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大漢各地烽煙起 諸侯攻伐懷鬼胎
魂穿漢末:再鑄大漢輝煌 作者:苦若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和欣喜,竟然連自己的恩師鄭玄都開始注意自己了。
有了恩師鄭玄的榜樣,那大漢的名士人才,便會更多的來到幽州。
當即劉和設下宴席,宴請夏侯蘭、王晨、國淵、王經、任嘏、劉德、田瓊、宋均等八人。
宴會結束之後,夏侯蘭與王晨,分別前往趙雲及王淩軍中任職。
其餘六人,劉和依據其才能,安排具體職務。
國淵此人,對民政極為精通,為人正直,善於協調,劉和將其派給毛玠,任職典農功曹,協助毛玠處理幽州屯田之事。
任嘏此人,學識淵博,經史子集無不精通,劉和將其派往老丈人蔡邕處,任職典學功曹,協助蔡邕管理學院,並推廣學院製度到幽州各地。
王經此人,文武兼備,又熟讀兵書,雖無戰場帶兵廝殺經驗,但理論極強,劉和命王經代替韓觀為代郡郡尉,負責代郡各城防備之事。
原本代郡的郡尉為韓觀,但韓觀本是文人,對兵馬調度上一竅不通。
鮮卑入侵代郡,韓觀也無法負擔起代郡防備之責,於是劉和罷免了韓觀代郡郡尉之職,任用王經為代郡郡尉。
韓觀有鑒別人才的能力,為人正直,善於言辭、長於辯論,劉和重新任命韓觀為從事中郎一職,負責鑒別招賢人才,並擔任說客使臣之職。
另外的劉德、田瓊、宋均三人,都是熟讀經學,精通政事之人。
如今劉和據有幽州五郡,又新收複並州雁門郡,城池過多,需要大量的人才管理。
劉和將三人派往雁門郡及代郡的城池,作為縣丞或者縣令,負責一城民政之事。
今年是大漢的初平四年(193年),大漢更加混亂了。
首先,春日裏,發生蝕日現象。
蝕日現象就是日食,現代科學下,日食是個難得的奇觀,但在古代,日食卻是大災之象。
在古代出現日食,便是帝王“失德,是上天“譴告”。
日食之後,李傕、郭汜趁機上報小皇帝劉協,說是皇帝劉協有‘失德’之行,需要大赦天下。
無奈,劉協學著漢武帝的行為,下達‘罪己詔’,承認自己德行不夠,招致上天譴責,並下令大赦天下。
李傕、郭汜的行為,實際上是為自己的罪責開脫。
這二人把持朝政、擅殺朝廷大臣、劫掠屠戮百姓、夜宿龍床、禍亂長安,其罪行遠超董卓。
二人求得大赦令,就是為了洗脫自己的罪責。
劉協大赦天下後,二人十分得意,認為自己過去所犯之罪,皆因大赦令而過去。
從此之後,二人更加肆意妄為,為禍人間。
當然,二人也沒忘了敢於挑戰他們的劉和。
二人脅迫皇帝劉協,在早已準備好的詔書上蓋印。
詔書羅織了劉和二十條罪狀,什麽破壞與鮮卑一族團結、擅自任命官員、守孝期不滿、擅自攻擊朝廷命官公孫瓚等等。
詔書最後,譴責劉和之行,並罷免劉和一切職務,下令劉和隻身迴長安請罪。
皇帝的玉璽在雒陽之時便已遺失,此時的印章,不過是臨時刻製的而已。
即便是真的玉璽,劉和也不會承認,畢竟這是皇帝在脅迫的情況下,被迫加蓋的‘假詔’罷了。
劉和可不會傻到如宋翼、王宏兩個愚忠之人一般,隻身入城,然後被郭汜、李傕二人,當做豬狗般屠戮。
劉和當即反擊,令程昱寫下‘討賊檄文’,號令天下忠臣討伐郭汜、李傕等賊。
