繃不住的朱元璋瞪著眼道:“劉寬,你可莫要拿後世一些不靠譜的野史說給咱聽!”
劉寬道,“陛下,微臣知道此事聽著不可思議,但確實是真事。”
朱元璋緊皺著眉頭道:“咱之前聽你說,崇禎是咱大明最後一個皇帝,這嘉靖莫非是崇禎前麵一個年號?”
顯然,朱元璋是覺得幾十名倭寇殺到南京城外的事多半發生在明末。
那時大明內有農民起義、外有後金韃虜,內憂外患之下,沒顧上處理一小股倭寇就不那麽奇怪了。
劉寬卻搖頭道:“嘉靖皇帝是崇禎皇帝的高祖,當時離大明滅亡尚有近百年呢。”
“那為何會出現你所說的奇聞?”朱元璋更加不解了。
劉寬道:“原因自是多方麵的,第一大原因便是當時大明承平日久,東南數省更是一百多年都未曾遭遇重大戰事,將士疏於操練,軍備廢弛。”
“二則,這股倭寇多是從日本來的流浪武士,是從日本多年戰亂中殺出來的,本就戰力強悍。”
“再加上他們人少,兵甲精良,一路燒殺搶掠,流動作戰,自是令東南官兵難以會剿。”
聽到這裏,朱標道:“即便如此,倭寇既然都殺到了京師城外,數萬官軍也不至於不敢出兵迎敵吧?”
劉寬道:“或許是南京守備官員不知倭寇具體數目,擔心守軍出城中了埋伏,導致城池失守。”
“又或許有別的原因,比如說用於迎敵的兵馬還未派出去,倭寇便又逃走了。”
“可能還有其他內部因素導致此事——具體為何,微臣也不知道。”
這時朱元璋拍了下禦案,哼道:“軍備廢弛至斯,朝廷上多半也是文奢武嬉。不用想,老四這個年號為嘉靖的子孫,定是個昏庸無能之輩!”
聽老朱這麽評價嘉靖,劉寬不禁想起了後世一部曆史大劇《大明王朝1566》。
他於是道:“陛下猜測並不準確,嘉靖皇帝在後世看來雖不是個好皇帝,卻也稱不上昏庸無能。”
“此人乃是在正德皇帝早逝無子的情況下,以小宗即位。”
“弱冠之齡,便仿照宋英宗,借生父尊稱及祀典之事,掀起‘大禮議’之爭,從幾位內閣權臣手中奪取了部分實權。”
“掌權之後,他也曾銳意進取,革除了一些大明弊政,令大明國事有所起色,史稱嘉靖新政。”
“可惜他在後來與地方士紳勢力的爭鬥中受挫,又遭遇寢宮、行宮兩次失火性刺殺,於是誌氣受挫,性情轉變。”
“嘉靖中期,他開始沉迷修道,煉丹服藥,追求長生不老;又任用貪官奸黨,幕後操控,與士紳勢力爭奪利益。”
“因他為人聰慧,極善權謀,在執政中後期,很多朝臣和地方官員、士紳,都被他玩得團團轉。”
“可惜嘉靖對那時隻求滿足私欲,幾無為國為民之心,種種作為反倒讓大明江河日下,朝野弊亂叢生。”
“對了,這位嘉靖帝還是陛下子孫中在位時間第二長的,足有四十五年,僅次於衝齡即位的萬曆皇帝。”
“大明自永樂之後的皇帝,多短壽,且好幾個都死得不明不白。”
“嘉靖帝以小宗即位,既能奪取權力,又在位那麽久,活到了六十歲,足見其聰慧。”
“後世甚至有人認為,在永樂之後,論權謀嘉靖帝可排第一。”
嘉靖的事很多,但劉寬不可能一一細講,那樣三天三夜都未必說得完。
所以他粗略的講一些,到這裏就停下了。
朱元璋、朱標則聽得麵麵相覷。
朱標原本也認為嘉靖定是個昏庸無能之輩,萬萬沒想到其人竟被後世評為永樂之後最聰明、最善權謀的大明皇帝。
從劉寬粗粗講述的嘉靖朝局看,單論權謀,可能朱棣都趕不上這嘉靖。
‘大約也隻有父皇可能勝過了吧?’
