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蘇家村
蕭爺家的小村姑又嬌又颯 作者:老虎喵喵喵miao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咱們陽城要在黃楊鎮那邊建個高爾夫球場,你們聽說了嗎?”課間時幾位同事在閑聊。
“高爾夫球場?別搞笑了,咱們一個小縣城和這高大上的東西不沾邊啊。”
“也不能這麽說,咱們陽城的富豪還挺多的。”另一個同事每說起陽城的富豪都一副富豪是他家開的自豪樣。
不過這很快就遭到了對麵同事的嗤之以鼻,“富豪多有什麽用個?隻會迴來拉高物價,提高老百姓生活成本。gdp比不上北上廣深,菜價物價倒是拚過人家了,總算有一樣拿得出手的了,這也算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想起今天已漲到二十塊一斤的豬肉,就忍不住發了幾句牢騷。
“也不能這麽說,也有不少富豪捐書辦學,為咱們教育事業做一份貢獻的。”
“誰管那些富豪的事,我隻想著到時候那裏建成後,咱們這可以多個可以遊玩的地方。周末的時候帶小孩去玩玩也是不錯的。”
“高爾夫這東西可不是咱們平頭百姓玩的,不說了這是貴族運動嗎?”
“什麽貴族不貴族的,不過給自己貼個好標簽賣個好價錢罷了。什麽玩不玩得起,有錢了想怎麽玩都可以。”這同事倒是一針見血,一眼看穿本質。
“可關鍵是咱們沒那錢。”陽城老師有多窮又不是不知道。想起那天打個摩的,司機還好心給抹了個零,說,我知道你們教師也不容易。
一句話給整淚崩了,一百五十多斤的大漢當場哭得像個小孩。
“又不是讓你一天到晚去玩,就去揮兩杆體驗體驗而已。再說了,那裏又不止建個高爾夫球場,聽說那一路的海邊都開發,到時建成北海那樣的旅遊勝地。”
“哇,那得好大工程啊,看來這老板不一般啊。”
“當然不一般了,聽說這是飛龍地產的項目。”這飛龍可是全國排名前十的房地產公司,實力自然非同一般。
“那看來咱們這要多個五星級的旅遊勝地了啊。不過真要建成那樣的話得征不少地吧?那裏附近的村民可不發達了?”說起來有點羨慕啊,咱們他家不在附近呢。
“哎,對了,蘇怡你老家不就是黃楊鎮那邊的嗎?那裏是不是靠近你老家那村子。”
突然被cue到的蘇怡抬起頭看向了對方,“是的,就在我們蘇家村旁邊,不過這個我並不是很清楚。”
蘇怡說的是事實,不過也因此一下堵住了對方繼續追問的路。
沒多久上課鈴聲響起,大家收起八卦之心,拿起課本朝教室走去。
上課他們是認真的,課間八卦隻是調劑。
從醫院迴來後不久蘇怡的父母就收拾好東西準備周末迴老家去。想著老家那邊風景宜人空氣清新,比較適合休養。
迴老家那天,蘇柏昊特地借了車過來。其實住院的這些日子他也沒少往醫院跑,特別是蘇振華剛住院的那兩天,沒少在醫院裏忙活,很多蘇怡他們不方便做的事情都是他出麵幫忙。
“小昊,這些天辛苦你啦!”蘇振華深有感觸的拍了拍蘇柏昊的肩膀。
在經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後,哪些人是真的對你好,哪些人隻是狗肉朋友,蘇振華更是深有體會。
“七叔,你這說的什麽話呢?別的先不說,咱們都是一家人,這不應該的嗎?再說,我能有今天全靠七叔你。若當初沒有你出手相助,還有後來一路的提攜,我現在都不知會成什麽樣。”
毫不誇張的說,他現在的一切都是蘇振華給的。做人不能忘本,他蘇柏昊雖沒什麽本事,但基本的良心還是有的。別人能毫不猶豫的離開,可他卻不能毫無心理負擔的看著七叔躺在醫院裏轉身離去。
“我現在身子也好多了,身邊也有你嬸子在照顧。再說,到時迴到村裏,有什麽事總能找著個人搭把手,你就不用整天陪在我身邊了。還有工程的那些事,這些天你忙裏忙外的應該也處理的差不多了吧?”
