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如何花這筆錢
宇宙流浪歸來,成就超級霸主 作者:菜根譚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朔見伍總這麽說,也適可而止。
但他還是想解釋為什麽個體戶的最高稅率要比最高所得稅率要低。
“其實個體戶最高稅率低於最高個人所得稅率,這才是合理的稅法。
因為個體戶屬於經營者,且承擔無限責任,一旦經營不善,會導致其債台高築。
而個人薪資依賴於企業發放,風險是其所在企業,個人風險幾乎為零。
企業破產倒閉,個人大不了換個企業繼續幹活。
根據風險和收益對等的原則,個體戶的稅率也要比個人所得要低。
不然無法激勵更多的人經商創業,大家都隻想拿工資幹活。
企業少了,員工能去哪裏工作呢?”
這是韓朔第二次提出風險和收益對等原則,也是市場化的最重要標誌。
韓朔和楊席、伍總第一次見麵的時候,留下的資料裏麵,就有這樣的表述。
裏麵說的很清楚,稅收不是越高越好,同樣也不是越低越好。
需要在激勵市場積極性和社會公共資源份額之間尋找平衡。
過高的稅率,不利於經濟發展,過低的稅率,隻會造成貧富差距過大。
稅收需要綜合各種因素,尋找平衡點。
伍總自然明白他說的有道理,隻是剛才沒忍住。
誰讓他這個個體戶,和其他個體戶不一樣呢。
他旗下產業的基礎性設備,例如鋼鐵廠、采礦設備、運輸車輛、建築材料等等。
短期內要全部從他這裏采購。
隻有等到初步構建產業鏈之後,才能實現自產,那時候從他這裏采購最多的應該是礦產資源。
可僅僅是礦產資源的采購,數量龐大起來,財富規模同樣很大。
“你預計個人能繳納多少稅收?”
韓朔聽到伍總這話,心裏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還沒到時候呢,伍總就有點迫不及待了。
不過想到那份軍方采購清單,也就釋然了,實在是用錢的地方太多了。
“具體數據我還不清楚,之前是交給阿大管理的,後麵交給小慧管理。
大概得數據我還是能說說。”
說到這裏,韓朔停了下來,似乎是讓伍總做好心理準備。
見對方專注的樣子,韓朔這才繼續道:“接下來的一年,將是我旗下產業構建產業鏈最關鍵的一年。
這一年內,將會初步完成基礎產業鏈的建設工作,讓大部分設備有能力實現自產。
所以意味著,這一年大部分設備、材料等等,都將從我這裏購買。
根據我的預測,接下裏的一年,我個人的收入應該不低於1000億元。
如果產業發展順利,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我個人的收入提高到3000億元也不是不可能。”
聽到第一個數字,伍總感覺心髒砰砰跳了幾聲。
當聽到第二個數字,臉色已經難以保持淡定了。
3000億元,是什麽概念?
估計全國所有人努力一年獲得的收入總和,也無法達到這個程度。
用富可敵國來形容,沒有一點誇張的成分。
不過想想,也就釋然了。
然後又開始琢磨著能收上來多少稅收。
根據最小預估,接下來能從韓朔手裏收到350億元。
如果情況很好,光是收稅,中央就能收到1000億元以上。
其他個體戶經營還有成本,韓朔這個個體戶,根本沒計算成本。
倒不是不想將成本考慮進去,畢竟這些設備也是內宇宙生產出來的。
但這個還真不好操作,總不能帶著他們去內宇宙查數據吧。
還不如幹脆將成本設置為零,這樣其實也變相多交稅了。
想到這裏,伍總笑容滿麵地說道:“那接下來你就是我們的大財主了。”
韓朔聽到這話,擺了擺手,說道:“這也算是一錘子買賣,隻能幫國家解決燃眉之急。
相比交稅這種小事,我更在意這些錢如何花出去,才能價值最大化。”
國家稅收如何使用,本不應該由他個人來說事。
但作為納稅人,提建議的權力還是有的。
伍總隻是皺了下眉頭,倒也沒有反駁,而是問道:“韓先生,你有什麽高見?”
