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一切皆在預料之中?
大人,天冷了加件黃袍吧! 作者:青瓷等煙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坤、馬鵬兩兄弟看著臉都凍青了的葉文欣趕忙吩咐士兵,道:“這家夥應該是一條大魚,趕快把他拉進去取取暖,可別把他凍死了!”
幾名士兵聽令,連忙將葉文心捆綁了押進了船艙之中去取暖。
等馬坤馬鵬他們帶著士兵們迴到水寨後,二人拉著半幹半濕的葉文心來到張三麵前,激動的說道:“張團長,你說的果然沒錯,他們果然用的是草船借箭之計,想要騙取咱們的箭矢!”
“幸虧張團長你發現的及時,不然咱們還不知道要損失多少箭矢。”
葉文心聽到馬坤、馬鵬二人說眼前的這個什麽張團長就是識破了自己草船借箭之計的高人,有的多打量了幾眼張三。
看著眼前這五大三粗的張三,葉文心他實在沒有想到居然是這麽一個看起來胸無點墨的莽漢破了自己,不,準確的應該說是朱亮的草船借箭之計。
此刻葉文心心中頓時生出了一種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的想法。
張三隻是看了一眼葉文心,然後罵罵咧咧的說道:“這龜兒子學什麽不好學人家草船借箭!還是大半夜的來這擾人清夢!”
“大錘將軍,因為剛才那幾輪炮聲已經徹底被吵醒了,剛剛你們出水寨的時候,大錘將軍就派人傳信說要是刷到了幾個活口,到時候就帶到他營中去盤問,是哪個殺千刀的大半夜上演這麽一出!”
此刻葉文心雖然凍得打哆嗦,整個人也精神萎靡不振,但是他也從張三剛才的話語中聽到了些許端倪,好像是說自己學別人的草船借箭。
可是通讀史學資料、兵法謀略的葉文心確信自己所實行的草船借箭之計古之未有,這分明就是臥鳳先生朱亮他親自想出來的,這草船借箭之計,怎麽可能是臥鳳先生學習別人的呢!
就是葉文心恍惚之時,他晃晃悠悠的被推進了王大錘的帥帳之中。
此刻,被擾了清夢的王大錘一臉怒容的坐在床榻之上,老將南宮宣明和吳長恭他們二人也打著哈欠坐在一旁。
當初在聯軍之中時,葉文心作為長沙太守蘇定一的軍師也是見過王大錘幾麵的。
“厲飛雨厲將軍,哦,不對,應該是王大錘王將軍,當真是好久不見了!”
王大錘打量了一眼葉文心,然後隨手抄起身旁的《三國演義》卷成一團,朝著葉文心的腦袋敲去。
王大錘一邊敲一邊叫罵道:“好久不見你娘個頭,大冬天的,半夜不睡覺,跑到這裏來玩草船借箭,真當別人是傻帽嗎!”
王大錘在敲打了葉文心幾下後,又把手中的三國演義塞入他濕漉漉的懷裏。
“來人把他給我押下去好好看管!”
葉文心對於王大錘的這番操作很是納悶,像別的將領一般抓到俘虜都會逼問敵軍兵力幾何、糧草多寡、軍中布置。
可眼前的王大錘似乎絲毫不在乎這些東西,似乎這些都不如他晚上睡個安穩覺來的重要。
更加令葉文心感到奇怪的是,為什麽是王大錘敲打完自己之後還將那本叫做《三國演義》的書籍塞入了自己懷中。
而且押解自己的士兵也沒有將這本《三國演義》從自己的懷裏拿走。
“難道說這是王大錘新發明的勸降方式,亦或者是這本《三國演義》之中暗藏的玄機?”
