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帶領村民發家致富
四合院掃地僧,聾老太花式整活 作者:奇妙的發財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午放學的時候,周海舟就開著校車去接小朋友。
還好是車上的座位比較多,就那幾個孩子根本就坐不完。
再加上今天是校車第一次正式運行,家長們也不放心直接就上車跟著一起去接孩子。
整個村子需要接送上小學的隻有六個小朋友,就是加上這六位家長這校車都沒有坐滿。
小周這一次就把小孩子們都認全,也方便明天一早接送孩子。
校車問題解決,剩下的帶著村裏的老人致富可就成王棟的大難題。
現在村裏五十歲到六十歲都是年輕的,這些人也就是種種地然後照顧老人。
也就農閑的時候有點空餘時間,也不能出去打工。
王棟和老支書商量半天也沒有什麽好的點子,老支書也是為了村裏的發展愁白了頭發。
他們這個村子,也就種一些果樹這品質還一般。
都是常見的,都賣不上價。
王棟這時候也指望不上別人,隻能是在家族群裏尋求幫助。
海哥:“我一個開飯店的,能想到的辦法就是讓村民幫你摘毛豆然後按斤給加工費。當然花生豆也可以,你還可以在村裏弄個榨油坊。”
王棟:“可以,毛豆到時候一部分送到你那邊。另外一部分就送到京市去賣,應該也有點利潤。”
王梔:“你在京市在弄個蔬菜檔口,專門賣咱們村產的各種農副產品。還能雇傭一個人,增加一個就業崗位。”
大姑父:“你們村有個老劉頭會做老豆腐,那味道絕了你讓他擴大規模別每天就整2板豆腐根本就不夠賣的。”
海哥:“對,就那老頭弄的豆腐我們這飯店用的豆腐都是采購的他的。”
王棟:“我想辦法讓他提高產量,不如在村裏弄個豆腐坊。”
王梔:“這致富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幹成的,咱們家的養豬場也可以擴大規模。”
現在養豬場一直都處在未飽和的狀態下,出欄的豬也隻供應海哥的飯店和京市的檔口。
現在養豬到年底的時候就可以出欄,也能賺上一筆。
王棟:“在樹地裏弄個簡單的雞舍,有能吃蟲子還能下蛋。現在笨雞蛋的價格並不低,一家養上幾十隻也是有活幹了。”
蘋果樹地也不用擔心,反正都是套著袋子的。
豬場那邊有王父管著,他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帶領村民致富。
王棟就直接騎著三輪車去老劉頭家,還買了三塊豆腐。
王棟:“劉叔,你這豆腐一天最多能出多少?”
老劉頭:“最多也就出兩板,咱們村的人都好吃我這豆腐。一板要送到你哥的飯店,另外一板就是騎著三輪在咱們村和附近村賣賣。”
王棟想了一下,就是增加產量都是人工也掙不到錢。
最多就是幫著解決一下售賣的問題,還隻能說把這豆腐弄到小賣部去賣。
王棟:“要是把這豆腐放到我小賣部賣,然後您能一天出多少?”
老劉頭撓撓頭說:“小棟啊!我這一天就是做兩板豆腐不然就太累了。這麽多年我都習慣了,而且我家情況你也知道。我就一個兒子還在京市買房娶媳婦了,我兒子和老婆都不想讓我繼續做豆腐賣。”
王棟這才想起來,劉叔家日子不差兒子在京市有房子。
還給老兩口在這邊市裏買一套小洋房,也就是老兩口舍不得家裏的地和生意一直不樂意去住。
但是劉叔這麽好的手藝,以後不在村裏做豆腐可咋整。
王棟:“劉叔,你收徒弟不?”
