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春耕
五零團寵,帶著糧鋪混饑荒 作者:llx飛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驚蟄這一天,趙歲歲和趙立武聽了一路的雷聲,到了學校之後,天空就下起了毛毛細雨。
不是大雨,可好歹也下雨了。
地上的雪還有沒有融化,氣溫還是在零下。
劉老師繼續宣布學校沿用上個學期的教學方案,上午上課,下午不用來學校。
餘知魚背著新書往學校外走去,走著走著就暈倒在趙歲歲和趙立武前麵。
趙歲歲看著麵前的餘知魚,轉身跑到劉老師的辦公室把餘知魚暈倒的事情告訴老師。
劉老師一聽,連忙趕過去。
趙歲歲通知老師後,就直接迴家,餘知魚一看就是餓暈的,她留在那裏也幫不上什麽忙。
趙立武等走遠之後才說話,“餘知魚的爺爺奶奶會不會又去找四叔要糧食?”
“不知道。”趙歲歲搖了搖頭,這個時候城裏戶口的人確實沒有農村戶口的人有糧食。
餘佳佳的父母是典型的利己主義者,誰知道會不會想出什麽三觀炸裂的手段,就是不知道餘父餘母對兒子是不是也這樣,有的父母生孩子就是一種投資而不是因為愛。
迴到富興大隊,兩人就看到她娘和二伯娘在挑雪。
錢春芬是在驚蟄前兩天迴到富興大隊的,隻有她一個人迴來。
對此隊上的人有些言語,多一個人上工就要多分一份糧食,不過錢春芬的戶口確實還在富興大隊,人也來上工,不分她糧食說不過去。
不過趙立明就不能分人口糧了,他都不在富興大隊生活。
這才到那裏,到時候知青下鄉也是來分糧食。
“娘,要挑去哪裏?”趙立武搶過他娘手裏的扁擔,擔起來就跑。
“小武,你走慢點,到9號水窖那邊。”陳秀禾擔心小兒子摔倒,並沒有追著他。
去年11月的時候,富興大隊又挖了6個水窖,加上原來的6個,被統一編成1號到12號水窖。
水窖裏的雪在下降,大隊長就讓人繼續挑雪把水窖填滿,多囤一些雪到時候就能多種一些糧食。
趙歲歲背著書包迴家,河道裏的雪基本上被清理完,稻田裏的雪也都堆得老高,就等雪融化後,化成的水剛好灌溉進水田方便種水稻。
這就是春耕,地裏都是忙碌的人影,要是下雨的話就更完美了。
大隊長決定隻要時間和土地合適就馬上把種子種下去,在幹旱前讓莊稼紮根進土裏,到時候不下雨的話就用水窖裏的水澆灌,盡量多種一些糧食。
5歲以上的孩子都要去地裏幫忙,趙歲歲和趙立武下午不去上學的時候需要去地裏幫忙撿石頭拔野草。
趙立武和他娘換了任務,自己把挑雪的活攬過去,讓他娘在地裏撿石頭拔野草。
趙歲歲戴著帽子跟她娘一起撿石頭,小孩分的地方不大,兩個人很快就完成任務。
今天她們分到的地方剛好和趙婆子在一個位置,陳秀禾看著婆婆捶打著自己的腰,想了想,還是帶著小女兒去幫婆婆撿剩下的地方。
趙歲歲一邊撿石頭一邊計算趙婆子的年齡,趙婆子是1907年的人,現在就是54歲,莊稼人可沒有退休年齡的說法,能動的都要下地幹活。
提前種下的土豆玉米這一類莊稼,都用稻草蓋住保溫,有的地裏還在燒柴提高土地的溫度。
這個時代是什麽都缺的時代,大棚技術壓根就有沒有條件建設,關鍵的大棚覆蓋材料沒有,否則冬天的時候也能種糧食。
忙活了大半個月,富興大隊把比較耐旱的莊稼都種下,12個水窖也囤滿了水,剩下的就等待天意。
繼續幹旱的話,就啟動水窖灌溉。
既然不能預測天意,他們就要努力想辦法保護莊稼,不能像前兩年一樣等著老天下雨。
趙歲歲和趙立武背著背簍從山上下來,今天他們倆運氣好,因為連續的毛毛雨,在山裏找到了一些菇子。
