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府學到穿上,一路走來額頭上都出了細汗,好在路程不遠,否則再走個十分鍾隻怕都滿頭大汗了。
這會兒進了船裏,湖麵上風吹的快些,又沒有直接照著太陽,倒是兩塊了不少。
「爺,要熱的話進裏頭換件衣裳下來?」元慶在一旁說道。
元慶怕把尋芳熱壞了,到時候他不好跟太太交代,出門的時候王氏可是對他千叮嚀萬囑咐,千萬要將尋芳這顆寶貝珠子給照顧好的。
坐到船內後,尋芳便覺得兩塊了許多,而且這已經是下午了,晚一些時間天氣又要轉涼,到時候吃完酒又要穿迴去,未免麻煩。
「不用了,我沒那麽熱。」
尋芳剛說完,船內又來了幾個人,於是尋芳他們又站起來跟別人寒暄。
今天是肯定要請姑娘過來幫忙倒酒助興的,但是這會兒人沒有到齊,他們先叫人倒不好,所以還得等大家都到齊。
這錢跟之前一樣,都是大家湊公分,將錢全部先放在一個人那裏,到時候花多少錢大家公攤。
幾人聊上兩句後,序齒落座,尋芳給了元寶一些錢,讓他到外邊兒自己玩兒去,隻要到時候不耽誤他迴去就行。
元寶拿了錢,便跟葉尋芝還有梁佩恩的小廝一起出去了。
小廝們出去之後,尋芳他們所在的船裏也來了一撥又一撥的人,等人湊夠,圍在大桌前。
幾個年紀稍長的人,用當下時興的箋子,請了三四個姑娘來。
這裏男女比例是男多女少,嚴重失調,主要是看在還有尋芳他們在,因他們年紀小,也不好做什麽不正經的事情,便沒有請太多姑娘過來。
請的這幾位,不過幫忙布菜倒酒,還有調節氛圍罷了。
酒過幾杯,吃了幾口熱菜,行了兩段令,大家臉上泛起微紅。
興致上來有人吟詩兩首,聊著聊著,不知怎麽就聊到了最近南邊兒發生的事情。
第100章
在席上, 大家說起這場暴動的時候,大多說的都是那些百姓不好。
遇到了敵人竟然不知反抗,反而成了強盜, 迴來自家□□燒無惡不作。
尋芳他們三人年紀小,不好插話,隻勉強聽著。其實他們三人私底下有聊過這事兒。
據尋芳所知,華夏百姓大多都是能吃苦耐勞的, 隻要生活還能過得去, 一般來說都不會亂來, 除非日子過不下去了忍不住。
尋芳覺得他們的日子應該是過不下去了, 所以才不得不反的。
當然, 估計被逼上梁山的也不少。
最主要的,是這時候的人文化水平都不高, 愚昧的程度尋芳都不忍細看。
但凡有人弄出個迷信傳言, 人家就當成天意了。
自然這也得天時地利人和, 要是不艱苦又沒有矛盾,更沒有人鼓吹, 誰也不會說亂就亂,畢竟這時候造1反可是要掉腦袋的事情。
之前尋芳在俞鵬那裏也聽過兩嘴,南方那裏平息了□□, 結果後續承諾的補給卻還沒有跟上。
尋芳覺得這亂隻是一時平息,或許總有一日還是要再亂的。
如今桌上眾人還在感慨天恩,覺得那些叛亂的人不自量力,朝廷派了軍隊下來, 頓時就將叛亂給剿滅了,誇了好一頓我朝軍隊神勇。
說著說著,沒得誇了, 大家這才停了下來。
尋芳見他們收勢了,便說道:「我聽說,這事兒好像還不會這麽輕易結束呢,估計還得一波三折。今年南方洪澇,這田地裏的糧食也不知道能不能好好種出來。照我說,估計還得餓死不少人。」
在場都不是當官的,對於上麵的事情不怎麽清楚,況且有許多家境優越的人,又是年輕就做了秀才,這些人大多沒吃過什麽苦,沒有實踐不知事實。
雖然沒有「何不食肉糜」這樣的無知,卻也沒在官場經歷過。
他們不知道這剋扣的東西是可以自上而下一層一層的,隻覺得鬧出亂子的人都是刁民。
有人見尋芳這麽說,便問道:「這是怎麽說?」
尋芳正待要說,卻感覺袖子被人拽了拽。
他朝旁看過去,卻發現是葉尋芝朝他輕輕看了一眼。
尋芳見他這樣,冷靜了下來。思考了一下自己即將要說的話。
是了,如果繼續說下去,必定要牽扯到朝廷些許內幕。況且他所知道的官員剋扣糧食,都是從俞師父那裏聽來的,俞師父又是從難民那裏聽來的,一切沒有親眼瞧見,不好亂說。
再來這要是說出去,多少跟為官的作對。
要是叫在場有心人聽了過去,將來告他怎麽辦?在場這麽多人證,難道還叫他們說自己沒聽過不成?
