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不在身邊跟自己的虛榮,她埋頭苦想了一晚上, 最後還是覺得兒女更加重要。
她還是那樣子的思想,這輩子她不敢靠葉鎬,但是肯定要靠兒子的。
隻是如今她還沒有老,更沒有得什麽病,隻要尋芳在京都好好兒的,就是遠一些,等過幾年再見,她估計還能忍耐。
但是一旦去了京都,想要迴丹城可能也隻有魂歸故裏的時候了。
好容易當上了這一房的主母,就這樣離開,豈不是便宜了柳姨娘?
況且近段時間來,王氏跟陳姨娘稍微有了那麽些共同陣營的感覺。當初陳姨娘是害過王氏,但是如今陳姨娘一直低眉順眼地在她麵前,不曾做錯過什麽,還跟她一起說柳姨娘的壞話。
最重要的一點是,王氏跟陳姨娘多少有些共鳴,因為這個女人為了孩子差點兒丟了性命。
身為母親,她總算還是能夠體諒陳姨娘。因為當初陳姨娘再壞,沒有壞到去傷害葉尋芳的地步。
若是王氏一走,陳姨娘保證不好過。
因陳姨娘有意,所以王氏跟葉翡兒的關係還挺好。陳姨娘如何可能王氏不會十分在乎,但是想到這孩子可能要受柳姨娘的氣,王氏心裏多少有些不舒服。
況且親戚朋友都在丹城,王氏當初去長興省的時候就因為交際不多而煩躁了很長一段時間。如今去丹城,連親戚都不搬過去,那豈不是更無聊?
對於王氏來說,丹城是她可以肆意玩轉的地方。而京都在她眼裏,更像是一個養老之地。
因此她想了許久,做了許多次決定,來來迴迴就在那去京都跟不去京都上做選擇。
思考了兩日,終於在一天早起的時候,對照顧著的小紅說道:「還是讓寶兒先去吧,家裏的事情也離不開我。我這邊兒再過兩年再說。」
要這時候離開,他們這一房,老爺那點兒家私還不被柳姨娘騙幹淨?她得在這邊兒看著。
小紅在一旁不敢評論什麽,她清楚王氏這麽說,是在下決定,而不是在跟她商量。
早上王氏洗漱完畢,葉寶兒過來請安,王氏便將自己的打算說給了寶兒聽。
「京都畢竟路遠,你哥哥那邊兒平時還要忙,可能照顧不到你。如果你不願意去,就留在家裏,待在我身邊。你哥如今是個官身,咱們葉家在丹城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人家了。娘就給你找全縣最好的男兒,到時候你嫁過去,沒有人敢輕看你半分。」
王氏到現在還一直以為,葉寶兒遲遲不肯嫁人就是眼光高,看不上那些凡夫俗子。
這會兒按照葉寶兒的品貌,她的家室。丹城的男兒還不是隨便她挑?就是找個二十來歲的舉人,打聽打聽,說不定也能找得到。
舉人能夠做官,就是姑爺將來考不上進士,那買個官迴來,將來還能替葉寶兒請個誥命迴來。
這樣風光的事情,找遍丹城隻怕沒有女子是不肯答應的,所以王氏幾乎是確信葉寶兒會答應留在丹城。
但是她想錯了,寶兒聽了王氏的話後,都沒有繼續等王氏再多說什麽,就滿口答應了。
「我去我哥那兒,我這輩子還沒去過京都呢。」
這是尋芳交代過的事情,寶兒跟尋芳常常有書信往來,所以王氏也不敢隱瞞寶兒什麽。
若是可藏著的話,這事兒她其實是打算藏著不告訴葉寶兒的,但是她自己心裏也很清楚,藏不住。
見寶兒一口答應要去京都的模樣,王氏心裏隻覺得很不平衡。
她養了寶兒這麽多年,雖說寶兒小時候也有奶媽子照顧,但她也算是隔三差五噓寒問暖。
當初寶兒跟尋芳二人身子都不好,王氏也承認自己偏心尋芳,但寶兒也是她千萬寵愛的孩子。
怎麽就好像養不熟一樣,一說可以離開丹城,她便高興成這樣?
