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別人在場高談闊論,他連牛皮都不好意思吹,隻能聊聊家裏老師。好在大家對尋芳這個中了進士,外加一口氣培養了三個秀才的老師很感興趣,倒還聊得來。
酒足飯飽,聊過天之後,大家就拿了韻來拈韻,將韻腳寫在紙裏,抓到什麽,就寫什麽。
一個人限兩首,如今已經到了中午,要在下午用晚飯之前迴去,就得在下午這個時間裏做出來。
尋芳看著這韻,覺得自己中午最多寫出一首,再擠出兩句來,有些為難。
葉尋芝向來了解尋芳,看著他蹙眉的模樣,就了解到尋芳在為什麽為難了,便在尋芳身邊說道:「你先寫著,到時候真趕不上了,我們再幫你想想。」
楊雪鬆是在一旁聽了葉尋芝的話,才注意到尋芳的表情的。
就連楊雪鬆也納悶,葉尋芳時務策作的比他跟尋芝都好,怎麽就在作詩方麵犯了難呢?
不過朋友有「難」,他既然看見了,也得幫襯幫襯,不至於讓他丟臉才是。
「對,你隻管作,能作多少是多少,到時候我們幫你想。」
尋芳見他們肯幫忙,心下放鬆了許多,一個下午過去,大家各自成詩,尋芳竟也作出了兩首。
隻是頭一首挺好,第二首不好。寫好之後總要評比一下,後麵的是不分好壞的,大家心裏明白就好。隻是最好的總得選出來。
最終還是選了梁佩恩的最好,葉尋芝跟楊雪鬆也隻在他後麵了。
一日詩會完畢,大家要將詩詞歸給一人,聽說是想要等時間長了,將大家的詩詞攢夠,便要刊刻發行出來的。
尋芳他們於是散去,到了晚間又將吃的端上。大家吃過之後,酒足肉飽,一群穿著青衫藍衫的人,走在路上,惹得不少男女側目。
迴了府學,大家別過,尋芳迴到屋裏,將自己洗得幹幹淨淨,然後看了一會兒書便趴到床上睡去了。
之後幾日,仍舊是學習學習再學習,也有人來請尋芳他們去雅集,但是尋芳覺得總這麽玩不好,於是推辭掉了。楊雪鬆跟葉尋芝亦然。
學了幾日之後,尋芳他們對府學算是完全熟悉了。幾人便約著要去拜會知府大人,他畢竟也算是他們的老師。
況且,先不說尋芳,至少知府對葉尋芝是很看重的。他們人都已經到了府城,總不好不去拜會拜會。
這時候學政是已經去了別府,尋芳他們就算去了學政大人當時居住的府邸也是找不到人的,將來有緣,或許得是在官場上才能相見了。
尋芳跟楊雪鬆是特地挑了一個晴朗天氣去的知府府邸,遞上帖子,很快就被下人帶了進去。
尋芳他們來找知府大人,誰想本府知府,也正有事情要找尋芳問清楚。
到了知府宅邸內,知府大人請他們到大廳內去坐,僕人上了茶來,敘舊一番,知府大人便開口對尋芳問道:「那丹城的金家,可是跟你們葉家有什麽牽連?」
知府大人想要問的,便是之前周氏過來告狀的事情。因為金氏被休,周氏當初狀告的是金家害死她丈夫,因此一開始並沒有細究金葉二家的關係。
是因為周氏這事兒鬧大了,知府大人才知道,原來金家跟葉家是有牽連的,那周氏所謂的丈夫,原是因為葉家的事情,狀告金家什麽,最後被判刑後又被金家僕人害得喪命。
這事情牽連挺深,原本知府收了錢,確實也派人去查了,周氏跟那李四原沒有什麽夫妻之實,便沒有過問,隻不去受理周氏的案子。
誰想周氏竟然告到了巡撫那裏,害他也差點丟了官職。
尋芳見知府大人發問,便將金氏因為貪了家中銀錢的事情說了。另外金氏跟李四的恩怨,也隻說了,是金氏身邊的奴才派人拐賣,後來沒有成功,李四自首。
至於金氏為什麽後來要找李四的事情,尋芳就隻是不知道。想來,聽到了這裏,聯想一下的話,也能猜到綁架的事情跟金氏肯定是脫不了幹係的。
金氏畢竟曾經是尋芳的主母,如今即便不在葉家了,到底也還算個長輩,因此尋芳是不好說她太多壞話的,所以都是忖度著說話,「也許」、「或許」、「可能」就常出現在他的話語中。
知府大人聽了,心下感嘆金氏是個毒婦,但是在門生麵前,隻是嘆了幾口氣。
第93章
問完了尋芳跟金家的關係後, 知府大人主動跟尋芳他們聊起了最近省裏的重大事項。
周氏告到了巡撫那裏去,自然是在省城裏麵,巡撫其實就是皇上派過來視察各省官員的人, 這些人一般比較得皇上的信任。
權利甚至比當地省級的官員還要大,所以就連按查使也要看巡撫大人的臉色。
知府是省級一下的官員,自然就更不敢得罪巡撫大人的。
這次周氏一狀告到了巡撫那裏去,是因為她告到縣裏, 縣裏不受理, 告到府裏, 府裏也不受理, 這才到了省裏去。
因此巡撫大人要細查下來, 就得將知府跟知縣,甚至整個府城的官員, 還有本府的下級官員, 可能都要查一遍, 事情非同小可。
像是丹縣的縣令,聽說已經被革職了。這是尋芳他們離開後才發生的事情, 所以尋芳還沒有聽到這方麵的消息,還是知府大人說了,他們才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丹縣的縣令都已經被抓了, 尋芳他們自然是好奇知府大人為什麽會無事的。但知府大人就在自己麵前,他們也不好問出這樣的問題。
酒足飯飽,聊過天之後,大家就拿了韻來拈韻,將韻腳寫在紙裏,抓到什麽,就寫什麽。
一個人限兩首,如今已經到了中午,要在下午用晚飯之前迴去,就得在下午這個時間裏做出來。
尋芳看著這韻,覺得自己中午最多寫出一首,再擠出兩句來,有些為難。
葉尋芝向來了解尋芳,看著他蹙眉的模樣,就了解到尋芳在為什麽為難了,便在尋芳身邊說道:「你先寫著,到時候真趕不上了,我們再幫你想想。」
楊雪鬆是在一旁聽了葉尋芝的話,才注意到尋芳的表情的。
就連楊雪鬆也納悶,葉尋芳時務策作的比他跟尋芝都好,怎麽就在作詩方麵犯了難呢?
