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底的代郡,天氣還是很冷的,白天雖然還算暖和,但夜間的溫度已經到了零下。


    拂曉,劉和披了件厚厚的貂皮大氅,與趙雲、裴元紹、田豐、郭嘉等人,率領兩千餘騎兵,朝代郡的烏桓部落而去。


    本來這趟是不需要裴元紹前去的,可裴元紹非要去,美其名曰要保護劉和的人身安全。


    在這個蹩腳的理由之下,才將裴元紹一起帶上的。


    代郡的烏桓部落,生活在馬城與高柳城一帶。


    原本烏桓、鮮卑等族是不允許生活在長城以南地區的,但烏桓人相比鮮卑人,更加順從大漢,且大漢這些年統治力降低,也就默許了烏桓人在邊境地區生活。


    劉和一行人行進二十餘裏,又來到曾經拜訪普富盧的山穀。


    此時的山穀,單於大帳依舊聳立,但卻少了幾分人氣,冷冷清清,顯得極為蕭瑟。


    趙雲見狀,趕忙說道:


    “主公,為防止敵軍埋伏,對主公不利,末將先去打探一番,待確定安全後,主公再入穀。”


    劉和也察覺出山穀內過於冷清,便讚同了趙雲的做法。


    趙雲領一支三百人的騎兵隊伍,朝烏桓單於大帳方向而去。


    劉和身旁的典韋、廖化等人,抽出兵器,警覺地看著周圍。


    約莫過了一刻鍾,趙雲等人安然出穀,還帶來了幾個年老的烏桓人。


    幾個烏桓人,一見到劉和,便趕忙下跪求饒。


    劉和看著其中一個烏桓老頭,有些眼熟,便讓那人起身說話。


    那人起身後,還在一個勁的求饒:


    “劉大人饒命,劉大人饒命啊。”


    劉和看那人眼熟,一時想不起是誰,便詢問以前是否見過。


    那老頭慌忙的說道:


    “小人是普富盧大人的小帥,能臣氐之繼承大人之位,嫌棄小人年老,便不在任用。之前劉大人您來部落時,小人有幸,跟隨普富盧大人招待過您。”


    劉和拍了拍額頭,終於想起來了。


    之前來過烏桓部落,與普富盧結盟之時,有幫人陪酒,其中好像有這人。


    劉和記得上次來這裏時,還有不少的烏桓人在放牧,但現在冷冷清清,根本看不到幾個烏桓人:


    “那此地為何如此冷清,烏桓人都去了哪裏?”


    那老頭低著頭,小心翼翼的說道:


    “族人知道對不住大人,辜負了大人與老單於的的情義,也知道我族承受不了大人的怒火,便都逃離了此地,躲藏到各處了。”


    劉和麵色嚴肅,冷著臉問道:


    “既然你也知道,吾與普富盧交好,為何還要背叛於我?”


    那老頭苦著臉說道:


    “大人,不是部落背叛您,是能臣氐之一意孤行。當時族人都在勸誡能臣氐之,要跟老單於一樣,堅定跟隨大人您的統領。但能臣氐之覺得鮮卑人勢大,便一心要投靠鮮卑。為此,能臣氐之還殺了幾個反對的小帥。要不是小人當時外出,估計也會被能臣氐之殺害了。”


    麵對那老頭的解釋,劉和並不買賬:


    “能臣氐之呢,這叛徒在哪裏?”


    烏桓老頭抹了把眼淚說道:


    “大人,前幾日能臣氐之帶著幾百族人倉皇逃迴來,帶了些財貨,便朝北逃跑了。”


    “向北?投靠鮮卑人了?去找步度根了?”


    老頭忙說道:


    “帶迴來的族人有些是小人邑落的,小人訊問後,那人說能臣氐之是臨陣脫逃,怕步度根報複,不敢去投靠步度根,所以要去投靠鮮卑軻比能大人。”


    這時,郭嘉拱手祝賀道:


    “恭喜主公,鏟除能臣氐之這一害。”


    劉和不太明白,便詢問其中緣由。


    郭嘉自信的說道:


    “主公您與軻比能關係甚密,軻比能助您進攻過公孫瓚,主公也間接幫助軻比能打敗了步度根。此時若能臣氐之投靠軻比能,軻比能必不會收留,反而會將能臣氐之斬殺,以報主公解圍之恩。故才祝賀主公祛除能臣氐之這一害。”


    其實,劉和也覺得能臣氐之投靠軻比能是自尋死路,但沒郭嘉想的那麽透徹。


    劉和點點頭,若軻比能真的將能臣氐之斬殺,自己與軻比能的關係便更加親密。


    能臣氐之一死,自己也能解心頭之恨了。


    一旁的田豐急忙上前,小心問道:


    “主公,剩餘的烏桓人做何處置?”


    如何處置烏桓人是個大問題,劉和既不想將所有烏桓人全部殺掉,也不想再將烏桓人留在馬城附近。


    但現在烏桓人躲藏在附近的各個角落,把他們找出來,也是費時費力的工作。


    劉和眼珠一轉說道:


    “既然此次叛亂乃能臣氐之之錯,非烏桓人之錯,那吾便承諾不會懲治其他烏桓人。但烏桓人也不能繼續在此地生活,你們烏桓部落要分散成小的聚落,遷移到代郡各城湖或者屯田所之內,受大漢官員管理,幫助大漢養馬放牧。”


    劉和的本意,是將代郡的烏桓部落,分成十幾股,並分散在代郡各城或者屯田之地,讓其負責養馬放牧,然後慢慢轉換成漢人。


    沒想到那老人十分欣喜,更加恭敬的說道:


    “我族萬分願意遷入大漢城池,願意為大漢養馬放牧,隻求大人收留我族,有朝一日,讓我族也成為大漢子民。”


    劉和沒想到,烏桓人那麽急切的想成為大漢子民。


    劉和本來的計劃,是將烏桓人一步步打散,慢慢通化融合,最後變成漢人的。


    不過想想也是,烏桓人本就不是個整體的民族。


    烏桓與鮮卑共同發源自東胡,是東胡人中的一支。


    匈奴滅東胡,東胡人四散,其中一支來到烏桓山附近,便有了烏桓一族。


    烏桓一族也常吸收附近的部落小族,烏桓因沒有統一的領導,常受各族欺負,是在各大勢力的夾縫中艱難生存的民族。


    如今,劉和給了他們機會,讓他們有可能成為漢朝的一員,烏桓人當然極其願意了。


    漢族的強大他們是見識過的,即便漢朝現在衰弱,那也是生了病的龐然大物,絕不是一般民族能比擬的。


    見烏桓如此願意做大漢子民,劉和便放下心來。


    劉和有想到了什麽,說道:


    “普富盧可還有子嗣在此?讓其子嗣去高柳城,入代郡學館或在代郡為官,也算是對普富盧助我之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魂穿漢末:再鑄大漢輝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苦若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苦若海並收藏魂穿漢末:再鑄大漢輝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