“高見談不上,隻是說說我個人的愚見。
現在全國還沒徹底穩定下來,還有一些地方沒有解放,這些投入肯定不能少。
但這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並不衝突。
隻有讓更多人看到被解放後的幸福生活,政府才能獲得更多的擁護,社會自然也會更加穩定。”
伍總很認可他這話,政府當前主要工作,就是穩定社會和解放全國。
於是伍總擺出一副你繼續說的架勢,讓韓朔繼續說下去。
“之前我提到過,農業稅是農業社會的產物,大部分國家進入工業化之後,都取消了這方麵的稅收,甚至為了提高農民的收入,提供農業生產補貼,或農產品收購補貼。
我們國家雖然還沒進入工業化,但我相信這個時間也就5到10年的時間。
而工商業稅收超過農業稅,未來兩年就能達到。
而且未來參與工商業人員的收入,要普遍高於農業從業人員的收入。
如果繼續征收農業稅,會造成工農貧富差距更大。
與其未來幾年取消農業稅,還不如一步到位,讓天下人傳頌新政府的仁政。”
韓朔這頂高帽子給新政府戴上,就算是伍總也有點心花怒放。
如果真的取消農業稅,這是我國幾千年來頭一遭,絕對能載入史冊。
隻是這麽重要的決定,肯定不是他能當場答應下來的。
於是說道:“我們會慎重考慮這個意見,還有嗎?”
“如果農業稅取消了,那麽需要工商業稅補上,且還要比農業稅多得多。
所以如何更快、更好的發展國內的工商業,就成了政府的重點工作。
而發展工商業,最重要的就是有良好的基礎設施。
我旗下的產業,會參與全國高速公路網絡、客貨兩運鐵路網絡、機場等建設。
但地方政府區域內的道路交通等建設,還是需要地方政府自己負責。
隻是發展初期,地方政府往往沒錢且沒能力融到資金,用於改善轄區內的公共基礎設施。
因此我覺得,中央有必要根據各地的工商業發展狀況,基於他們更多的經濟發展補貼。”
這番話的意思是,地方政府越是積極發展經濟,獲得的中央補貼就越多。
那些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的地方,想要獲得資金就難了。
伍總是何許人也,稍微一想,就明白韓朔這番話背後隱藏的目的。
“你這是想要讓地方政府配合你旗下產業發展吧?”
韓朔嘿嘿笑了兩聲,臉不紅心不跳地說道:“這不是非此即彼的問題,而是對大家都有好處。”
但他還是想解釋為什麽個體戶的最高稅率要比最高所得稅率要低。
“其實個體戶最高稅率低於最高個人所得稅率,這才是合理的稅法。
因為個體戶屬於經營者,且承擔無限責任,一旦經營不善,會導致其債台高築。
而個人薪資依賴於企業發放,風險是其所在企業,個人風險幾乎為零。
企業破產倒閉,個人大不了換個企業繼續幹活。
根據風險和收益對等的原則,個體戶的稅率也要比個人所得要低。
不然無法激勵更多的人經商創業,大家都隻想拿工資幹活。
企業少了,員工能去哪裏工作呢?”
這是韓朔第二次提出風險和收益對等原則,也是市場化的最重要標誌。
韓朔和楊席、伍總第一次見麵的時候,留下的資料裏麵,就有這樣的表述。
裏麵說的很清楚,稅收不是越高越好,同樣也不是越低越好。
需要在激勵市場積極性和社會公共資源份額之間尋找平衡。
過高的稅率,不利於經濟發展,過低的稅率,隻會造成貧富差距過大。
稅收需要綜合各種因素,尋找平衡點。
伍總自然明白他說的有道理,隻是剛才沒忍住。
誰讓他這個個體戶,和其他個體戶不一樣呢。
他旗下產業的基礎性設備,例如鋼鐵廠、采礦設備、運輸車輛、建築材料等等。
短期內要全部從他這裏采購。
隻有等到初步構建產業鏈之後,才能實現自產,那時候從他這裏采購最多的應該是礦產資源。
可僅僅是礦產資源的采購,數量龐大起來,財富規模同樣很大。
“你預計個人能繳納多少稅收?”
