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逝,馬上一年即將過去,新的一年又要來臨。這一年之中發生了許多大事,九州格局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三月,突厥聚全國之兵入侵唐國,唐國新科狀元、工部侍郎長孫問自覺請纓領兵抗敵。在劍峽穀大敗頡利大軍,後與李靖主力大軍會合,反滅突厥,唐國國力大漲。


    五月,唐、楚、趙三國聯合伐金、遼兩國,準備收複涼、荒兩州。當月唐國異姓王李克用在晉州府造反,唐皇派侯君集為帥,李秀玲、李元霸為副帥出兵平叛。


    七月,金國敗退金都,金國五王子完顏宗弼(金兀術)死守黃龍府,趙軍受阻。隨後趙國派嶽飛領兵出征,後與金軍連戰十二場,十二場全勝。


    金國六王子完顏洪烈,假意投降趙國實為獲取情報,暗殺唐使破壞結盟。事情敗露攜妻包惜弱、子完顏康逃離趙都,逃亡中王妃身死。


    梁王朱溫被其子朱友圭弑父篡位,為和遼國結盟與遼國長公主聯手暗殺長孫問,後被長孫問埋伏反殺。


    梁國群龍無首,梁王之位被朱溫三子朱友貞繼承。李績趁機發兵,雖然有梁國大將王彥章、王彥通兩兄弟拚死抵抗,但是也無濟於事。


    梁都被破,王彥章率軍投降,朱友貞被俘。玄冥教被不良人所滅。


    九月,遼國長公主耶律觀音奴在趙都刺殺長孫問失敗後,逃迴遼都計劃合縱連橫之計。聯合吐蕃、蒙元、西夏、滿清、金國準備向唐、楚、趙三國發難。


    十月,三國攻遼,五國攻漢。


    西夏攻趙,趙國被迫防守,抽調伐遼大軍準備抵抗,後被狄青將軍擊退。


    金國金兀術趁機反攻,完顏康為母報仇與天波府將領楊再興、楊鐵心部對陣,後被楊鐵心斬殺,楊鐵心不明所以於自己大帳之內自盡。


    幾日後,完顏洪烈心感妻、子相繼去世。心灰意冷率軍夜襲強攻楊再興部,楊再興率領眾將士拚死抵抗鏖戰一夜與完顏洪烈同歸於盡。


    嶽帥得知消息後悲憤萬千,後率領三軍向黃龍府發起總攻。金兀術拚死抵抗一個月,最終趙軍攻入金都直搗黃龍。金兀術自盡於府上,金國滅亡。


    同月,滿清皇帝皇太極與蒙元皇帝成吉思汗親率大軍攻楚,楚皇大怒禦駕親征,令徐達、為副帥,命戚繼光接任藍玉防守遼軍,調藍玉為先鋒與清、元兩國正式開戰。


    當月,吐蕃發兵二十萬於唐國玉門關前,後派出使者求取公主。唐皇大怒不允,準備與之決戰。又因國內梁、晉兩王造反、伐遼,無奈對抗吐蕃兵力不足。


    就在這內憂外患,情況緊急時刻冠軍侯長孫問率領神機營快速拿下一座郡城。後又在神機營的幫助下不足一月連下三郡,九州震驚,吐蕃連退百裏直到兩國邊境處。


    唐國與吐蕃“友好”談判後,最終吐蕃決定退兵。


    十一月,遼國雖然丟掉三郡之地,但是也由此得到喘息,於是收攏部隊。命遼軍大將蕭撻凜為帥,乘新任楚將戚繼光立足不穩,趙國奸臣的幫助開始驅逐楚、趙軍隊。


    戚繼光自知不敵,小心翼翼穩紮穩打,雖丟地,但並無損失。楊業被京中官員陷害,克扣糧草。致使三軍無糧草可用,被蕭撻凜找準時機大敗楊業於金沙灘。


    楊業兵敗自身身受重傷,七子戰死四人。趙皇大驚命開封府包拯徹查,後又命韓世忠接手伐遼元帥之職。


    十二月初,由於各國戰亂,名將層出不窮。天機閣排列九州名將前十位,排名不分先後。


    李靖(唐)、徐達(楚)、嶽飛(趙)、李績(唐)、藍玉(楚)、狄青(趙)、長孫問(唐)、王保保(元)、金兀術(金)、蕭撻凜(遼)


    唐國上榜三人,國力強盛成為當今第一大國。


    名將榜十人如今金國被滅,金兀術身死,他的排名就被天下名將盯著。也讓各國虎視眈眈,畢竟能上榜的國家名將相當於一份國家國力,能展現在眾人麵前。


    而長孫問是上榜最小的將領沒有之一,這再次讓眾人眼熱不已。剛剛還沒有過多久的天驕榜,那些還在為自己而上榜的天驕們,瞬間覺得不香了。


    反而還感覺有些被壓的喘不過氣來,本來兩榜毫無關係,奈何長孫問年齡太小。


    讓人很難不聯想在一起,你說你說天驕?你年輕、有天賦、有實力、有才華……


    和人家長孫問比不到二十歲憑自身封侯拜相,名列天下名將前十,誰又好意思稱自己為天驕?


    與長孫問同時代,讓他們感到很心酸。


    ……


    太極殿內李世民正在接受百官朝拜,這是今年的最後一次上朝。下次上朝就是要到明年了,今年他終於可以過個好年了。不用為錢發愁,不用擔心外敵入侵。


    “剛剛得到侯君集傳迴來的戰報,李克用病死在了代縣。其子李存勖,願意歸降,眾卿家以為如何?”


