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頁
我的白蓮人設不能掉[穿書] 作者:簷上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隱在京城詭譎的局勢下的第三股勢力,是鹹緒帝。
為了能將太後一黨和隱藏在朝堂之上的所有異黨清掃幹淨,鹹緒帝一直都在暗中布局,在得知謝殊插手此案後默默地推波助瀾。
戚秋一直都在想,錢禦史到底是誰殺的。
苗義嗎?
原本戚秋是這麽以為的,但仔細想想便覺得不對。
如果真的是苗義殺的,他的目的是什麽?況且距離官員出行去江陵那麽多日前他都一直跟在錢禦史身邊,要想動手早就動手了,為何要一直拖到了錢禦史去往江陵的路上,在那麽多皇宮侍衛的眼皮子底下動手?
這有多冒險誰能不知。
可若不知苗義,又是誰?
誰能在皇宮侍衛的眼皮子底下,在東光等人的監視下神不知鬼不覺的動手?
除了貼身保護著出行官員的皇宮侍衛還能有誰?
想來這也是為了什麽調查了那麽久,皇宮侍衛卻一直沒有查到任務蛛絲馬跡的原因。
還有,戚秋之前一直以為戚父將她送到京城來,是迫於無奈想要利用謝府博一條生路,如今想來這才恍然。
戚父把她送到京城哪裏是在賭在求謝家庇護她,而是在請鹹緒帝出手。包括戚父曾經送來的紙條,也是在暗示她——
「無論如何,你都要相信父親。」
相信父親不會做出那種事,相信父親會保護好你。
將戚秋送上京城戚父從來都不是在賭,而是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最穩妥的決定。
跟著鹹緒帝一起走到無人的偏殿,鹹緒帝將目光落在了戚秋身上,抿了口茶之後意味深長地說道:「你父親曾是朕的老師,你父親任職巡漕運使的差事還是朕批的。」
當年先帝處理大皇子一黨的勢力時,也發現了江陵官場的異動,為了派去一個剛正不阿的忠臣名單而頭疼不已,那時候鹹緒帝已經跟在了先帝身邊學著處理朝臣,得知此事後便向先帝推舉了戚父。
戚父也果然沒讓鹹緒帝失望,先帝駕崩之後,隨著玉全幫和太後插手到這裏,江陵的官場再次變得渾濁不堪。
戚父第一時間秘密上報,將這異動告知了鹹緒帝。
鹹緒帝卻讓戚父稍安勿躁。
因為釣魚需要誘餌。
大皇子在朝堂紮根太久,有些勢力埋藏頗深,為了能將那隱在渾水下麵的魚都釣出來,戚父必須去做這個誘餌。
果然,因著戚父這特殊的官職,太後和玉全幫紛紛將目光放在了他身上,不論是威逼還是利誘戚父都照單全收,就是為了將那些心懷不軌的異黨盡數引出來。
送去給錢禦史的那批銀子確實是戚家送去的沒錯,但那是在鹹緒帝的默許下戚父這才如此行事,為的是假意投誠,釣出來躲在更深處的魚。
現下想來,謝殊線索迴憶片段裏那個老太監未說完的後半句話應該是:「陛下如何不知戚家冤屈……隻是如今時候未到罷了。」
