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儒學大家鄭康成 劉和拜見老恩師
魂穿漢末:再鑄大漢輝煌 作者:苦若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孔融為了讓劉和放心,請求劉和任命青州各級官員,劉和隨手又將孔融一眾舊部委任為青州要職。
孔融見劉和如此信任自己,心底暗暗發誓,一定要治理好青州,好好迴報劉和。
孔融堅定的說道:
“融定不負劉太尉之信任!太尉大人,融無能,使鄭君也隨之奔波,如今鄭君亦在此城,太尉大人是否前去拜見?”
鄭君就是鄭玄,鄭玄乃是儒學大家,其座下弟子千餘人,最為出名的有劉和、國淵、崔琰、孫乾、劉琰等等。
孔融對鄭玄十分敬重,不敢稱唿鄭玄其名,常尊稱鄭君。
劉和大為欣喜,忙拉著孔融道:
“尊師何在,速速領我去!”
孔融在前,一路小跑為劉和引路。
劉和隨口吩咐趙雲、徐晃守衛好城池,便領著典韋、崔琰快步跟隨孔融而去。
不多時,幾人七拐八拐,來到城中一處幽靜院落,院落四周還有十餘名兵卒守衛。
孔融躬身叫門,一名八九歲的童子開門,一偏頭,看見孔融:
“呀,是孔大人啊,速速請進,吾這就去知會鄭公!”
說完,那童子顛顛的跑去後院匯報,劉和、孔融也跟在童子身後,步入後院。
見那童子言語不凡,劉和好奇道:
“這童子小小年紀,說話得體,氣度不凡,是何人也?”
孔融介紹道:
“此乃王豹之子,豹賢弟在黃巾犯境時,與鄭君之子鄭益恩同救北海,卻雙雙被黃巾賊寇所害。鄭君念及王豹與益恩之情,故收留小王基,作為最小的入室弟子。”
之前黃巾進犯北海,鄭玄之子鄭益恩是北海郡吏,領兵支援北海的過程中,被黃巾賊寇所殺。
沒想到這小王基是當時一同被殺的王豹之子。
劉和默默點點頭:
“益恩兄可惜了,想當年吾跟隨恩師求學,益恩兄對吾多加照顧,我與他親同兄弟,可惜如今竟天人永隔,無緣再見了。”
劉和邊感慨,邊跟孔融進入後院。
後院中,鄭玄正一手懷抱四五歲小兒,一手拿書簡為數十個弟子講經。
後院本就不大,數十個弟子將後院擠得滿滿當當。
童子王基從人縫中穿過,趴在鄭玄耳邊言語一陣,鄭玄放下書簡,對著一眾弟子說道:
“吾愛徒,本朝太尉劉玄泰與孔北海來訪了,汝等且去前院互相辯經。如有不明者,事後來問我。”
一眾弟子起身,恭敬朝鄭玄行禮,紛紛前往前院。
等一眾弟子離開的差不多了,終於空出一條道路後,劉和快步上前,朝鄭玄跪拜下去:
“弟子劉和,叩見恩師!”
鄭玄一手抱小兒,一手虛扶劉和道:
“愛徒速起,汝也是當朝太尉了,無須跪拜的。”
劉和起身道: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弟子無論是何官職,跪拜恩師都是應該的。”
鄭玄欣慰的點點頭,將懷中小兒放下,喚過王基道:
“基兒,汝帶小同去前院玩耍,汝要好生看著小同,莫要讓小同傷著。”
王基重重的點點頭,拉著小同的小手,二人蹦跳著前往前院。
鄭玄目送二人,直至看不見,才收迴目光說道:
“愛徒見笑了,小同乃益恩之遺腹子,剛剛四歲。老夫生在丁卯年,小同生在丁卯日,且小同手理與老夫十分相似,因此給他取名叫小同。小同聰慧,四歲就能磕磕巴巴的讀《論語》、《毛詩》了,不過被老夫溺愛的不成樣子了,讓你看笑話了。”
鄭玄顛沛半生,僅有鄭益恩一子,卻老來喪子,白發人送黑發人,孫子又是獨子的唯一血脈。且這孫子與鄭玄的生辰,手理命文極為相像,鄭玄怎樣寵愛都是不為過的。
劉和麵色哀傷,安慰鄭玄道:
“想當年鄭大哥照顧吾良多,吾一直以益恩大哥為榜樣的。益恩大哥知道小同如此聰明,定也會十分欣慰的。”
鄭玄如今都七十歲了,白須白發,老態盡顯。
鄭玄隨手抹了下濕潤的眼角說道:
