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年紀比尋芳還要小兩三歲,剛娶了媳婦兒, 好像還沒生孩子。
尋芳在外麵聽過他的名聲,聽說是個很好學並且有資質的人。
反正尋芳已經站了邊,見不見都是遲早的事兒。既然有人願意幫他引薦,尋芳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便應了是。
到晚飯時間,沈家盛情,要留尋芳吃飯, 尋芳也沒有拒絕,托家裏下人迴家說一下,免得晚上不迴去家人擔心,在沈家吃過了晚飯才迴的家。
之後兩日,尋芳忙著去拜訪老師跟前輩們,一些官職小的或是後輩,尋芳都暫時不見,隻讓人迴到時候搬家了再邀請他們。
而寶兒跟王氏就一直在忙著搬家的事宜,這二進院子裏的僕人肯定不夠用的,便要聯繫人伢子購買奴僕,之後還要打掃伯爵府,搬運行李,還要將原來的院子打掃一遍。
然後就是調1教小廝丫頭。他們葉家有葉家的規矩,但是新買來的僕人都不知道,還有一些器皿桌椅,原本皇帝賞下來的都有,但是還得規整,什麽地方擺上什麽東西,都有講究。
還有園林要修飾,廊上是放花還是放鳥都要商量。
總算將一切折騰完,就已經是小半個月過去。
之後又要忙著讓尋芳下帖子請客,找地點,搬桌椅,定菜式,安排僕人接待。
忙忙碌碌,又過了將近七八日,才總算將請客的事宜都定下了,隻等客來。
皇上上次的府邸比起尋芳他們在丹城的葉宅還要大,花園子裏假山林立,四時花朵常開。
因為王氏喜歡,所以移植了許多花草過來。
尋芳喜竹,所以院子裏照舊種滿了竹子,起了個名字,叫「清露院」。
王氏所住的地方,裏麵草木長得茂盛,欣欣向榮,便起了個名字,叫「葳蕤軒」。
寶兒住的地方叫「宜靜苑」,跟在葉家的院子差不多,就是麵積更大了許多,裏麵種了些紫薇。
就在靠近葳蕤軒的地方,有個小院,附近有個池塘,裏麵荷花已經謝了,尋芳給那院子起了名字,叫「荷香院」,是專門給陳姨娘他們留著的。
搬進來,一切都調理妥當之後,尋芳帶著母親妹妹在家裏遊玩了一天。
弄了些點心,在家裏一座亭子內一起吃了,用過飯後,便坐在亭子內邊吃茶邊賞景。
他的伯爵府很大,有溪流從外麵山上引進來,還有人工的胡泊,全部塞滿人的話,那人工湖大概也能容下五十人到一百人不等。
府邸後麵就背靠著山,伯爵府麵積大的,人站在府內,外麵街道上打更都聽不著。
因為家裏人口少,僕人統共就隻有五六十來個,主要負責他們家主人的衣食住行,還有就是夜裏巡邏,以及看管門院。
若是將來人口多起來,光是僕人,隻怕也要上百來號。
一切支出費用,皇上賞的田地跟尋芳自己原本就有的鋪麵跟田地就能夠維持。
他的俸祿,現在也就是拿來吃喝的。
一年加上冰敬炭敬,他的俸祿加起來還不到八百兩。
但是這家裏這麽多人口,還要加上年節請客,以及人情往來,還有幾年修葺的銀錢,平均下來,一年得有個好幾千兩。
好在他跟葉鎬不一樣,他不敗家。所以除去這些消費外,每年還能有許多結餘。
可以說,尋芳就算現在辭官迴家,一輩子也能守著田地過上十分富裕的日子。
但可惜的是,他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根本沒辦法立馬辭官,況且他還這麽年輕,就算辭官,皇帝也不會準許。