韓朔聽到伍總這話,心裏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還沒到時候呢,伍總就有點迫不及待了。
不過想到那份軍方采購清單,也就釋然了,實在是用錢的地方太多了。
“具體數據我還不清楚,之前是交給阿大管理的,後麵交給小慧管理。
大概得數據我還是能說說。”
說到這裏,韓朔停了下來,似乎是讓伍總做好心理準備。
見對方專注的樣子,韓朔這才繼續道:“接下來的一年,將是我旗下產業構建產業鏈最關鍵的一年。
這一年內,將會初步完成基礎產業鏈的建設工作,讓大部分設備有能力實現自產。
所以意味著,這一年大部分設備、材料等等,都將從我這裏購買。
根據我的預測,接下裏的一年,我個人的收入應該不低於1000億元。
如果產業發展順利,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我個人的收入提高到3000億元也不是不可能。”
聽到第一個數字,伍總感覺心髒砰砰跳了幾聲。
當聽到第二個數字,臉色已經難以保持淡定了。
3000億元,是什麽概念?
估計全國所有人努力一年獲得的收入總和,也無法達到這個程度。
用富可敵國來形容,沒有一點誇張的成分。
不過想想,也就釋然了。
然後又開始琢磨著能收上來多少稅收。
根據最小預估,接下來能從韓朔手裏收到350億元。
如果情況很好,光是收稅,中央就能收到1000億元以上。
其他個體戶經營還有成本,韓朔這個個體戶,根本沒計算成本。
倒不是不想將成本考慮進去,畢竟這些設備也是內宇宙生產出來的。
但這個還真不好操作,總不能帶著他們去內宇宙查數據吧。
還不如幹脆將成本設置為零,這樣其實也變相多交稅了。
想到這裏,伍總笑容滿麵地說道:“那接下來你就是我們的大財主了。”
韓朔聽到這話,擺了擺手,說道:“這也算是一錘子買賣,隻能幫國家解決燃眉之急。
相比交稅這種小事,我更在意這些錢如何花出去,才能價值最大化。”
國家稅收如何使用,本不應該由他個人來說事。
但作為納稅人,提建議的權力還是有的。
伍總隻是皺了下眉頭,倒也沒有反駁,而是問道:“韓先生,你有什麽高見?”
“高見談不上,隻是說說我個人的愚見。
現在全國還沒徹底穩定下來,還有一些地方沒有解放,這些投入肯定不能少。
但這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並不衝突。
隻有讓更多人看到被解放後的幸福生活,政府才能獲得更多的擁護,社會自然也會更加穩定。”
伍總很認可他這話,政府當前主要工作,就是穩定社會和解放全國。
於是伍總擺出一副你繼續說的架勢,讓韓朔繼續說下去。
“之前我提到過,農業稅是農業社會的產物,大部分國家進入工業化之後,都取消了這方麵的稅收,甚至為了提高農民的收入,提供農業生產補貼,或農產品收購補貼。
我們國家雖然還沒進入工業化,但我相信這個時間也就5到10年的時間。
而工商業稅收超過農業稅,未來兩年就能達到。
而且未來參與工商業人員的收入,要普遍高於農業從業人員的收入。
如果繼續征收農業稅,會造成工農貧富差距更大。
與其未來幾年取消農業稅,還不如一步到位,讓天下人傳頌新政府的仁政。”
韓朔這頂高帽子給新政府戴上,就算是伍總也有點心花怒放。
如果真的取消農業稅,這是我國幾千年來頭一遭,絕對能載入史冊。
隻是這麽重要的決定,肯定不是他能當場答應下來的。
於是說道:“我們會慎重考慮這個意見,還有嗎?”
“如果農業稅取消了,那麽需要工商業稅補上,且還要比農業稅多得多。
所以如何更快、更好的發展國內的工商業,就成了政府的重點工作。
而發展工商業,最重要的就是有良好的基礎設施。
我旗下的產業,會參與全國高速公路網絡、客貨兩運鐵路網絡、機場等建設。
但地方政府區域內的道路交通等建設,還是需要地方政府自己負責。
隻是發展初期,地方政府往往沒錢且沒能力融到資金,用於改善轄區內的公共基礎設施。
因此我覺得,中央有必要根據各地的工商業發展狀況,基於他們更多的經濟發展補貼。”
這番話的意思是,地方政府越是積極發展經濟,獲得的中央補貼就越多。
那些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的地方,想要獲得資金就難了。
伍總是何許人也,稍微一想,就明白韓朔這番話背後隱藏的目的。
“你這是想要讓地方政府配合你旗下產業發展吧?”
韓朔嘿嘿笑了兩聲,臉不紅心不跳地說道:“這不是非此即彼的問題,而是對大家都有好處。”