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族, 兩個人都位列鼎甲這樣的事情是不太可能會發生的。
這其實也有歷史原因, 在尋芳所在的朝代, 明朝的時候因為北方戰爭比南方跟頻繁,所以北方學習的風氣就不如南方的多。
曾經有一次上榜之人全都是南方人, 隻有少數是北方人, 於是學子鬧過。最後皇帝派人徹查, 結果出乎意料,是南方的成績確實比北方的好。
但是後來皇帝還是怪罪下來, 將那監考的人處理了。這不是牽扯公平,而牽扯了政治。
直到尋芳所在的現代,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 江蘇跟浙江的卷子格外的難,這難度全國聞名,有人猜測這跟歷史原因是有一定關係的。
晉國並沒有這樣的歷史,但是在這之前就有過別的朝代, 出現過跟明朝相似的情況,所以自那之後,朝廷科舉最後錄取的官員就有了南北的劃分。
南北地域南方錄取的人員可以多, 但是不能太超過北方跟中部的人數。
尤其前三名,就得更加斟酌。有時候並不一定考中前三名者就是成績最優秀的,但一定是最保險的,其中還一定得有一兩位,是要靠真才實學選上的。
自然前三名雖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成績一定得讓大眾福氣,沒有真本事,就會有人反對。
這時候因為有了科舉製度,寒門家族都願意拿錢出來培養孩子。這時候因為科舉屢次不過,而對這個朝廷產生怨氣的學子多得是,從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百姓謀反的風險。每個朝代都在用盡努力去平衡他們所創下的製度。
皇宮內的皇帝是什麽選擇,在選院子的尋芳並不知道,他甚至不清楚自己的卷子現在進行到了什麽環節。
房牙子帶著尋芳逛了幾個院子,尋芳看著這麵積以及一些院子的裝修,感覺都不是特別滿意。
不是特別陳舊的,就是比較偏僻,要麽就是麵積不夠大的,甚至採光不好的屋子特別多的。
院子他買下來肯定還得根據自己喜歡的風格調整,尋芳是想要盡量節省翻新的成本。
他也不能就買一塊地,然後重新開始建房子。
在京都城內,很難找到這麽一塊地,就是有,那價格也很貴,隻買這麽二進大的地,也不太找得到有人賣的。
人家要建大宅子,自然是要蓋六七進的院子,中間還帶著花園,占地麵積特別大才買得起地。否則就隻能往邊緣的地方買一塊地。
尋芳得算好交通,所以不可能朝京都城邊緣地帶找屋子。
最後尋芳看中了兩個院子,都是二進的,麵積差不多大。一個花園好看,又離楊雪鬆跟梁佩恩家近,但是房屋修葺可能會多花些費用。
另外一個院子,離梁佩恩他們家不近,花園子裏麵的植物還需要修剪再等待長好,但是房屋都還挺好,主人家有急事兒想要早些賣了,願意便宜五十兩銀子,但是離皇宮比較遠,尋芳每天可能要多花兩刻鍾的時間才能到。
這兩個地方還是有人願意買的,那房牙子隻答應讓尋芳三天之內下決定,否則這院子就可能成別人的了。
尋芳見狀,也答應了,暫時還沒有考慮好要買哪邊兒的屋子。
他來的時候就已經帶了一千兩,是弄成銀票待在身上的,到京都內的鋪子取錢就行了。
這兩個屋子原本都賣四百兩,但是第二個願意便宜的就隻要三百五十兩。
尋芳想要買房子的事情並沒有瞞著葉錦他們,葉錦先生也沒怎麽反對。
隻是對尋芳說道:「你若資金周轉不便,我這裏倒還有些錢可以暫時拿去。不過這事兒花錢不小,房屋修葺還要採買奴僕,怎麽也得花上五六百兩銀子,你得跟你父母說一聲才好,不要隨便下了決定。我這裏空屋子多,你想要住多久就隻管住下,咱們出身同族,就是分了家,也不該彼此生分才是。」
尋芳聽了葉錦先生的話,心中多少有些感動。都是親戚,其實葉錦能夠讓他在京都有個落腳的地方,萬事不用他操心,他所住的地方也很清淨,光是這一點,尋芳就已經很感謝葉錦了。
親戚幫忙,那是情分,不幫才是本分。別說現代古代,在現代人情澆漓,但是在古代,父母賣兒賣女的也不止一二。
「是,先生。我已經去信給我父母了。買院子的事情我能做主,這事兒在來之前就已經跟父親母親說過,如今考上了,就沒有什麽顧慮了。將來還得看太太老爺的意思,到時候一家子人要來,嬸子眼看就要生產了,總不能叫她照顧咱們一家子人,這也麻煩。我還是搬出去住的好。」
「殿試之後,你們倆兄弟將來就要一同入朝為官了。雖說你們不是親生兄弟,但是這麽多年相處下來,也堪比親兄弟了,以後得互相照顧提攜,官場上的事兒太難說清了,孤身一人的路是很難走的。」
葉錦清高了大半輩子,自認為是不需要靠別人就能走完這一條路的。結果真的進了朝堂,反而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尋芳他們聽了這話,都應道說:「是。」
葉錦坐在桌上,忽然審視了尋芳很長一段時間,才說道:「芳哥兒,你讀書比芝哥兒的時間要少兩年,真正刻苦發奮也不過七八來年,如今能走到這一步,你是有天分的人。」
尋芳聽到這裏,麵上有些尷尬,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他哪裏來的什麽天分?雖說差不多也都是重新開始學習,古代要學的東西跟現代他學的東西差別實在太大了。