想到這裏,朱標不由看向了朱元璋。
老朱卻是在思考另一件事。
先前他就聽劉寬就說過明末士紳、土豪勢力之強,對大明危害之大。
此時聽聞嘉靖帝在朝堂鬥爭中勝了,卻在以天下為棋局時敗給地方士紳勢力,甚至兩度遭遇刺殺,他心裏不僅對士紳土豪之流更加忌憚,殺意也更大。
‘咱原本就覺得那些豪紳會成為禍害社稷之輩,如今看來果然沒錯。’
‘如此,咱將來若是有機會,定要盡量將此輩多拔除一些。’
‘縱然其如野草,燒之又生,咱狠殺他幾批,總能令我大明國祚多延續個幾十年!’
劉寬停頓一會兒後,卻是講迴先前的話題。
“這股數十人的倭寇雖然在離開南京城郊不久,便在南下滸墅關時被殲滅,但其橫行浙江、南直隸兩省上千裏,一路殺傷官兵四五千,終成震撼朝野的大事。”
“類似的倭寇之亂,在東南沿海省份多有發生,不僅令百姓遭難,更令大明朝廷威嚴頓失。”
“嘉靖皇帝終於下定決心平倭,戚繼光便是在一場場平倭戰鬥中成長起來的名將。”
“因江南多山嶺、樹林、水田等不利於騎兵、炮兵行動的地形,戚繼光便發明了虎蹲炮。”
“此炮雖射程僅兩三百步,卻隻有幾十斤重,最終也不過百斤,一兩個士卒便能或抗或抬的逮走。”
“因其附帶有炮架,如虎蹲,又多是曲射,既能發射實彈,也能打發散彈,在東南地帶十分實用,故名虎蹲炮。”
劉寬說到這裏停下。
朱元璋聽得點頭,“西南地形比東南更加險惡、複雜,確實不利於大炮運轉。虎蹲炮輕便小巧,確實更適合用於南方戰場。”
“西南戰事絕非一朝一夕能結束的,遷延個一兩年都有可能。”
“既有此利器,迴頭便讓六合鋼鐵廠鑄造一批,驗證成色後送往西南軍中,好增加我軍勝算。”
劉寬今日既提了虎蹲炮,自是有意讓明軍盡快擁有這種武器。
他拱手道:“微臣迴頭便將虎蹲炮的資料寫下來,交予陛下。”
朱元璋點頭,又道:“那什麽野戰炮、子母速射炮造法也要寫——咱可以再賞賜你一批金銀、良田。說吧,這次你想要多少?”
劉寬聽了不由微愣。
天可憐見,這三種大炮技術含量並不高,他真沒準備向老朱討要賞賜來著。
倒是鐵模鑄炮法對朝廷用處更大些。
不過老朱既然要賞,他不能不接受。
於是想了想,道:“此番陛下隻需賞賜微臣五千兩白銀便足夠。”
“五千兩銀子就夠了?”老朱略微詫異,他還以為劉寬又要趁機要商鋪、要良田呢。
“確實夠了。”劉寬道。
“那便五千兩白銀吧。”老朱似乎怕劉寬反悔,立即將賞賜定下。
事情說到這裏,劉寬便準備告退。
朱元璋卻道:“征討西南的大軍已出發,又有內閣輔政,咱跟標兒需處理的軍政要務也少了些。”
“今日既然湊巧,你便多跟咱講一講這後世之事,如何?”
劉寬知道,老朱隻有有功夫,肯定會主動詢問後世之事,故而對今日的情況倒也不意外。
他道:“陛下想聽哪方麵的?”
朱元璋道:“你之前說那戚繼光乃我大明軍神、民族英雄,可有什麽說道?若僅是平定倭寇之亂,怕當不得如此讚譽吧?”