而同樣做誘餌的還有榮郡王府。
隻不過戚父引出來的都是埋藏在江陵的小魚,而榮郡王府引出來的都是京城的大魚。
榮郡王是個隻知道吃喝玩樂的,他一點都不想做什麽權臣,更不想要什麽潑天的富貴,所以麵對芮閣老的蠱惑他第一時間就上報了鹹緒帝,本還怕鹹緒帝不會相信,卻是沒想到鹹緒帝卻是笑了。
之後,榮郡王便甘心的做了鹹緒帝的誘餌。
他假意歸順太後異黨,幫著運送銀錢給芮家,並從中抽取部分銀子納為己用,看似上了芮家這條賊船,實則根本就是鹹緒帝的眼線。
鹹緒帝假意病重之後,他又從謝侯爺手裏接過掌管京郊大營之權,在謝殊闖宮那日與其裏應外合在,這才有了那日的光景。
鹹緒帝又看向謝殊,見謝殊一直板著臉,不禁笑罵一聲,「怎麽了,還怪朕瞞著你,不高興?」
謝殊是在查出芮家之後便想明白了這一係列的事。
想明白了為什麽映春會對他說我不是輸給了你,想明白了為什麽證人明明有瘋病皇宮侍衛卻不言語,想明白了錢禦史的死,想明白了為什麽去了江陵之後案子查的這般順等等一係列的事。
玉全幫最後與太後一黨決裂,並且映春對他說出那句話應該是已經察覺到了這第三股勢力來自鹹緒帝,便知自己中了鹹緒帝的計謀,她不是不跑,是知道鹹緒帝不會讓她逃走,她也無力抗衡,所以幹脆飲毒酒自殺了。
那個證人有瘋病皇宮侍衛一直得知,但為了能讓鹹緒帝的計謀順利進行下去,他們不能說,不然戚家的事萬一出現轉機,太後一黨必定會警覺,會心生退意,事情就註定要再生波瀾了。
而他們到江陵之後,案子之所以一點彎路都沒有繞,是因為一直有人在給他們指路,榮郡王府更是刻意露出破綻給他,不然那些裝著贓銀的箱子為何連換都不換,生恐他們追蹤錯了一樣。
至於為什麽鹹緒帝不直接告訴他,謝殊想了很久,終於想明白了。
一來他怕太後一黨暗中跟著他,直接告訴可能會暴露,皇宮侍衛登門的時候京城已經大局已定,所以這個時候鹹緒帝已經不怕這些了,縱使有人跟蹤謝殊,發現這一貓膩,等趕迴京城的時候一切也都已經晚了。二來鹹緒帝不信任他,或者說不敢賭。
在這最後的關頭了,鹹緒帝不想節外生枝,以免出來任何紕漏,導致滿盤皆輸。
為了能將太後一黨和隱藏在朝堂之上的所有異黨清掃幹淨,鹹緒帝一直都在暗中布局,在得知謝殊插手此案後默默地推波助瀾。
戚秋一直都在想,錢禦史到底是誰殺的。
苗義嗎?
原本戚秋是這麽以為的,但仔細想想便覺得不對。
如果真的是苗義殺的,他的目的是什麽?況且距離官員出行去江陵那麽多日前他都一直跟在錢禦史身邊,要想動手早就動手了,為何要一直拖到了錢禦史去往江陵的路上,在那麽多皇宮侍衛的眼皮子底下動手?
這有多冒險誰能不知。
可若不知苗義,又是誰?
誰能在皇宮侍衛的眼皮子底下,在東光等人的監視下神不知鬼不覺的動手?
除了貼身保護著出行官員的皇宮侍衛還能有誰?
