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芳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才想要盡量在不驚動其他南蠻部落的情況下,逐個或者兩兩攻入南蠻。
之前李珖之所以沒有直接攻打下去,將南蠻徹底殲滅。是因為當時皇上的打算就是要去優先解決北方問題。
因為實在的,北方比南方人要更加彪悍,而且比南方的兵力更強盛,距離京都也更近。
所以在趕走南蠻後,李珖就迴京去了,否則這時候可能還在跟南蠻打仗。
因為就算晉國的軍力比南蠻強盛,但是敵軍人數多又分布零散,一舉殲滅是不可能的,少說也得有幾年,具體時間也是不確定。
因為古代戰爭有太多的不確定的因素,往往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夠勝利。
尋芳如今隻能所占了天時,時間到了,他養的兵差不多夠了。人民方麵的話,在晉國內早就產生了一種厭恨南蠻的心理了。
實在是這幾年遭受了太多南蠻的侵1害,晉國人對南蠻人已經沒有好感了。
地理方麵雖然做過深入的研究,但是沒有實踐過,就永遠不知道結果如何。
尋芳要打仗的消息剛送到京都,皇上那裏便立馬批準他開戰了。
於是就等春天一到,糧食差不多都收割了一圈,尋芳便帶著大量部隊人馬南下去了。
尋芳南下是因為練兵部隊一開始就不在南方。除去自己家的省城語言比較一致好交流外。
主要是考慮到,這兩年南方遭受南蠻的攻擊比較多,南方剩下的男丁已經不多了,大多數人都已經逃到了偏北地區。
加上南方到了夏季很容易發生洪澇災害,原本就貧瘠,人口都不多招兵自然是招不了多少的,所以才沒有在晉國邊關招兵。
南下後,南方守城人員也直接歸尋芳管。尋芳採取早就定好逐個擊破的戰術。
首先要針對的,就是那幾個之前聯合起來還不消停的部落。
他先是跟手下開會,確定兩個部落的男人加起來也就一萬不到,他們的兵力是完全足夠的,而自己的屯糧也是完全充足。
於是便向南蠻放出消息,說自己要懲罰那幾個常常侵1犯他們國家的南蠻部落,告誡其它部落不要參與,如果他們要互相勾結的話,尋芳會直接連他們也滅掉。
這樣一來,就斷了南蠻那幾個部落想要尋求外部支援的可能。
之後又按照地理方麵的情況,因為這幾個南蠻地區都生活在丘陵山地等地區,雖然地勢不險峻,但是他們這些地方大多都凹凸不平,一會兒是上坡一會兒是下坡,而且常年多雨。
在這樣的地勢下,騎兵跟戰車就很難排上用場了。
這樣一來,就隻能大量動用步兵作戰。
尋芳的判斷十分清楚準確,因為領導正確,所以剛開戰直接就幹滅了兩個比較大的南蠻部落,而其餘部落人,果然因為害怕捲入跟晉國的戰爭,而選擇了觀望的態度。
首次戰役省裏,連克兩個南蠻部落,使得尋芳他這邊兒軍心大漲,算是開了一個好頭。
之後又跟眾門口商量,大家決定好接下來要攻克的部落後。尋芳便給出理由,說之前要攻打那兩個部落的時候,發現有人互相勾結。
而尋芳已經說過不許別的部落參與到戰爭中來,所以他必須得去消滅跟之前戰役有牽連的一個部落。
當然,這隻是一個理由而已,實際上有沒有這樣一件事情,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第186章
做出這樣不講理的事情, 尋芳忽然覺得自己有點兒像現代的老美。
但是好在南蠻部落根本不清白,他們對晉國的百姓的殘害,值得他們付出這一係列的代價。
尋芳每次攻下一個城池, 不會殺死太多當地的南蠻人,畢竟他們也是百姓。
但是南蠻的成年男子基本都是參軍的,說是參軍,其實就是他們人人都在必要的時刻充當士兵, 就像土匪一樣, 在土匪寨子裏的男人基本都是要到外麵去搶劫。
按照成王敗寇的道理, 他們部落的成年上過戰場的男人基本都會被帶迴去當做奴隸。
而小孩兒跟女人則會放過。如果遇到反抗激烈的, 會直接砍死。
按照他們對晉國百姓所做的事情, 這已經算是輕輕放過了。畢竟在場成年參戰的男子,大部分人手上都沾著晉國人的鮮血。
尋芳之所以不將他們殺光, 是因為之後還要打仗。他如果現在殘忍對待南蠻部落的人, 那麽其餘部落必定會拚死抵抗。
而且還有一點, 尋芳參與這場對抗南蠻的戰役不算小,如果將來真的能夠將南蠻的版圖收入晉國的話, 尋芳是肯定要名留青史的。
贏了戰役,到時候確實也會說他勇猛,但是之後要說他連殺兩個部落的成年男子, 那一定會被定一個兇殘的身份。
一個二十來歲的男子,從小也算富貴著長大,文武雙全長得也不賴,居然做出殺兩個部落上千男子的事情, 那他這真的有些難以言喻了,到時候世人對他的評判一定是褒貶不一的。
但是他若是放過這些人的性命,後人肯定會更容易對他個人做出評價。
幾次大戰勝利後, 尋芳便在晚上開了一次宴會。主要口頭上表揚了在作戰中比較勇猛的人。