一想到這葉文心便決定在牢獄之中好好看看王大錘塞入自己懷中的這本《三國演義》,看看這本書裏麵到底有何神奇之處。
但葉文心被押送到大牢之中後,看守的士兵見他身上依舊半幹半濕的,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看守士兵便給他端來了一個火盆給他取暖。
葉文心本就是一介文人,身形消瘦,要是不給他火盆取暖的話,指不定一晚上就會被凍死。
葉文心連忙借著火盆發出的昏暗的火光翻看起了自己懷中的這本三國演義。
這不看不要緊,剛翻到第一頁時,葉文心就愣住了。
第一頁便是《三國演義》的第一迴: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開篇便是楊慎的那一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詞不正是當初他們狼狽渡江之後遇到了臥鳳先生朱亮他所吟唱的詞曲嗎?
二者幾乎一模一樣,隻不過當初朱亮把“白發漁樵江渚上”改成了“臥鳳漁樵江渚上”。
葉文心心中大駭,腦海中生出了一個極其可怕的想法——莫非臥鳳先生朱亮也是秦王周易他們的安插在聯軍之中的臥底。
“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秦王殿下布局天下,當真是把諸侯群臣玩弄於鼓掌之間。”
一想到這葉文心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原本就激動的心跳的更加快更加猛了。
原本就睡了一早上的葉文心此刻絲毫沒有半點睡意,他借著火盆的火光一目十行的看著手中的三國演義。
當看到臥龍鳳雛兩人出場時,他瞬間明白了朱亮為什麽自號臥鳳先生,原來他是自比於臥龍鳳雛。
當葉文心看到諸葛亮和周瑜同時在手心之中定一下火攻之計時,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和聞宮景當初在中軍大帳時的場景。
葉文星不由得又懷疑起了聞家的聞宮景。
“寫這本書的羅貫中到底是何人,居然早早就預料到了我們會用火攻之計,亦或是說聞宮景他其實也是秦王殿下安排的臥底?”
懷疑的種子埋下後,便會瘋狂的發芽瘋狂的成長。
後續葉文心看到了草船借箭的故事後,他整個人都麻木了。
合著自己聯軍這一方所有的一切計劃,一切謀略統統都在周易大軍的預料之中。
葉文心已然看清了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葉文心知道前往南屏山建立七星台祈求東風的朱亮所作所為都是一場騙局罷了。
即便東風真的求來,那王大錘他們也不可能像書中一樣,用鐵鎖將所有的戰船連起來。
幾名士兵聽令,連忙將葉文心捆綁了押進了船艙之中去取暖。
等馬坤馬鵬他們帶著士兵們迴到水寨後,二人拉著半幹半濕的葉文心來到張三麵前,激動的說道:“張團長,你說的果然沒錯,他們果然用的是草船借箭之計,想要騙取咱們的箭矢!”
“幸虧張團長你發現的及時,不然咱們還不知道要損失多少箭矢。”
葉文心聽到馬坤、馬鵬二人說眼前的這個什麽張團長就是識破了自己草船借箭之計的高人,有的多打量了幾眼張三。
看著眼前這五大三粗的張三,葉文心他實在沒有想到居然是這麽一個看起來胸無點墨的莽漢破了自己,不,準確的應該說是朱亮的草船借箭之計。
此刻葉文心心中頓時生出了一種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的想法。
張三隻是看了一眼葉文心,然後罵罵咧咧的說道:“這龜兒子學什麽不好學人家草船借箭!還是大半夜的來這擾人清夢!”
“大錘將軍,因為剛才那幾輪炮聲已經徹底被吵醒了,剛剛你們出水寨的時候,大錘將軍就派人傳信說要是刷到了幾個活口,到時候就帶到他營中去盤問,是哪個殺千刀的大半夜上演這麽一出!”
此刻葉文心雖然凍得打哆嗦,整個人也精神萎靡不振,但是他也從張三剛才的話語中聽到了些許端倪,好像是說自己學別人的草船借箭。
可是通讀史學資料、兵法謀略的葉文心確信自己所實行的草船借箭之計古之未有,這分明就是臥鳳先生朱亮他親自想出來的,這草船借箭之計,怎麽可能是臥鳳先生學習別人的呢!