下山的時候還碰到了兩隻野兔,不過他們並沒有動手,現在是春天,是繁衍的季節,要等到5月的時候才是最佳狩獵時間。
來到山腳下的水窖,趙歲歲不想讓她娘到時候去挑水,想著水車之類的工具會不會好一些。
大隊長聽完趙歲歲的建議後覺得水車比較複雜,還要找師傅來做肯定要花糧食,搖了搖頭,“太耗人力物力了。”
“那用竹子運水怎麽樣?在水窖和地之間搭一個用竹子做成的管道,這樣就不用挑水了。”趙歲歲接著建議道,這樣可以省很多力氣,她娘也可以不用這麽辛苦。
“這個方法好,以前怎麽沒有想到。”大隊長猛得深吸一口煙,吐出來的二手煙比平時大了好幾倍,想要拍拍趙歲歲的腦袋。
趙歲歲立馬跳出3米遠遠離二手煙,她也是今天才想到的。
到了第二天的時候,趙歲歲就看到竹林被砍了大半。
“歲歲,這樣的話,6月還有竹筍吃麽?”趙立武幫妹妹提著背簍,看向在砍竹子的眾人,竹筍炒臘肉是他的最愛。
“應該還有,到時候來看看就知道了。”趙歲歲也不知道,不過竹子的根係沒有砍掉,是可以繼續長出來的。
忙過了春耕,記分員才發現許胭脂沒有來上工,便報告到大隊長這裏。
“這。。。不會是出什麽事情了吧。”大隊長也才想到於地主家的許胭脂沒有來上工,“快去把白正找來,可千萬別死了。”
等趙歲歲和趙立武下山時,就看到了於奶奶家門口圍了幾個人。
於奶奶走了幾個月,才有人發現。
“小哥,等等。”趙歲歲拉住他小哥,打算看於奶奶有沒有留下什麽信息。
很快趙白正就拿著信出來,“許。。。嬸子,找兒子去了。”
大隊長接過趙白正遞過來的信紙,信裏隻有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沒有說去哪裏找,“沒有介紹信,他們能去哪裏?”
“叔,這事要請公安來一趟才行。”趙白正覺得於家兩人的身份特殊,還是要在派出所備案比較好。
“廣建,你去公社報案。”大隊長點點頭,這事肯定要讓派出所知道才行。
不是大雨,可好歹也下雨了。
地上的雪還有沒有融化,氣溫還是在零下。
劉老師繼續宣布學校沿用上個學期的教學方案,上午上課,下午不用來學校。
餘知魚背著新書往學校外走去,走著走著就暈倒在趙歲歲和趙立武前麵。
趙歲歲看著麵前的餘知魚,轉身跑到劉老師的辦公室把餘知魚暈倒的事情告訴老師。
劉老師一聽,連忙趕過去。
趙歲歲通知老師後,就直接迴家,餘知魚一看就是餓暈的,她留在那裏也幫不上什麽忙。
趙立武等走遠之後才說話,“餘知魚的爺爺奶奶會不會又去找四叔要糧食?”
“不知道。”趙歲歲搖了搖頭,這個時候城裏戶口的人確實沒有農村戶口的人有糧食。
餘佳佳的父母是典型的利己主義者,誰知道會不會想出什麽三觀炸裂的手段,就是不知道餘父餘母對兒子是不是也這樣,有的父母生孩子就是一種投資而不是因為愛。
迴到富興大隊,兩人就看到她娘和二伯娘在挑雪。
錢春芬是在驚蟄前兩天迴到富興大隊的,隻有她一個人迴來。
對此隊上的人有些言語,多一個人上工就要多分一份糧食,不過錢春芬的戶口確實還在富興大隊,人也來上工,不分她糧食說不過去。
不過趙立明就不能分人口糧了,他都不在富興大隊生活。
這才到那裏,到時候知青下鄉也是來分糧食。
“娘,要挑去哪裏?”趙立武搶過他娘手裏的扁擔,擔起來就跑。
“小武,你走慢點,到9號水窖那邊。”陳秀禾擔心小兒子摔倒,並沒有追著他。
去年11月的時候,富興大隊又挖了6個水窖,加上原來的6個,被統一編成1號到12號水窖。
水窖裏的雪在下降,大隊長就讓人繼續挑雪把水窖填滿,多囤一些雪到時候就能多種一些糧食。
