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劉和與程昱等人一直在敦促各城播種冬麥。


    對於一些執行不力的庸官,或者有二心的豪族,趁機也裁撤更換打壓了一批。


    時間很快到了十一月,北方的十一月氣溫已經很低了,7、8度的天氣已經是常態了。


    中旬,劉和於太守府。


    程昱上前匯報代郡情況:


    “主公,所有粟米均已收割,各地田稅繳納,收的粟米餘斛,現已入庫。”


    東漢末年,政府納稅主要有田稅、口賦、算賦和力役四種。


    田稅,顧名思義便是田地產出之稅。


    東漢規定田稅為什一之稅,也就是田地產出的十分之一要上繳。


    東漢都是以戶為單位,也就是一戶擁有的田地。


    一戶一般為5-8人,擁有土地各地不同,多的七八十畝乃至上百畝,少的也有二三十畝。


    代郡地廣人稀,所以一戶擁有的土地便多些,能到五六十畝左右。


    但代郡土地貧瘠,不似江南那邊土地肥美,故產量不高,往往一畝地也就生產2石左右的糧食。


    另外的口賦、算賦屬於人口稅。


    口賦是3-14歲的孩子,無論男女,每年要繳納20枚五銖錢。


    算賦是14-56歲的成年人,無論男女,每年要繳納120枚五銖錢,商人加倍,需繳納240錢。


    東漢一斛糧食在100錢至400錢之間,粟米一般價值200錢一斛。


    故一戶的人口又要多繳納約3-4斛的糧食。


    因算賦、口賦繳納過多,有不少百姓便依附豪族,成為佃戶。佃戶不入戶籍,不用繳納口賦、算賦。


    百姓成佃戶而不入戶籍,就使得朝廷無法征收這部分的稅賦,這也是後期漢末到三國人口巨量減少的原因。


    至於力役,指的是把百姓要服兵役或者勞役,這裏不必多講。


    代郡收入了石的糧食,算是大豐收之年。


    不過別看糧食多,需要消耗的地方也多。


    這些糧食中需要繳納絕大部分給朝廷或者州府,剩餘的糧食要支付官員的俸祿以及軍隊的開支,還需要對城池進行維護、修建義倉、道路等等。


    往往每年都不夠使用,還需要換著名目,進一步的向百姓征稅。


    東漢末年,稅賦之高,能到百姓一半的收入。


    所以即便是大豐之年,百姓往往隻能勉強糊口,沒有餘糧。


    而幽州在劉虞的治理下,稅負穩定,並不過多加稅,所以百姓才安居樂業。


    但以公孫瓚為首的廣大軍閥,豢養軍隊過多,往往軍糧不足以支撐軍隊的損耗,故常常巧立名目,征收百姓餘糧。


    袁紹治下的冀州,便有百姓被征收到沒有口糧的記載。


    袁術也有奢侈無度、橫征暴斂,導致民不聊生的地步。


    而曹操更是組建專業軍隊,挖墳掘墓以充軍資。饑荒之年,更是在軍糧中摻雜人肉幹的恐怖事件。


    說迴代郡,雖征收石田稅,但其中約四分之一需要上繳州府,四分之一要儲備於官倉,用作戰爭或者預防災害之用。


    故僅剩不足12萬石糧食,可供代郡自由支配。


    這其中,2600多名郡卒每日消耗糧1-1.5斤,一年就要消耗到石糧食。


    若是戰時,消耗的糧食還要多一些。


    其次,代郡官員俸祿還需要發放。


    劉和代郡太守的職位,月俸120石,年俸便是1440石。


    代郡郡丞程昱、長史荀攸、郡尉田豫的俸祿月俸90石,年俸1080石。


    而縣令、縣尉、縣丞等,每人每年也要600石左右的俸祿。


    此外還要加上各個功曹、主簿、曹掾、佐官、郡吏等等。


    一個小小的代郡,官員雖不多,但俸祿要達到石左右。


    也就是說,除去這兩項大的開支,代郡能剩餘的存糧也就3-4萬石而已。


    就是這三四萬石,還要安置大量流民,修築廣靈城等等,完全不夠用。


    當然,再加上口賦、算賦以及劉集、尾敦貿易所得,代郡也能勉強運轉。


    不過,話說迴來,也不可能給每個郡留下多少糧食,糧食留多了便是隱患,保不齊有幾個滿腹大誌的太守腦袋一熱,便擁兵自重了。


    如今程昱報告代郡田稅豐收,劉和除高興之外,還要派人將所得田稅的一半交付給薊城的劉虞。


    思來想去,劉和決定親自押送稅糧送往薊城。


    一般押送稅糧這事,是不用太守親力親為的。


    但一來代郡內匪患已平,且黑山黃巾已經與代郡和平互市,代郡事情不多,劉和也沒什麽事情可做。


    二來,劉和已在代郡兩三個月了,也有些想念薊城的便宜父母,正好借此時機去薊城看看劉虞。


    於是,劉和、典韋、荀攸與五百名郡卒,押送三四百輛糧車緩緩朝薊城而去。


    因運糧車緩慢,足足走了十餘天才到薊城。


    州牧劉虞見愛子治理代郡,竟能上繳5、6萬石的糧食,萬分欣慰,自是不住的誇獎。


    趕巧了,涿郡太守也派人前來繳糧。


    涿郡郡內人口足有十萬餘戶,差不多65萬人左右。


    在幽州,涿郡的人口及富庶程度,當屬第一。


    要知道,州治所廣陽郡也隻有四萬五千餘戶,人口不到也就28萬餘人而已。


    如此富庶的大郡,卻隻上繳了百車糧食,不過兩萬石而已。


    劉虞甚是氣憤,指著運糧官的鼻子喝道:


    “涿郡乃幽州第一大郡,收入竟還如不代郡一個邊郡嗎?劉其意欲何為!”


    那運糧官非但不怕,反而梗著脖子,斜著腦袋辯解道:


    “涿郡雖大,需要耗費錢糧的地方多矣。今年天旱,收成本就不好,且劉其太守仁政愛民,不忍多加賦稅,故所收田稅本就不多。不似代郡的劉太守,為了能多繳田稅,橫征暴斂,置百姓死活於不顧,真乃殘暴之官也!”


    州牧劉虞被涿郡運糧官的話氣的要命,瞪大眼珠子喝道:


    “涿郡在以前,能收近百萬田稅,上繳糧米二三十萬石。就是去年,也有十萬石糧食上繳。代郡百姓安軍樂業,各郡都是能看到的,不比涿郡差多少。汝速速迴去,命劉其再行繳納賦稅!”


    那運糧官嘴角冷笑,懶懶的說道:


    “州牧大人,你就知足吧啊,涿郡好歹還繳納些賦稅。汝看看遼東各郡,可有半石賦稅上繳嗎?涿郡之糧,就是這些了,州牧大人若是不收,吾再押迴去便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魂穿漢末:再鑄大漢輝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苦若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苦若海並收藏魂穿漢末:再鑄大漢輝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