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久之,家倫意識到自己收到的信號是錯誤的。但是,他不敢相信那是冷霞在有意做假。相反,他把它看作冷霞作出的犧牲。經過長期幽閉之後,出現性冷淡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冷霞的可貴之處在於,她願意為了他的快樂而隱瞞自己的真實感受。他因此感到愧疚。他覺得,造成這種糟糕局麵的不是冷霞,而是他自己。
此後,家倫一方麵開始修煉自己的內功,比如在網絡上學習做愛技巧之類,一方麵花費更多時間陪冷霞,特別用心地嗬護她的身心。他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們之間是又能恢複往日的魚水關係的。
可是,沒過多久母親就從雲省迴來了。控製期貨市場的美夢毋庸置疑是破滅了,可武青青在失敗中也徹底認同了她的處境,死心踏地做權力的附庸,迴來之後她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提升家倫做公司總經理。
她是這樣盤算的:在經曆過和胡風的性愛小插曲之後,她已經很難再像過往那樣去爭取郭縉雲的恩寵了,而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又離不開那個負心人,怎麽辦呢?就讓家倫慢慢地擔起溝通郭縉雲與企業這份責任吧。她知道,這種安排會引起周香父子倆的反感,而且,對周香也確實很不公平,因為無論從資曆還是從能力角度考慮,應該優先提拔的都是周香,而不是家倫。再說啦,在她心底還有一個頑固的死結,那就是男人實際上遠遠不如女人,同理,兒子不如女兒。可在目前形勢下,她還有其它選擇嗎?
武青青在宣布決定之前找周香談了一次,但她忽略了家倫。家倫高高興興地接受了任命,開始按自己的思路考慮公司的發展問題,並在短時間內設計了一套改革方案。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大力開發境處業務,包括國外建築業務。在此基礎上,他設想大量撤換公司員工。在一次家庭工作會議上,他躊躇滿誌地宣讀他的整個計劃,卻遭到了其他成員的強烈反對。
實際上,這是這個家族企業的一個轉機。可是,它引發了周香父子倆的恐慌。他們和武青青一樣都是公司的元老,雖說學曆都很低,可按理說,被裁撤的命運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可能落到他們頭上的。但是,他們認定公司其他低學曆的老員工一旦被裁撤,他們將失去他們的勢力。新陳代謝又確實是保持企業活力的必要手段,他們沒有拿得出的反對理由,因此,他們隻能考慮用迂迴的方式阻撓這項計劃的實施。
可究竟用什麽方法呢?周香一籌莫展,老謀深算的周涅橋卻想到了一條毒計。他肯定了家倫的方案,然後提出把裁撤的重點放在那些債主——被拖欠了大量工資的民工身上。他說,這樣做既可甩掉沉重的債務,又能騰出許多新的職位,吸收更多新鮮血液。在這裏,他實質上歪曲了家倫的本意——撤換管理人員。家倫明白這一點,但在這個在家裏召開的公司會議上,他根本不敢揭穿周涅橋的花招。維護家庭的和睦這條繩索把他綁得緊緊的,他隻能考慮從事情本身的利害角度去反對。
他說,這樣做可能激發民工的怨憤,在那種情況下,說不定會鬧出什麽大事來。周涅橋等的就是他這句話,他話音剛落,涅橋就打蛇隨棍上,冷冷地問道:要是怕出事,還搞什麽改革?請問,你能保證開發境外業務就不會出事嗎?
涅橋的話捅到了武青青的心坎上。她剛剛冒過一次險,差點賠掉身家性命,此時仍然心有餘悸。她打定主意從此隻做本省業務,換言之,在郭縉雲的羽翼下生存與發展。對家倫的改革方案,她讚同撤換公司員工,反對開發境外業務,她一直思考著的,其實僅僅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此時,眼見得家裏的幾個人就要唇槍舌劍地鬥起來了,她隻好托辭事情關係重大,希望大家會後再鄭重考慮考慮。
散會後,她把家倫留下來,提醒他多注意和郭縉雲保持聯係。至此家倫才明白,母親升他的職,其實隻是要他做一個乞丐——專與權力打交道的高級乞丐。
乞討,在傳統觀念中無疑可恥的。但是,所謂觀念總是由人的最基本的處境決定,因而也是可以改變的。譬如周香,過去是以乞討為恥的。這句話並不暗示她有過乞討行為,恰恰相反,她甚至連遇到乞丐都深惡痛絕。心底裏,乞丐總是與肮髒、無能、倒黴甚至某種難以言表的邪惡聯係在一起的。見到乞丐,她總避而遠之,實在避之不及,便在走過一段距離後暗暗地吐一口唾沫。她從未設想過自己會當乞丐。可是,她現在竟然對家倫產生了強烈的嫉妒。她嫉妒家倫的什麽呢?穩定的工作?奢華的生活?這些她同樣有。美麗的情人?她已經把他的偷走了。痛若的經曆?她才不會要那些呢?那她究竟嫉妒些什麽呢?
