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袁軍士卒紛紛投降,張合、褚燕等人率領士卒不斷近逼上前,高幹身邊的親兵不斷倒下。
高幹心知自己今日必死,心中發狠揮劍上前,接連斬殺幾名冀州軍士卒。但還是被人數眾多的冀州軍士卒用長槍逼退。
此時的高幹,身上已經多處負傷,但他仍然頑強地堅持著,在兩名親兵的攙扶下,艱難地站了起來。
他瞪大了雙眼,死死地盯著前方,眼神中充滿了憤怒與不甘。而在他的周圍,敵人已經將他們團團圍住,無路可逃。
高幹仰天大笑一陣,笑聲中透露出無盡的絕望與悲涼。隨後,他用盡全身力氣,揮起手中長劍,不顧一切地衝向眼前的敵將。他的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寧死不屈!
然而,麵對高幹的瘋狂攻擊,幾名冀州軍士卒卻毫不畏懼。他們快步上前,舉起手中的長槍,毫不猶豫地刺向高幹和那兩名親兵。
刹那間,槍尖刺穿了他們的胸膛,鮮血噴湧而出。高幹和兩名親兵口吐鮮血,身體漸漸失去力量,最終癱軟倒地。
看著倒在血泊中的高幹,張合眼中閃過一絲惋惜。但戰爭就是如此殘酷,沒有憐憫可言。
他冷靜地下令道:“把高幹、王摩、趙睿三人的首級砍下來,用木盒盛放好,派快馬加鞭送到主公那裏去。”
接著,張合又下令讓士兵們迅速打掃戰場。經過一番激戰,他們成功斬殺袁軍士卒一千兩百餘人,剩下的敵軍則全部被俘。
劉翊得到張合占據長垣的消息,當即大喜過望,他深知袁紹率領大軍在外作戰,如果後續沒有糧草供應,這場戰爭必然失敗。
於是,他立刻下令讓徐榮整頓軍隊,準備對袁軍發起攻擊。同時,他還命令士兵將盛放著高幹、郭援和高柔三人首級的木盒送到袁紹手中。
在官渡袁軍的大營裏,親兵捧著三個木盒進入了帥帳。袁紹聽到這是劉翊派人送來的,不禁皺起了眉頭,不知道劉翊此舉究竟有何意圖。他隨即命令親兵將木盒打開。
當高幹、郭援和高柔三人的首級出現在眾人眼前時,袁紹臉色大變,突然慘叫一聲,一口鮮血噴出,然後倒在了地上。帳中的眾人驚慌失措,紛紛上前查看,並迅速叫來了軍醫來救治袁紹。
眾人退出帥帳後,逢紀麵色凝重地對麴義和高覽說道:“兩位將軍,如今我們的大軍在外,長垣已經被奪取,我們再也無法獲得糧草供應。而主公此刻身體欠佳,萬一劉翊發動攻勢,我們的軍隊恐怕難以抵擋。
我意今夜率軍返迴豫州,待主公醒來再做決斷。有勞兩位將軍各引一句沿路設下伏兵,一旦劉翊派軍來追,兩位將軍可揮兵擊退追兵。不知兩位將軍意下可否?”
兩人素有領兵之能,又如何看不出此時的狀況。對視一眼後便表示支持逢紀,遂帶領士卒先行離營,沿路設下伏兵。
逢紀又與其他人經過一番商議,眾人都表示支持逢紀撤軍返迴豫州的想法。
當天夜裏逢紀命袁紹親兵將還在昏迷之中的袁紹抬進馬車。在大軍的護衛之下緩緩離開軍營向豫州行進。
還沒等大軍走出四五裏路,後方突然傳來震天動地的喊殺聲。眾人聽到聲音都驚得臉色大變,難道劉翊這麽快就派兵追趕上來了嗎?
