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蘭雖然笑著,但是眼底也同樣沒有笑意。這兩個人,一個郎才一個女貌,明明很相配,卻都是在逢場作戲。
如此看來,倒叫人掃興。
第181章
忽然, 沈清玉撫著芳蘭的手加重了些,麵部卻依舊掛著淺笑:「聽說你沒賣身前的名字叫巧兒,是嗎?」
芳蘭見沈清玉這麽問, 稍稍愣了一瞬,臉上感受到的力度讓她很清楚,沈清玉是在生氣。
「是,公子連這也知道。」
「你是怎麽跟葉尋芳認識的?」沈清玉見她應答, 便問道。
芳蘭一怔, 這怔愣跟她平時的表情很不同。
「公子在說什麽?」
「你不必裝作不認識他, 前兩日你們才見過的事情, 我都已經知道了。」沈清玉說道。
他查過芳蘭的出身, 她原名叫蘇巧,是南方一個縣城人家, 原本家境也不錯, 後來她父親去世, 家裏財產叫族人霸占了去。
後來南方發生了饑荒,她就跟母親一路逃到北方來投奔親戚, 蘇巧的母親司在了逃難的途中,隻有蘇巧一人逃了過來。
結果千辛萬苦找到了親人,誰想她家親戚並不是好人, 將她賣了人。
可以說是小小的年紀,卻受盡了苦難。這事兒她也沒有瞞著不說,以前養著她的幾個恩客都知道她的遭遇。
娼1妓長得好看有才華,身世又可憐的話, 很容易就會得到男人的同情。
許多就是沒那麽可憐的妓1女,都要編造出一個可憐的故事來。更不要說她原本就身世可憐,在這風月場中, 她更無須隱瞞了。
也正因為她沒有隱瞞,沈清玉才清楚,她跟葉尋芳是沒什麽可能會有牽扯的。
葉尋芳的為人,沈清玉很清楚,應該是說以葉尋芳為代表的那一個團體的人,沈清玉都很清楚。
他們是向來葷素不沾的一群「奇葩」。所以葉尋芳根本沒有可能認識像芳蘭這樣的女子。
正是如此,才更加可疑了。
如今沈家的勢力不如他們李家,就更要步步小心。
葉尋芳之前問過沈清玉有沒有認識一個叫巧兒的人,這便使他上了心,細查下來,果然發現芳蘭是見過葉尋芳的。
甚至很有可能,讓葉尋芳投靠沈家的事情,也是芳蘭提醒的。
那麽這個芳蘭,是否可能是李家的棋子呢?
雖說李家完全沒有理由讓葉尋芳投靠沈家,但是猜不出原因並不代表這芳蘭不可疑。
畢竟葉尋芳要南下徵兵的事情,當天傳出來,第二天芳蘭就上門找葉尋芳了,說她不是特地打聽葉尋芳的事情,那都很難叫人信服。
再就是,芳蘭明明接觸過葉尋芳,原本這沒什麽好掩飾的,她卻故意說自己不認識葉尋芳,這就很令人覺得可疑了。
沈清玉在外是一副吊兒郎當的風流模樣,實際上他是個難得通透的人。說他紈絝,不如說他恃才高而玩世。
一點小小的線索,他就能夠利用手上的人力順藤摸瓜查得一清二楚。
就像當初楊雪鬆並沒有考慮後果就開始著手調查李相,沈清玉早就看清了形式,讓楊雪鬆不要蹚渾水。
若是李瑤這樣的真紈絝,恐怕就是他自己的父親跟哥哥做的事兒,他都還尚且蒙在鼓裏呢。
芳蘭見沈清玉說的明白,眼裏帶著些許防備地看向沈清玉。
「小時候逃難,遇到過正在讀書的葉少爺,他給了我一頓飽飯,也算救了我跟母親一命。前兩日不過是恰好碰見,聽說他要去打仗了,就跟他道個別,對他說了些感謝的話。之後就再也沒有來往了。」
沈清玉見她說是受過葉尋芳的幫助,心裏想著這確實有可能。
芳蘭原名叫什麽是很少有人知道的,甚至可能去問老鴇連老鴇都不知道,但是尋芳當時卻是直接說的「巧兒」兩個字。
當初沒有去細問尋芳跟芳蘭有什麽淵源,現在過問的話,很容易讓尋芳察覺,自己讓人去查了他的事實。
葉尋芳好容易答應要站到他們沈家這邊兒,結果沈家還要查他的底細,多少有些不信任的成分在。
為了穩住葉尋芳的情緒,沈清玉也不會細問他葉尋芳跟芳蘭是什麽關係的。
「既然你跟他是舊相識的,又知道他的為人,怎麽不讓他贖了你離開?」沈清玉將捏著芳蘭下顎的手輕輕地鬆下,邊問道。
芳蘭的眼神暗了暗,自嘲似的說道:「我這樣的身份,跟恩人走得太近了容易連累他的名聲。」
若是普通娼1妓也便罷了,她如今是花魁,身價是很高的。
葉尋芳一年的俸祿肯定是不夠買她的,她是曾經受了人恩惠的人,讓葉尋芳幫忙贖身,豈不是害了他?
