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葉老爺死前說一些要善待她的話,葉家的人又不一定會聽。人死如燈滅,都死了的人了,誰還能保證葉家後輩還念著情分將一個沒生過孩子的姨娘留下呢?
即便將來真的好心隻是放她走,她又能帶走多少錢?有沒有一百兩都不知道。
她的青春全都搭在這宅院裏麵,難道就為這一百兩銀子?當初老爺將她從戲班子裏帶出來的時候,都不止花了一百兩銀子。
所以這會兒她攛掇著葉老爺分家,到時候就她跟葉老爺住,趁機多從葉老爺那裏搞點兒錢,攢好將來的養老錢才是正經。
葉家不單獨分家,葉老爺每月的錢就是這麽些,他還要養外頭的小老婆,還要吃喝玩樂,能夠省出多少進她的口袋?
還是分家了,葉老爺的手頭才能真的算是寬裕。到時候田地多了,大不了都賣掉,老爺也是五六十歲的人了,如今身子又不好,還指不定有幾年可活。這時候得逍遙時且逍遙罷了。
再說,即便將來他錢花完了,他兒子難道不養著不成?葉鎬可是有兩個兒子的人,他們家裏族兄弟又多,要是兒子們不養著葉鎬,豈不叫人笑話死?
柳姨娘的邏輯是,她覺得自己隻貪圖葉老爺的錢還算是好的,至少沒想著要他死。
她是戲子出身,她這種出身的人,很少有幾個是有好結果的。
所以她也早看開了。她嫁給葉老爺,圖的隻是財,葉鎬娶她做妾,圖的也隻是她的貌,大家各取所需而已,誰也沒資格要求誰動真情動真心。
說她是禍水也好,說她是狐狸精也罷,她都認了。
葉鎬要直接連小家也分了的事兒,是大家都沒有料想到的。原本尋芳還想著要想辦法讓葉尋蕙出點事兒,便是小小陷害汙衊一下,也要將這家分了。
葉家人多,自然事兒也多。而這其中,事兒最多的便是葉家族長這一支,也就是葉鎬這一支了。
所以他們這一房也要各自分家才好,原本來說,父母在是不好分家的,別的小家是可以分一分出去,將資源整頓整頓。
但是葉家雖說是瘦死的駱駝,但怎麽也比馬大,大家住在一起吃喝教育尚且還不成問題,分家沒有特別必要,這時候整個大家分了,小家是可以不分的。所以一開始尋芳以為分小家會比較難。
結果誰想到,柳姨娘一挑唆,這事兒便成了。簡單的連葉尋芳都略覺得不可思議。
這原本也是陳姨娘想要的結果,更是葉尋芳想要的結果。到如今,分個家,竟成了皆大歡喜。
最後老爺留了一堆田地鋪子給他自己,尋芳分了一間鋪子,外加五六十畝的中等田地,其中夾雜些許好的田地。
另外,家裏攢著給他將來娶妻的錢也分了出來,統共給了他五千兩銀子,這已經算是很多了。
葉尋蕙比他少許多,就是一間鋪子,五十畝中下等的田,錢也隻給了三千兩完事兒。這畢竟是長子,不好讓他太難看。
葉鎬自己管著的田地原本不到百畝了,後來是族中分出來的田,才拚湊了這麽多田給了兩個兒子的。
葉老爺自己還留了上萬兩銀子,然後並上二三十畝的好田。其餘田地、鋪子,給了族中的兄弟。另外沒有分到田地的人,就折了現銀子給他們。
大家住的地方,仍在自己的院子裏。珠兒跟寶兒年紀大,所以分了一個院子,為了不偏心,翡兒雖然小,老爺也給分了一個,到時候姑娘們出嫁了,迴娘家也有住的地方,這是不會動的院子。
王姨娘跟陳姨娘還有柳姨娘分的是屋子,沒有給一個院子這麽奢華,她們畢竟是姨娘,隻算半個主子。
姨娘的錢還是照樣每月發下來,算在老爺的帳上,等老爺沒了,就各自跟他們的孩子過去。
等姑娘們出嫁了,家裏會賠上一千兩的嫁妝,彩禮不留,全給姑娘添妝用。到時候她們兄弟或者姨娘另外願意添多少都隨意,老爺如果憐惜的話,說不定還會願意再給一點兒。
老爺若老了,也不願意跟兒子們過。隻說將來兒子們每年上繳四五十兩銀子便夠了。
這也實在是很多錢了。畢竟家裏現在另起爐灶,自己院子裏下人的開支也是尋芳自己下發。他雖然有姨娘可以幫襯,但是葉尋芳不怎麽相信王姨娘的理財能力,所以這事兒還是免了。
隻是另外封了五十兩銀子叫元寶交給王姨娘去。
「爺,這是什麽意思?」元寶疑惑地看著葉尋芳問道。
叫他拿錢給王姨娘,總要帶一句話,有什麽緣由也得交代一下吧,否則弄得人一頭霧水的,都不知道什麽緣故。
元寶不知道,這是葉尋芳之前買院子的時候,找姨娘要的那五十兩銀子。
葉老爺現在有的是錢,也不靠他養活,再說未來葉尋芳也是每年都要按時給葉老爺「上貢」的。
這些分家的銀子田鋪,就算葉老爺全拿去了,也很快就會敗光,不如放在他這裏,每年還能拿些「利息」迴去,至少不至於餓死。
王姨娘的這五十兩原本就是她的養老錢,因為心疼兒子才將錢無條件拿出來給他買院子的,既然現在尋芳手頭寬裕了,沒必要就一直占著那五十兩銀子。
王姨娘得了這五十兩銀子,不說未來無憂,至少能多買點兒自己喜歡的吃食,衣服還有首飾胭脂。
即便將來真的好心隻是放她走,她又能帶走多少錢?有沒有一百兩都不知道。
她的青春全都搭在這宅院裏麵,難道就為這一百兩銀子?當初老爺將她從戲班子裏帶出來的時候,都不止花了一百兩銀子。
所以這會兒她攛掇著葉老爺分家,到時候就她跟葉老爺住,趁機多從葉老爺那裏搞點兒錢,攢好將來的養老錢才是正經。
葉家不單獨分家,葉老爺每月的錢就是這麽些,他還要養外頭的小老婆,還要吃喝玩樂,能夠省出多少進她的口袋?