“不提益恩了,老夫有玄泰愛徒,也是老夫的驕傲。老夫聽聞愛徒治理幽州,百姓安居樂業,家家有餘糧,幽州已是邊境桃園。又聽聞愛徒力克鮮卑,強勢收迴並州北部諸郡,保全大漢國土,為師興奮的數日睡不著。如今愛徒統領雄兵,驅袁紹、收青州,大有重振漢室榮光之照,為師甚是欣慰,時刻以汝為榮啊。”
聽到鄭玄誇獎,劉和很是不好意思:
“全賴三軍用命,大批文武將士兢業盡責,才有如今局麵。恩師所派往幽州的國淵、王經、任嘏、劉德、田瓊、宋均等人,亦是出力繁多,為弟子省去許多麻煩呢。”
鄭玄微笑著點點頭:
“國淵、任嘏這二人可是老夫的得意弟子,老夫千餘弟子中,這二人也是能排的上名號的。王經學問略差點,但兵學很有天賦。劉德、田瓊、宋均三人,就略顯平庸了,不過處理些平常政務,還是可以的。”
鄭玄對弟子的評價,很是犀利,但也非常精準,劉和非常認可。
“真不愧是恩師,精準到位,幾人長短,都被恩師幾句話就說盡了。”
鄭玄也有些得意的說道:
“吾這識人之術可不弱於你劉玄泰,吾聽聞同窗盧子幹與好友蔡伯喈俱在幽州,這二人,可真是會選地方啊。”
劉和恭敬道:
“盧植公與家嶽父蔡公俱在幽州,可惜盧植公前幾年病亡,其獨子盧毓在並州國學院修習,吾家嶽父蔡公親自教導著。”
鄭玄麵帶惋惜之色:
“子幹可惜了,國之棟梁,大漢完人,卻才華埋沒,汝可要好生對待其後人。蔡伯喈好福氣啊,竟能在幽州開設學院,講經授徒,吾甚是羨慕啊。”
劉和趕忙道:
“嶽父也常說過,這大漢儒學之首必是師傅您。師傅可移步幽州,與嶽父共同研習經學,著書立傳。河北一眾學子,可都翹首以盼,盼望恩師能到河北傳道授業呢!”
鄭玄仰頭哈哈一笑:
“老夫也有心雲遊,可惜年事已高,這身軀怕是難以長途奔波了。”
確實,鄭玄出生於永健二年(公元127年),如今七十多歲了。
除去戰亂被殺的橫死之人外,在漢朝,百姓男子的平均年齡也不過五十歲上下,鄭玄這年齡妥妥的高壽了。
“那···那吾便在青州為恩師建設國學院,讓天下學子都到青州來聽老師講經傳道!”
孔融見劉和如此信任自己,心底暗暗發誓,一定要治理好青州,好好迴報劉和。
孔融堅定的說道:
“融定不負劉太尉之信任!太尉大人,融無能,使鄭君也隨之奔波,如今鄭君亦在此城,太尉大人是否前去拜見?”
鄭君就是鄭玄,鄭玄乃是儒學大家,其座下弟子千餘人,最為出名的有劉和、國淵、崔琰、孫乾、劉琰等等。
孔融對鄭玄十分敬重,不敢稱唿鄭玄其名,常尊稱鄭君。
劉和大為欣喜,忙拉著孔融道:
“尊師何在,速速領我去!”
孔融在前,一路小跑為劉和引路。
劉和隨口吩咐趙雲、徐晃守衛好城池,便領著典韋、崔琰快步跟隨孔融而去。
不多時,幾人七拐八拐,來到城中一處幽靜院落,院落四周還有十餘名兵卒守衛。
孔融躬身叫門,一名八九歲的童子開門,一偏頭,看見孔融:
“呀,是孔大人啊,速速請進,吾這就去知會鄭公!”
說完,那童子顛顛的跑去後院匯報,劉和、孔融也跟在童子身後,步入後院。
見那童子言語不凡,劉和好奇道:
“這童子小小年紀,說話得體,氣度不凡,是何人也?”
孔融介紹道:
“此乃王豹之子,豹賢弟在黃巾犯境時,與鄭君之子鄭益恩同救北海,卻雙雙被黃巾賊寇所害。鄭君念及王豹與益恩之情,故收留小王基,作為最小的入室弟子。”
之前黃巾進犯北海,鄭玄之子鄭益恩是北海郡吏,領兵支援北海的過程中,被黃巾賊寇所殺。
沒想到這小王基是當時一同被殺的王豹之子。
劉和默默點點頭:
“益恩兄可惜了,想當年吾跟隨恩師求學,益恩兄對吾多加照顧,我與他親同兄弟,可惜如今竟天人永隔,無緣再見了。”
劉和邊感慨,邊跟孔融進入後院。
後院中,鄭玄正一手懷抱四五歲小兒,一手拿書簡為數十個弟子講經。
後院本就不大,數十個弟子將後院擠得滿滿當當。
童子王基從人縫中穿過,趴在鄭玄耳邊言語一陣,鄭玄放下書簡,對著一眾弟子說道:
“吾愛徒,本朝太尉劉玄泰與孔北海來訪了,汝等且去前院互相辯經。如有不明者,事後來問我。”
一眾弟子起身,恭敬朝鄭玄行禮,紛紛前往前院。
等一眾弟子離開的差不多了,終於空出一條道路後,劉和快步上前,朝鄭玄跪拜下去:
“弟子劉和,叩見恩師!”