京都寸土寸金,尋芳在京都城內不算差的地段,擁有這麽大的一座府宅,卻也隻能忙裏偷閑,偶爾在家享受享受了。
就是臨近晚秋,因為府內物種多樣,也仍舊有菊花青鬆可賞。
王氏這輩子從來沒享受過這樣的福分,更是做夢也沒想過自己兒子會這樣出息。
早上開始逛到現在,雖然腿腳有些酸了,但是她還是很樂意繼續逛。這都是他兒子的家,逛了一個上午了,還剩下一小塊地方沒有逛完。
周圍跟著的僕人們都是常年跟著尋芳他們的,新放在身邊的小丫頭又都是嘴巧的,知道王氏喜歡聽什麽,所以一個勁兒的說好話,王氏聽的一直笑。可以說,今日是她最開心的一天了。
在涼亭內用過茶,日頭就開始偏西了。
尋芳自己都感覺腳有些累,妹妹向來身體不好,王氏年紀逐漸大了,平時也不怎麽往外走動,這時候補鈣保養之類的東西沒有那麽全麵,尋芳怕她們累著,便提議大家迴去休息。
「這府內想什麽時候逛都有時間,身子累著就不好了。」尋芳最主要還是勸王氏迴去,寶兒是識大體的,並不會因為逛個園子就任性。
王氏果然還是想要繼續走,但是見兒子這麽勸,想想覺得也是。她往後就住在這裏了,家裏僕人成群伺候著,想要逛的話,什麽時候不成?
於是喝過茶,聊了兩句後,幾人便各自迴了自己院中。
這宅子越發大了,葉家主人卻隻有那麽幾個,王氏感覺晚上吃飯都挺冷清的。
尋芳也有這種感覺,後來聽王氏說過這話之後,就跟王氏商量著,以後早上中午先不必說,晚上一家人還是要聚在一起用飯的好。
因為尋芳要趕著上朝,中午可能就在宮裏用過了,寶兒有時候會身子不爽利,不會天天特別早起,幾人早飯跟午飯不一定天天能湊到一起,但是晚上尋芳除了必要應酬外,是一定會迴來的。
尋芳在外麵聽過他的名聲,聽說是個很好學並且有資質的人。
反正尋芳已經站了邊,見不見都是遲早的事兒。既然有人願意幫他引薦,尋芳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便應了是。
到晚飯時間,沈家盛情,要留尋芳吃飯, 尋芳也沒有拒絕,托家裏下人迴家說一下,免得晚上不迴去家人擔心,在沈家吃過了晚飯才迴的家。
之後兩日,尋芳忙著去拜訪老師跟前輩們,一些官職小的或是後輩,尋芳都暫時不見,隻讓人迴到時候搬家了再邀請他們。
而寶兒跟王氏就一直在忙著搬家的事宜,這二進院子裏的僕人肯定不夠用的,便要聯繫人伢子購買奴僕,之後還要打掃伯爵府,搬運行李,還要將原來的院子打掃一遍。
然後就是調1教小廝丫頭。他們葉家有葉家的規矩,但是新買來的僕人都不知道,還有一些器皿桌椅,原本皇帝賞下來的都有,但是還得規整,什麽地方擺上什麽東西,都有講究。
還有園林要修飾,廊上是放花還是放鳥都要商量。
總算將一切折騰完,就已經是小半個月過去。
之後又要忙著讓尋芳下帖子請客,找地點,搬桌椅,定菜式,安排僕人接待。
忙忙碌碌,又過了將近七八日,才總算將請客的事宜都定下了,隻等客來。
皇上上次的府邸比起尋芳他們在丹城的葉宅還要大,花園子裏假山林立,四時花朵常開。
因為王氏喜歡,所以移植了許多花草過來。
尋芳喜竹,所以院子裏照舊種滿了竹子,起了個名字,叫「清露院」。
王氏所住的地方,裏麵草木長得茂盛,欣欣向榮,便起了個名字,叫「葳蕤軒」。
