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田元皓挖掘穴道 公孫瓚破釜沉舟
魂穿漢末:再鑄大漢輝煌 作者:苦若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謂俱五刑,就是指把砍頭、刖、割手、挖眼、割耳合一,即\"大卸八塊\",通常是把人殺死以後,才把人的頭、手腳剁下來,再把軀幹剁成三塊。
但劉和下令留其性命,便是或者將其刖、割手、挖眼、割耳,但不會砍頭。
這樣就能留公孫紀一命,讓公孫紀受盡痛苦而死。
功曹從事田豐立刻諫道:
“主公,此賊有罪,罪有應得。但縊其首即刻,俱五刑太過殘忍,有失主公您的仁德之名。”
田豐這人,一向是秉忠直諫,毫不顧忌場合,也不會揣測別人的心思。
但劉和知道,田豐毫無私欲,是個忠貞之臣。
所以大多時候,劉和都會聽田豐的建議。
但這一次,劉和雙眉一挑:
“今日,吾便不要那仁德之名了!吾所仁德,是對忠誠的部下,是對奮戰的兵卒,是對治下勤懇的百姓,而不是對害死我父親的叛徒。從今日之後,對待叛徒、國之巨害,吾便還以暴虐,絕不心慈手軟!”
說完,劉和一甩戰袍,不再搭理眾將,返迴營帳。
尾敦、範方等人,立刻上前,拉著如死狗一般的公孫紀去行刑。
一陣殺豬般的哀嚎聲之後,公孫紀四肢被砍掉,眼睛、耳朵被挖掉。
公孫紀被綁在寨門上,哀嚎不斷,傳遍營寨,其聲三日方絕。
劉和這麽做,雖是報殺父之仇,也是在震懾軍中有二心之人。
劉和的部卒,除了新募的新兵,和少部分幽州老卒之外,大多是受降的降卒。
這些人中,可不乏懷有私心的人。
如今劉和得勢,這些人還是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
若是劉和兵敗失勢,這些人保不齊會變成第二個公孫紀,會出賣劉和的。
所以劉和才會對公孫紀處以極刑,震懾全軍。
三日後,劉和召集眾人。
劉和糧草已經不多了,長途運輸導致糧草消耗極大,如今勉強還有一月的用量,若是再不能攻破易城,便危險了。
劉和先是任命範方為騎都尉,繼續掌管帳下的重甲騎兵。
範方在易城處理掉不少公孫瓚的死忠心腹,又有五十餘名騎兵逃離。如今,這支重甲騎兵還有兩千六百人。
劉和又對範方誇獎一番後,詢問範方易城的具體情況,以及易城有何漏洞等等,範方說道:
“主公,易城有十層城牆,每層均有數門,隻有特定的路線才能進出。其餘城門要麽有陷阱,要麽是死路。而且城門生路並不固定,會經常調換。”
劉和微微點點頭,這些信息,早在之前便已探查過了。
範方見劉和沒什麽表示,就知道這些話對劉和沒什麽用,便繼續說道:
“主公,公孫瓚兵少,前幾日公孫續率五千騎兵出城,一直沒能迴到城中,這樣以來,公孫瓚還剩下一千三百餘白馬義從,以及三千步兵。總兵力不到五千人。我軍若全力攻城,易城也能破之。”
劉和臉上這才有了表情,笑著說道:
“恩,很好,如此一來,易城必破。不過若是強攻,我軍兵卒必會損失慘重。易城最好是要智取,不到別無它法之時,不能強攻,諸位還有何妙計,可取易城?”
田豐聽到劉和詢問計策,第一個就站了起來。
田豐前幾日遭到劉和訓斥,田豐起初委屈,後來一想,自己那進諫也不合適。
畢竟主公劉和在報殺父之仇,自己還堅持原則,致使觸怒主公劉和。
於是,這幾天一直想如何彌補自己的過錯,研究如何破敵之法。
“主公,前些日我軍在易城外築高台以窺視易城,發現附近的土質十分疏鬆,極易挖掘。經過一番詢問調查後,城才知道此地原來是易水的古河道,易水改道後,便空出此地。
田豐便想到一拙策,那便是穴攻之法,從城外挖掘地道,直抵易城之內。如此以來,易城的十層城牆,以及迷宮一般的城門,變成了擺設。此法雖慢,但兵卒損耗極少,臣估計過,若是全力挖掘,最多一個月,便能到達易城之內。”
穴攻之法,是古代攻城常用的辦法。
穴攻便是在城外挖掘地道,偷偷進入城內。
如今公孫瓚兵少,整個易城內隻有三千步兵及千餘白馬義從。
采用穴攻之法,多挖掘幾處地道,公孫瓚軍便很難應付了。
“好,此事由元皓來督辦,要從不同的位置,多打幾處地道,從地下穿過城牆,直抵內城!”