逢紀稍加思考後,立即派遣韓莒和韓荀兩人各自率領五千名士兵為大軍斷後,阻止劉翊派出的追兵。同時,他也下令讓大軍加快行軍速度。
韓莒和韓荀接到命令後,立刻點齊兵馬離去。兩人離開沒多久,袁軍後方就傳來了激烈的喊殺聲。
逢紀等人心中仍然有些害怕,隻好再次下令讓大軍加速前進。韓猛率領軍隊突破了韓莒和韓荀兩人的阻擊後,拚命地向前追趕。
等到天色微微發亮的時候,已經能夠遠遠地看到袁軍的背影。韓猛看到這一幕非常高興,連忙催促部下加快追擊速度。
然而,沒走多遠,一陣密集的鑼聲響徹四周,接著鋪天蓋地的箭矢朝著他們射來。沒有任何防備的韓猛身上中了兩支箭,從馬上跌落下來。而他身後的士兵們中箭倒地的更是數不勝數。
四五陣箭雨過後,麴義率領先登死士殺出,兩軍短兵相接不久,冀州軍士卒便開始潰逃。
麴義也沒有追趕,隻是率領先登營士卒徐徐前進為大軍斷後。
過不多時褚燕引軍至此,見到中箭倒地的韓猛,急忙命士卒為他處理傷勢,並送韓猛迴城。褚燕則是繼續率軍追趕袁軍。
袁軍一路倉皇逃竄,士兵們驚恐萬狀,拚命奔跑,希望能盡快逃離敵人的追擊。許多士兵因疲勞和恐懼而掉隊,他們被拋棄在戰場上,生死未卜。逢紀心急如焚,他不斷地催促車夫加快速度,希望能夠盡快脫離危險。
當太陽高懸頭頂時,逢紀迴首望去,隻見身後沒有敵軍追趕的跡象,心中稍感寬慰。然而,他們的噩夢還遠未結束。
他們發現道路崎嶇難行,到處都是荊棘和石頭,車輛難以行駛。而且,沿途缺乏水源和食物,士兵們已經很久沒有進食和飲水,身體狀況十分糟糕。
士兵們疲憊不堪,士氣低落,有些人甚至開始抱怨起來。逢紀深知,如果不采取措施,軍隊很可能會崩潰。於是,他決定在前方一處山穀暫時休息,等待士兵們恢複體力後再繼續前進。
與此同時,緊追不舍的褚燕也遇到了麻煩。他率領的軍隊遭到了麴義的先登死士的阻擊。
這些先登死士以勇猛善戰著稱,他們見麵就給了冀州軍一陣密集的箭雨當作見麵禮。冀州軍士卒紛紛中箭倒地,褚燕在進攻時躲避不及,左肩中箭。
褚燕咬牙堅持,率軍衝破箭雨,與麴義的先登死士展開激戰。雖然褚燕麾下士卒數量眾多,但先登死士人人披堅執銳,裝備精良,戰鬥力極強。一時間,兩軍勢均力敵,戰鬥異常激烈。
戰至不久冀州軍便呈現出潰敗之勢,褚燕見狀不得已下令撤軍,冀州軍士卒得令後紛紛快速脫離戰場向後撤去。
逢紀統率大軍休整須臾,旋即大軍繼續朝豫州方向進發。正行進間,大軍左翼驀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眾人悚然一驚,逢紀趕忙遣張覬率兩千士卒上前察探情形。
張覬引領士卒向前行去,未行多久,一支重裝騎兵驟然現於他們眼前。呂布手持方天畫戟,端坐於一匹名曰燎原火的戰馬之上,衝鋒在前,威風凜凜。
袁軍士卒尚未及列好陣勢,便被背嵬軍衝得四散潰逃。呂布徑直朝張覬衝殺過來,張覬剛舉起手中長槍,便被呂布一戟挑落馬下。
張覬所率兩千士卒亦被背嵬軍輕易擊潰,全然無法抵禦背嵬軍的進擊。呂布隨後統率軍隊直撲袁紹的大軍。
逢紀等人目睹此景,嚇得心驚膽戰,眾人棄下袁紹所乘之馬車,紛紛策馬奔逃。
“高將軍,速速率軍前去抵禦敵軍,護佑主公周全!”逢紀對著身側唯一的將領高翔急切言道。
高翔雖心有不甘,但一想到袁紹的安危,便隻得率領士卒向前,與呂布所率重騎兵展開搏鬥。
逢紀看到高翔上陣,心中的巨石稍稍落了地,他立刻心急如焚地命令士卒駕車火速逃離這個是非之地。與此同時,他還派遣了兩名校尉率領軍隊如離弦之箭般向前去協助高翔。
高翔帶領著自己的部隊如洶湧的潮水般衝向呂布,揮舞著長刀與呂布鬥在一起。然而,僅僅兩個迴合之後,呂布就如蛟龍出海般用長戟將高翔手中的長刀挑飛。
高翔驚出一身冷汗,急忙俯身如靈貓般緊緊貼在馬背上,驚險地避開了呂布橫掃過來的奪命一戟。高翔不敢有絲毫猶豫,立刻打馬逃離戰場。