老劉頭:“我知道你的想法,要是有人願意跟我學你就讓他們來家裏找我。”
王棟就直接把這個消息發到村裏的群裏,大家有想學的就自己找劉叔過來學習就行。
老書記這邊已經挨家挨戶的統計想養雞的人家,村裏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蘋果樹地。
基本上都樂意養雞,哪怕到時候賣不了多少錢這笨雞蛋給自己孫子孫女吃了補充營養也不錯。
主要是現在有孩子的家家戶戶都在院子裏養著雞,都是攢著給孩子們吃的。
王棟就聯係以前給他定做活動板房的人,定做活動的養雞舍。
這樣可以移動,還是很方便的反正每家每戶也樣不多。
小雞也好弄,空間裏麵就有剛孵出來沒有多久的小雞。
都是按照雞蛋的價格給到大家,基本上每家都要個百八十隻大家幹勁十足。
於此同時這摘毛豆大也開始,一群老太太們就守在小賣部門口摘毛豆。
剩下的毛豆秧子,大家也可以自己帶走拿迴去喂牲畜。
也能給王棟這邊減少壓力,物盡其用。
大家不用操心接孩子,幹活的時間也就變多了。
利用這段時間還可以在地裏除除草,喂喂雞。
周海舟沒每天都是送完孩子就開始接送有需要去市裏的村民,平時大家也不會老去市裏。
周海舟閑暇時間就幫著幹點跑腿搬搬抗抗的活,人很是勤快大家對他都很滿意。
隻能是給村名增加一點點收入,發家致富還是差的很遠。
王棟還得另想辦法,主要是村裏的年輕人根本就都不在家發展。
這村裏要想發展,肯定是離不開年輕人。
王棟就是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到好的點子,他現在不差錢差的是好的投資項目。
王棟的老爹又開始出怪招了:“咱們村有這麽多的小水坑,咱們找人收拾出來養魚。統計一下,到時候誰樂意收拾水坑就是誰家的。”
現在村裏的大事小情都是王棟和老支書商量著來,老支書和王父是愛釣魚的當即就表示同意。
王棟就開始聯係鉤機過來清理,他打算自己家弄上兩個就自己樹地邊上就有兩個水坑養魚剛剛好。
抽水也簡單,直接先弄進空間裏麵。
收著收著還有點意外收獲,這水坑裏麵有三個王八。
王棟不愛吃這玩意,仍在三輪車後鬥裏。
到時候送到飯店裏,讓海哥自己處理一。
有機械助力,挖個小坑還是很快的。
王棟也不著急放魚和水,想著等下完雨這坑自然就滿了。
還好是車上的座位比較多,就那幾個孩子根本就坐不完。
再加上今天是校車第一次正式運行,家長們也不放心直接就上車跟著一起去接孩子。
整個村子需要接送上小學的隻有六個小朋友,就是加上這六位家長這校車都沒有坐滿。
小周這一次就把小孩子們都認全,也方便明天一早接送孩子。
校車問題解決,剩下的帶著村裏的老人致富可就成王棟的大難題。
現在村裏五十歲到六十歲都是年輕的,這些人也就是種種地然後照顧老人。
也就農閑的時候有點空餘時間,也不能出去打工。
王棟和老支書商量半天也沒有什麽好的點子,老支書也是為了村裏的發展愁白了頭發。
他們這個村子,也就種一些果樹這品質還一般。
都是常見的,都賣不上價。
王棟這時候也指望不上別人,隻能是在家族群裏尋求幫助。
海哥:“我一個開飯店的,能想到的辦法就是讓村民幫你摘毛豆然後按斤給加工費。當然花生豆也可以,你還可以在村裏弄個榨油坊。”
王棟:“可以,毛豆到時候一部分送到你那邊。另外一部分就送到京市去賣,應該也有點利潤。”
王梔:“你在京市在弄個蔬菜檔口,專門賣咱們村產的各種農副產品。還能雇傭一個人,增加一個就業崗位。”
大姑父:“你們村有個老劉頭會做老豆腐,那味道絕了你讓他擴大規模別每天就整2板豆腐根本就不夠賣的。”
海哥:“對,就那老頭弄的豆腐我們這飯店用的豆腐都是采購的他的。”
王棟:“我想辦法讓他提高產量,不如在村裏弄個豆腐坊。”
王梔:“這致富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幹成的,咱們家的養豬場也可以擴大規模。”
現在養豬場一直都處在未飽和的狀態下,出欄的豬也隻供應海哥的飯店和京市的檔口。
現在養豬到年底的時候就可以出欄,也能賺上一筆。
王棟:“在樹地裏弄個簡單的雞舍,有能吃蟲子還能下蛋。現在笨雞蛋的價格並不低,一家養上幾十隻也是有活幹了。”
蘋果樹地也不用擔心,反正都是套著袋子的。
豬場那邊有王父管著,他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帶領村民致富。
王棟就直接騎著三輪車去老劉頭家,還買了三塊豆腐。
王棟:“劉叔,你這豆腐一天最多能出多少?”