劉和又下令說道:
“張合、徐晃、王淩聽令,汝三軍對易城北門、東門、西門進行佯攻,掩護田豐挖掘。”
張合、徐晃、王淩三人起身,趕忙接令。
“趙雲、範方聽令,汝二人率領各自騎兵,遊弋在易城西側,牽製公孫續及其騎兵,一定要阻止公孫續迴城!”
趙雲、範方起身接令。
安排好後,各方便開始行動。
趙雲、範方率領輕重騎兵,在易城以西的地方遊弋,監視公孫續的動靜。
張合、徐晃、王淩三軍,各率本部,對易城三門進行佯攻,吸引守城兵卒的注意力。
田豐率領劉和麾下的新兵,在北門、東門、西門三處挖掘地道,準備從地道中進入易城。
經曆過範方叛逃事件後,公孫瓚也意識到了危機,親自披掛,帶領兵卒上城防守。
但公孫瓚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兵力不足。
如今公孫瓚滿打滿算,麾下也不過四千人。
雖然易城堅固,又有十層城牆可供防守,但四千兵力,儼然難以應付劉和數萬大軍的進攻。
幸好張合、徐晃、王淩等三軍並未全力攻城,隻是牽製公孫瓚的兵力,公孫瓚才能勉強應付,守住城池。
很快,十日過去了,田豐等人已經將地道挖掘的很長了。
公孫瓚也從蛛絲馬跡中也發現了不對。
公孫瓚命人將十餘口大陶缸倒扣在易城各處,派人趴在陶缸上仔細傾聽。
大缸如一個個地耳一般,將地下挖掘的聲音傳了上來。
監視的兵卒趕忙將這一情況報告給公孫瓚。
公孫瓚也急了,若是劉和將地道挖入城內,那十道城牆變成了擺設,自己這四千兵卒,是絕對無法抵擋劉和四五萬人的進攻的。
幸好,城外的公孫續派人偷偷入城,與公孫瓚取得了聯係。
麵對如此困局,公孫瓚思慮良久。
終於,公孫瓚下定決心,想出一招破釜沉舟之策。
公孫瓚將計策書於帛書之上,鄭重交給來人,讓他務必將帛書交給公孫續,不如有失。
但劉和下令留其性命,便是或者將其刖、割手、挖眼、割耳,但不會砍頭。
這樣就能留公孫紀一命,讓公孫紀受盡痛苦而死。
功曹從事田豐立刻諫道:
“主公,此賊有罪,罪有應得。但縊其首即刻,俱五刑太過殘忍,有失主公您的仁德之名。”
田豐這人,一向是秉忠直諫,毫不顧忌場合,也不會揣測別人的心思。
但劉和知道,田豐毫無私欲,是個忠貞之臣。
所以大多時候,劉和都會聽田豐的建議。
但這一次,劉和雙眉一挑:
“今日,吾便不要那仁德之名了!吾所仁德,是對忠誠的部下,是對奮戰的兵卒,是對治下勤懇的百姓,而不是對害死我父親的叛徒。從今日之後,對待叛徒、國之巨害,吾便還以暴虐,絕不心慈手軟!”
說完,劉和一甩戰袍,不再搭理眾將,返迴營帳。
尾敦、範方等人,立刻上前,拉著如死狗一般的公孫紀去行刑。
一陣殺豬般的哀嚎聲之後,公孫紀四肢被砍掉,眼睛、耳朵被挖掉。
公孫紀被綁在寨門上,哀嚎不斷,傳遍營寨,其聲三日方絕。
劉和這麽做,雖是報殺父之仇,也是在震懾軍中有二心之人。
劉和的部卒,除了新募的新兵,和少部分幽州老卒之外,大多是受降的降卒。
這些人中,可不乏懷有私心的人。
如今劉和得勢,這些人還是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
若是劉和兵敗失勢,這些人保不齊會變成第二個公孫紀,會出賣劉和的。
所以劉和才會對公孫紀處以極刑,震懾全軍。
三日後,劉和召集眾人。
劉和糧草已經不多了,長途運輸導致糧草消耗極大,如今勉強還有一月的用量,若是再不能攻破易城,便危險了。
劉和先是任命範方為騎都尉,繼續掌管帳下的重甲騎兵。
範方在易城處理掉不少公孫瓚的死忠心腹,又有五十餘名騎兵逃離。如今,這支重甲騎兵還有兩千六百人。
劉和又對範方誇獎一番後,詢問範方易城的具體情況,以及易城有何漏洞等等,範方說道:
“主公,易城有十層城牆,每層均有數門,隻有特定的路線才能進出。其餘城門要麽有陷阱,要麽是死路。而且城門生路並不固定,會經常調換。”
劉和微微點點頭,這些信息,早在之前便已探查過了。
範方見劉和沒什麽表示,就知道這些話對劉和沒什麽用,便繼續說道:
“主公,公孫瓚兵少,前幾日公孫續率五千騎兵出城,一直沒能迴到城中,這樣以來,公孫瓚還剩下一千三百餘白馬義從,以及三千步兵。總兵力不到五千人。我軍若全力攻城,易城也能破之。”
劉和臉上這才有了表情,笑著說道:
“恩,很好,如此一來,易城必破。不過若是強攻,我軍兵卒必會損失慘重。易城最好是要智取,不到別無它法之時,不能強攻,諸位還有何妙計,可取易城?”