其中黃達跟許臣的作戰行為一直很優秀,尋芳還對他們特別表揚了,並且說過將來會寫信給皇上,如實向皇上表達他們的勇猛跟忠心。
之前李珖之所以沒有直接攻打下去,將南蠻徹底殲滅。是因為當時皇上的打算就是要去優先解決北方問題。
因為實在的,北方比南方人要更加彪悍,而且比南方的兵力更強盛,距離京都也更近。
所以在趕走南蠻後,李珖就迴京去了,否則這時候可能還在跟南蠻打仗。
因為就算晉國的軍力比南蠻強盛,但是敵軍人數多又分布零散,一舉殲滅是不可能的,少說也得有幾年,具體時間也是不確定。
因為古代戰爭有太多的不確定的因素,往往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夠勝利。
尋芳如今隻能所占了天時,時間到了,他養的兵差不多夠了。人民方麵的話,在晉國內早就產生了一種厭恨南蠻的心理了。
實在是這幾年遭受了太多南蠻的侵1害,晉國人對南蠻人已經沒有好感了。
地理方麵雖然做過深入的研究,但是沒有實踐過,就永遠不知道結果如何。
尋芳要打仗的消息剛送到京都,皇上那裏便立馬批準他開戰了。
於是就等春天一到,糧食差不多都收割了一圈,尋芳便帶著大量部隊人馬南下去了。
尋芳南下是因為練兵部隊一開始就不在南方。除去自己家的省城語言比較一致好交流外。
主要是考慮到,這兩年南方遭受南蠻的攻擊比較多,南方剩下的男丁已經不多了,大多數人都已經逃到了偏北地區。
加上南方到了夏季很容易發生洪澇災害,原本就貧瘠,人口都不多招兵自然是招不了多少的,所以才沒有在晉國邊關招兵。
南下後,南方守城人員也直接歸尋芳管。尋芳採取早就定好逐個擊破的戰術。
首先要針對的,就是那幾個之前聯合起來還不消停的部落。
他先是跟手下開會,確定兩個部落的男人加起來也就一萬不到,他們的兵力是完全足夠的,而自己的屯糧也是完全充足。
於是便向南蠻放出消息,說自己要懲罰那幾個常常侵1犯他們國家的南蠻部落,告誡其它部落不要參與,如果他們要互相勾結的話,尋芳會直接連他們也滅掉。
這樣一來,就斷了南蠻那幾個部落想要尋求外部支援的可能。
之後又按照地理方麵的情況,因為這幾個南蠻地區都生活在丘陵山地等地區,雖然地勢不險峻,但是他們這些地方大多都凹凸不平,一會兒是上坡一會兒是下坡,而且常年多雨。
在這樣的地勢下,騎兵跟戰車就很難排上用場了。
這樣一來,就隻能大量動用步兵作戰。
尋芳的判斷十分清楚準確,因為領導正確,所以剛開戰直接就幹滅了兩個比較大的南蠻部落,而其餘部落人,果然因為害怕捲入跟晉國的戰爭,而選擇了觀望的態度。
首次戰役省裏,連克兩個南蠻部落,使得尋芳他這邊兒軍心大漲,算是開了一個好頭。
之後又跟眾門口商量,大家決定好接下來要攻克的部落後。尋芳便給出理由,說之前要攻打那兩個部落的時候,發現有人互相勾結。
而尋芳已經說過不許別的部落參與到戰爭中來,所以他必須得去消滅跟之前戰役有牽連的一個部落。
當然,這隻是一個理由而已,實際上有沒有這樣一件事情,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第186章
做出這樣不講理的事情, 尋芳忽然覺得自己有點兒像現代的老美。
但是好在南蠻部落根本不清白,他們對晉國的百姓的殘害,值得他們付出這一係列的代價。
尋芳每次攻下一個城池, 不會殺死太多當地的南蠻人,畢竟他們也是百姓。
但是南蠻的成年男子基本都是參軍的,說是參軍,其實就是他們人人都在必要的時刻充當士兵, 就像土匪一樣, 在土匪寨子裏的男人基本都是要到外麵去搶劫。
按照成王敗寇的道理, 他們部落的成年上過戰場的男人基本都會被帶迴去當做奴隸。
而小孩兒跟女人則會放過。如果遇到反抗激烈的, 會直接砍死。
按照他們對晉國百姓所做的事情, 這已經算是輕輕放過了。畢竟在場成年參戰的男子,大部分人手上都沾著晉國人的鮮血。
尋芳之所以不將他們殺光, 是因為之後還要打仗。他如果現在殘忍對待南蠻部落的人, 那麽其餘部落必定會拚死抵抗。
而且還有一點, 尋芳參與這場對抗南蠻的戰役不算小,如果將來真的能夠將南蠻的版圖收入晉國的話, 尋芳是肯定要名留青史的。
贏了戰役,到時候確實也會說他勇猛,但是之後要說他連殺兩個部落的成年男子, 那一定會被定一個兇殘的身份。
一個二十來歲的男子,從小也算富貴著長大,文武雙全長得也不賴,居然做出殺兩個部落上千男子的事情, 那他這真的有些難以言喻了,到時候世人對他的評判一定是褒貶不一的。
但是他若是放過這些人的性命,後人肯定會更容易對他個人做出評價。
幾次大戰勝利後, 尋芳便在晚上開了一次宴會。主要口頭上表揚了在作戰中比較勇猛的人。
其中黃達跟許臣的作戰行為一直很優秀,尋芳還對他們特別表揚了,並且說過將來會寫信給皇上,如實向皇上表達他們的勇猛跟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