就算以上算是他杞人憂天,這裏在場都是真心跟他相與的人,那他這話也不能亂說。
這些消息,明眼人打聽一下,他們多少都能清楚,尋芳沒必要做個帶頭的,告訴他們叫他們知道。
他現在才是個十幾歲的孩子,這樣見識這樣思想,確實有些過了。
隨即,尋芳笑笑,隻說道:「我之前聽我舅家一個住店的客人說的,具體也不太懂。他們闖江湖的人,天南地北的走,雖然書讀的不多,但有時候說的話卻挺對的。」
見尋芳這麽說,大家也不覺得奇怪。許多人願意跟尋芳一個小孩兒在一起玩,大多是因為尋芳小小年紀就中了秀才,將來前途一片光明,加上他本人長相就討喜,所以才帶著他一些。
這會兒進了船裏,湖麵上風吹的快些,又沒有直接照著太陽,倒是兩塊了不少。
「爺,要熱的話進裏頭換件衣裳下來?」元慶在一旁說道。
元慶怕把尋芳熱壞了,到時候他不好跟太太交代,出門的時候王氏可是對他千叮嚀萬囑咐,千萬要將尋芳這顆寶貝珠子給照顧好的。
坐到船內後,尋芳便覺得兩塊了許多,而且這已經是下午了,晚一些時間天氣又要轉涼,到時候吃完酒又要穿迴去,未免麻煩。
「不用了,我沒那麽熱。」
尋芳剛說完,船內又來了幾個人,於是尋芳他們又站起來跟別人寒暄。
今天是肯定要請姑娘過來幫忙倒酒助興的,但是這會兒人沒有到齊,他們先叫人倒不好,所以還得等大家都到齊。
這錢跟之前一樣,都是大家湊公分,將錢全部先放在一個人那裏,到時候花多少錢大家公攤。
幾人聊上兩句後,序齒落座,尋芳給了元寶一些錢,讓他到外邊兒自己玩兒去,隻要到時候不耽誤他迴去就行。
元寶拿了錢,便跟葉尋芝還有梁佩恩的小廝一起出去了。
小廝們出去之後,尋芳他們所在的船裏也來了一撥又一撥的人,等人湊夠,圍在大桌前。
幾個年紀稍長的人,用當下時興的箋子,請了三四個姑娘來。
這裏男女比例是男多女少,嚴重失調,主要是看在還有尋芳他們在,因他們年紀小,也不好做什麽不正經的事情,便沒有請太多姑娘過來。
請的這幾位,不過幫忙布菜倒酒,還有調節氛圍罷了。
酒過幾杯,吃了幾口熱菜,行了兩段令,大家臉上泛起微紅。
興致上來有人吟詩兩首,聊著聊著,不知怎麽就聊到了最近南邊兒發生的事情。
第100章
在席上, 大家說起這場暴動的時候,大多說的都是那些百姓不好。
遇到了敵人竟然不知反抗,反而成了強盜, 迴來自家□□燒無惡不作。
尋芳他們三人年紀小,不好插話,隻勉強聽著。其實他們三人私底下有聊過這事兒。
據尋芳所知,華夏百姓大多都是能吃苦耐勞的, 隻要生活還能過得去, 一般來說都不會亂來, 除非日子過不下去了忍不住。
尋芳覺得他們的日子應該是過不下去了, 所以才不得不反的。
當然, 估計被逼上梁山的也不少。
最主要的,是這時候的人文化水平都不高, 愚昧的程度尋芳都不忍細看。
但凡有人弄出個迷信傳言, 人家就當成天意了。
自然這也得天時地利人和, 要是不艱苦又沒有矛盾,更沒有人鼓吹, 誰也不會說亂就亂,畢竟這時候造1反可是要掉腦袋的事情。
之前尋芳在俞鵬那裏也聽過兩嘴,南方那裏平息了□□, 結果後續承諾的補給卻還沒有跟上。
尋芳覺得這亂隻是一時平息,或許總有一日還是要再亂的。
如今桌上眾人還在感慨天恩,覺得那些叛亂的人不自量力,朝廷派了軍隊下來, 頓時就將叛亂給剿滅了,誇了好一頓我朝軍隊神勇。
說著說著,沒得誇了, 大家這才停了下來。
尋芳見他們收勢了,便說道:「我聽說,這事兒好像還不會這麽輕易結束呢,估計還得一波三折。今年南方洪澇,這田地裏的糧食也不知道能不能好好種出來。照我說,估計還得餓死不少人。」
在場都不是當官的,對於上麵的事情不怎麽清楚,況且有許多家境優越的人,又是年輕就做了秀才,這些人大多沒吃過什麽苦,沒有實踐不知事實。
雖然沒有「何不食肉糜」這樣的無知,卻也沒在官場經歷過。
他們不知道這剋扣的東西是可以自上而下一層一層的,隻覺得鬧出亂子的人都是刁民。
有人見尋芳這麽說,便問道:「這是怎麽說?」
尋芳正待要說,卻感覺袖子被人拽了拽。
他朝旁看過去,卻發現是葉尋芝朝他輕輕看了一眼。
尋芳見他這樣,冷靜了下來。思考了一下自己即將要說的話。
是了,如果繼續說下去,必定要牽扯到朝廷些許內幕。況且他所知道的官員剋扣糧食,都是從俞師父那裏聽來的,俞師父又是從難民那裏聽來的,一切沒有親眼瞧見,不好亂說。
再來這要是說出去,多少跟為官的作對。
要是叫在場有心人聽了過去,將來告他怎麽辦?在場這麽多人證,難道還叫他們說自己沒聽過不成?
就算以上算是他杞人憂天,這裏在場都是真心跟他相與的人,那他這話也不能亂說。
這些消息,明眼人打聽一下,他們多少都能清楚,尋芳沒必要做個帶頭的,告訴他們叫他們知道。
他現在才是個十幾歲的孩子,這樣見識這樣思想,確實有些過了。
隨即,尋芳笑笑,隻說道:「我之前聽我舅家一個住店的客人說的,具體也不太懂。他們闖江湖的人,天南地北的走,雖然書讀的不多,但有時候說的話卻挺對的。」
見尋芳這麽說,大家也不覺得奇怪。許多人願意跟尋芳一個小孩兒在一起玩,大多是因為尋芳小小年紀就中了秀才,將來前途一片光明,加上他本人長相就討喜,所以才帶著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