當然,劉和這篇‘討賊檄文’,響應者極少,僅有北海國相孔融一人亦發文譴責。
其餘諸侯,並非不想表現下對大漢的忠誠,隻不過是自顧不暇,都在忙著爭搶地盤。
冀州刺史袁紹,此時正與呂布一起,對黑山張燕等人進行圍剿。
雙方你來我往,爭鬥不休,但總體而言,還是張燕落在下風,處於守勢。
並州刺史張揚,亦是協助袁紹,圍剿張燕在並州的勢力張白騎。
因雁門郡屬於並州,張揚指派了新的雁門郡官員,隻不過田豫並不理睬張揚,將張揚所任命的官員擋在雁門郡之外。
易城公孫瓚,不甘被劉和擊敗,頻繁派兵騷擾薊城。
但薊城的徐晃並非庸才,輕鬆化解公孫瓚軍的進攻。
不但如此,徐晃還趁公孫瓚攻城不利之時,趁機收迴了薊城以南的安次城。
安次城的丟失,意味著公孫瓚在廣陽郡最後一城也被劉和軍收複。
不但如此,公孫瓚通往漁陽郡南部的道路,也因安次城的丟失被切斷。
漁陽郡南部的泉州、雍奴、潞縣三城,無奈隻能向漁陽太守鮮於輔投降。
至此,公孫瓚僅有涿郡、遼西郡二郡,遼西郡還遠在漁陽郡以東,公孫瓚軍完全到達不了那裏。
涼州的馬騰、韓遂等人,被李傕、郭汜封賞,封韓遂為鎮西將軍,遣還金城,馬騰為征西將軍,屯於郿。
馬騰、韓遂二人,暫時依附於李傕、郭汜二人。
兗州的曹操,與荊州的劉表,共同夾擊南陽的袁術,袁術被劉表趕出南陽,劉表趁機收迴南陽地區。
袁術丟失南陽,氣急敗壞,命令孫堅去攻打劉表。
孫堅開始一路如破竹之勢,將劉表的隊伍壓製城內動彈不得。
後來在峴山一帶,追擊劉表的部將黃祖,卻被黃祖設下埋伏,殞命於峴山。
袁術趁機收編孫堅的勢力,孫堅之子孫策、孫權,也因年齡過小,隻能返迴老家為孫堅守喪。
此時,南匈奴的於扶羅投靠曹操,曹操實力大增,並在匡亭、封丘等地,接連擊敗袁術。
袁術一路潰逃,最終逃奔九江、壽春等地,占據揚州一帶。
益州的劉焉,與漢中的張魯有舊怨,二人互相征伐不斷,不過聽說劉焉身體不好,舊傷複發頻發,應是餘日不久。
徐州、青州等地,公孫瓚的部下田楷、劉備等人,數次被袁紹及曹操聯軍擊敗。
此時,田楷與劉備二人發生分歧,田楷主張率領殘兵迴幽州公孫瓚處,幫助公孫瓚穩固幽州局勢。
而劉備則認為,公孫瓚擅殺長官劉虞,已不得民心,幽州已經容不下公孫瓚了,主張攻打並穩固青州,給公孫瓚留下個後路。
二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田楷引兵迴幽州,而劉備則率領剩餘兵馬屯在高唐一帶。
然而,劉備隻有三四千兵馬,抵擋不住袁紹、曹操二人的進攻。
恰逢青州黃巾的餘孽管亥,進攻北海郡,北海國相孔融派太史慈向劉備求援,劉備率領三千兵馬去北海解圍。
劉備自此脫離公孫瓚,暫時投在北海。、
徐州牧陶謙本來不參與任何爭端,隻顧著保護徐州境內百姓。
沒成想曹操的父親因避禍居於琅琊,因曹操趕走黑山黃巾,占據了兗州,故曹操之父曹嵩,和少子曹德去投奔曹操。
徐州牧陶謙欲與曹操交好,派遣手下將領張闓護送。
張闓本來就是黃巾賊寇出身,貪戀曹嵩所帶財貨,與部下將曹嵩及少子曹德斬殺於泰山郡後,逃到淮南地區,投奔了袁術。
泰山郡太守應劭,見曹嵩等人死於泰山郡,嚇得棄官而逃,向北投奔袁紹去了。