在開完家庭會議之後,為了安撫她,母親向她說明了家倫與郭縉雲之間的關係,和家倫真正的任務。母親說,我知道你比他能幹。你放心,我是不會長期把他放在那個位置上的。考慮到整個家庭的利益,她接受了母親對家倫的任命。可是,她從此卻總感到無法接受自己是周涅橋的而不是郭縉雲的女兒這個事實。如果可能,她甚至願意像家倫一樣曾經有過一段被拋棄的經曆,然後,雨過天青,好運連連。但那又是不可能的。因此,她的妒忌很快就演化成了憤恨。
那個鄉巴佬憑什麽取得他現在擁有的一切呢?能力,經驗,還是工作成績?他究竟又能給企業和家庭帶來什麽額外的好處?郭縉雲對企業的庇護?郭縉雲對企業的庇護實質上是用金錢換來的,與他們之間的父子關係毫不相幹,她想。那麽,她為什麽要忍受呢?可怖的是,她將忍受多長時間,中途是否可能出現某種意外,比方說母親突然亡故呢?想到這一點,周香不由自主地想起春節期間的那場車禍,緊接著,她就想起了平時在電視裏看到了世界各地的災難報導。很明顯,任何人都有可能遭遇那些情況。馬路上,汽車上,火車上,飛機上,母親也不見得就能避免。
周香開始考慮,怎樣才能更快地把家倫從現在的位置上趕下來,取而代之。不久,她就想到了她父親提出的那個方案:裁掉那些被拖欠工資的老民工。她知道,父親當時之所以提出那套方案,僅僅是為了阻撓家倫的改革,實際上是不可能討諸實施的。可要是把消息透露出去會出現什麽情況呢?她暗暗地沿著這條思路揣摹起來。
此後,家倫一方麵開始修煉自己的內功,比如在網絡上學習做愛技巧之類,一方麵花費更多時間陪冷霞,特別用心地嗬護她的身心。他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們之間是又能恢複往日的魚水關係的。
可是,沒過多久母親就從雲省迴來了。控製期貨市場的美夢毋庸置疑是破滅了,可武青青在失敗中也徹底認同了她的處境,死心踏地做權力的附庸,迴來之後她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提升家倫做公司總經理。
她是這樣盤算的:在經曆過和胡風的性愛小插曲之後,她已經很難再像過往那樣去爭取郭縉雲的恩寵了,而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又離不開那個負心人,怎麽辦呢?就讓家倫慢慢地擔起溝通郭縉雲與企業這份責任吧。她知道,這種安排會引起周香父子倆的反感,而且,對周香也確實很不公平,因為無論從資曆還是從能力角度考慮,應該優先提拔的都是周香,而不是家倫。再說啦,在她心底還有一個頑固的死結,那就是男人實際上遠遠不如女人,同理,兒子不如女兒。可在目前形勢下,她還有其它選擇嗎?