田豐聽到劉和詢問計策,第一個就站了起來。
田豐前幾日遭到劉和訓斥,田豐起初委屈,後來一想,自己那進諫也不合適。
畢竟主公劉和在報殺父之仇,自己還堅持原則,致使觸怒主公劉和。
於是,這幾天一直想如何彌補自己的過錯,研究如何破敵之法。
“主公,前些日我軍在易城外築高台以窺視易城,發現附近的土質十分疏鬆,極易挖掘。經過一番詢問調查後,城才知道此地原來是易水的古河道,易水改道後,便空出此地。
田豐便想到一拙策,那便是穴攻之法,從城外挖掘地道,直抵易城之內。如此以來,易城的十層城牆,以及迷宮一般的城門,變成了擺設。此法雖慢,但兵卒損耗極少,臣估計過,若是全力挖掘,最多一個月,便能到達易城之內。”
穴攻之法,是古代攻城常用的辦法。
穴攻便是在城外挖掘地道,偷偷進入城內。
如今公孫瓚兵少,整個易城內隻有三千步兵及千餘白馬義從。
采用穴攻之法,多挖掘幾處地道,公孫瓚軍便很難應付了。
“好,此事由元皓來督辦,要從不同的位置,多打幾處地道,從地下穿過城牆,直抵內城!”
劉和又下令說道:
“張合、徐晃、王淩聽令,汝三軍對易城北門、東門、西門進行佯攻,掩護田豐挖掘。”
張合、徐晃、王淩三人起身,趕忙接令。
“趙雲、範方聽令,汝二人率領各自騎兵,遊弋在易城西側,牽製公孫續及其騎兵,一定要阻止公孫續迴城!”
趙雲、範方起身接令。
安排好後,各方便開始行動。
趙雲、範方率領輕重騎兵,在易城以西的地方遊弋,監視公孫續的動靜。
張合、徐晃、王淩三軍,各率本部,對易城三門進行佯攻,吸引守城兵卒的注意力。
田豐率領劉和麾下的新兵,在北門、東門、西門三處挖掘地道,準備從地道中進入易城。
經曆過範方叛逃事件後,公孫瓚也意識到了危機,親自披掛,帶領兵卒上城防守。
但公孫瓚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兵力不足。
如今公孫瓚滿打滿算,麾下也不過四千人。
雖然易城堅固,又有十層城牆可供防守,但四千兵力,儼然難以應付劉和數萬大軍的進攻。
幸好張合、徐晃、王淩等三軍並未全力攻城,隻是牽製公孫瓚的兵力,公孫瓚才能勉強應付,守住城池。
很快,十日過去了,田豐等人已經將地道挖掘的很長了。
公孫瓚也從蛛絲馬跡中也發現了不對。
公孫瓚命人將十餘口大陶缸倒扣在易城各處,派人趴在陶缸上仔細傾聽。
大缸如一個個地耳一般,將地下挖掘的聲音傳了上來。
監視的兵卒趕忙將這一情況報告給公孫瓚。
公孫瓚也急了,若是劉和將地道挖入城內,那十道城牆變成了擺設,自己這四千兵卒,是絕對無法抵擋劉和四五萬人的進攻的。
幸好,城外的公孫續派人偷偷入城,與公孫瓚取得了聯係。
麵對如此困局,公孫瓚思慮良久。
終於,公孫瓚下定決心,想出一招破釜沉舟之策。
公孫瓚將計策書於帛書之上,鄭重交給來人,讓他務必將帛書交給公孫續,不如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