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胤禛得位之正
胎穿後:皇阿瑪,你家皇陵被盜了 作者:四時五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禧瑞在馬車裏悠然自在。
品一口茶水,不急不慢的咂摸著,【乾隆皇帝,名弘曆。康熙五十年生人,為雍正序齒第四子,實際上的第二子。】
【據說在康熙六十年,康熙帝在雍親王府第一次見到這個孫子就很是喜歡,帶迴宮裏親自撫養。】
【甚至於,還有些人說,雍正之所以能在九子奪嫡中勝出,就是生了這麽個好兒子。】
【就跟明朝時期那樣,朱棣因為“好聖孫”朱瞻基而傳位給太子朱高熾。】
康熙垂眸思索,這麽一個能影響自己傳嗣的人,是怎麽跟驕妄自大、專製獨斷扯上關係的。
“不對。”康熙自語一聲,這弘曆是康熙五十年生的,直到康熙六十年才算是在自己這兒掛名,算一算自己的執政時間是六十一年。
【滿打滿算,這弘曆與我相處不過一兩年,哪裏就有這麽大本事,能影響傳嗣大事。】還好聖孫?有這麽玄乎?
禧瑞在另一邊沉默片刻,【九子奪嫡影響深遠,所以哪怕雍正成功繼位,也少不了各種揣測猜疑。】
就這還算好的了,更過分的不還有那什麽,雍正弑父矯詔繼位的傳言嗎。
真是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八爺黨和德妃雖不是聯手,可他們所作所為造成的結果卻是一樣的。
【百姓不知內情,大多人雲亦雲。】
【看遍整個奪嫡時期,雍正屬於少出風頭,多做實事的一類,朝中先是有太子,太子之後有八賢王,再有大將軍王,一個個風頭無兩。】禧瑞伸著手指比劃。
【誰也沒想到,最後摘桃兒的是冷麵雍親王。】嘖嘖嘖,果然這冷臉就是男主的標配。
不過這冷麵隻是在外人看來,實際上這大男主內心活動還是很豐富的。
【幾位候選繼承人那是你方唱罷我登台,一個接一個的舞到台前,最後爆冷出了雍親王,那些押寶的人自然不樂意了。】
康熙輕哼,【哼,押寶?黨爭?】他親自定的繼承人,誰敢有意見?
不過,老四確定是他欽定的繼承人嗎?
想想上書房裏的小少年,【老四繼位真是朕的意思?】
傳言頗多,萬一就是真的呢?
【當然是!】禧瑞十足的堅定道。
康熙暗戳戳的捏起問答書的下一頁,這一點上,他不是很相信禧瑞。
這閨女喜歡老四比他這個皇阿瑪還多些。
萬一她是在給老四開脫,就為了讓自己把皇位傳給老四呢。
事關皇位傳承,康熙覺得把這個月的最後一次機會用了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雍正得位正否?】
禧瑞也等著問答書出結果,傳言直到後世也還是存在,隻是她堅信雍正就是沒有篡位。
問答書:【雍正皇帝繼位一切正常。】
這個問題的答案與先前有些不同,下麵還有幾行略小些的字,【康熙六十年大慶,胤禛被特派前往盛京祭祖。】
【康熙六十一年,胤禛代康熙前往天壇祭天。】
【康熙駕崩,留有傳位遺詔點明四阿哥胤禛繼位。】
祭祖、祭天都是極其具有象征意義的事件。
康熙既然能派胤禛去做這些事,已經很能說明他是屬意這個兒子的了。
剩下的,康熙對自己有信心,不至於被人脅迫做出那樣的決定。
長舒一口氣,康熙合上問答書。
三次機會用完了,在下個月到來之前,這本書與廢紙無異。
禧瑞見三次機會用完,心念一動隔空迴收問答書。
康熙沒法用了,不代表她用不了。
【怎麽樣?對這次答疑解惑還滿意嗎?】
【十天一次和一個月三次看上去總數沒差,可當真的開始問了,是一個問題就能打住的嗎?】
一個問題沒問明白,就得抓心撓肝的等上十天。
太痛苦了。