這其實也有歷史原因, 在尋芳所在的朝代, 明朝的時候因為北方戰爭比南方跟頻繁,所以北方學習的風氣就不如南方的多。
曾經有一次上榜之人全都是南方人, 隻有少數是北方人, 於是學子鬧過。最後皇帝派人徹查, 結果出乎意料,是南方的成績確實比北方的好。
但是後來皇帝還是怪罪下來, 將那監考的人處理了。這不是牽扯公平,而牽扯了政治。
直到尋芳所在的現代,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 江蘇跟浙江的卷子格外的難,這難度全國聞名,有人猜測這跟歷史原因是有一定關係的。
晉國並沒有這樣的歷史,但是在這之前就有過別的朝代, 出現過跟明朝相似的情況,所以自那之後,朝廷科舉最後錄取的官員就有了南北的劃分。
南北地域南方錄取的人員可以多, 但是不能太超過北方跟中部的人數。
尤其前三名,就得更加斟酌。有時候並不一定考中前三名者就是成績最優秀的,但一定是最保險的,其中還一定得有一兩位,是要靠真才實學選上的。
自然前三名雖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成績一定得讓大眾福氣,沒有真本事,就會有人反對。
這時候因為有了科舉製度,寒門家族都願意拿錢出來培養孩子。這時候因為科舉屢次不過,而對這個朝廷產生怨氣的學子多得是,從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百姓謀反的風險。每個朝代都在用盡努力去平衡他們所創下的製度。
皇宮內的皇帝是什麽選擇,在選院子的尋芳並不知道,他甚至不清楚自己的卷子現在進行到了什麽環節。
房牙子帶著尋芳逛了幾個院子,尋芳看著這麵積以及一些院子的裝修,感覺都不是特別滿意。
不是特別陳舊的,就是比較偏僻,要麽就是麵積不夠大的,甚至採光不好的屋子特別多的。
院子他買下來肯定還得根據自己喜歡的風格調整,尋芳是想要盡量節省翻新的成本。
他也不能就買一塊地,然後重新開始建房子。
在京都城內,很難找到這麽一塊地,就是有,那價格也很貴,隻買這麽二進大的地,也不太找得到有人賣的。
人家要建大宅子,自然是要蓋六七進的院子,中間還帶著花園,占地麵積特別大才買得起地。否則就隻能往邊緣的地方買一塊地。
尋芳得算好交通,所以不可能朝京都城邊緣地帶找屋子。
最後尋芳看中了兩個院子,都是二進的,麵積差不多大。一個花園好看,又離楊雪鬆跟梁佩恩家近,但是房屋修葺可能會多花些費用。
另外一個院子,離梁佩恩他們家不近,花園子裏麵的植物還需要修剪再等待長好,但是房屋都還挺好,主人家有急事兒想要早些賣了,願意便宜五十兩銀子,但是離皇宮比較遠,尋芳每天可能要多花兩刻鍾的時間才能到。
這兩個地方還是有人願意買的,那房牙子隻答應讓尋芳三天之內下決定,否則這院子就可能成別人的了。
尋芳見狀,也答應了,暫時還沒有考慮好要買哪邊兒的屋子。
他來的時候就已經帶了一千兩,是弄成銀票待在身上的,到京都內的鋪子取錢就行了。
這兩個屋子原本都賣四百兩,但是第二個願意便宜的就隻要三百五十兩。
尋芳想要買房子的事情並沒有瞞著葉錦他們,葉錦先生也沒怎麽反對。
隻是對尋芳說道:「你若資金周轉不便,我這裏倒還有些錢可以暫時拿去。不過這事兒花錢不小,房屋修葺還要採買奴僕,怎麽也得花上五六百兩銀子,你得跟你父母說一聲才好,不要隨便下了決定。我這裏空屋子多,你想要住多久就隻管住下,咱們出身同族,就是分了家,也不該彼此生分才是。」
尋芳聽了葉錦先生的話,心中多少有些感動。都是親戚,其實葉錦能夠讓他在京都有個落腳的地方,萬事不用他操心,他所住的地方也很清淨,光是這一點,尋芳就已經很感謝葉錦了。
親戚幫忙,那是情分,不幫才是本分。別說現代古代,在現代人情澆漓,但是在古代,父母賣兒賣女的也不止一二。
「是,先生。我已經去信給我父母了。買院子的事情我能做主,這事兒在來之前就已經跟父親母親說過,如今考上了,就沒有什麽顧慮了。將來還得看太太老爺的意思,到時候一家子人要來,嬸子眼看就要生產了,總不能叫她照顧咱們一家子人,這也麻煩。我還是搬出去住的好。」
「殿試之後,你們倆兄弟將來就要一同入朝為官了。雖說你們不是親生兄弟,但是這麽多年相處下來,也堪比親兄弟了,以後得互相照顧提攜,官場上的事兒太難說清了,孤身一人的路是很難走的。」
葉錦清高了大半輩子,自認為是不需要靠別人就能走完這一條路的。結果真的進了朝堂,反而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尋芳他們聽了這話,都應道說:「是。」
葉錦坐在桌上,忽然審視了尋芳很長一段時間,才說道:「芳哥兒,你讀書比芝哥兒的時間要少兩年,真正刻苦發奮也不過七八來年,如今能走到這一步,你是有天分的人。」
尋芳聽到這裏,麵上有些尷尬,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他哪裏來的什麽天分?雖說差不多也都是重新開始學習,古代要學的東西跟現代他學的東西差別實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