    李世民坐在龍椅之上,氣定神閑說道。


    “啟奏陛下,微臣以為此等亂臣賊子應當剿滅以儆效尤。”一位官員在人群中說道。


    “不妥,陛下臣以為應當接受李存勖的投降,其父雖然有狼子野心,但是如今已死。其子有棄暗投明之心朝廷應該接受以示表陛下之仁慈。”


    “……”


    隨後又有幾位官員各抒己見,李世民聽著他們的話說的都有理,一時間犯起了困難。


    這時房玄齡開口說道:“陛下微臣認為可以接受投降,如今天下各國征伐頻頻,若是我大唐能盡快安定內部最好不過。”


    “陛下微臣也讚成房相提議,我們和遼國難免會再次一戰,需要盡快穩定內部休養一段時間。”杜如晦附和道。


    “嗯。”李世民點頭道,隨後又看向長孫問開口道。


    “子玉你以為如何?”


    正在神遊天際的長孫問,聽見有人叫自己的名字連忙迴過神來附和道。


    “陛下說的對。”


    李世民“……”


    身後的狄仁傑小心翼翼的開口提醒道:“侯爺,陛下問你對於李存勖投降怎麽看?”


    我坐著看,不然怎麽看。長孫問心中暗道,但是嘴上卻不敢這麽說出來。


    “咳咳,迴稟陛下,臣以為應當接受投降。”


    “哦,說說理由。”


    “如今九州戰亂不止,我大唐更需要能征善戰的人才。李克用其親子與麾下義子,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若是能為大唐所用,自然是大唐一大助力。


    尤其是十三太保中飛虎將軍李存孝,更是號稱古今四大猛人之一。”


    李世民一聽點了點頭,不過卻被長孫問所說的古今四大猛人勾起興趣。


    “你說的古今四大猛人,說來好奇朕倒是從來沒有聽過。”


    長孫問心頭一涼,暗道說漏嘴了。


    “讓陛下見笑了,這隻不過是微臣,查看古今名將事跡後胡言之語,不做數的。”


    “沒事,反正現在無事,你說說讓朕也開品鑒一二。”李世民好奇說道。


    額,長孫問心頭叫苦,最後也隻有說道。


    “微臣排列四人分別是:王不過項,力不過霸。將不過李,拳不過金”


    李世民心頭已經暗暗猜想,但還是問道:“這四人分別是?”


    “這王不過項,自然是西楚霸王項羽,君王之中個人戰力古今第一人。


    力不過霸,說的是趙王殿下,兩臂四象,天生神力。


    將不過李,就是這李存孝,武將戰力第一人聽說此人筋骨五馬不能讓其分離。


    拳不過金,此人那是趙國開國時以為武學大師,據說十大名將之一的嶽飛還是其徒孫。”


    聽了長孫問的講解,李世民心中多少是有點說服力的。


    “這古今四人,古二人已經作古,而今二人看來要入朕麾下了。”


    百官聽見李世民如此說,便知道他的決定了。


    “陛下聖明,天下英才皆入陛下帳中。”專業吹皇派長孫無忌開口說道,


    百官齊聲道:“為陛下賀,為大唐賀。”


    “子玉啊,朕看你也老大不小了。等開年就讓欽天監看個好日子,與長樂完婚。”


    李世民不知為何突然開口提及他的婚事,讓長孫問有些摸不著頭腦隻能應道。


    “微臣遵旨。”


    隨後李世民看了眼王德。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百官齊聲說道:“恭送陛下!”


    等李世民離場後,百官也相繼離開。


    “侯爺,侯爺!”


    長孫問轉身看去,原來是顧惜朝在叫他。


    當初長孫問迴長安後,他就專門把顧惜朝放在神機營中當做軍師為,趙雲等人出謀劃策。


    在伐遼之戰中也建立了軍功,最後長孫問便向李世民舉薦,如今是第三任禮部侍郎。


    第一任是他自己,第二是狄仁傑,如今是大理寺少卿,司法禦史,如今第三就是顧惜朝。


    顧惜朝沒有因為自己身在工部,而怨天尤人。


    當他知道大唐的工部憑著長孫問,如今在朝堂之上已經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並且他的前任都已經是身居要職後更是對長孫問感恩戴德。


    “有事?顧大人?”


    顧惜朝知道長孫問在調笑他,他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還十分高興。


    “不敢,不敢。”


    “你和你娘在大唐還住的慣吧?”


    顧惜朝眼睛一酸,他之前在趙國,生活貧困拮據,周圍的人對他們除了侮辱就是冷言冷語。


    到了大唐不僅當了官,長孫問還給他置辦了房產,讓他們母子倆衣食無憂,讓他可以安心做事。


    “多虧了侯爺,一切都好。”顧惜朝說道。


    “嗯,那就行,你叫住我有什麽事嗎?”


    顧惜朝看了看四周,靠近長孫問小聲說道:“最近下官得到消息,有人好像要對付您,具體情況不知。”


    長孫問點了點,然後說道:“我知道了,會注意的。”


    “下官告退!”


    看著顧惜朝離去的背影長孫問陷入了沉思。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武:在武俠世界當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殤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殤興並收藏綜武:在武俠世界當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