呂布並沒有追擊高翔,而是率領著背嵬軍如狂風驟雨般開始衝擊袁軍。此時的袁軍已經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士兵們如無頭蒼蠅般驚慌失措地四處逃竄。
呂布率領著背嵬軍追殺並斬殺袁軍,這才讓昏迷中的袁紹僥幸逃脫一劫。
逢紀和袁紹的親兵們圍繞在馬車周圍保護著袁紹,他們一路逃亡,直到逃出六七裏地後,人和馬匹都疲憊不堪。
親兵們紛紛向逢紀請求休息一會兒,而逢紀也需要依靠這些親兵,於是他同意大家下馬休息片刻。
逢紀等人剛一下馬,便聽到馬車內傳出聲響,逢紀急忙趨前查看。原來是袁紹從昏迷中蘇醒過來。
袁紹用虛弱的聲音詢問逢紀此地是何處?逢紀遂將經過一五一十地告知袁紹。待袁紹明白了當下的局勢和逢紀的決定,心中頓時充滿了憤懣與不甘,猶如洶湧的波濤在心中翻滾。
“元圖誤我!元圖誤我啊!”袁紹沉聲道,聲音中充滿了絕望和憤怒,“我袁家四世三公,怎能如此輕易退縮!”
袁紹竭力掙紮著想要起身,然而他的身體就像風中殘燭,虛弱至極,又怎麽可能站得起來呢。逢紀急忙上前扶住袁紹,讓他重新躺好。
袁紹有氣無力地歎息一聲,那歎息聲仿佛是他心中的雄心壯誌在這一刻被徹底擊碎,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大軍向豫州挺進,而自己的夢想也在這一刻如煙霧般消散。
高幹心知自己今日必死,心中發狠揮劍上前,接連斬殺幾名冀州軍士卒。但還是被人數眾多的冀州軍士卒用長槍逼退。
此時的高幹,身上已經多處負傷,但他仍然頑強地堅持著,在兩名親兵的攙扶下,艱難地站了起來。
他瞪大了雙眼,死死地盯著前方,眼神中充滿了憤怒與不甘。而在他的周圍,敵人已經將他們團團圍住,無路可逃。
高幹仰天大笑一陣,笑聲中透露出無盡的絕望與悲涼。隨後,他用盡全身力氣,揮起手中長劍,不顧一切地衝向眼前的敵將。他的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寧死不屈!
然而,麵對高幹的瘋狂攻擊,幾名冀州軍士卒卻毫不畏懼。他們快步上前,舉起手中的長槍,毫不猶豫地刺向高幹和那兩名親兵。
刹那間,槍尖刺穿了他們的胸膛,鮮血噴湧而出。高幹和兩名親兵口吐鮮血,身體漸漸失去力量,最終癱軟倒地。
看著倒在血泊中的高幹,張合眼中閃過一絲惋惜。但戰爭就是如此殘酷,沒有憐憫可言。
他冷靜地下令道:“把高幹、王摩、趙睿三人的首級砍下來,用木盒盛放好,派快馬加鞭送到主公那裏去。”
接著,張合又下令讓士兵們迅速打掃戰場。經過一番激戰,他們成功斬殺袁軍士卒一千兩百餘人,剩下的敵軍則全部被俘。
劉翊得到張合占據長垣的消息,當即大喜過望,他深知袁紹率領大軍在外作戰,如果後續沒有糧草供應,這場戰爭必然失敗。
於是,他立刻下令讓徐榮整頓軍隊,準備對袁軍發起攻擊。同時,他還命令士兵將盛放著高幹、郭援和高柔三人首級的木盒送到袁紹手中。
在官渡袁軍的大營裏,親兵捧著三個木盒進入了帥帳。袁紹聽到這是劉翊派人送來的,不禁皺起了眉頭,不知道劉翊此舉究竟有何意圖。他隨即命令親兵將木盒打開。
當高幹、郭援和高柔三人的首級出現在眾人眼前時,袁紹臉色大變,突然慘叫一聲,一口鮮血噴出,然後倒在了地上。帳中的眾人驚慌失措,紛紛上前查看,並迅速叫來了軍醫來救治袁紹。
眾人退出帥帳後,逢紀麵色凝重地對麴義和高覽說道:“兩位將軍,如今我們的大軍在外,長垣已經被奪取,我們再也無法獲得糧草供應。而主公此刻身體欠佳,萬一劉翊發動攻勢,我們的軍隊恐怕難以抵擋。
我意今夜率軍返迴豫州,待主公醒來再做決斷。有勞兩位將軍各引一句沿路設下伏兵,一旦劉翊派軍來追,兩位將軍可揮兵擊退追兵。不知兩位將軍意下可否?”