不過朋友有「難」,他既然看見了,也得幫襯幫襯,不至於讓他丟臉才是。
「對,你隻管作,能作多少是多少,到時候我們幫你想。」
尋芳見他們肯幫忙,心下放鬆了許多,一個下午過去,大家各自成詩,尋芳竟也作出了兩首。
隻是頭一首挺好,第二首不好。寫好之後總要評比一下,後麵的是不分好壞的,大家心裏明白就好。隻是最好的總得選出來。
最終還是選了梁佩恩的最好,葉尋芝跟楊雪鬆也隻在他後麵了。
一日詩會完畢,大家要將詩詞歸給一人,聽說是想要等時間長了,將大家的詩詞攢夠,便要刊刻發行出來的。
尋芳他們於是散去,到了晚間又將吃的端上。大家吃過之後,酒足肉飽,一群穿著青衫藍衫的人,走在路上,惹得不少男女側目。
迴了府學,大家別過,尋芳迴到屋裏,將自己洗得幹幹淨淨,然後看了一會兒書便趴到床上睡去了。
之後幾日,仍舊是學習學習再學習,也有人來請尋芳他們去雅集,但是尋芳覺得總這麽玩不好,於是推辭掉了。楊雪鬆跟葉尋芝亦然。
學了幾日之後,尋芳他們對府學算是完全熟悉了。幾人便約著要去拜會知府大人,他畢竟也算是他們的老師。
況且,先不說尋芳,至少知府對葉尋芝是很看重的。他們人都已經到了府城,總不好不去拜會拜會。
這時候學政是已經去了別府,尋芳他們就算去了學政大人當時居住的府邸也是找不到人的,將來有緣,或許得是在官場上才能相見了。
尋芳跟楊雪鬆是特地挑了一個晴朗天氣去的知府府邸,遞上帖子,很快就被下人帶了進去。
尋芳他們來找知府大人,誰想本府知府,也正有事情要找尋芳問清楚。
到了知府宅邸內,知府大人請他們到大廳內去坐,僕人上了茶來,敘舊一番,知府大人便開口對尋芳問道:「那丹城的金家,可是跟你們葉家有什麽牽連?」
知府大人想要問的,便是之前周氏過來告狀的事情。因為金氏被休,周氏當初狀告的是金家害死她丈夫,因此一開始並沒有細究金葉二家的關係。
是因為周氏這事兒鬧大了,知府大人才知道,原來金家跟葉家是有牽連的,那周氏所謂的丈夫,原是因為葉家的事情,狀告金家什麽,最後被判刑後又被金家僕人害得喪命。
這事情牽連挺深,原本知府收了錢,確實也派人去查了,周氏跟那李四原沒有什麽夫妻之實,便沒有過問,隻不去受理周氏的案子。
誰想周氏竟然告到了巡撫那裏,害他也差點丟了官職。
尋芳見知府大人發問,便將金氏因為貪了家中銀錢的事情說了。另外金氏跟李四的恩怨,也隻說了,是金氏身邊的奴才派人拐賣,後來沒有成功,李四自首。
至於金氏為什麽後來要找李四的事情,尋芳就隻是不知道。想來,聽到了這裏,聯想一下的話,也能猜到綁架的事情跟金氏肯定是脫不了幹係的。
金氏畢竟曾經是尋芳的主母,如今即便不在葉家了,到底也還算個長輩,因此尋芳是不好說她太多壞話的,所以都是忖度著說話,「也許」、「或許」、「可能」就常出現在他的話語中。
知府大人聽了,心下感嘆金氏是個毒婦,但是在門生麵前,隻是嘆了幾口氣。
第93章
問完了尋芳跟金家的關係後, 知府大人主動跟尋芳他們聊起了最近省裏的重大事項。
周氏告到了巡撫那裏去,自然是在省城裏麵,巡撫其實就是皇上派過來視察各省官員的人, 這些人一般比較得皇上的信任。
權利甚至比當地省級的官員還要大,所以就連按查使也要看巡撫大人的臉色。
知府是省級一下的官員,自然就更不敢得罪巡撫大人的。
這次周氏一狀告到了巡撫那裏去,是因為她告到縣裏, 縣裏不受理, 告到府裏, 府裏也不受理, 這才到了省裏去。
因此巡撫大人要細查下來, 就得將知府跟知縣,甚至整個府城的官員, 還有本府的下級官員, 可能都要查一遍, 事情非同小可。
像是丹縣的縣令,聽說已經被革職了。這是尋芳他們離開後才發生的事情, 所以尋芳還沒有聽到這方麵的消息,還是知府大人說了,他們才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丹縣的縣令都已經被抓了, 尋芳他們自然是好奇知府大人為什麽會無事的。但知府大人就在自己麵前,他們也不好問出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