劉寬道,“陛下,微臣知道此事聽著不可思議,但確實是真事。”
朱元璋緊皺著眉頭道:“咱之前聽你說,崇禎是咱大明最後一個皇帝,這嘉靖莫非是崇禎前麵一個年號?”
顯然,朱元璋是覺得幾十名倭寇殺到南京城外的事多半發生在明末。
那時大明內有農民起義、外有後金韃虜,內憂外患之下,沒顧上處理一小股倭寇就不那麽奇怪了。
劉寬卻搖頭道:“嘉靖皇帝是崇禎皇帝的高祖,當時離大明滅亡尚有近百年呢。”
“那為何會出現你所說的奇聞?”朱元璋更加不解了。
劉寬道:“原因自是多方麵的,第一大原因便是當時大明承平日久,東南數省更是一百多年都未曾遭遇重大戰事,將士疏於操練,軍備廢弛。”
“二則,這股倭寇多是從日本來的流浪武士,是從日本多年戰亂中殺出來的,本就戰力強悍。”
“再加上他們人少,兵甲精良,一路燒殺搶掠,流動作戰,自是令東南官兵難以會剿。”
聽到這裏,朱標道:“即便如此,倭寇既然都殺到了京師城外,數萬官軍也不至於不敢出兵迎敵吧?”
劉寬道:“或許是南京守備官員不知倭寇具體數目,擔心守軍出城中了埋伏,導致城池失守。”
“又或許有別的原因,比如說用於迎敵的兵馬還未派出去,倭寇便又逃走了。”
“可能還有其他內部因素導致此事——具體為何,微臣也不知道。”
這時朱元璋拍了下禦案,哼道:“軍備廢弛至斯,朝廷上多半也是文奢武嬉。不用想,老四這個年號為嘉靖的子孫,定是個昏庸無能之輩!”
聽老朱這麽評價嘉靖,劉寬不禁想起了後世一部曆史大劇《大明王朝1566》。
他於是道:“陛下猜測並不準確,嘉靖皇帝在後世看來雖不是個好皇帝,卻也稱不上昏庸無能。”
“此人乃是在正德皇帝早逝無子的情況下,以小宗即位。”
“弱冠之齡,便仿照宋英宗,借生父尊稱及祀典之事,掀起‘大禮議’之爭,從幾位內閣權臣手中奪取了部分實權。”
“掌權之後,他也曾銳意進取,革除了一些大明弊政,令大明國事有所起色,史稱嘉靖新政。”
“可惜他在後來與地方士紳勢力的爭鬥中受挫,又遭遇寢宮、行宮兩次失火性刺殺,於是誌氣受挫,性情轉變。”
“嘉靖中期,他開始沉迷修道,煉丹服藥,追求長生不老;又任用貪官奸黨,幕後操控,與士紳勢力爭奪利益。”
“因他為人聰慧,極善權謀,在執政中後期,很多朝臣和地方官員、士紳,都被他玩得團團轉。”
“可惜嘉靖對那時隻求滿足私欲,幾無為國為民之心,種種作為反倒讓大明江河日下,朝野弊亂叢生。”
“對了,這位嘉靖帝還是陛下子孫中在位時間第二長的,足有四十五年,僅次於衝齡即位的萬曆皇帝。”
“大明自永樂之後的皇帝,多短壽,且好幾個都死得不明不白。”
“嘉靖帝以小宗即位,既能奪取權力,又在位那麽久,活到了六十歲,足見其聰慧。”
“後世甚至有人認為,在永樂之後,論權謀嘉靖帝可排第一。”
嘉靖的事很多,但劉寬不可能一一細講,那樣三天三夜都未必說得完。
所以他粗略的講一些,到這裏就停下了。
朱元璋、朱標則聽得麵麵相覷。
朱標原本也認為嘉靖定是個昏庸無能之輩,萬萬沒想到其人竟被後世評為永樂之後最聰明、最善權謀的大明皇帝。
從劉寬粗粗講述的嘉靖朝局看,單論權謀,可能朱棣都趕不上這嘉靖。
‘大約也隻有父皇可能勝過了吧?’