兩人素有領兵之能,又如何看不出此時的狀況。對視一眼後便表示支持逢紀,遂帶領士卒先行離營,沿路設下伏兵。
逢紀又與其他人經過一番商議,眾人都表示支持逢紀撤軍返迴豫州的想法。
當天夜裏逢紀命袁紹親兵將還在昏迷之中的袁紹抬進馬車。在大軍的護衛之下緩緩離開軍營向豫州行進。
還沒等大軍走出四五裏路,後方突然傳來震天動地的喊殺聲。眾人聽到聲音都驚得臉色大變,難道劉翊這麽快就派兵追趕上來了嗎?
逢紀稍加思考後,立即派遣韓莒和韓荀兩人各自率領五千名士兵為大軍斷後,阻止劉翊派出的追兵。同時,他也下令讓大軍加快行軍速度。
韓莒和韓荀接到命令後,立刻點齊兵馬離去。兩人離開沒多久,袁軍後方就傳來了激烈的喊殺聲。
逢紀等人心中仍然有些害怕,隻好再次下令讓大軍加速前進。韓猛率領軍隊突破了韓莒和韓荀兩人的阻擊後,拚命地向前追趕。
等到天色微微發亮的時候,已經能夠遠遠地看到袁軍的背影。韓猛看到這一幕非常高興,連忙催促部下加快追擊速度。
然而,沒走多遠,一陣密集的鑼聲響徹四周,接著鋪天蓋地的箭矢朝著他們射來。沒有任何防備的韓猛身上中了兩支箭,從馬上跌落下來。而他身後的士兵們中箭倒地的更是數不勝數。
四五陣箭雨過後,麴義率領先登死士殺出,兩軍短兵相接不久,冀州軍士卒便開始潰逃。
麴義也沒有追趕,隻是率領先登營士卒徐徐前進為大軍斷後。
過不多時褚燕引軍至此,見到中箭倒地的韓猛,急忙命士卒為他處理傷勢,並送韓猛迴城。褚燕則是繼續率軍追趕袁軍。
袁軍一路倉皇逃竄,士兵們驚恐萬狀,拚命奔跑,希望能盡快逃離敵人的追擊。許多士兵因疲勞和恐懼而掉隊,他們被拋棄在戰場上,生死未卜。逢紀心急如焚,他不斷地催促車夫加快速度,希望能夠盡快脫離危險。
當太陽高懸頭頂時,逢紀迴首望去,隻見身後沒有敵軍追趕的跡象,心中稍感寬慰。然而,他們的噩夢還遠未結束。
他們發現道路崎嶇難行,到處都是荊棘和石頭,車輛難以行駛。而且,沿途缺乏水源和食物,士兵們已經很久沒有進食和飲水,身體狀況十分糟糕。
士兵們疲憊不堪,士氣低落,有些人甚至開始抱怨起來。逢紀深知,如果不采取措施,軍隊很可能會崩潰。於是,他決定在前方一處山穀暫時休息,等待士兵們恢複體力後再繼續前進。
與此同時,緊追不舍的褚燕也遇到了麻煩。他率領的軍隊遭到了麴義的先登死士的阻擊。
這些先登死士以勇猛善戰著稱,他們見麵就給了冀州軍一陣密集的箭雨當作見麵禮。冀州軍士卒紛紛中箭倒地,褚燕在進攻時躲避不及,左肩中箭。
褚燕咬牙堅持,率軍衝破箭雨,與麴義的先登死士展開激戰。雖然褚燕麾下士卒數量眾多,但先登死士人人披堅執銳,裝備精良,戰鬥力極強。一時間,兩軍勢均力敵,戰鬥異常激烈。
戰至不久冀州軍便呈現出潰敗之勢,褚燕見狀不得已下令撤軍,冀州軍士卒得令後紛紛快速脫離戰場向後撤去。