“嗯,沒什麽大的事了。欠工人的那些薪水已經發齊了。供應商的貨款也談好了以後慢慢還就是。”
“既然都處理好了,你也該去找工作了。我聽說老謝那邊一直想讓你過去,我覺得你可以考慮考慮。老謝那人我還是了解的,是個厚道的人,不會虧欠你的。”
“叔,這事不急。”
蘇振華一聽也有點著急了,語氣也變得語重心長起來,“怎麽不急呢?你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你那個小家著想,為老婆孩子著想。你不用顧我這,我這不還有你嬸子和悠悠嘛。你就放心吧。”
“崗位不等人,雖然老謝屬意你,但老讓人等卻不好。機會來了就要抓緊,可別讓它溜走了。”
蘇振華不厭其煩的跟蘇柏昊強調著勸說著,直到最後他點頭同意了才罷休。
陽城是位於三江交匯之地,地勢平緩,大多數都是平原,不過蘇怡的老家黃楊鎮卻在這個多數之外。這裏是丘陵地帶,山嶺比較多。
因為山嶺多,這裏的路比較崎嶇,交通多有不便。也就這兩年因為政策的扶持,修了路才好走了點。不過也隻是修到了鎮上,村裏的路還是一言難盡。
也許是因為山嶺多,交通不便,這裏的居住人口是全江城最少的,才兩萬多人,相比隔壁鎮的一條村就有一萬多人,這數量真的有點少得可憐。
不過黃楊鎮人數雖少,但地卻不少,人口不過才占了百分之二,土地麵積卻占了十分之一。隻是地雖多,卻多是山嶺,適合耕種的土地並不多。因為靠海,所以不少人是以捕魚為生的。
靠海,而且風景不錯,地廣人稀,難怪會被開發商看中搞什麽旅遊勝地。蘇怡也不得不佩服開發商的毒辣眼光。
蘇怡的老家蘇村離市區有點遠,開車要1個多小時。從國道拐進去後就不複原來的筆直平坦,因為這邊的山嶺比較多,修的路也是隨著地勢而變得高低起伏彎彎曲曲的。若是個暈車的,坐一會準得暈的七葷八素,吐個天昏地暗的。
進了村裏那路更是顛得人整個從座位跳起來。蘇村比較窮,除了村中的那條主幹道,其他的都還是些坑坑窪窪的泥路,一到下雨天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村裏好一點路的就是通到村中祠堂的石子路,這還是當年蘇怡父親出錢修的。
不過,這些都是以前的事了。現在的蘇家村雖然還沒能富裕起來,可在上麵提出的“路路通”政策下,周圍的村莊都修了路,蘇家村也不例外。有了這混凝土路,再也不怕下雨天沒處下腳,到處找磚頭了。
“高爾夫球場?別搞笑了,咱們一個小縣城和這高大上的東西不沾邊啊。”
“也不能這麽說,咱們陽城的富豪還挺多的。”另一個同事每說起陽城的富豪都一副富豪是他家開的自豪樣。
不過這很快就遭到了對麵同事的嗤之以鼻,“富豪多有什麽用個?隻會迴來拉高物價,提高老百姓生活成本。gdp比不上北上廣深,菜價物價倒是拚過人家了,總算有一樣拿得出手的了,這也算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想起今天已漲到二十塊一斤的豬肉,就忍不住發了幾句牢騷。
“也不能這麽說,也有不少富豪捐書辦學,為咱們教育事業做一份貢獻的。”
“誰管那些富豪的事,我隻想著到時候那裏建成後,咱們這可以多個可以遊玩的地方。周末的時候帶小孩去玩玩也是不錯的。”
“高爾夫這東西可不是咱們平頭百姓玩的,不說了這是貴族運動嗎?”