難道寶兒,就不想她這個母親嗎?
心下越發覺得女大不中留。想想葉尋芳,任她平時怎麽鬧騰,葉尋芳總是好好哄著他母親的。
但是葉寶兒這個女兒,卻總是跟她抬槓。這一走去京都,可能母女兩人要好幾年不見,甚至可能寶兒的婚事都在京都讓尋芳辦了。
結果葉寶兒也不表示些不舍跟猶豫什麽的,就直接一口答應了。
王氏臉色不愉地說道:「你哥那裏也不一定好,在京都不比在丹城。在丹城,是別人看咱們臉色,去了京都,你說不定還要看別人的臉色。」
葉寶兒早猜準了,小時候凡是她想要做的事情,王氏的打擊總是雖遲但到。
王氏臉色不好看,葉寶兒的臉色也沒那麽好看。
「我知道,但也總比在這裏強。」
「丹城哪裏不好了?」王氏不解道。
葉寶兒在丹城,千金萬金的小姐,天天人參燕窩的養出這麽個水靈靈的人兒來。王氏真不知道她還有什麽好抱怨的。
葉寶兒見她這麽問,心裏的叛逆突然升起,抿了抿唇說道:「我沒說丹城不好。」
「那你什麽意思?是我不好?」王氏一聽這個,氣就上來了。
葉寶兒見王氏生氣,明白自己說的有些過了,便閉嘴不再說話,免得多說多錯。
然而在王氏看來,葉寶兒的沉默就是在跟自己置氣。
「我好吃好穿地將你養到這麽大,自認為沒有虧待過你,你有什麽覺得我不好的?你是我十月懷胎從我肚子裏爬出來的!你怎麽敢這樣想我!」王氏有些崩潰地說道。
她還是那樣子的思想,這輩子她不敢靠葉鎬,但是肯定要靠兒子的。
隻是如今她還沒有老,更沒有得什麽病,隻要尋芳在京都好好兒的,就是遠一些,等過幾年再見,她估計還能忍耐。
但是一旦去了京都,想要迴丹城可能也隻有魂歸故裏的時候了。
好容易當上了這一房的主母,就這樣離開,豈不是便宜了柳姨娘?
況且近段時間來,王氏跟陳姨娘稍微有了那麽些共同陣營的感覺。當初陳姨娘是害過王氏,但是如今陳姨娘一直低眉順眼地在她麵前,不曾做錯過什麽,還跟她一起說柳姨娘的壞話。
最重要的一點是,王氏跟陳姨娘多少有些共鳴,因為這個女人為了孩子差點兒丟了性命。
身為母親,她總算還是能夠體諒陳姨娘。因為當初陳姨娘再壞,沒有壞到去傷害葉尋芳的地步。
若是王氏一走,陳姨娘保證不好過。
因陳姨娘有意,所以王氏跟葉翡兒的關係還挺好。陳姨娘如何可能王氏不會十分在乎,但是想到這孩子可能要受柳姨娘的氣,王氏心裏多少有些不舒服。
況且親戚朋友都在丹城,王氏當初去長興省的時候就因為交際不多而煩躁了很長一段時間。如今去丹城,連親戚都不搬過去,那豈不是更無聊?