【還成吧。】康熙覺得要是次數能再多些就更好了。
他還想知道更多關於老四和太子的事情。
【儲君之位關乎江山社稷,要是能早一些知道誰更適合,就能少些憂愁,朝堂之上也能少些爭鬥。】康熙狀似無意道。
期望著禧瑞聽懂他話裏的意思,告訴他後事如何。
禧瑞十分不雅觀的翻了個白眼,就是當什麽都沒發生一樣,不接他這茬。
帝王多疑,直接告訴他誰更合適沒用,要不她這幾年說了這麽多胤禛的好話,怎麽他一點動靜都沒有。
該寵著太子不還是寵嗎。
再說什麽儲君之位,那還不是龍椅上的人一句話的事。
胤礽做了三十幾年的太子,有用嗎?照樣是二立二廢,朝堂之上黨派之爭也沒有停過。
【多說無益,實踐出真知。】禧瑞保持自己的意見,不管誰合不合適,給機會試試再說。
尤其是胤禛,不能因為偏心,就多加限製。
【這麽多兒子,是龍是蟲的,放出去跑跑才知道。】
康熙的沉默直到禧瑞一行到了目的地才結束,【過幾天送嫁純禧,胤禛跟著一起去吧。】就算是給他的一次考驗。
看看他能做到什麽程度。
康熙也沒規定事情一定要辦成,胤禛才十三歲。
與蒙古那邊交換糧食事關重大,必須慎之又慎。
今年先讓胤禛去摸底,畢竟糧食增產也需要時間,得等有足夠的糧食產出,才能推動下一步,與蒙古合作。
禧瑞沒有反駁。
馬車停下,外麵英武的聲音傳來,“格格,咱們到了。”
禧瑞自己動手掀起車簾,沒有帶宮人來,她得自食其力。
馬車停在路邊的空地上,禧瑞走出車廂,車架邊上湊過來一個姑娘,“格格,當心腳下,奴才扶您。”十五六歲的姑娘,麵容英氣,身量較之一般的姑娘家也略高些。
禧瑞隻是疑惑的看向倆侍衛。
“格格,這是家裏主子爺給您安排的侍女,自幼習武,往後就跟著您了。”英武解釋道。
“請格格賜名。”那姑娘單膝下跪,抱拳行禮。
禧瑞明白這大概是康熙在暗處培養的人,會武還挺方便的,是個姑娘家帶迴宮裏也行。
“那就叫青雀吧。”禧瑞頑笑著矮身掃視三人,“都是跟在我身邊的,一個鸚鵡,一個青雀,正好同類嘛。”
品一口茶水,不急不慢的咂摸著,【乾隆皇帝,名弘曆。康熙五十年生人,為雍正序齒第四子,實際上的第二子。】
【據說在康熙六十年,康熙帝在雍親王府第一次見到這個孫子就很是喜歡,帶迴宮裏親自撫養。】
【甚至於,還有些人說,雍正之所以能在九子奪嫡中勝出,就是生了這麽個好兒子。】
【就跟明朝時期那樣,朱棣因為“好聖孫”朱瞻基而傳位給太子朱高熾。】
康熙垂眸思索,這麽一個能影響自己傳嗣的人,是怎麽跟驕妄自大、專製獨斷扯上關係的。
“不對。”康熙自語一聲,這弘曆是康熙五十年生的,直到康熙六十年才算是在自己這兒掛名,算一算自己的執政時間是六十一年。
【滿打滿算,這弘曆與我相處不過一兩年,哪裏就有這麽大本事,能影響傳嗣大事。】還好聖孫?有這麽玄乎?
禧瑞在另一邊沉默片刻,【九子奪嫡影響深遠,所以哪怕雍正成功繼位,也少不了各種揣測猜疑。】
就這還算好的了,更過分的不還有那什麽,雍正弑父矯詔繼位的傳言嗎。
真是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八爺黨和德妃雖不是聯手,可他們所作所為造成的結果卻是一樣的。
【百姓不知內情,大多人雲亦雲。】
【看遍整個奪嫡時期,雍正屬於少出風頭,多做實事的一類,朝中先是有太子,太子之後有八賢王,再有大將軍王,一個個風頭無兩。】禧瑞伸著手指比劃。
【誰也沒想到,最後摘桃兒的是冷麵雍親王。】嘖嘖嘖,果然這冷臉就是男主的標配。
不過這冷麵隻是在外人看來,實際上這大男主內心活動還是很豐富的。
【幾位候選繼承人那是你方唱罷我登台,一個接一個的舞到台前,最後爆冷出了雍親王,那些押寶的人自然不樂意了。】
康熙輕哼,【哼,押寶?黨爭?】他親自定的繼承人,誰敢有意見?