正在與袁術交戰的曹操,聽聞自己的父親被殺,將罪責一股腦全都推到陶謙頭上,揚言要為父報仇,並讓整個徐州的百姓為其父親陪葬。
有了恩師鄭玄的榜樣,那大漢的名士人才,便會更多的來到幽州。
當即劉和設下宴席,宴請夏侯蘭、王晨、國淵、王經、任嘏、劉德、田瓊、宋均等八人。
宴會結束之後,夏侯蘭與王晨,分別前往趙雲及王淩軍中任職。
其餘六人,劉和依據其才能,安排具體職務。
國淵此人,對民政極為精通,為人正直,善於協調,劉和將其派給毛玠,任職典農功曹,協助毛玠處理幽州屯田之事。
任嘏此人,學識淵博,經史子集無不精通,劉和將其派往老丈人蔡邕處,任職典學功曹,協助蔡邕管理學院,並推廣學院製度到幽州各地。
王經此人,文武兼備,又熟讀兵書,雖無戰場帶兵廝殺經驗,但理論極強,劉和命王經代替韓觀為代郡郡尉,負責代郡各城防備之事。
原本代郡的郡尉為韓觀,但韓觀本是文人,對兵馬調度上一竅不通。
鮮卑入侵代郡,韓觀也無法負擔起代郡防備之責,於是劉和罷免了韓觀代郡郡尉之職,任用王經為代郡郡尉。
韓觀有鑒別人才的能力,為人正直,善於言辭、長於辯論,劉和重新任命韓觀為從事中郎一職,負責鑒別招賢人才,並擔任說客使臣之職。
另外的劉德、田瓊、宋均三人,都是熟讀經學,精通政事之人。
如今劉和據有幽州五郡,又新收複並州雁門郡,城池過多,需要大量的人才管理。
劉和將三人派往雁門郡及代郡的城池,作為縣丞或者縣令,負責一城民政之事。
今年是大漢的初平四年(193年),大漢更加混亂了。
首先,春日裏,發生蝕日現象。
蝕日現象就是日食,現代科學下,日食是個難得的奇觀,但在古代,日食卻是大災之象。
在古代出現日食,便是帝王“失德,是上天“譴告”。
日食之後,李傕、郭汜趁機上報小皇帝劉協,說是皇帝劉協有‘失德’之行,需要大赦天下。
無奈,劉協學著漢武帝的行為,下達‘罪己詔’,承認自己德行不夠,招致上天譴責,並下令大赦天下。
李傕、郭汜的行為,實際上是為自己的罪責開脫。
這二人把持朝政、擅殺朝廷大臣、劫掠屠戮百姓、夜宿龍床、禍亂長安,其罪行遠超董卓。
二人求得大赦令,就是為了洗脫自己的罪責。
劉協大赦天下後,二人十分得意,認為自己過去所犯之罪,皆因大赦令而過去。
從此之後,二人更加肆意妄為,為禍人間。
當然,二人也沒忘了敢於挑戰他們的劉和。
二人脅迫皇帝劉協,在早已準備好的詔書上蓋印。
詔書羅織了劉和二十條罪狀,什麽破壞與鮮卑一族團結、擅自任命官員、守孝期不滿、擅自攻擊朝廷命官公孫瓚等等。
詔書最後,譴責劉和之行,並罷免劉和一切職務,下令劉和隻身迴長安請罪。
皇帝的玉璽在雒陽之時便已遺失,此時的印章,不過是臨時刻製的而已。
即便是真的玉璽,劉和也不會承認,畢竟這是皇帝在脅迫的情況下,被迫加蓋的‘假詔’罷了。
劉和可不會傻到如宋翼、王宏兩個愚忠之人一般,隻身入城,然後被郭汜、李傕二人,當做豬狗般屠戮。
劉和當即反擊,令程昱寫下‘討賊檄文’,號令天下忠臣討伐郭汜、李傕等賊。
當然,劉和這篇‘討賊檄文’,響應者極少,僅有北海國相孔融一人亦發文譴責。
其餘諸侯,並非不想表現下對大漢的忠誠,隻不過是自顧不暇,都在忙著爭搶地盤。
冀州刺史袁紹,此時正與呂布一起,對黑山張燕等人進行圍剿。