想到這裏,朱標不由看向了朱元璋。
老朱卻是在思考另一件事。
先前他就聽劉寬就說過明末士紳、土豪勢力之強,對大明危害之大。
此時聽聞嘉靖帝在朝堂鬥爭中勝了,卻在以天下為棋局時敗給地方士紳勢力,甚至兩度遭遇刺殺,他心裏不僅對士紳土豪之流更加忌憚,殺意也更大。
‘咱原本就覺得那些豪紳會成為禍害社稷之輩,如今看來果然沒錯。’
‘如此,咱將來若是有機會,定要盡量將此輩多拔除一些。’
‘縱然其如野草,燒之又生,咱狠殺他幾批,總能令我大明國祚多延續個幾十年!’
劉寬停頓一會兒後,卻是講迴先前的話題。
“這股數十人的倭寇雖然在離開南京城郊不久,便在南下滸墅關時被殲滅,但其橫行浙江、南直隸兩省上千裏,一路殺傷官兵四五千,終成震撼朝野的大事。”
“類似的倭寇之亂,在東南沿海省份多有發生,不僅令百姓遭難,更令大明朝廷威嚴頓失。”
“嘉靖皇帝終於下定決心平倭,戚繼光便是在一場場平倭戰鬥中成長起來的名將。”
“因江南多山嶺、樹林、水田等不利於騎兵、炮兵行動的地形,戚繼光便發明了虎蹲炮。”
“此炮雖射程僅兩三百步,卻隻有幾十斤重,最終也不過百斤,一兩個士卒便能或抗或抬的逮走。”
“因其附帶有炮架,如虎蹲,又多是曲射,既能發射實彈,也能打發散彈,在東南地帶十分實用,故名虎蹲炮。”
劉寬說到這裏停下。
朱元璋聽得點頭,“西南地形比東南更加險惡、複雜,確實不利於大炮運轉。虎蹲炮輕便小巧,確實更適合用於南方戰場。”
“西南戰事絕非一朝一夕能結束的,遷延個一兩年都有可能。”
“既有此利器,迴頭便讓六合鋼鐵廠鑄造一批,驗證成色後送往西南軍中,好增加我軍勝算。”
劉寬今日既提了虎蹲炮,自是有意讓明軍盡快擁有這種武器。
他拱手道:“微臣迴頭便將虎蹲炮的資料寫下來,交予陛下。”
朱元璋點頭,又道:“那什麽野戰炮、子母速射炮造法也要寫——咱可以再賞賜你一批金銀、良田。說吧,這次你想要多少?”
劉寬聽了不由微愣。
天可憐見,這三種大炮技術含量並不高,他真沒準備向老朱討要賞賜來著。
倒是鐵模鑄炮法對朝廷用處更大些。
不過老朱既然要賞,他不能不接受。
於是想了想,道:“此番陛下隻需賞賜微臣五千兩白銀便足夠。”
“五千兩銀子就夠了?”老朱略微詫異,他還以為劉寬又要趁機要商鋪、要良田呢。
“確實夠了。”劉寬道。
“那便五千兩白銀吧。”老朱似乎怕劉寬反悔,立即將賞賜定下。
事情說到這裏,劉寬便準備告退。
朱元璋卻道:“征討西南的大軍已出發,又有內閣輔政,咱跟標兒需處理的軍政要務也少了些。”
“今日既然湊巧,你便多跟咱講一講這後世之事,如何?”
劉寬知道,老朱隻有有功夫,肯定會主動詢問後世之事,故而對今日的情況倒也不意外。
他道:“陛下想聽哪方麵的?”
朱元璋道:“你之前說那戚繼光乃我大明軍神、民族英雄,可有什麽說道?若僅是平定倭寇之亂,怕當不得如此讚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