“什麽貴族不貴族的,不過給自己貼個好標簽賣個好價錢罷了。什麽玩不玩得起,有錢了想怎麽玩都可以。”這同事倒是一針見血,一眼看穿本質。
“可關鍵是咱們沒那錢。”陽城老師有多窮又不是不知道。想起那天打個摩的,司機還好心給抹了個零,說,我知道你們教師也不容易。
一句話給整淚崩了,一百五十多斤的大漢當場哭得像個小孩。
“又不是讓你一天到晚去玩,就去揮兩杆體驗體驗而已。再說了,那裏又不止建個高爾夫球場,聽說那一路的海邊都開發,到時建成北海那樣的旅遊勝地。”
“哇,那得好大工程啊,看來這老板不一般啊。”
“當然不一般了,聽說這是飛龍地產的項目。”這飛龍可是全國排名前十的房地產公司,實力自然非同一般。
“那看來咱們這要多個五星級的旅遊勝地了啊。不過真要建成那樣的話得征不少地吧?那裏附近的村民可不發達了?”說起來有點羨慕啊,咱們他家不在附近呢。
“哎,對了,蘇怡你老家不就是黃楊鎮那邊的嗎?那裏是不是靠近你老家那村子。”
突然被cue到的蘇怡抬起頭看向了對方,“是的,就在我們蘇家村旁邊,不過這個我並不是很清楚。”
蘇怡說的是事實,不過也因此一下堵住了對方繼續追問的路。
沒多久上課鈴聲響起,大家收起八卦之心,拿起課本朝教室走去。
上課他們是認真的,課間八卦隻是調劑。
從醫院迴來後不久蘇怡的父母就收拾好東西準備周末迴老家去。想著老家那邊風景宜人空氣清新,比較適合休養。
迴老家那天,蘇柏昊特地借了車過來。其實住院的這些日子他也沒少往醫院跑,特別是蘇振華剛住院的那兩天,沒少在醫院裏忙活,很多蘇怡他們不方便做的事情都是他出麵幫忙。
“小昊,這些天辛苦你啦!”蘇振華深有感觸的拍了拍蘇柏昊的肩膀。
在經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後,哪些人是真的對你好,哪些人隻是狗肉朋友,蘇振華更是深有體會。
“七叔,你這說的什麽話呢?別的先不說,咱們都是一家人,這不應該的嗎?再說,我能有今天全靠七叔你。若當初沒有你出手相助,還有後來一路的提攜,我現在都不知會成什麽樣。”
毫不誇張的說,他現在的一切都是蘇振華給的。做人不能忘本,他蘇柏昊雖沒什麽本事,但基本的良心還是有的。別人能毫不猶豫的離開,可他卻不能毫無心理負擔的看著七叔躺在醫院裏轉身離去。
“我現在身子也好多了,身邊也有你嬸子在照顧。再說,到時迴到村裏,有什麽事總能找著個人搭把手,你就不用整天陪在我身邊了。還有工程的那些事,這些天你忙裏忙外的應該也處理的差不多了吧?”
“嗯,沒什麽大的事了。欠工人的那些薪水已經發齊了。供應商的貨款也談好了以後慢慢還就是。”
“既然都處理好了,你也該去找工作了。我聽說老謝那邊一直想讓你過去,我覺得你可以考慮考慮。老謝那人我還是了解的,是個厚道的人,不會虧欠你的。”
“叔,這事不急。”
蘇振華一聽也有點著急了,語氣也變得語重心長起來,“怎麽不急呢?你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你那個小家著想,為老婆孩子著想。你不用顧我這,我這不還有你嬸子和悠悠嘛。你就放心吧。”
“崗位不等人,雖然老謝屬意你,但老讓人等卻不好。機會來了就要抓緊,可別讓它溜走了。”
蘇振華不厭其煩的跟蘇柏昊強調著勸說著,直到最後他點頭同意了才罷休。
陽城是位於三江交匯之地,地勢平緩,大多數都是平原,不過蘇怡的老家黃楊鎮卻在這個多數之外。這裏是丘陵地帶,山嶺比較多。
因為山嶺多,這裏的路比較崎嶇,交通多有不便。也就這兩年因為政策的扶持,修了路才好走了點。不過也隻是修到了鎮上,村裏的路還是一言難盡。
也許是因為山嶺多,交通不便,這裏的居住人口是全江城最少的,才兩萬多人,相比隔壁鎮的一條村就有一萬多人,這數量真的有點少得可憐。
不過黃楊鎮人數雖少,但地卻不少,人口不過才占了百分之二,土地麵積卻占了十分之一。隻是地雖多,卻多是山嶺,適合耕種的土地並不多。因為靠海,所以不少人是以捕魚為生的。
靠海,而且風景不錯,地廣人稀,難怪會被開發商看中搞什麽旅遊勝地。蘇怡也不得不佩服開發商的毒辣眼光。
蘇怡的老家蘇村離市區有點遠,開車要1個多小時。從國道拐進去後就不複原來的筆直平坦,因為這邊的山嶺比較多,修的路也是隨著地勢而變得高低起伏彎彎曲曲的。若是個暈車的,坐一會準得暈的七葷八素,吐個天昏地暗的。
進了村裏那路更是顛得人整個從座位跳起來。蘇村比較窮,除了村中的那條主幹道,其他的都還是些坑坑窪窪的泥路,一到下雨天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村裏好一點路的就是通到村中祠堂的石子路,這還是當年蘇怡父親出錢修的。
不過,這些都是以前的事了。現在的蘇家村雖然還沒能富裕起來,可在上麵提出的“路路通”政策下,周圍的村莊都修了路,蘇家村也不例外。有了這混凝土路,再也不怕下雨天沒處下腳,到處找磚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