就是葉文心恍惚之時,他晃晃悠悠的被推進了王大錘的帥帳之中。
此刻,被擾了清夢的王大錘一臉怒容的坐在床榻之上,老將南宮宣明和吳長恭他們二人也打著哈欠坐在一旁。
當初在聯軍之中時,葉文心作為長沙太守蘇定一的軍師也是見過王大錘幾麵的。
“厲飛雨厲將軍,哦,不對,應該是王大錘王將軍,當真是好久不見了!”
王大錘打量了一眼葉文心,然後隨手抄起身旁的《三國演義》卷成一團,朝著葉文心的腦袋敲去。
王大錘一邊敲一邊叫罵道:“好久不見你娘個頭,大冬天的,半夜不睡覺,跑到這裏來玩草船借箭,真當別人是傻帽嗎!”
王大錘在敲打了葉文心幾下後,又把手中的三國演義塞入他濕漉漉的懷裏。
“來人把他給我押下去好好看管!”
葉文心對於王大錘的這番操作很是納悶,像別的將領一般抓到俘虜都會逼問敵軍兵力幾何、糧草多寡、軍中布置。
可眼前的王大錘似乎絲毫不在乎這些東西,似乎這些都不如他晚上睡個安穩覺來的重要。
更加令葉文心感到奇怪的是,為什麽是王大錘敲打完自己之後還將那本叫做《三國演義》的書籍塞入了自己懷中。
而且押解自己的士兵也沒有將這本《三國演義》從自己的懷裏拿走。
“難道說這是王大錘新發明的勸降方式,亦或者是這本《三國演義》之中暗藏的玄機?”
一想到這葉文心便決定在牢獄之中好好看看王大錘塞入自己懷中的這本《三國演義》,看看這本書裏麵到底有何神奇之處。
但葉文心被押送到大牢之中後,看守的士兵見他身上依舊半幹半濕的,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看守士兵便給他端來了一個火盆給他取暖。
葉文心本就是一介文人,身形消瘦,要是不給他火盆取暖的話,指不定一晚上就會被凍死。
葉文心連忙借著火盆發出的昏暗的火光翻看起了自己懷中的這本三國演義。
這不看不要緊,剛翻到第一頁時,葉文心就愣住了。
第一頁便是《三國演義》的第一迴: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開篇便是楊慎的那一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詞不正是當初他們狼狽渡江之後遇到了臥鳳先生朱亮他所吟唱的詞曲嗎?
二者幾乎一模一樣,隻不過當初朱亮把“白發漁樵江渚上”改成了“臥鳳漁樵江渚上”。
葉文心心中大駭,腦海中生出了一個極其可怕的想法——莫非臥鳳先生朱亮也是秦王周易他們的安插在聯軍之中的臥底。
“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秦王殿下布局天下,當真是把諸侯群臣玩弄於鼓掌之間。”
一想到這葉文心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原本就激動的心跳的更加快更加猛了。
原本就睡了一早上的葉文心此刻絲毫沒有半點睡意,他借著火盆的火光一目十行的看著手中的三國演義。
當看到臥龍鳳雛兩人出場時,他瞬間明白了朱亮為什麽自號臥鳳先生,原來他是自比於臥龍鳳雛。
當葉文心看到諸葛亮和周瑜同時在手心之中定一下火攻之計時,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和聞宮景當初在中軍大帳時的場景。
葉文星不由得又懷疑起了聞家的聞宮景。
“寫這本書的羅貫中到底是何人,居然早早就預料到了我們會用火攻之計,亦或是說聞宮景他其實也是秦王殿下安排的臥底?”
懷疑的種子埋下後,便會瘋狂的發芽瘋狂的成長。
後續葉文心看到了草船借箭的故事後,他整個人都麻木了。
合著自己聯軍這一方所有的一切計劃,一切謀略統統都在周易大軍的預料之中。
葉文心已然看清了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葉文心知道前往南屏山建立七星台祈求東風的朱亮所作所為都是一場騙局罷了。
即便東風真的求來,那王大錘他們也不可能像書中一樣,用鐵鎖將所有的戰船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