寶兒住的地方叫「宜靜苑」,跟在葉家的院子差不多,就是麵積更大了許多,裏麵種了些紫薇。
就在靠近葳蕤軒的地方,有個小院,附近有個池塘,裏麵荷花已經謝了,尋芳給那院子起了名字,叫「荷香院」,是專門給陳姨娘他們留著的。
搬進來,一切都調理妥當之後,尋芳帶著母親妹妹在家裏遊玩了一天。
弄了些點心,在家裏一座亭子內一起吃了,用過飯後,便坐在亭子內邊吃茶邊賞景。
他的伯爵府很大,有溪流從外麵山上引進來,還有人工的胡泊,全部塞滿人的話,那人工湖大概也能容下五十人到一百人不等。
府邸後麵就背靠著山,伯爵府麵積大的,人站在府內,外麵街道上打更都聽不著。
因為家裏人口少,僕人統共就隻有五六十來個,主要負責他們家主人的衣食住行,還有就是夜裏巡邏,以及看管門院。
若是將來人口多起來,光是僕人,隻怕也要上百來號。
一切支出費用,皇上賞的田地跟尋芳自己原本就有的鋪麵跟田地就能夠維持。
他的俸祿,現在也就是拿來吃喝的。
一年加上冰敬炭敬,他的俸祿加起來還不到八百兩。
但是這家裏這麽多人口,還要加上年節請客,以及人情往來,還有幾年修葺的銀錢,平均下來,一年得有個好幾千兩。
好在他跟葉鎬不一樣,他不敗家。所以除去這些消費外,每年還能有許多結餘。
可以說,尋芳就算現在辭官迴家,一輩子也能守著田地過上十分富裕的日子。
但可惜的是,他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根本沒辦法立馬辭官,況且他還這麽年輕,就算辭官,皇帝也不會準許。
京都寸土寸金,尋芳在京都城內不算差的地段,擁有這麽大的一座府宅,卻也隻能忙裏偷閑,偶爾在家享受享受了。
就是臨近晚秋,因為府內物種多樣,也仍舊有菊花青鬆可賞。
王氏這輩子從來沒享受過這樣的福分,更是做夢也沒想過自己兒子會這樣出息。
早上開始逛到現在,雖然腿腳有些酸了,但是她還是很樂意繼續逛。這都是他兒子的家,逛了一個上午了,還剩下一小塊地方沒有逛完。
周圍跟著的僕人們都是常年跟著尋芳他們的,新放在身邊的小丫頭又都是嘴巧的,知道王氏喜歡聽什麽,所以一個勁兒的說好話,王氏聽的一直笑。可以說,今日是她最開心的一天了。
在涼亭內用過茶,日頭就開始偏西了。
尋芳自己都感覺腳有些累,妹妹向來身體不好,王氏年紀逐漸大了,平時也不怎麽往外走動,這時候補鈣保養之類的東西沒有那麽全麵,尋芳怕她們累著,便提議大家迴去休息。
「這府內想什麽時候逛都有時間,身子累著就不好了。」尋芳最主要還是勸王氏迴去,寶兒是識大體的,並不會因為逛個園子就任性。
王氏果然還是想要繼續走,但是見兒子這麽勸,想想覺得也是。她往後就住在這裏了,家裏僕人成群伺候著,想要逛的話,什麽時候不成?
於是喝過茶,聊了兩句後,幾人便各自迴了自己院中。
這宅子越發大了,葉家主人卻隻有那麽幾個,王氏感覺晚上吃飯都挺冷清的。
尋芳也有這種感覺,後來聽王氏說過這話之後,就跟王氏商量著,以後早上中午先不必說,晚上一家人還是要聚在一起用飯的好。
因為尋芳要趕著上朝,中午可能就在宮裏用過了,寶兒有時候會身子不爽利,不會天天特別早起,幾人早飯跟午飯不一定天天能湊到一起,但是晚上尋芳除了必要應酬外,是一定會迴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