趙歲歲背著書包迴家,河道裏的雪基本上被清理完,稻田裏的雪也都堆得老高,就等雪融化後,化成的水剛好灌溉進水田方便種水稻。
這就是春耕,地裏都是忙碌的人影,要是下雨的話就更完美了。
大隊長決定隻要時間和土地合適就馬上把種子種下去,在幹旱前讓莊稼紮根進土裏,到時候不下雨的話就用水窖裏的水澆灌,盡量多種一些糧食。
5歲以上的孩子都要去地裏幫忙,趙歲歲和趙立武下午不去上學的時候需要去地裏幫忙撿石頭拔野草。
趙立武和他娘換了任務,自己把挑雪的活攬過去,讓他娘在地裏撿石頭拔野草。
趙歲歲戴著帽子跟她娘一起撿石頭,小孩分的地方不大,兩個人很快就完成任務。
今天她們分到的地方剛好和趙婆子在一個位置,陳秀禾看著婆婆捶打著自己的腰,想了想,還是帶著小女兒去幫婆婆撿剩下的地方。
趙歲歲一邊撿石頭一邊計算趙婆子的年齡,趙婆子是1907年的人,現在就是54歲,莊稼人可沒有退休年齡的說法,能動的都要下地幹活。
提前種下的土豆玉米這一類莊稼,都用稻草蓋住保溫,有的地裏還在燒柴提高土地的溫度。
這個時代是什麽都缺的時代,大棚技術壓根就有沒有條件建設,關鍵的大棚覆蓋材料沒有,否則冬天的時候也能種糧食。
忙活了大半個月,富興大隊把比較耐旱的莊稼都種下,12個水窖也囤滿了水,剩下的就等待天意。
繼續幹旱的話,就啟動水窖灌溉。
既然不能預測天意,他們就要努力想辦法保護莊稼,不能像前兩年一樣等著老天下雨。
趙歲歲和趙立武背著背簍從山上下來,今天他們倆運氣好,因為連續的毛毛雨,在山裏找到了一些菇子。
下山的時候還碰到了兩隻野兔,不過他們並沒有動手,現在是春天,是繁衍的季節,要等到5月的時候才是最佳狩獵時間。
來到山腳下的水窖,趙歲歲不想讓她娘到時候去挑水,想著水車之類的工具會不會好一些。
大隊長聽完趙歲歲的建議後覺得水車比較複雜,還要找師傅來做肯定要花糧食,搖了搖頭,“太耗人力物力了。”
“那用竹子運水怎麽樣?在水窖和地之間搭一個用竹子做成的管道,這樣就不用挑水了。”趙歲歲接著建議道,這樣可以省很多力氣,她娘也可以不用這麽辛苦。
“這個方法好,以前怎麽沒有想到。”大隊長猛得深吸一口煙,吐出來的二手煙比平時大了好幾倍,想要拍拍趙歲歲的腦袋。
趙歲歲立馬跳出3米遠遠離二手煙,她也是今天才想到的。
到了第二天的時候,趙歲歲就看到竹林被砍了大半。
“歲歲,這樣的話,6月還有竹筍吃麽?”趙立武幫妹妹提著背簍,看向在砍竹子的眾人,竹筍炒臘肉是他的最愛。
“應該還有,到時候來看看就知道了。”趙歲歲也不知道,不過竹子的根係沒有砍掉,是可以繼續長出來的。
忙過了春耕,記分員才發現許胭脂沒有來上工,便報告到大隊長這裏。
“這。。。不會是出什麽事情了吧。”大隊長也才想到於地主家的許胭脂沒有來上工,“快去把白正找來,可千萬別死了。”
等趙歲歲和趙立武下山時,就看到了於奶奶家門口圍了幾個人。
於奶奶走了幾個月,才有人發現。
“小哥,等等。”趙歲歲拉住他小哥,打算看於奶奶有沒有留下什麽信息。
很快趙白正就拿著信出來,“許。。。嬸子,找兒子去了。”
大隊長接過趙白正遞過來的信紙,信裏隻有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沒有說去哪裏找,“沒有介紹信,他們能去哪裏?”
“叔,這事要請公安來一趟才行。”趙白正覺得於家兩人的身份特殊,還是要在派出所備案比較好。
“廣建,你去公社報案。”大隊長點點頭,這事肯定要讓派出所知道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