想來這也是為了什麽調查了那麽久,皇宮侍衛卻一直沒有查到任務蛛絲馬跡的原因。
還有,戚秋之前一直以為戚父將她送到京城來,是迫於無奈想要利用謝府博一條生路,如今想來這才恍然。
戚父把她送到京城哪裏是在賭在求謝家庇護她,而是在請鹹緒帝出手。包括戚父曾經送來的紙條,也是在暗示她——
「無論如何,你都要相信父親。」
相信父親不會做出那種事,相信父親會保護好你。
將戚秋送上京城戚父從來都不是在賭,而是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最穩妥的決定。
跟著鹹緒帝一起走到無人的偏殿,鹹緒帝將目光落在了戚秋身上,抿了口茶之後意味深長地說道:「你父親曾是朕的老師,你父親任職巡漕運使的差事還是朕批的。」
當年先帝處理大皇子一黨的勢力時,也發現了江陵官場的異動,為了派去一個剛正不阿的忠臣名單而頭疼不已,那時候鹹緒帝已經跟在了先帝身邊學著處理朝臣,得知此事後便向先帝推舉了戚父。
戚父也果然沒讓鹹緒帝失望,先帝駕崩之後,隨著玉全幫和太後插手到這裏,江陵的官場再次變得渾濁不堪。
戚父第一時間秘密上報,將這異動告知了鹹緒帝。
鹹緒帝卻讓戚父稍安勿躁。
因為釣魚需要誘餌。
大皇子在朝堂紮根太久,有些勢力埋藏頗深,為了能將那隱在渾水下麵的魚都釣出來,戚父必須去做這個誘餌。
果然,因著戚父這特殊的官職,太後和玉全幫紛紛將目光放在了他身上,不論是威逼還是利誘戚父都照單全收,就是為了將那些心懷不軌的異黨盡數引出來。
送去給錢禦史的那批銀子確實是戚家送去的沒錯,但那是在鹹緒帝的默許下戚父這才如此行事,為的是假意投誠,釣出來躲在更深處的魚。
現下想來,謝殊線索迴憶片段裏那個老太監未說完的後半句話應該是:「陛下如何不知戚家冤屈……隻是如今時候未到罷了。」
而同樣做誘餌的還有榮郡王府。
隻不過戚父引出來的都是埋藏在江陵的小魚,而榮郡王府引出來的都是京城的大魚。
榮郡王是個隻知道吃喝玩樂的,他一點都不想做什麽權臣,更不想要什麽潑天的富貴,所以麵對芮閣老的蠱惑他第一時間就上報了鹹緒帝,本還怕鹹緒帝不會相信,卻是沒想到鹹緒帝卻是笑了。
之後,榮郡王便甘心的做了鹹緒帝的誘餌。
他假意歸順太後異黨,幫著運送銀錢給芮家,並從中抽取部分銀子納為己用,看似上了芮家這條賊船,實則根本就是鹹緒帝的眼線。
鹹緒帝假意病重之後,他又從謝侯爺手裏接過掌管京郊大營之權,在謝殊闖宮那日與其裏應外合在,這才有了那日的光景。
鹹緒帝又看向謝殊,見謝殊一直板著臉,不禁笑罵一聲,「怎麽了,還怪朕瞞著你,不高興?」
謝殊是在查出芮家之後便想明白了這一係列的事。
想明白了為什麽映春會對他說我不是輸給了你,想明白了為什麽證人明明有瘋病皇宮侍衛卻不言語,想明白了錢禦史的死,想明白了為什麽去了江陵之後案子查的這般順等等一係列的事。
玉全幫最後與太後一黨決裂,並且映春對他說出那句話應該是已經察覺到了這第三股勢力來自鹹緒帝,便知自己中了鹹緒帝的計謀,她不是不跑,是知道鹹緒帝不會讓她逃走,她也無力抗衡,所以幹脆飲毒酒自殺了。
那個證人有瘋病皇宮侍衛一直得知,但為了能讓鹹緒帝的計謀順利進行下去,他們不能說,不然戚家的事萬一出現轉機,太後一黨必定會警覺,會心生退意,事情就註定要再生波瀾了。
而他們到江陵之後,案子之所以一點彎路都沒有繞,是因為一直有人在給他們指路,榮郡王府更是刻意露出破綻給他,不然那些裝著贓銀的箱子為何連換都不換,生恐他們追蹤錯了一樣。
至於為什麽鹹緒帝不直接告訴他,謝殊想了很久,終於想明白了。
一來他怕太後一黨暗中跟著他,直接告訴可能會暴露,皇宮侍衛登門的時候京城已經大局已定,所以這個時候鹹緒帝已經不怕這些了,縱使有人跟蹤謝殊,發現這一貓膩,等趕迴京城的時候一切也都已經晚了。二來鹹緒帝不信任他,或者說不敢賭。
在這最後的關頭了,鹹緒帝不想節外生枝,以免出來任何紕漏,導致滿盤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