不過,老四確定是他欽定的繼承人嗎?
想想上書房裏的小少年,【老四繼位真是朕的意思?】
傳言頗多,萬一就是真的呢?
【當然是!】禧瑞十足的堅定道。
康熙暗戳戳的捏起問答書的下一頁,這一點上,他不是很相信禧瑞。
這閨女喜歡老四比他這個皇阿瑪還多些。
萬一她是在給老四開脫,就為了讓自己把皇位傳給老四呢。
事關皇位傳承,康熙覺得把這個月的最後一次機會用了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雍正得位正否?】
禧瑞也等著問答書出結果,傳言直到後世也還是存在,隻是她堅信雍正就是沒有篡位。
問答書:【雍正皇帝繼位一切正常。】
這個問題的答案與先前有些不同,下麵還有幾行略小些的字,【康熙六十年大慶,胤禛被特派前往盛京祭祖。】
【康熙六十一年,胤禛代康熙前往天壇祭天。】
【康熙駕崩,留有傳位遺詔點明四阿哥胤禛繼位。】
祭祖、祭天都是極其具有象征意義的事件。
康熙既然能派胤禛去做這些事,已經很能說明他是屬意這個兒子的了。
剩下的,康熙對自己有信心,不至於被人脅迫做出那樣的決定。
長舒一口氣,康熙合上問答書。
三次機會用完了,在下個月到來之前,這本書與廢紙無異。
禧瑞見三次機會用完,心念一動隔空迴收問答書。
康熙沒法用了,不代表她用不了。
【怎麽樣?對這次答疑解惑還滿意嗎?】
【十天一次和一個月三次看上去總數沒差,可當真的開始問了,是一個問題就能打住的嗎?】
一個問題沒問明白,就得抓心撓肝的等上十天。
太痛苦了。
【還成吧。】康熙覺得要是次數能再多些就更好了。
他還想知道更多關於老四和太子的事情。
【儲君之位關乎江山社稷,要是能早一些知道誰更適合,就能少些憂愁,朝堂之上也能少些爭鬥。】康熙狀似無意道。
期望著禧瑞聽懂他話裏的意思,告訴他後事如何。
禧瑞十分不雅觀的翻了個白眼,就是當什麽都沒發生一樣,不接他這茬。
帝王多疑,直接告訴他誰更合適沒用,要不她這幾年說了這麽多胤禛的好話,怎麽他一點動靜都沒有。
該寵著太子不還是寵嗎。
再說什麽儲君之位,那還不是龍椅上的人一句話的事。
胤礽做了三十幾年的太子,有用嗎?照樣是二立二廢,朝堂之上黨派之爭也沒有停過。
【多說無益,實踐出真知。】禧瑞保持自己的意見,不管誰合不合適,給機會試試再說。
尤其是胤禛,不能因為偏心,就多加限製。
【這麽多兒子,是龍是蟲的,放出去跑跑才知道。】
康熙的沉默直到禧瑞一行到了目的地才結束,【過幾天送嫁純禧,胤禛跟著一起去吧。】就算是給他的一次考驗。
看看他能做到什麽程度。
康熙也沒規定事情一定要辦成,胤禛才十三歲。
與蒙古那邊交換糧食事關重大,必須慎之又慎。
今年先讓胤禛去摸底,畢竟糧食增產也需要時間,得等有足夠的糧食產出,才能推動下一步,與蒙古合作。
禧瑞沒有反駁。
馬車停下,外麵英武的聲音傳來,“格格,咱們到了。”
禧瑞自己動手掀起車簾,沒有帶宮人來,她得自食其力。
馬車停在路邊的空地上,禧瑞走出車廂,車架邊上湊過來一個姑娘,“格格,當心腳下,奴才扶您。”十五六歲的姑娘,麵容英氣,身量較之一般的姑娘家也略高些。
禧瑞隻是疑惑的看向倆侍衛。
“格格,這是家裏主子爺給您安排的侍女,自幼習武,往後就跟著您了。”英武解釋道。
“請格格賜名。”那姑娘單膝下跪,抱拳行禮。
禧瑞明白這大概是康熙在暗處培養的人,會武還挺方便的,是個姑娘家帶迴宮裏也行。
“那就叫青雀吧。”禧瑞頑笑著矮身掃視三人,“都是跟在我身邊的,一個鸚鵡,一個青雀,正好同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