聲,行禮道謝,而後走到各自的座位上坐好,桌子上已經擺放了一套新的文房四寶,還有兩三個新本子和一遝宣紙。
劉致遠拿起來欣賞了一下就放下了,現在是上班時間,小差開多了可不好。
坐了好一會兒,劉致遠也沒有得到所謂的人來給他安排事務,環顧四周,他發現每個人都埋頭做著自己的事,根本沒有人理會他,與林錦隔空相望了一眼,都無奈的聳聳肩,而後劉致遠便去書架上隨便找了本書拿在手裏看,林錦也一樣。
劉致遠剛看了沒幾頁,房間裏突然活了一般,定睛一看,原來是韓思恆到了。
韓思恆是這一批新科進士裏第一個到翰林院報到的人,在劉致遠報到之前就已經上了好幾天的班,與翰林院的眾人關係都非常的不錯。
韓思恆先是和眾人一一打過招唿,而後才走到林錦的座位上,和林錦簡單說了幾句後,向劉致遠走來。
“我聽孫大人講才知道,你今天已經來報道了,找了一圈,才知道你在坐在這邊,就過來打個招唿。”
劉致遠站起身,笑道:“不敢不敢,該是下官向大人打招唿才對。”
“我們是同科,就不計較這些虛禮了。”韓思恆表現得特別謙和有禮,一副很好接近的樣子。
劉致遠笑,這話他不知道該怎麽接。韓思恆突然的親近讓他很意外,在沒有明確韓思恆有什麽目的前,劉致遠可不敢隨意動作。
韓思恆像是察覺到了什麽,閑話幾句後就離開了,但隨即就有人過來傳了話,說韓大人做東,請翰林院的諸位大人去香滿樓吃飯。
劉致遠的眉頭微皺,他能不去嗎?
下了班不該迴家陪夫郎孩子嗎?出去吃什麽飯!
林錦和劉致遠的想法差不多,他也不想去。
可他們根本找不到理由拒絕!
韓思恆的到來就是一個小插曲,很快屋子裏又恢複了之前的氛圍,劉致遠和林錦依舊沒人管找不到事情做,就像與這格格不入一般。
劉致遠還嚐試過幾次,無論他是找人問什麽,都沒有人迴答他的問題。林錦的境況與他相比稍微好一點,問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時還有人迴答,但問其他的,特別是他們的工作應該做什麽時,就閉口不談了。
幾次過後,劉致遠和林錦不約而同的想到同一個可能性,那就是:他們被孤立了!
沒有人指點,更沒有人給他們安排工作,劉致遠和林錦無所事事之下隻好開始看書,反正翰林院最不缺少的就是書。
下職後,劉致遠和林錦以為白天所有人都把他們倆當透明人,韓思恆的晚飯邀約就可以不去時,韓思恆主動來了這屋,叫住了劉致遠想要離去的腳步,“林大人,劉大人。”
劉致遠和林錦勉強勾起三分假笑,“原來是韓大人啊,有什麽指教嗎?”
韓思恆當什麽都不知道,直接道:“晚上我做東,一起吃個飯,怎麽說我們也是同榜的進士。”
在許多翰林官齊刷刷的注目禮下,劉致遠和林錦根本說不出拒絕的話,隻能應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翰林院大半的官員一起吃飯,這場麵還是很壯觀的。
吃飯時,劉致遠和林錦都如坐針氈,吃完飯就找借口溜了,誓死也不去下一波了。
走出了一段距離,劉致遠才和林錦說:“我和你惹到誰了?”在翰林院被所有人孤立,說是所有人也不算,因為其中有些老翰林還是向他們倆散發了善意的,隻是在韓思恆特意找了他們倆吃飯後,這善意就消散了。
劉致遠還記得從翰林院出來時,那些老翰林看他的眼神,很有種恨鐵不成鋼的味道。
“還能有誰?”林錦翻了個白眼,“肯定是韓家。”
“韓家?!”劉致遠倒是覺得不太可能,之前蕭瑾和周越說過,韓家的勢力主要在戶部、吏部和工部,翰林院是一個清水衙門,韓家圖謀這裏做什麽?
若是為了人才,韓家有以讀書人出名的天順府做補充,可不缺翰林院這一塊又老又難啃的骨頭。
“等著看吧!我覺得今天這事可能不是一個偶然。”林錦摸著下巴道,他老爹提前就和他說了,在翰林院的日子可能不會好過,但林錦沒有想到會這樣不好過,完完全全被人忽視了個徹底,就韓思恆一個人看見了他倆。
劉致遠皺眉,第一次切身體會官場的黑暗,他有些適應不過來,“沒事,這不是有你陪著嗎?再說了,翰林院的書挺多的,我還挺喜歡的。”
林錦也是這個意思,“那就靜觀其變吧!”他就不信韓思恆的狐狸尾巴能藏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