雙方你來我往,爭鬥不休,但總體而言,還是張燕落在下風,處於守勢。
並州刺史張揚,亦是協助袁紹,圍剿張燕在並州的勢力張白騎。
因雁門郡屬於並州,張揚指派了新的雁門郡官員,隻不過田豫並不理睬張揚,將張揚所任命的官員擋在雁門郡之外。
易城公孫瓚,不甘被劉和擊敗,頻繁派兵騷擾薊城。
但薊城的徐晃並非庸才,輕鬆化解公孫瓚軍的進攻。
不但如此,徐晃還趁公孫瓚攻城不利之時,趁機收迴了薊城以南的安次城。
安次城的丟失,意味著公孫瓚在廣陽郡最後一城也被劉和軍收複。
不但如此,公孫瓚通往漁陽郡南部的道路,也因安次城的丟失被切斷。
漁陽郡南部的泉州、雍奴、潞縣三城,無奈隻能向漁陽太守鮮於輔投降。
至此,公孫瓚僅有涿郡、遼西郡二郡,遼西郡還遠在漁陽郡以東,公孫瓚軍完全到達不了那裏。
涼州的馬騰、韓遂等人,被李傕、郭汜封賞,封韓遂為鎮西將軍,遣還金城,馬騰為征西將軍,屯於郿。
馬騰、韓遂二人,暫時依附於李傕、郭汜二人。
兗州的曹操,與荊州的劉表,共同夾擊南陽的袁術,袁術被劉表趕出南陽,劉表趁機收迴南陽地區。
袁術丟失南陽,氣急敗壞,命令孫堅去攻打劉表。
孫堅開始一路如破竹之勢,將劉表的隊伍壓製城內動彈不得。
後來在峴山一帶,追擊劉表的部將黃祖,卻被黃祖設下埋伏,殞命於峴山。
袁術趁機收編孫堅的勢力,孫堅之子孫策、孫權,也因年齡過小,隻能返迴老家為孫堅守喪。
此時,南匈奴的於扶羅投靠曹操,曹操實力大增,並在匡亭、封丘等地,接連擊敗袁術。
袁術一路潰逃,最終逃奔九江、壽春等地,占據揚州一帶。
益州的劉焉,與漢中的張魯有舊怨,二人互相征伐不斷,不過聽說劉焉身體不好,舊傷複發頻發,應是餘日不久。
徐州、青州等地,公孫瓚的部下田楷、劉備等人,數次被袁紹及曹操聯軍擊敗。
此時,田楷與劉備二人發生分歧,田楷主張率領殘兵迴幽州公孫瓚處,幫助公孫瓚穩固幽州局勢。
而劉備則認為,公孫瓚擅殺長官劉虞,已不得民心,幽州已經容不下公孫瓚了,主張攻打並穩固青州,給公孫瓚留下個後路。
二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田楷引兵迴幽州,而劉備則率領剩餘兵馬屯在高唐一帶。
然而,劉備隻有三四千兵馬,抵擋不住袁紹、曹操二人的進攻。
恰逢青州黃巾的餘孽管亥,進攻北海郡,北海國相孔融派太史慈向劉備求援,劉備率領三千兵馬去北海解圍。
劉備自此脫離公孫瓚,暫時投在北海。、
徐州牧陶謙本來不參與任何爭端,隻顧著保護徐州境內百姓。
沒成想曹操的父親因避禍居於琅琊,因曹操趕走黑山黃巾,占據了兗州,故曹操之父曹嵩,和少子曹德去投奔曹操。
徐州牧陶謙欲與曹操交好,派遣手下將領張闓護送。
張闓本來就是黃巾賊寇出身,貪戀曹嵩所帶財貨,與部下將曹嵩及少子曹德斬殺於泰山郡後,逃到淮南地區,投奔了袁術。
泰山郡太守應劭,見曹嵩等人死於泰山郡,嚇得棄官而逃,向北投奔袁紹去了。
正在與袁術交戰的曹操,聽聞自己的父親被殺,將罪責一股腦全都推到陶謙頭上,揚言要為父報仇,並讓整個徐州的百姓為其父親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