鄭玄一手抱小兒,一手虛扶劉和道:
“愛徒速起,汝也是當朝太尉了,無須跪拜的。”
劉和起身道: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弟子無論是何官職,跪拜恩師都是應該的。”
鄭玄欣慰的點點頭,將懷中小兒放下,喚過王基道:
“基兒,汝帶小同去前院玩耍,汝要好生看著小同,莫要讓小同傷著。”
王基重重的點點頭,拉著小同的小手,二人蹦跳著前往前院。
鄭玄目送二人,直至看不見,才收迴目光說道:
“愛徒見笑了,小同乃益恩之遺腹子,剛剛四歲。老夫生在丁卯年,小同生在丁卯日,且小同手理與老夫十分相似,因此給他取名叫小同。小同聰慧,四歲就能磕磕巴巴的讀《論語》、《毛詩》了,不過被老夫溺愛的不成樣子了,讓你看笑話了。”
鄭玄顛沛半生,僅有鄭益恩一子,卻老來喪子,白發人送黑發人,孫子又是獨子的唯一血脈。且這孫子與鄭玄的生辰,手理命文極為相像,鄭玄怎樣寵愛都是不為過的。
劉和麵色哀傷,安慰鄭玄道:
“想當年鄭大哥照顧吾良多,吾一直以益恩大哥為榜樣的。益恩大哥知道小同如此聰明,定也會十分欣慰的。”
鄭玄如今都七十歲了,白須白發,老態盡顯。
鄭玄隨手抹了下濕潤的眼角說道:
“不提益恩了,老夫有玄泰愛徒,也是老夫的驕傲。老夫聽聞愛徒治理幽州,百姓安居樂業,家家有餘糧,幽州已是邊境桃園。又聽聞愛徒力克鮮卑,強勢收迴並州北部諸郡,保全大漢國土,為師興奮的數日睡不著。如今愛徒統領雄兵,驅袁紹、收青州,大有重振漢室榮光之照,為師甚是欣慰,時刻以汝為榮啊。”
聽到鄭玄誇獎,劉和很是不好意思:
“全賴三軍用命,大批文武將士兢業盡責,才有如今局麵。恩師所派往幽州的國淵、王經、任嘏、劉德、田瓊、宋均等人,亦是出力繁多,為弟子省去許多麻煩呢。”
鄭玄微笑著點點頭:
“國淵、任嘏這二人可是老夫的得意弟子,老夫千餘弟子中,這二人也是能排的上名號的。王經學問略差點,但兵學很有天賦。劉德、田瓊、宋均三人,就略顯平庸了,不過處理些平常政務,還是可以的。”
鄭玄對弟子的評價,很是犀利,但也非常精準,劉和非常認可。
“真不愧是恩師,精準到位,幾人長短,都被恩師幾句話就說盡了。”
鄭玄也有些得意的說道:
“吾這識人之術可不弱於你劉玄泰,吾聽聞同窗盧子幹與好友蔡伯喈俱在幽州,這二人,可真是會選地方啊。”
劉和恭敬道:
“盧植公與家嶽父蔡公俱在幽州,可惜盧植公前幾年病亡,其獨子盧毓在並州國學院修習,吾家嶽父蔡公親自教導著。”
鄭玄麵帶惋惜之色:
“子幹可惜了,國之棟梁,大漢完人,卻才華埋沒,汝可要好生對待其後人。蔡伯喈好福氣啊,竟能在幽州開設學院,講經授徒,吾甚是羨慕啊。”
劉和趕忙道:
“嶽父也常說過,這大漢儒學之首必是師傅您。師傅可移步幽州,與嶽父共同研習經學,著書立傳。河北一眾學子,可都翹首以盼,盼望恩師能到河北傳道授業呢!”
鄭玄仰頭哈哈一笑:
“老夫也有心雲遊,可惜年事已高,這身軀怕是難以長途奔波了。”
確實,鄭玄出生於永健二年(公元127年),如今七十多歲了。
除去戰亂被殺的橫死之人外,在漢朝,百姓男子的平均年齡也不過五十歲上下,鄭玄這年齡妥妥的高壽了。
“那···那吾便在青州為恩師建設國學院,讓天下學子都到青州來聽老師講經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