武青青在宣布決定之前找周香談了一次,但她忽略了家倫。家倫高高興興地接受了任命,開始按自己的思路考慮公司的發展問題,並在短時間內設計了一套改革方案。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大力開發境處業務,包括國外建築業務。在此基礎上,他設想大量撤換公司員工。在一次家庭工作會議上,他躊躇滿誌地宣讀他的整個計劃,卻遭到了其他成員的強烈反對。
實際上,這是這個家族企業的一個轉機。可是,它引發了周香父子倆的恐慌。他們和武青青一樣都是公司的元老,雖說學曆都很低,可按理說,被裁撤的命運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可能落到他們頭上的。但是,他們認定公司其他低學曆的老員工一旦被裁撤,他們將失去他們的勢力。新陳代謝又確實是保持企業活力的必要手段,他們沒有拿得出的反對理由,因此,他們隻能考慮用迂迴的方式阻撓這項計劃的實施。
可究竟用什麽方法呢?周香一籌莫展,老謀深算的周涅橋卻想到了一條毒計。他肯定了家倫的方案,然後提出把裁撤的重點放在那些債主——被拖欠了大量工資的民工身上。他說,這樣做既可甩掉沉重的債務,又能騰出許多新的職位,吸收更多新鮮血液。在這裏,他實質上歪曲了家倫的本意——撤換管理人員。家倫明白這一點,但在這個在家裏召開的公司會議上,他根本不敢揭穿周涅橋的花招。維護家庭的和睦這條繩索把他綁得緊緊的,他隻能考慮從事情本身的利害角度去反對。
他說,這樣做可能激發民工的怨憤,在那種情況下,說不定會鬧出什麽大事來。周涅橋等的就是他這句話,他話音剛落,涅橋就打蛇隨棍上,冷冷地問道:要是怕出事,還搞什麽改革?請問,你能保證開發境外業務就不會出事嗎?
涅橋的話捅到了武青青的心坎上。她剛剛冒過一次險,差點賠掉身家性命,此時仍然心有餘悸。她打定主意從此隻做本省業務,換言之,在郭縉雲的羽翼下生存與發展。對家倫的改革方案,她讚同撤換公司員工,反對開發境外業務,她一直思考著的,其實僅僅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此時,眼見得家裏的幾個人就要唇槍舌劍地鬥起來了,她隻好托辭事情關係重大,希望大家會後再鄭重考慮考慮。
散會後,她把家倫留下來,提醒他多注意和郭縉雲保持聯係。至此家倫才明白,母親升他的職,其實隻是要他做一個乞丐——專與權力打交道的高級乞丐。
乞討,在傳統觀念中無疑可恥的。但是,所謂觀念總是由人的最基本的處境決定,因而也是可以改變的。譬如周香,過去是以乞討為恥的。這句話並不暗示她有過乞討行為,恰恰相反,她甚至連遇到乞丐都深惡痛絕。心底裏,乞丐總是與肮髒、無能、倒黴甚至某種難以言表的邪惡聯係在一起的。見到乞丐,她總避而遠之,實在避之不及,便在走過一段距離後暗暗地吐一口唾沫。她從未設想過自己會當乞丐。可是,她現在竟然對家倫產生了強烈的嫉妒。她嫉妒家倫的什麽呢?穩定的工作?奢華的生活?這些她同樣有。美麗的情人?她已經把他的偷走了。痛若的經曆?她才不會要那些呢?那她究竟嫉妒些什麽呢?
在開完家庭會議之後,為了安撫她,母親向她說明了家倫與郭縉雲之間的關係,和家倫真正的任務。母親說,我知道你比他能幹。你放心,我是不會長期把他放在那個位置上的。考慮到整個家庭的利益,她接受了母親對家倫的任命。可是,她從此卻總感到無法接受自己是周涅橋的而不是郭縉雲的女兒這個事實。如果可能,她甚至願意像家倫一樣曾經有過一段被拋棄的經曆,然後,雨過天青,好運連連。但那又是不可能的。因此,她的妒忌很快就演化成了憤恨。
那個鄉巴佬憑什麽取得他現在擁有的一切呢?能力,經驗,還是工作成績?他究竟又能給企業和家庭帶來什麽額外的好處?郭縉雲對企業的庇護?郭縉雲對企業的庇護實質上是用金錢換來的,與他們之間的父子關係毫不相幹,她想。那麽,她為什麽要忍受呢?可怖的是,她將忍受多長時間,中途是否可能出現某種意外,比方說母親突然亡故呢?想到這一點,周香不由自主地想起春節期間的那場車禍,緊接著,她就想起了平時在電視裏看到了世界各地的災難報導。很明顯,任何人都有可能遭遇那些情況。馬路上,汽車上,火車上,飛機上,母親也不見得就能避免。
周香開始考慮,怎樣才能更快地把家倫從現在的位置上趕下來,取而代之。不久,她就想到了她父親提出的那個方案:裁掉那些被拖欠工資的老民工。她知道,父親當時之所以提出那套方案,僅僅是為了阻撓家倫的改革,實際上是不可能討諸實施的。可要是把消息透露出去會出現什麽情況呢?她暗暗地沿著這條思路揣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