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逃難的時候,差不多也花了幾月的光景,尋芳他們現在坐船離開,將來別人逃難的時候,他們也不耽誤人家。


    否則船隻有那麽多,他們留下來,到時候也是跟普通人家搶占資源。


    定下船隻後,迴到家裏,才收到了楊雪鬆的來信。尋芳捏著信,嘆了口氣,說道:「差點兒就收不到了。」


    迴到家後,將定好船隻的事情跟王氏說了。這兩日尋芳在縣太爺那裏奔波,要到了晚上出門的許可。


    要不然晚上在街上行走就容易被抓到,畢竟有宵禁,尋芳是當官的,就更不能知法犯法了。


    原本是想要白天走,畢竟大晚上的搬運行李也麻煩,又是日夜顛倒,誰也沒那個精力那個功夫搞這些。


    可葉家雖然被葉鎬敗得差不多了,但人口眾多,財物也不算少的。


    □□的搬運行李,那一張張紫檀木的椅子,黃花梨的箱子,錦繡的行囊,搬運起來難免叫人眼紅。


    這時候強盜又多,要是這些錢財叫人看了眼熱,一家子人被弄死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雖說尋芳請的保鏢數量就夠多,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還是保險起見的好。


    晚上路上沒有行人,他們搬運行李也快些。


    這事兒原本計劃的很好,早上將行李全部收拾妥當,晚上開始搬運行李。


    誰想車馬還未出門,大晚上的丹縣的城門就被撞了。


    尋芳他們收到消息的時候,整個丹城許多地方都已經出現了火光。


    尋芳還不知道怎麽迴事兒,料想就算是南邊兒打過來,怎麽算還有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們要逃難,算一算時間是絕對充足的,怎麽可能這麽快就衝到丹城了?


    這亂子已經開始了,尋芳也不得不緊張起來。好在晚上一家子人都準備撤離,大晚上不怕聚集不了人。


    尋芳便先派了兩個小廝出門探探,看看外邊兒是什麽情況。


    家裏男人、婦人、小孩兒都齊齊聚在大堂內,尋芳明顯能夠感受到有些人情緒上的緊張。


    尋芳坐在主位上,這是大家讓出來的。他家本是族長,又是官身。在場雖然有人比他年紀大,但是年紀比他大又有些身份的人葉家實在也挺多的,讓來讓去反而麻煩,如今也不是糾結這些的時候,索性就讓尋芳坐在這裏了。


    「芳哥兒,你看接下來怎麽辦?」


    尋芳看著滿屋子的人,加上要帶走的僕人,少說也有四五十人,另外保鏢也有二三十人,還有不準備帶走,留在家裏看家的僕人,也有二三十人。


    這麽多的人,加上物件,尋芳包了整整兩隻大商船,還有五隻小船才能運走。


    之前逃難的時候,因為是第一次跑路,所以也沒有經驗,租的不是什麽大商船,各家自走各家的,隻要管好自家人便行了。


    但是這次尋芳覺得可以將親戚都聚集起來,到時候真在半路上遇上什麽,也好直接組織好所有人,一齊抵抗外敵。


    這會兒算下來,加上這些保鏢,統共也有一百來人上下。


    之前葉家就有許多人搬出去了,加上如今葉鎬去了,尋芳便散掉了許多他房裏的僕人,所以家裏的人口加上僕人跟保鏢才湊夠一百來個,要是放到以往,說葉家一百來號人都是往少了算的。


    既然他坐在了這個位置,有人問他該怎麽辦,他就不能不想出辦法來。


    「先把家裏的燈籠都拿出來,女人跟孩子在屋裏待著,凡是過了十五歲的男子,都跟我到大門那邊兒過去。」


    說著,尋芳就從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來。


    大家既然已經決定讓尋芳想辦法,就會聽尋芳的話,所以家裏的男人都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有的原本就因為沒有足夠的椅子而站在堂內的,也省了坐下站起的麻煩。


    家裏的小廝們也都聽了話,去取燈籠去。葉家每日都要掌燈,一月甚至半年就準備好了之後半年裏要點的燈籠蠟燭,家裏並不缺燈籠蠟燭,想要找這些是很便宜的。


    王氏見尋芳要到大門那裏去,聽說外麵有些亂,方才準備離開的時候還聽到門外有吵嚷的聲音,王氏很怕尋芳出事,等尋芳站起來後,還拽著兒子的手。


    尋芳安撫地拍了拍母親的手,說道:「放心吧,會沒事的。」


    周圍族中親戚,見到尋芳小小年紀,這樣鎮定自如。長輩們有了信心,兄弟姊妹們也都佩服葉尋芳的氣魄。


    家裏人都看著,王氏也不可能不讓尋芳出去,擔心了一陣兒後,隻得鬆手讓尋芳出去了。


    等尋芳帶著保鏢還有家中僕人到了大門,先沒有讓人開門,而是讓人先把蠟燭都點上。


    這時候跑出去打探消息的小廝也迴來了,尋芳讓人趕緊給他們開門,這才得知了外麵亂鬧鬧的究竟是怎麽迴事兒。


    原來並不是南蠻子打進來了,這次的南方動亂不是因為匪患,而是外族勾結他們國家的官員百姓知識分子,做出的一場謀國的行為。


    但是因為經歷過上次南方匪患,這次有預感的百姓都提前逃竄,今晚便是南方的流民跑到了丹城。


    原本是要等到開城門,第二天才會鬧到丹城的。結果誰想得到,這群流民裏麵有人挑唆著直接造反,流民們反正也受夠了這兩年來要麽就是匪患,要麽就是天災的苦。


    朝廷不是不管南方,但是每次都管得太慢了,弄得許多人早就心寒,所以大家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準備殺出一條血路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子功名路[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繞骨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繞骨生並收藏庶子功名路[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