逢紀統率大軍休整須臾,旋即大軍繼續朝豫州方向進發。正行進間,大軍左翼驀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眾人悚然一驚,逢紀趕忙遣張覬率兩千士卒上前察探情形。
張覬引領士卒向前行去,未行多久,一支重裝騎兵驟然現於他們眼前。呂布手持方天畫戟,端坐於一匹名曰燎原火的戰馬之上,衝鋒在前,威風凜凜。
袁軍士卒尚未及列好陣勢,便被背嵬軍衝得四散潰逃。呂布徑直朝張覬衝殺過來,張覬剛舉起手中長槍,便被呂布一戟挑落馬下。
張覬所率兩千士卒亦被背嵬軍輕易擊潰,全然無法抵禦背嵬軍的進擊。呂布隨後統率軍隊直撲袁紹的大軍。
逢紀等人目睹此景,嚇得心驚膽戰,眾人棄下袁紹所乘之馬車,紛紛策馬奔逃。
“高將軍,速速率軍前去抵禦敵軍,護佑主公周全!”逢紀對著身側唯一的將領高翔急切言道。
高翔雖心有不甘,但一想到袁紹的安危,便隻得率領士卒向前,與呂布所率重騎兵展開搏鬥。
逢紀看到高翔上陣,心中的巨石稍稍落了地,他立刻心急如焚地命令士卒駕車火速逃離這個是非之地。與此同時,他還派遣了兩名校尉率領軍隊如離弦之箭般向前去協助高翔。
高翔帶領著自己的部隊如洶湧的潮水般衝向呂布,揮舞著長刀與呂布鬥在一起。然而,僅僅兩個迴合之後,呂布就如蛟龍出海般用長戟將高翔手中的長刀挑飛。
高翔驚出一身冷汗,急忙俯身如靈貓般緊緊貼在馬背上,驚險地避開了呂布橫掃過來的奪命一戟。高翔不敢有絲毫猶豫,立刻打馬逃離戰場。
呂布並沒有追擊高翔,而是率領著背嵬軍如狂風驟雨般開始衝擊袁軍。此時的袁軍已經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士兵們如無頭蒼蠅般驚慌失措地四處逃竄。
呂布率領著背嵬軍追殺並斬殺袁軍,這才讓昏迷中的袁紹僥幸逃脫一劫。
逢紀和袁紹的親兵們圍繞在馬車周圍保護著袁紹,他們一路逃亡,直到逃出六七裏地後,人和馬匹都疲憊不堪。
親兵們紛紛向逢紀請求休息一會兒,而逢紀也需要依靠這些親兵,於是他同意大家下馬休息片刻。
逢紀等人剛一下馬,便聽到馬車內傳出聲響,逢紀急忙趨前查看。原來是袁紹從昏迷中蘇醒過來。
袁紹用虛弱的聲音詢問逢紀此地是何處?逢紀遂將經過一五一十地告知袁紹。待袁紹明白了當下的局勢和逢紀的決定,心中頓時充滿了憤懣與不甘,猶如洶湧的波濤在心中翻滾。
“元圖誤我!元圖誤我啊!”袁紹沉聲道,聲音中充滿了絕望和憤怒,“我袁家四世三公,怎能如此輕易退縮!”
袁紹竭力掙紮著想要起身,然而他的身體就像風中殘燭,虛弱至極,又怎麽可能站得起來呢。逢紀急忙上前扶住袁紹,讓他重新躺好。
袁紹有氣無力地歎息一聲,那歎息聲仿佛是他心中的雄心壯誌在這一刻被徹底擊碎,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大軍向豫州挺進,而自己的夢想也在這一刻如煙霧般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