對於王氏來說,丹城是她可以肆意玩轉的地方。而京都在她眼裏,更像是一個養老之地。
因此她想了許久,做了許多次決定,來來迴迴就在那去京都跟不去京都上做選擇。
思考了兩日,終於在一天早起的時候,對照顧著的小紅說道:「還是讓寶兒先去吧,家裏的事情也離不開我。我這邊兒再過兩年再說。」
要這時候離開,他們這一房,老爺那點兒家私還不被柳姨娘騙幹淨?她得在這邊兒看著。
小紅在一旁不敢評論什麽,她清楚王氏這麽說,是在下決定,而不是在跟她商量。
早上王氏洗漱完畢,葉寶兒過來請安,王氏便將自己的打算說給了寶兒聽。
「京都畢竟路遠,你哥哥那邊兒平時還要忙,可能照顧不到你。如果你不願意去,就留在家裏,待在我身邊。你哥如今是個官身,咱們葉家在丹城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人家了。娘就給你找全縣最好的男兒,到時候你嫁過去,沒有人敢輕看你半分。」
王氏到現在還一直以為,葉寶兒遲遲不肯嫁人就是眼光高,看不上那些凡夫俗子。
這會兒按照葉寶兒的品貌,她的家室。丹城的男兒還不是隨便她挑?就是找個二十來歲的舉人,打聽打聽,說不定也能找得到。
舉人能夠做官,就是姑爺將來考不上進士,那買個官迴來,將來還能替葉寶兒請個誥命迴來。
這樣風光的事情,找遍丹城隻怕沒有女子是不肯答應的,所以王氏幾乎是確信葉寶兒會答應留在丹城。
但是她想錯了,寶兒聽了王氏的話後,都沒有繼續等王氏再多說什麽,就滿口答應了。
「我去我哥那兒,我這輩子還沒去過京都呢。」
這是尋芳交代過的事情,寶兒跟尋芳常常有書信往來,所以王氏也不敢隱瞞寶兒什麽。
若是可藏著的話,這事兒她其實是打算藏著不告訴葉寶兒的,但是她自己心裏也很清楚,藏不住。
見寶兒一口答應要去京都的模樣,王氏心裏隻覺得很不平衡。
她養了寶兒這麽多年,雖說寶兒小時候也有奶媽子照顧,但她也算是隔三差五噓寒問暖。
當初寶兒跟尋芳二人身子都不好,王氏也承認自己偏心尋芳,但寶兒也是她千萬寵愛的孩子。
怎麽就好像養不熟一樣,一說可以離開丹城,她便高興成這樣?
難道寶兒,就不想她這個母親嗎?
心下越發覺得女大不中留。想想葉尋芳,任她平時怎麽鬧騰,葉尋芳總是好好哄著他母親的。
但是葉寶兒這個女兒,卻總是跟她抬槓。這一走去京都,可能母女兩人要好幾年不見,甚至可能寶兒的婚事都在京都讓尋芳辦了。
結果葉寶兒也不表示些不舍跟猶豫什麽的,就直接一口答應了。
王氏臉色不愉地說道:「你哥那裏也不一定好,在京都不比在丹城。在丹城,是別人看咱們臉色,去了京都,你說不定還要看別人的臉色。」
葉寶兒早猜準了,小時候凡是她想要做的事情,王氏的打擊總是雖遲但到。
王氏臉色不好看,葉寶兒的臉色也沒那麽好看。
「我知道,但也總比在這裏強。」
「丹城哪裏不好了?」王氏不解道。
葉寶兒在丹城,千金萬金的小姐,天天人參燕窩的養出這麽個水靈靈的人兒來。王氏真不知道她還有什麽好抱怨的。
葉寶兒見她這麽問,心裏的叛逆突然升起,抿了抿唇說道:「我沒說丹城不好。」
「那你什麽意思?是我不好?」王氏一聽這個,氣就上來了。
葉寶兒見王氏生氣,明白自己說的有些過了,便閉嘴不再說話,免得多說多錯。
然而在王氏看來,葉寶兒的沉默就是在跟自己置氣。
「我好吃好穿地將你養到這麽大,自認為沒有虧待過你,你有什麽覺得我不好的?你是我十月懷胎從我肚子裏爬出來的!你怎麽敢這樣想我!」王氏有些崩潰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