況且,一個官員,為個花魁一擲千金。說得好聽些就是風流,難聽些就是紈絝。
葉尋芳還這麽年輕,都不曾定親就跟一個花魁有牽扯,對他的名聲肯定是不會好的。
芳蘭這樣一解釋,所有的線索就能被連成一條線了。
因她受過葉尋芳的恩惠,在京都多少有聽過葉尋芳的名諱,打聽葉尋芳的事情也不奇怪。
沈清玉是芳蘭的恩客,她向來是個聰明人,又因為是花魁,接待的都是達官貴人,了解政治並不奇怪。
去跟葉尋芳說讓他投靠沈家,其實是想要為葉尋芳尋一個靠山,這也合理。
如此看來,倒叫人掃興。
第181章
忽然, 沈清玉撫著芳蘭的手加重了些,麵部卻依舊掛著淺笑:「聽說你沒賣身前的名字叫巧兒,是嗎?」
芳蘭見沈清玉這麽問, 稍稍愣了一瞬,臉上感受到的力度讓她很清楚,沈清玉是在生氣。
「是,公子連這也知道。」
「你是怎麽跟葉尋芳認識的?」沈清玉見她應答, 便問道。
芳蘭一怔, 這怔愣跟她平時的表情很不同。
「公子在說什麽?」
「你不必裝作不認識他, 前兩日你們才見過的事情, 我都已經知道了。」沈清玉說道。
他查過芳蘭的出身, 她原名叫蘇巧,是南方一個縣城人家, 原本家境也不錯, 後來她父親去世, 家裏財產叫族人霸占了去。
後來南方發生了饑荒,她就跟母親一路逃到北方來投奔親戚, 蘇巧的母親司在了逃難的途中,隻有蘇巧一人逃了過來。
結果千辛萬苦找到了親人,誰想她家親戚並不是好人, 將她賣了人。
可以說是小小的年紀,卻受盡了苦難。這事兒她也沒有瞞著不說,以前養著她的幾個恩客都知道她的遭遇。
娼1妓長得好看有才華,身世又可憐的話, 很容易就會得到男人的同情。
許多就是沒那麽可憐的妓1女,都要編造出一個可憐的故事來。更不要說她原本就身世可憐,在這風月場中, 她更無須隱瞞了。
也正因為她沒有隱瞞,沈清玉才清楚,她跟葉尋芳是沒什麽可能會有牽扯的。
葉尋芳的為人,沈清玉很清楚,應該是說以葉尋芳為代表的那一個團體的人,沈清玉都很清楚。
他們是向來葷素不沾的一群「奇葩」。所以葉尋芳根本沒有可能認識像芳蘭這樣的女子。
正是如此,才更加可疑了。
如今沈家的勢力不如他們李家,就更要步步小心。
葉尋芳之前問過沈清玉有沒有認識一個叫巧兒的人,這便使他上了心,細查下來,果然發現芳蘭是見過葉尋芳的。
甚至很有可能,讓葉尋芳投靠沈家的事情,也是芳蘭提醒的。
那麽這個芳蘭,是否可能是李家的棋子呢?
雖說李家完全沒有理由讓葉尋芳投靠沈家,但是猜不出原因並不代表這芳蘭不可疑。
畢竟葉尋芳要南下徵兵的事情,當天傳出來,第二天芳蘭就上門找葉尋芳了,說她不是特地打聽葉尋芳的事情,那都很難叫人信服。
再就是,芳蘭明明接觸過葉尋芳,原本這沒什麽好掩飾的,她卻故意說自己不認識葉尋芳,這就很令人覺得可疑了。
沈清玉在外是一副吊兒郎當的風流模樣,實際上他是個難得通透的人。說他紈絝,不如說他恃才高而玩世。
一點小小的線索,他就能夠利用手上的人力順藤摸瓜查得一清二楚。
就像當初楊雪鬆並沒有考慮後果就開始著手調查李相,沈清玉早就看清了形式,讓楊雪鬆不要蹚渾水。
若是李瑤這樣的真紈絝,恐怕就是他自己的父親跟哥哥做的事兒,他都還尚且蒙在鼓裏呢。
芳蘭見沈清玉說的明白,眼裏帶著些許防備地看向沈清玉。
「小時候逃難,遇到過正在讀書的葉少爺,他給了我一頓飽飯,也算救了我跟母親一命。前兩日不過是恰好碰見,聽說他要去打仗了,就跟他道個別,對他說了些感謝的話。之後就再也沒有來往了。」
沈清玉見她說是受過葉尋芳的幫助,心裏想著這確實有可能。
芳蘭原名叫什麽是很少有人知道的,甚至可能去問老鴇連老鴇都不知道,但是尋芳當時卻是直接說的「巧兒」兩個字。
當初沒有去細問尋芳跟芳蘭有什麽淵源,現在過問的話,很容易讓尋芳察覺,自己讓人去查了他的事實。
葉尋芳好容易答應要站到他們沈家這邊兒,結果沈家還要查他的底細,多少有些不信任的成分在。
為了穩住葉尋芳的情緒,沈清玉也不會細問他葉尋芳跟芳蘭是什麽關係的。
「既然你跟他是舊相識的,又知道他的為人,怎麽不讓他贖了你離開?」沈清玉將捏著芳蘭下顎的手輕輕地鬆下,邊問道。
芳蘭的眼神暗了暗,自嘲似的說道:「我這樣的身份,跟恩人走得太近了容易連累他的名聲。」
若是普通娼1妓也便罷了,她如今是花魁,身價是很高的。
葉尋芳一年的俸祿肯定是不夠買她的,她是曾經受了人恩惠的人,讓葉尋芳幫忙贖身,豈不是害了他?
況且,一個官員,為個花魁一擲千金。說得好聽些就是風流,難聽些就是紈絝。
葉尋芳還這麽年輕,都不曾定親就跟一個花魁有牽扯,對他的名聲肯定是不會好的。
芳蘭這樣一解釋,所有的線索就能被連成一條線了。
因她受過葉尋芳的恩惠,在京都多少有聽過葉尋芳的名諱,打聽葉尋芳的事情也不奇怪。
沈清玉是芳蘭的恩客,她向來是個聰明人,又因為是花魁,接待的都是達官貴人,了解政治並不奇怪。
去跟葉尋芳說讓他投靠沈家,其實是想要為葉尋芳尋一個靠山,這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