老劉頭:“最多也就出兩板,咱們村的人都好吃我這豆腐。一板要送到你哥的飯店,另外一板就是騎著三輪在咱們村和附近村賣賣。”
王棟想了一下,就是增加產量都是人工也掙不到錢。
最多就是幫著解決一下售賣的問題,還隻能說把這豆腐弄到小賣部去賣。
王棟:“要是把這豆腐放到我小賣部賣,然後您能一天出多少?”
老劉頭撓撓頭說:“小棟啊!我這一天就是做兩板豆腐不然就太累了。這麽多年我都習慣了,而且我家情況你也知道。我就一個兒子還在京市買房娶媳婦了,我兒子和老婆都不想讓我繼續做豆腐賣。”
王棟這才想起來,劉叔家日子不差兒子在京市有房子。
還給老兩口在這邊市裏買一套小洋房,也就是老兩口舍不得家裏的地和生意一直不樂意去住。
但是劉叔這麽好的手藝,以後不在村裏做豆腐可咋整。
王棟:“劉叔,你收徒弟不?”
老劉頭:“我知道你的想法,要是有人願意跟我學你就讓他們來家裏找我。”
王棟就直接把這個消息發到村裏的群裏,大家有想學的就自己找劉叔過來學習就行。
老書記這邊已經挨家挨戶的統計想養雞的人家,村裏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蘋果樹地。
基本上都樂意養雞,哪怕到時候賣不了多少錢這笨雞蛋給自己孫子孫女吃了補充營養也不錯。
主要是現在有孩子的家家戶戶都在院子裏養著雞,都是攢著給孩子們吃的。
王棟就聯係以前給他定做活動板房的人,定做活動的養雞舍。
這樣可以移動,還是很方便的反正每家每戶也樣不多。
小雞也好弄,空間裏麵就有剛孵出來沒有多久的小雞。
都是按照雞蛋的價格給到大家,基本上每家都要個百八十隻大家幹勁十足。
於此同時這摘毛豆大也開始,一群老太太們就守在小賣部門口摘毛豆。
剩下的毛豆秧子,大家也可以自己帶走拿迴去喂牲畜。
也能給王棟這邊減少壓力,物盡其用。
大家不用操心接孩子,幹活的時間也就變多了。
利用這段時間還可以在地裏除除草,喂喂雞。
周海舟沒每天都是送完孩子就開始接送有需要去市裏的村民,平時大家也不會老去市裏。
周海舟閑暇時間就幫著幹點跑腿搬搬抗抗的活,人很是勤快大家對他都很滿意。
隻能是給村名增加一點點收入,發家致富還是差的很遠。
王棟還得另想辦法,主要是村裏的年輕人根本就都不在家發展。
這村裏要想發展,肯定是離不開年輕人。
王棟就是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到好的點子,他現在不差錢差的是好的投資項目。
王棟的老爹又開始出怪招了:“咱們村有這麽多的小水坑,咱們找人收拾出來養魚。統計一下,到時候誰樂意收拾水坑就是誰家的。”
現在村裏的大事小情都是王棟和老支書商量著來,老支書和王父是愛釣魚的當即就表示同意。
王棟就開始聯係鉤機過來清理,他打算自己家弄上兩個就自己樹地邊上就有兩個水坑養魚剛剛好。
抽水也簡單,直接先弄進空間裏麵。
收著收著還有點意外收獲,這水坑裏麵有三個王八。
王棟不愛吃這玩意,仍在三輪車後鬥裏。
到時候送到飯店裏,讓海哥自己處理一。
有機械助力,挖個小坑還是很快的。
王棟也不著急放魚和水,想著等下完雨這坑自然就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