還是分家了,葉老爺的手頭才能真的算是寬裕。到時候田地多了,大不了都賣掉,老爺也是五六十歲的人了,如今身子又不好,還指不定有幾年可活。這時候得逍遙時且逍遙罷了。
再說,即便將來他錢花完了,他兒子難道不養著不成?葉鎬可是有兩個兒子的人,他們家裏族兄弟又多,要是兒子們不養著葉鎬,豈不叫人笑話死?
柳姨娘的邏輯是,她覺得自己隻貪圖葉老爺的錢還算是好的,至少沒想著要他死。
她是戲子出身,她這種出身的人,很少有幾個是有好結果的。
所以她也早看開了。她嫁給葉老爺,圖的隻是財,葉鎬娶她做妾,圖的也隻是她的貌,大家各取所需而已,誰也沒資格要求誰動真情動真心。
說她是禍水也好,說她是狐狸精也罷,她都認了。
葉鎬要直接連小家也分了的事兒,是大家都沒有料想到的。原本尋芳還想著要想辦法讓葉尋蕙出點事兒,便是小小陷害汙衊一下,也要將這家分了。
葉家人多,自然事兒也多。而這其中,事兒最多的便是葉家族長這一支,也就是葉鎬這一支了。
所以他們這一房也要各自分家才好,原本來說,父母在是不好分家的,別的小家是可以分一分出去,將資源整頓整頓。
但是葉家雖說是瘦死的駱駝,但怎麽也比馬大,大家住在一起吃喝教育尚且還不成問題,分家沒有特別必要,這時候整個大家分了,小家是可以不分的。所以一開始尋芳以為分小家會比較難。
結果誰想到,柳姨娘一挑唆,這事兒便成了。簡單的連葉尋芳都略覺得不可思議。
這原本也是陳姨娘想要的結果,更是葉尋芳想要的結果。到如今,分個家,竟成了皆大歡喜。
最後老爺留了一堆田地鋪子給他自己,尋芳分了一間鋪子,外加五六十畝的中等田地,其中夾雜些許好的田地。
另外,家裏攢著給他將來娶妻的錢也分了出來,統共給了他五千兩銀子,這已經算是很多了。
葉尋蕙比他少許多,就是一間鋪子,五十畝中下等的田,錢也隻給了三千兩完事兒。這畢竟是長子,不好讓他太難看。
葉鎬自己管著的田地原本不到百畝了,後來是族中分出來的田,才拚湊了這麽多田給了兩個兒子的。
葉老爺自己還留了上萬兩銀子,然後並上二三十畝的好田。其餘田地、鋪子,給了族中的兄弟。另外沒有分到田地的人,就折了現銀子給他們。
大家住的地方,仍在自己的院子裏。珠兒跟寶兒年紀大,所以分了一個院子,為了不偏心,翡兒雖然小,老爺也給分了一個,到時候姑娘們出嫁了,迴娘家也有住的地方,這是不會動的院子。
王姨娘跟陳姨娘還有柳姨娘分的是屋子,沒有給一個院子這麽奢華,她們畢竟是姨娘,隻算半個主子。
姨娘的錢還是照樣每月發下來,算在老爺的帳上,等老爺沒了,就各自跟他們的孩子過去。
等姑娘們出嫁了,家裏會賠上一千兩的嫁妝,彩禮不留,全給姑娘添妝用。到時候她們兄弟或者姨娘另外願意添多少都隨意,老爺如果憐惜的話,說不定還會願意再給一點兒。
老爺若老了,也不願意跟兒子們過。隻說將來兒子們每年上繳四五十兩銀子便夠了。
這也實在是很多錢了。畢竟家裏現在另起爐灶,自己院子裏下人的開支也是尋芳自己下發。他雖然有姨娘可以幫襯,但是葉尋芳不怎麽相信王姨娘的理財能力,所以這事兒還是免了。
隻是另外封了五十兩銀子叫元寶交給王姨娘去。
「爺,這是什麽意思?」元寶疑惑地看著葉尋芳問道。
叫他拿錢給王姨娘,總要帶一句話,有什麽緣由也得交代一下吧,否則弄得人一頭霧水的,都不知道什麽緣故。
元寶不知道,這是葉尋芳之前買院子的時候,找姨娘要的那五十兩銀子。
葉老爺現在有的是錢,也不靠他養活,再說未來葉尋芳也是每年都要按時給葉老爺「上貢」的。
這些分家的銀子田鋪,就算葉老爺全拿去了,也很快就會敗光,不如放在他這裏,每年還能拿些「利息」迴去,至少不至於餓死。
王姨娘的這五十兩原本就是她的養老錢,因為心疼兒子才將錢無條件拿出來給他買院子的,既然現在尋芳手頭寬裕了,沒必要就一直占著那五十兩銀子。
王姨娘得了這五十兩銀子,不說未來無憂,至少能多買點兒自己喜歡的吃食,衣服還有首飾胭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